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程稳步推进的有效牵引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提升视域内已逐步形成重要的生命给养线。但是目前仍然面临的困境是:学生工作管理实效不显著,“思政”育人引导效果欠佳;制约原因是:目标导向的梯度定位缺失,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匮乏;提出的策略是:确立具有梯度层级的目标管理理念,加强班团学生干部队伍稳定性建设,建构团队交流学习平台,创建家校联动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策略;能力提升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程在职业化队伍构建、专业化平台搭建和专家化内涵塑造层面稳步推进,牵引高校辅导员扎根学生工作,深化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无限魅力。在此牵引下,已逐步形成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提升视域内的重要生命给养线,但要实现学生工作管理顶层目标,高校辅导员势必要坚持“管理先行”理念,立足管理视角,从思维、情感、行为三个基点出发,在确立层阶管理理念、稳定学生队伍建设、建构团队交流学习平台、创建家校联动机制这四个维度上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目标导向下学生工作管理实效不显著
坚持“思政”育人理念,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学生群体成长成才服务,已经成为营造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良好生态一条重要生命给养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事务型工作多、杂、缠的因素影响,导致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上欠缺积极主动性,转变升级管理工作方式缺乏动力,导致其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无法整合资源,节约时效。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如何提升学生工作管理实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应该摆在学生工作管理层面的中心位置上不断探索和深究。
(二)“思政”育人引导效果欠佳
“思政”育人是高校辅导员跨越事务操作、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目标。从内涵和外延上说,“思政”育人除了拥有阳春白雪般描述之外,最终会回归和定位到“活动支撑、案例论证、行动演绎”的实践过程中来,形成特色和亮点,牵引学生构建独立认知价值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思政”育人的实践效果在辅导员学生工作中还比较薄弱,依旧处于欠发达阶段、欠发达水平,究其实,一方面因为高校辅导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但对于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解读引导不够;另一方面,“思政”育人还停留在“谈心谈话”和“道理讲述”层面,更难以实现在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共勉“思政”魅力。
二、制约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提升的原因
(一)符合目标导向的梯度定位缺失
一是对目标导向的认识层次偏低。不管是“思政”育人目标,还是“三化”建设目标,系统性、一致性和宏观性都是它们的属性。但唯一不足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欠缺具体的、明确的、有效的层级目标做指引。二是“思政”育人路径实践探索力度不足。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要从提高辅导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领域内脱颖而出,挖掘新兴方式,整合优质资源,逐步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基点培养。三是“三化”梯度建设不完善。高校辅导员无法在深层次建设中找准定位,寻求到职业认同感和社会使命感。
(二)契合时代发展的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匮乏,引导方式单一无味
一方面在“互联网+”这股热潮的助推下,大多数高校逐步开始建立起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交流平台,但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形成可借鉴和运用的模式,这势必造成是高校辅导员对新媒体服务意识薄弱,很难运用网络平台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发展。另一方面从实践工作中来看,高校辅导员“思政”引导育人方式单一且无味,高校辅导员疲于应对繁琐的日常工作事务,对团体互动交流氛围的营造缺乏深度思考,很难达成共识。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确立具有梯度层级的目标管理理念
首先,要从事务型的管理工作者中逐步脱离出来,要认真剖析事务型工作的运作轨迹,定制规范性材料处理方式,通过效率和质量双轨驱动促使其顺利完成。其次,“思政”育人路径实践路径探索应立足实际,从“价值活动育人”和“牵手育人”两个维度出发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文化底蕴、身心健康、专业技能等多个素养基点的正向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使命贯穿于具有价值和内涵的互联活动中来。
(二)加强班团学生干部队伍稳定性建设
一要明确告知班级学生班团学生干部的重要性,并给与他们名副其实的权力;二要将自身实践中的为人处事方式潜移默化的传授给班团学生干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做好正向指引并不断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探寻符合自身和班级发展需要的办法;三要为班团学生干部提供学习和锻炼机会,拓展互动交流的空间;四要构建班团学生干部“传帮带”的联动体系,做好“老带新”的交接工作,帮助新一届的班团学生干部更快更好地实现走马上任。
(三)建构团队交流学习平台
一是要在辅导员和班团学生干部之间设置一道有效屏障,如设置辅导员助理岗位,保证班级事务顺利推进;二要加强对学生團队的培训和引导,通过创设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专题引导他们思考跳出事务型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策略措施学生团队成员开拓视野、集聚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对外传播力;三要增强学生团队的集聚效应,为吸纳更多学生加入学习型活动提供参考,为构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做保障,注重学生校外实践能力培养,要从实践中指引学生更为全面、具体、客观地分析问题,引导他们坚持“成果导向”原则,不断缩短思维意识和行动之间的距离。
(四)创建家校联动的长效机制
学校和家庭长效建联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践行“牵手育人”的有效举措。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除了学校教育外,更重要是看家庭教育、学生阅历、师承、交友等整体情况。在家校“牵手”过程中,可以最直接明确地反馈学生校外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生活志趣、待人接物方式,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同时,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校教育的支持、鼓励和引导,高校辅导员肩负学生灵魂工程师的重大使命,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与家长进行高效对接,促进其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层面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江杰英.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1):31-32.
[2] 曹宁.文化生态视阈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269-270.
