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作为脱敏治疗湿疹患者康复的药效。方法:现在我院中选择100例使用脱敏治疗进行湿疹治疗的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法平均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起初均使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与对照组不同的是,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再进一步实行护理干预,最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62%(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且前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后者明显偏低, 根据统计学方法测算其差异(P)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脱敏方法进行湿疹患者治疗后,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并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可以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脱敏;湿疹患者
湿疹是一种具有易渗出和多形性皮损的皮肤综合性炎症,多种复杂的内外性因素均可以引发。湿疹这类病患临床上极为常见,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治疗湿疹中选择使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十分重要。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脱敏治疗的方法疗效最佳, 但是在脱敏治疗过程中相对应的护理方法也十分重要。护理干预是以护士为主体,围绕着患者并且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特点而实施的一种个性化护理手段[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湿疹患者中随机选取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确诊为湿疹,症状也都符合湿疹的典型症状,并且均实施脱敏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两组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考察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实施脱敏治疗方法过程中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但观察组的患者和对照组不同,增加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措施如下。
1.2.1 环境干预
对患者采用行为干预是使用脱敏方法治疗湿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研究显示,环境干预中特别要注意避免接触相关的过敏原。实施环境干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关注患者所在的环境, 禁止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比如说如果患者对毛发出现过敏现象, 则需要远离宠物或者饲养家禽等;若患者对尘螨有过敏反应,则需要注意个人生活卫生,可选择性的配备空气净化器。另一方面还需要关注对患者原有的护理环境。在干预过程中, 保持现有的护理环境的干净整洁, 一定要避免空气中过敏原的再次出现,这样可以让患者在一种完美环境卫生下进行干预护理。
1.2.2 心理干预
湿疹发病的过程中,皮肤表面会出现较多丘疹。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瘙痒而抓挠,丘疹会出现严重溃疡, 进而形成伤疤。患者由于自身外貌出现变化,在接受治疗中出现焦虑、恐惧等状况,严重的产生抑郁症等生理疾病,便无法接受下一步的治疗以及护理。当出现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护士通过了解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 对湿疹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这样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可以在心理上鼓励患者,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大增加, 接受更好的治疗与护理。
1.2.3 随访
湿疹患者从患病到痊愈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患者每周都得需要进行脱敏注射治疗。但是一些患者因为某些原因会中途停止治疗或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无法根治。当这类情况发生后, 护士一定要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让患者了解每周治疗的重要性, 并督促患者继续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湿疹症状全部消失,无复发可能。
有效:患者湿疹面积缩小,湿疹症状部分消失,没完全恢复正常。
无效:患者湿疹面积无任何好转甚至加大,湿疹症状仍存在。
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在对脱敏治疗的湿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数值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差异值(P)大于0.05时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6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62%(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根据统计学方法测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和14%,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根据统计学方法测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所谓的湿疹病患,是一种由复杂的多种内外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2]。比如,失眠、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以及疲劳过度等内部因素有一定概率导致湿疹病发。天气变化、生活环境不卫生以及食物不干净等外部因素也会导致出现湿疹的相关症状。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3个时期。在湿疹急性期:患者皮肤会出现密集状的丘疹,俗称小水疱, 由于瘙痒,患者抓挠后形成溃疡面并引发出现炎症;在湿疹亚急性期:患者皮肤会出现丘疱疹并且有少量的腐烂, 此时患者皮肤会出现剧烈的瘙痒。此时如果患者没有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亚急性湿疹极有可能转变为慢性湿疹, 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脱敏治疗作为湿疹治疗中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改善疾病目的的护理措施,增加了患者自我维护健康的主動性。
结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使湿疹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上述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护理干预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中的重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洁,吴松,高艳,等.贝复济和硝酸咪康唑散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 淮海医药, 2012, 30(4):367-368.
