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针对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①新课程改革为新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②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③调整和改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师生关系 影响因素 调整和改善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课堂,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老师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针对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新课程改革为新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过去,教师、学生、家长以至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服从老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探讨科学知识。显然,这种课堂氛围压抑甚至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所以,课改中指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机会,鼓励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创造性,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敏捷,他们才能主动地去探究、去创造,才能有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尊、友好、互爱的关系。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是什么?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不喜欢整天讲道理、严厉有余、处理事情不公正、教法陈旧、工作方式呆板、知识面较狭隘的老师。
  当代的学生思维敏捷,充满活力,见多识广。在他们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再加上现代教育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因此教师想要回答孩子们问不完的为什么,带领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海洋,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就应该是博学多才的。
  教师除了博学多才,还要善教。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调查中,有的学生这样说:"严肃的课堂气氛,呆板的教学方法,干巴的语言,使我对学习感到厌倦。""有的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方法多样,使我不再觉得学习那么枯燥……"可见,现代学生喜欢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用教学方法,巧用艺术语言去感悟、影响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爱就是教育。"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老师爱学生不难,难在博爱每一位学生。教学工作中,老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简单的举动,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工作实践中,容易得到老师的爱的,常常是一些"好学生"、听话的学生,而那些品纪、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被遗忘在爱的角落里,他们会觉得老师瞧不起他们,以致失去学习的兴趣。孩子们都希望老师能有一颗公平心,希望老师在处理同学之间的事情时,不分男女、不分成绩高低,不偏不向。否则,倘若老师有所偏像,就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影响师生关系,给正常的教学带来阻力,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3.调整和改善师生关系
  如何调整、改善师生关系,使之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3.1 教师要尊重学生需求,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真诚的关爱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关心和同情。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要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多用鼓励的语言,如用"你说的真好!""你很有进步!""老师相信你还会进步的!""你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这些热情洋溢并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人,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2 教师必须不断吸纳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高、深、广的知识,教师要不断的吸纳新知识。特别是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将极大的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只有迅速的掌握这些知识,据有熟练的操作能力,才能指导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检索信息。否则,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本身亦为时代所淘汰。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还需掌握多学科知识,做到多才多艺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率。
  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未来社会学需要的是创造新的人才,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因此,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和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其他文献
【摘要】《机械基础》课程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机械工程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在教授课程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基础》 技工学校 课时安排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机械工程学科体系中的核
期刊
【摘要】分析中区小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心理期望、外部形象、社会认同及学校的特点、特色、特长等,把沉淀了百年的灿烂文化开发出来,提炼成一种学校精神,让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激励着我们创造学校发展的新历史。  【关键词】开发 校本课程 提炼 精神    长汀县城关中区小学是一所名校,名校的发展不能割裂历史,要开发校本课程,就必须分析中区小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心理期望、外部形象、
期刊
【摘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不虚假、不矫饰。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 教学方法 求真 提高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和谐发展。  【关键词】平等和谐 以人为本 管理提高    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学生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
期刊
【摘要】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怎样关注弱势群体,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的基础;②获得成功的愉悦是转化的动力;③改进课堂教学是转化的主战场;④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⑤量体裁衣、持之以恒是转化的保证。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体会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摘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关键词】体育教师 情感品质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方式,培训者只有了解案例教学的具体模式种类及特点后,依据案例教学的运用标准,方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干部培训 案例教学 灵活运用    对每一个培训者来说,如何结合自身及所在培训机构的实际,认真研究和把握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根据培训内容及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对保证和提高培训质量至关重要,而案例教学即是其中上佳的选择。    1.
期刊
【摘要】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最核心的问题是看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受益面多大,能力有没有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学生是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听课评课 有效学习 能力提升 创新精神    目前,我们教师在听课评课中,仍存着如下“弊端”:听课教师没有目的,随意性大,在听课过程中抓不住关键,把握不了教学的实质,不会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评价一节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法治时代,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特点和形象自然也体现在认真学法、知法、教法和守法上。增强教师法治观念,是强化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师职业形象的现实需要,是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维护正常、健康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促进学校稳定有序发展,必须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创新机制,推动教师在学习法律、宣传法律、践行法律三个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强教师法治观念,提高依法教学水平。  
期刊
【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有效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合理地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负荷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是体育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中专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及学生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改革准备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体育课 准备活动 内容 组织形式    1.现状  准备活动是中专体育课教学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