作者简介:游登贵,1991-,男,汉族,四川雅安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学士,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辅导员队伍建设,班级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庞宏宇,1996-,男,汉族,重庆黔江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思政专项一般项目《命运共同体愿景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五位一体”格局构建研究》(18SKSZ045)与2018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18309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策略;能力提升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程在职业化队伍构建、专业化平台搭建和专家化内涵塑造层面稳步推进,牵引高校辅导员扎根学生工作,深化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无限魅力。在此牵引下,已逐步形成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提升视域内的重要生命给养线,但要实现学生工作管理顶层目标,高校辅导员势必要坚持“管理先行”理念,立足管理视角,从思维、情感、行为三个基点出发,在确立层阶管理理念、稳定学生队伍建设、建构团队交流学习平台、创建家校联动机制这四个维度上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目标导向下学生工作管理实效不显著
坚持“思政”育人理念,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学生群体成长成才服务,已经成为营造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良好生态一条重要生命给养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事务型工作多、杂、缠的因素影响,导致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上欠缺积极主动性,转变升级管理工作方式缺乏动力,导致其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无法整合资源,节约时效。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如何提升学生工作管理实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应该摆在学生工作管理层面的中心位置上不断探索和深究。
(二)“思政”育人引导效果欠佳
“思政”育人是高校辅导员跨越事务操作、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目标。从内涵和外延上说,“思政”育人除了拥有阳春白雪般描述之外,最终会回归和定位到“活动支撑、案例论证、行动演绎”的实践过程中来,形成特色和亮点,牵引学生构建独立认知价值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思政”育人的实践效果在辅导员学生工作中还比较薄弱,依旧处于欠发达阶段、欠发达水平,究其实,一方面因为高校辅导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但对于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解读引导不够;另一方面,“思政”育人还停留在“谈心谈话”和“道理讲述”层面,更难以实现在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共勉“思政”魅力。
二、制约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提升的原因
(一)符合目标导向的梯度定位缺失
一是对目标导向的认识层次偏低。不管是“思政”育人目标,还是“三化”建设目标,系统性、一致性和宏观性都是它们的属性。但唯一不足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欠缺具体的、明确的、有效的层级目标做指引。二是“思政”育人路径实践探索力度不足。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要从提高辅导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领域内脱颖而出,挖掘新兴方式,整合优质资源,逐步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基点培养。三是“三化”梯度建设不完善。高校辅导员无法在深层次建设中找准定位,寻求到职业认同感和社会使命感。
(二)契合时代发展的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匮乏,引导方式单一无味
一方面在“互联网+”这股热潮的助推下,大多数高校逐步开始建立起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交流平台,但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形成可借鉴和运用的模式,这势必造成是高校辅导员对新媒体服务意识薄弱,很难运用网络平台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发展。另一方面从实践工作中来看,高校辅导员“思政”引导育人方式单一且无味,高校辅导员疲于应对繁琐的日常工作事务,对团体互动交流氛围的营造缺乏深度思考,很难达成共识。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确立具有梯度层级的目标管理理念
首先,要从事务型的管理工作者中逐步脱离出来,要认真剖析事务型工作的运作轨迹,定制规范性材料处理方式,通过效率和质量双轨驱动促使其顺利完成。其次,“思政”育人路径实践路径探索应立足实际,从“价值活动育人”和“牵手育人”两个维度出发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文化底蕴、身心健康、专业技能等多个素养基点的正向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使命贯穿于具有价值和内涵的互联活动中来。
(二)加强班团学生干部队伍稳定性建设
一要明确告知班级学生班团学生干部的重要性,并给与他们名副其实的权力;二要将自身实践中的为人处事方式潜移默化的传授给班团学生干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做好正向指引并不断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探寻符合自身和班级发展需要的办法;三要为班团学生干部提供学习和锻炼机会,拓展互动交流的空间;四要构建班团学生干部“传帮带”的联动体系,做好“老带新”的交接工作,帮助新一届的班团学生干部更快更好地实现走马上任。
(三)建构团队交流学习平台
一是要在辅导员和班团学生干部之间设置一道有效屏障,如设置辅导员助理岗位,保证班级事务顺利推进;二要加强对学生團队的培训和引导,通过创设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专题引导他们思考跳出事务型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策略措施学生团队成员开拓视野、集聚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对外传播力;三要增强学生团队的集聚效应,为吸纳更多学生加入学习型活动提供参考,为构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做保障,注重学生校外实践能力培养,要从实践中指引学生更为全面、具体、客观地分析问题,引导他们坚持“成果导向”原则,不断缩短思维意识和行动之间的距离。
(四)创建家校联动的长效机制
学校和家庭长效建联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践行“牵手育人”的有效举措。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除了学校教育外,更重要是看家庭教育、学生阅历、师承、交友等整体情况。在家校“牵手”过程中,可以最直接明确地反馈学生校外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生活志趣、待人接物方式,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同时,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校教育的支持、鼓励和引导,高校辅导员肩负学生灵魂工程师的重大使命,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与家长进行高效对接,促进其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层面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江杰英.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1):31-32.
[2] 曹宁.文化生态视阈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269-270.
作者简介:游登贵,1991-,男,汉族,四川雅安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学士,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辅导员队伍建设,班级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庞宏宇,1996-,男,汉族,重庆黔江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思政专项一般项目《命运共同体愿景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五位一体”格局构建研究》(18SKSZ045)与2018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18309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