[2] 赵香枝,李宏伟,谭娴玲,等.妊娠饮食习惯与婴儿湿疹的关系研究及护理干预[J]. 实用预防医学,2009, 16(4):1016-1018.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作为脱敏治疗湿疹患者康复的药效。方法:现在我院中选择100例使用脱敏治疗进行湿疹治疗的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法平均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起初均使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与对照组不同的是,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再进一步实行护理干预,最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62%(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且前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后者明显偏低, 根据统计学方法测算其差异(P)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脱敏方法进行湿疹患者治疗后,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并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可以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脱敏;湿疹患者
湿疹是一种具有易渗出和多形性皮损的皮肤综合性炎症,多种复杂的内外性因素均可以引发。湿疹这类病患临床上极为常见,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治疗湿疹中选择使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十分重要。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脱敏治疗的方法疗效最佳, 但是在脱敏治疗过程中相对应的护理方法也十分重要。护理干预是以护士为主体,围绕着患者并且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特点而实施的一种个性化护理手段[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湿疹患者中随机选取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确诊为湿疹,症状也都符合湿疹的典型症状,并且均实施脱敏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两组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考察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实施脱敏治疗方法过程中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但观察组的患者和对照组不同,增加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措施如下。
1.2.1 环境干预
对患者采用行为干预是使用脱敏方法治疗湿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研究显示,环境干预中特别要注意避免接触相关的过敏原。实施环境干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关注患者所在的环境, 禁止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比如说如果患者对毛发出现过敏现象, 则需要远离宠物或者饲养家禽等;若患者对尘螨有过敏反应,则需要注意个人生活卫生,可选择性的配备空气净化器。另一方面还需要关注对患者原有的护理环境。在干预过程中, 保持现有的护理环境的干净整洁, 一定要避免空气中过敏原的再次出现,这样可以让患者在一种完美环境卫生下进行干预护理。
1.2.2 心理干预
湿疹发病的过程中,皮肤表面会出现较多丘疹。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瘙痒而抓挠,丘疹会出现严重溃疡, 进而形成伤疤。患者由于自身外貌出现变化,在接受治疗中出现焦虑、恐惧等状况,严重的产生抑郁症等生理疾病,便无法接受下一步的治疗以及护理。当出现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护士通过了解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 对湿疹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这样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可以在心理上鼓励患者,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大增加, 接受更好的治疗与护理。
1.2.3 随访
湿疹患者从患病到痊愈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患者每周都得需要进行脱敏注射治疗。但是一些患者因为某些原因会中途停止治疗或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无法根治。当这类情况发生后, 护士一定要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让患者了解每周治疗的重要性, 并督促患者继续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湿疹症状全部消失,无复发可能。
有效:患者湿疹面积缩小,湿疹症状部分消失,没完全恢复正常。
无效:患者湿疹面积无任何好转甚至加大,湿疹症状仍存在。
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在对脱敏治疗的湿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数值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差异值(P)大于0.05时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6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62%(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根据统计学方法测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和14%,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根据统计学方法测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所谓的湿疹病患,是一种由复杂的多种内外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2]。比如,失眠、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以及疲劳过度等内部因素有一定概率导致湿疹病发。天气变化、生活环境不卫生以及食物不干净等外部因素也会导致出现湿疹的相关症状。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3个时期。在湿疹急性期:患者皮肤会出现密集状的丘疹,俗称小水疱, 由于瘙痒,患者抓挠后形成溃疡面并引发出现炎症;在湿疹亚急性期:患者皮肤会出现丘疱疹并且有少量的腐烂, 此时患者皮肤会出现剧烈的瘙痒。此时如果患者没有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亚急性湿疹极有可能转变为慢性湿疹, 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脱敏治疗作为湿疹治疗中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改善疾病目的的护理措施,增加了患者自我维护健康的主動性。
结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使湿疹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上述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护理干预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中的重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洁,吴松,高艳,等.贝复济和硝酸咪康唑散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 淮海医药, 2012, 30(4):367-368.
[2] 赵香枝,李宏伟,谭娴玲,等.妊娠饮食习惯与婴儿湿疹的关系研究及护理干预[J]. 实用预防医学,2009, 16(4):1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