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片是以追溯往事的倒叙手法开始的:女主人公卡伦·布里克森(梅丽尔.斯特里普扮)已届垂暮之年,她在丹麦故居终日缅怀往昔在东非肯尼亚度过的十几个春秋。画面上出现已故的丹尼斯·哈顿持枪猎行走在非洲草原的身影,卡伦以低沉的声音述说起往事:
1913年轻卡伦·布里克森,是丹麦一个富家女,她美丽、聪颖、感情丰富、虚荣心强。她爱上一位男爵,可男爵只是和她逢场作戏,为了博得一个男爵夫人的封号,她一气之下和情人的弟弟瑞典布罗· 布里克森结婚,远离丹麦故乡来到东非肯尼亚。而布罗是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子,终日热衷于狩猎和谈论当时已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另外还玩弄女人,因为是次子,无法继承家族的财产,与卡伦结婚只是看上了丰厚的嫁妆可供他挥霍。新婚之夜卡伦的布罗说:晚安,我情人的弟弟!
卡伦对非洲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十分感兴趣。有一次她独自在草原上散步,遇到两头猛狮,卡伦险被吞噬,幸得一名叫丹尼斯·哈顿男子营救,才得以脱险。丹尼斯·哈顿是英国贵族子弟,曾参加过战争,当过飞行员,但由于对战争反感,退伍归来到非洲狩猎。寂寞、空虚的卡伦对丹尼斯一见倾心,此后两人经常结伴狩猎,有时还露宿林中。
不久,卡伦发现从丈夫布罗那里传染上了梅毒,经过治疗,命是保住了,但卡伦再也生不了孩子了。布罗后因负债累累,离家出走,这名存实亡的婚姻终以离异告终。从此,卡伦一人独自经营庄园,她与非洲土人经过多年相处,感情日益亲密。她曾跪下请求当地的总督不要剥夺给当地土著人的生存空间。而她与丹尼斯保持着一种两心相印、时合时分的关系,始终没有结果,对此卡伦非常痛苦。1930,卡伦惨淡经营的咖啡园遭到火灾,几乎烧成灰烬,她不得不卖出庄园。千里之外丹尼斯得知卡伦的情况赶了回来安慰着卡伦,卡伦告诉丹尼斯她将在下一星期五回丹麦,丹尼斯让卡伦等他,说他将送卡伦回家,并要在感情上给卡伦一个交代。然而星期五丹尼斯没有来,他驾驶的飞机失事坠入山谷。
丹尼斯曾送给卡伦两样礼物:一支钢笔和一次飞行。他用飞机把卡伦带上了蓝天,她觉得自己是在“通过上帝的眼睛”俯瞰美丽富饶的非洲大地。卡伦将丹尼斯埋在了非洲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一同埋葬的还有她的青春和爱情。带着丹尼斯送给她的钢笔,卡伦离开了非洲。
同名著作改编
影片根据丹麦著名女作家艾萨克·丹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原著及作者在西方文坛知名度很高,海明威在1954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如果那位美丽的小说家艾萨克·丹森接受过这个奖,我今天就更加感到高兴了。”萨克原名卡伦·布里克森,1885年4月17日生于西兰岛伦斯特德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就读于丹麦艺术学院,后在巴黎和罗马学习绘画。1914年随男爵丈夫旅居肯尼亚,经营一个咖啡农场。1931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时返回丹麦。后来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发表描写非洲生活的小说集《七个神奇的故事》,这本书在丹麥不大受欢迎,在美国却成为畅销书。 1937年她的第二部作品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出版,小说叙述她在肯尼亚悲欢离合的生活,缠绵悱恻,扣人心弦。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写出了对非洲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恋,处处洋溢着散文美的内涵。
影片散文诗境
在涉及非洲题材影片中,《走出非洲》无疑是最具艺术性、最富有内涵的一部。这部高品位的、没有商业痕迹的大片以一种含蓄的怀旧情调,表现了本世纪初人们面对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及其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袭而产生的反思。影片通过故事情节、大量富有诗意的画面和主人公的自白,反映了以卡伦为代表的生活在殖民地的欧洲移民们对于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土著民族古朴民风的眷顾。《走出非洲》是西德尼·波拉克执导的第十四部影片。多年来,他一直想把丹麦女作家艾萨卡丹森的这部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这是一个带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小说戏剧性不强,它的魅力在于散文式的风格和田园诗般的意境,这都是电影手段较难表现的。本片在拍摄过程中西德尼·波拉克带领摄制组全班人员在肯尼亚拍外景,他运用东非美丽如画自然景色,衬托着一个女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和她对一个男子执着的爱,影片一举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等7个奖项。
演员阵容强大
女主角卡伦由公认的美国首席职业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她前后十一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分别于1979年和1983年凭借《克莱默夫妇》和《索菲的选择》两次获得奥斯卡奖。 梅丽尔·斯特里普被影评人誉为“一代只出一个”的影坛常青树。在《走出非洲》中,梅丽尔·斯特里普准确的把握住了女主人公卡伦的性情,内敛的演绎出卡伦丰富的感情世界。西德尼·波拉克在颁奖典礼上激动地说:如果没有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这部影片是难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的。片中卡伦的丈夫布罗· 布里克森奥的扮演者是奥地利著名演员克劳斯?玛利亚?布兰道尔,他曾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扮演性格复杂克利斯朵夫。而男主角丹尼斯的扮演者是一位最富于魅力的银幕偶像——罗伯特?雷德福。
《走出非洲》的配乐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里创作,他的电影配乐7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提名,5次得奖。《走出非洲》的主题音乐,是约翰·巴里根据影片一再出现的一首古典乐曲——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创作的。主题音乐节奏沉稳,和声宽广,旋律优美,舒展流畅,在辽阔壮丽的非洲原野上,通过音乐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动、万物的呼吸和泥土的芳香。在影片中,丹尼斯驾着一架黄色的飞机从天而降,把卡伦带上蓝天,让她有机会通过上帝的眼睛俯瞰他们热爱的这块神奇、富饶的大陆。画面上,随着飞机的爬升和景色的变化,音乐的织体在不断地丰满,音色也在不断地变幻。当音乐中的情绪积累到饱和的时候,随着镜头切换,飞机飞行在一大片白色鸟群上空,片头音乐主题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卡琳心中饱涨的澎湃激情。这是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一组画面。另外,影片音乐在取材方面,也表现出了对于非洲民间音乐的尊重以及创作整体构思的全面与丰富。
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摄影师美国人大卫·沃特金。在拍摄过程中,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和主见很强的沃特金常常就影片的拍摄问题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但两个人都因对影片的贡献而获得声誉。特别是沃特金那与众不同的用光和构图方法使影片在视觉表现上突破了传统的束缚。
导演:西德尼·波拉克
主要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
罗伯特·雷德福
克劳斯·马里亚·勃莱德尔
类型:美国剧情片
出品公司:环球电影公司
获奖情况:第58届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七项奥斯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