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非预设生成资源,教师要善于把课堂上的节外生“枝”转化为节外生“姿”,要对课堂上的错误资源、意外资源、分歧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此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非预设生成;有效利用
“非预设生成”当前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课堂因为关注这一话题而成就了精彩的教学案例,并且在各大数学刊物中处处可见,似乎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只要有“非预设生成”,或者充分关注这一话题,就能够生成异彩纷呈的数学课堂。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很多数学课堂中,虽然教师也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因此锦上添花,反而出现了很多“节外生枝”,出现了生成不当,甚至与原有预设相悖,究其根源,在于教师针对这些“节外生枝”不具备深刻理性认知以及不当处理。为此,教师就“非预设生成资源”在数学课堂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错误资源——贵在利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小,知识水平较低,而且思维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这一点非常普遍也很正常。实际上,在很多数学课堂中,正是因为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才出现了各种意外枝节,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善于发现这些资源,灵活巧妙的应用,由此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位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以下情境图:原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2只,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图示列出算式;其次要求学生完成计算,和同桌之间展开交流,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最后指明一位同学进行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学预设相符时,教师开始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此时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我在计算时,先加2,再减3。针对这一意外生成,教师并没有淡化处理,而是巧妙的利用,将萦绕于学生脑海深处的问题,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在改换了数字的顺序之后,得出了不同的算式和答案呢?看到学生茫然无措的表情,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情境图。学生在经过反馈、对比和观察之后,才发现两只天鹅是飞走的,所以是减2;3只天鹅是飞来的,所以是加3,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需要换位置,正确的算式应该是4-2+3。在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调整之后,学生必然能够深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也能够为后续简便运算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上述教学片段中很显然出现了意外生成,而且教师既没有简单的否定,也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对学生所产生的错误以巧妙的方式呈现,带领学生深挖错误根源,虽然这只是学生在换位思考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和预设需要探讨的话题并不符,但是,这个偏差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会对日后的简便计算的学习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可见,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生成,也需要教师提高个人能力以及教学智慧,不仅要冷静处理课堂中的各种意外,也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以此带领学生合作探究,理解知识内涵,这样才能够将“节外生枝”成功的转化为“节外生姿”。
二、意外资源——巧在引导
对于现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必然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经常会出现各种教师预料之外的事件,而这些也都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抓这些意外的想法,还要进行巧妙的引导,这样才能呈现精彩的课堂。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可以首先给出算式36-8,组织学生自主推导计算方法,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和分享。
生1:我使用的是学具小棒,首先将其中的一组10根拆开,去掉8根之后剩下2根,然后再将其余剩下的两组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了。
师:谁能够重复这一过程或者提出不同的看法?
学生们踊跃回答,教師提前预设的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都在学生的回答中得到了验证。
生2:需要从三组小棒中的一组中拿出2根小棒和6根小棒,这样就能合成8根,与8根相互抵消,这样就留下28根了。
生3:可以将36根小棒分成两组,一组为20根,一组为16根,用16根的那组去掉8根,然后将留下的8根与之前的20根重新组合。
对学生所给出的回答,教师一边表示肯定一边走上讲台,准备打开课本进入巩固环节,但是,正要对上述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梳理时,意外出现了,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他说:用8-6=2,然后用30-2=28。经过他的验证,这种方法同样也能够得出上述结果。此时其他的孩子表示不屑,也有学生表示疑惑,还有的在小声嘀咕,明明被减数是36,怎么到他的手里被减数变成了8?
当教师听到学生的不同见解时,没有过多强调其他同学的意见,反而说:他这种方法非常独特,和大家的都不同,首先使用的是减数8,然后减去被减数的个位,口算起来同样非常方便。那么,大家认为对于这种算法究竟是巧合还是存在一定的道理呢?接下来,我们先探讨这个问题。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停的在小组间游走,倾听他们的想法。
生4:我觉得这种算法是可取的,因为我尝试计算了一下 32-5,不仅结果相同而且还更加简单。
生5:我也认为是正确的,我使用了学具小棒进行的验证,答案也是相同的。
生6:我认为不对,昨天的算式是35-2,如果按照这种方法,2肯定就不能减5了。
生7:其中应该是有规律的,如果在减法算式中,减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大,这种算法是正确的;反过来这种算法就不正确了。
师:(小结)大家回答的都非常正确,虽然这种方法既简单又便捷,但是却不能适用所有的算式。大家在日后计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问题或者算式选择最佳方法。虽然刚才这位学生所提出的想法非常特别、而且很简单,但是只适用于退位减法的算式。
上述教学案例中,具体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而且对教学预设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带领学生深挖这种算理以及算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仅成功地给予了点拨和引导,也充分的利用这种宝贵的“节外生枝”,帮助学生习得了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使得“节外生枝”成功地转化为“节外生姿”。 三、分歧资源——智在互动
在学生之间,不可忽视其中的个体差异,即使是相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解、认知以及感悟。当学生们遭遇某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数学问题时,必然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实际探讨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发散性、创新性见解,甚至产生意见分歧。此时,我们应当改变教学预设,不仅要充分延时,还要带领学生展开探讨或者辩论,这样才能展开有意义、有价值的互动。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设计练习:有一个长方体,长和宽都为5厘米,高为10厘米,求其表面积。学生分别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法,(5×5+5×10+10×5)×2和5×10×4+5×5×2。针对上述回答,教师表示肯定,正当教师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算法:5×10×5。针对这一回答,很多学生表示这并非是求表面积的准确算法,只有体积才会这么算。教师要求这位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思维过程,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下了这个长方体,然后指出:其中这个侧面积为5×10,其中包含了有4个相同的侧面,也就是4个5×10;上下两个底面,其面积为两个5×5,由此也可以看成一个5×10,所以,在这个长方体中,其表面积一共包含了5个5×10,也就是5×10×5。
针对这一回答,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原来他使用了转化的思想,是将两个底面积转化为一个侧面积,这种列式不但没有错,而且很有新意、很简单。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带头为他鼓掌,并提出: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面对教师的期待,学生们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很快的就有学生提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5×5×10。对于这一方法,他解释到:我借鉴了之前学生的方法,将侧面积转化为底面积,由此得出了这个算式。此时教室内又以此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教师也大为感叹,学生的创新潜能仅在于教师的一个质疑,而且他们的脑海中时刻充满了思维和创新的火花!
对于数學知识的学习过程而言,难免会出现意见的分歧,而这种分歧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当教师面对学生各种古怪离奇的答案时,不应该基于主观臆断或者简单评价,而应当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及与众不同的看法,或许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化火花也会因此而迸发,此时你会惊奇的发现,正是存在这些意外的生成,才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异样的光芒。正因为生生互动,才会出现精彩的生成,才促使了学生的深度思考,而这也会给教师带来灵感和启发,使得“节外生枝”成功地演变成为“节外生姿”。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会随机生成各种意外,节外生枝不可能完全避免,而这些非预设的生成却常常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引子,所以,需要教师合理利用,以此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使学生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李健.例谈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9,(04)
[2]毛晏斌.数学课堂教学资源选用应注意的几个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
[3]黄德忠.有效利用数学教学中隐性的学生资源[J].小学教学研究,2018,(09)
【关键词】小学数学;非预设生成;有效利用
“非预设生成”当前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课堂因为关注这一话题而成就了精彩的教学案例,并且在各大数学刊物中处处可见,似乎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只要有“非预设生成”,或者充分关注这一话题,就能够生成异彩纷呈的数学课堂。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很多数学课堂中,虽然教师也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因此锦上添花,反而出现了很多“节外生枝”,出现了生成不当,甚至与原有预设相悖,究其根源,在于教师针对这些“节外生枝”不具备深刻理性认知以及不当处理。为此,教师就“非预设生成资源”在数学课堂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错误资源——贵在利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小,知识水平较低,而且思维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这一点非常普遍也很正常。实际上,在很多数学课堂中,正是因为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才出现了各种意外枝节,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善于发现这些资源,灵活巧妙的应用,由此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位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以下情境图:原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2只,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图示列出算式;其次要求学生完成计算,和同桌之间展开交流,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最后指明一位同学进行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学预设相符时,教师开始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此时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我在计算时,先加2,再减3。针对这一意外生成,教师并没有淡化处理,而是巧妙的利用,将萦绕于学生脑海深处的问题,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在改换了数字的顺序之后,得出了不同的算式和答案呢?看到学生茫然无措的表情,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情境图。学生在经过反馈、对比和观察之后,才发现两只天鹅是飞走的,所以是减2;3只天鹅是飞来的,所以是加3,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需要换位置,正确的算式应该是4-2+3。在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调整之后,学生必然能够深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也能够为后续简便运算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上述教学片段中很显然出现了意外生成,而且教师既没有简单的否定,也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对学生所产生的错误以巧妙的方式呈现,带领学生深挖错误根源,虽然这只是学生在换位思考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和预设需要探讨的话题并不符,但是,这个偏差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会对日后的简便计算的学习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可见,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生成,也需要教师提高个人能力以及教学智慧,不仅要冷静处理课堂中的各种意外,也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以此带领学生合作探究,理解知识内涵,这样才能够将“节外生枝”成功的转化为“节外生姿”。
二、意外资源——巧在引导
对于现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必然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经常会出现各种教师预料之外的事件,而这些也都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抓这些意外的想法,还要进行巧妙的引导,这样才能呈现精彩的课堂。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可以首先给出算式36-8,组织学生自主推导计算方法,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和分享。
生1:我使用的是学具小棒,首先将其中的一组10根拆开,去掉8根之后剩下2根,然后再将其余剩下的两组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了。
师:谁能够重复这一过程或者提出不同的看法?
学生们踊跃回答,教師提前预设的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都在学生的回答中得到了验证。
生2:需要从三组小棒中的一组中拿出2根小棒和6根小棒,这样就能合成8根,与8根相互抵消,这样就留下28根了。
生3:可以将36根小棒分成两组,一组为20根,一组为16根,用16根的那组去掉8根,然后将留下的8根与之前的20根重新组合。
对学生所给出的回答,教师一边表示肯定一边走上讲台,准备打开课本进入巩固环节,但是,正要对上述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梳理时,意外出现了,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他说:用8-6=2,然后用30-2=28。经过他的验证,这种方法同样也能够得出上述结果。此时其他的孩子表示不屑,也有学生表示疑惑,还有的在小声嘀咕,明明被减数是36,怎么到他的手里被减数变成了8?
当教师听到学生的不同见解时,没有过多强调其他同学的意见,反而说:他这种方法非常独特,和大家的都不同,首先使用的是减数8,然后减去被减数的个位,口算起来同样非常方便。那么,大家认为对于这种算法究竟是巧合还是存在一定的道理呢?接下来,我们先探讨这个问题。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停的在小组间游走,倾听他们的想法。
生4:我觉得这种算法是可取的,因为我尝试计算了一下 32-5,不仅结果相同而且还更加简单。
生5:我也认为是正确的,我使用了学具小棒进行的验证,答案也是相同的。
生6:我认为不对,昨天的算式是35-2,如果按照这种方法,2肯定就不能减5了。
生7:其中应该是有规律的,如果在减法算式中,减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大,这种算法是正确的;反过来这种算法就不正确了。
师:(小结)大家回答的都非常正确,虽然这种方法既简单又便捷,但是却不能适用所有的算式。大家在日后计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问题或者算式选择最佳方法。虽然刚才这位学生所提出的想法非常特别、而且很简单,但是只适用于退位减法的算式。
上述教学案例中,具体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而且对教学预设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带领学生深挖这种算理以及算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仅成功地给予了点拨和引导,也充分的利用这种宝贵的“节外生枝”,帮助学生习得了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使得“节外生枝”成功地转化为“节外生姿”。 三、分歧资源——智在互动
在学生之间,不可忽视其中的个体差异,即使是相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解、认知以及感悟。当学生们遭遇某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数学问题时,必然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实际探讨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发散性、创新性见解,甚至产生意见分歧。此时,我们应当改变教学预设,不仅要充分延时,还要带领学生展开探讨或者辩论,这样才能展开有意义、有价值的互动。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设计练习:有一个长方体,长和宽都为5厘米,高为10厘米,求其表面积。学生分别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法,(5×5+5×10+10×5)×2和5×10×4+5×5×2。针对上述回答,教师表示肯定,正当教师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算法:5×10×5。针对这一回答,很多学生表示这并非是求表面积的准确算法,只有体积才会这么算。教师要求这位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思维过程,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下了这个长方体,然后指出:其中这个侧面积为5×10,其中包含了有4个相同的侧面,也就是4个5×10;上下两个底面,其面积为两个5×5,由此也可以看成一个5×10,所以,在这个长方体中,其表面积一共包含了5个5×10,也就是5×10×5。
针对这一回答,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原来他使用了转化的思想,是将两个底面积转化为一个侧面积,这种列式不但没有错,而且很有新意、很简单。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带头为他鼓掌,并提出: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面对教师的期待,学生们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很快的就有学生提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5×5×10。对于这一方法,他解释到:我借鉴了之前学生的方法,将侧面积转化为底面积,由此得出了这个算式。此时教室内又以此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教师也大为感叹,学生的创新潜能仅在于教师的一个质疑,而且他们的脑海中时刻充满了思维和创新的火花!
对于数學知识的学习过程而言,难免会出现意见的分歧,而这种分歧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当教师面对学生各种古怪离奇的答案时,不应该基于主观臆断或者简单评价,而应当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及与众不同的看法,或许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化火花也会因此而迸发,此时你会惊奇的发现,正是存在这些意外的生成,才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异样的光芒。正因为生生互动,才会出现精彩的生成,才促使了学生的深度思考,而这也会给教师带来灵感和启发,使得“节外生枝”成功地演变成为“节外生姿”。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会随机生成各种意外,节外生枝不可能完全避免,而这些非预设的生成却常常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引子,所以,需要教师合理利用,以此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使学生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李健.例谈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9,(04)
[2]毛晏斌.数学课堂教学资源选用应注意的几个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
[3]黄德忠.有效利用数学教学中隐性的学生资源[J].小学教学研究,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