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福利依赖的起源
福利依赖是随着福利的不断改革、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早在1349年英国爱德华三世颁布的《劳工法》里就规定任何国民不得提供救济给有工作能力的乞丐。1576年的“矫治之家”(houses of correction)强迫有工作能力的穷人特别是年轻人工作。著名的1601年的《济贫法》是救助方式也是组织失业者劳动。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反应出了反福利依赖的思想,而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因为制定者看出了社会中存在的福利依赖这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二、对福利依赖的理解
对于福利依赖的理解,李棉管认为它是一种综合的现象,包含了“状态”——享受福利并有劳动能力、行为——没有积极寻找工作、意向——不愿意积极寻找工作三个方面。
在张小伟、董林的《中国福利依赖现象初探——基于西方福利依赖比较的视角》一文中,他们提出:O’ Connor认为,当代福利依赖的理论研究源于美国,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一是Thomas A.Hirschl为代表,他们将社会福利依赖看作是问题和罪恶的根源;二是对福利依赖进行一种客观事实的描述;三是一种动态的观点,认为福利参与和福利依赖是人们在利用福利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三、福利依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影响福利依赖的因素有很多,而且这些因素本身就有相互关联性。比如Jan Kaplan(2001)就认为导致一个家庭福利依赖的三点原因——没有足够的工资或者根本没有工资;失业;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不利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没有及时的、合适的社会支持,这些家庭将会更可能的进入福利体系,而逐步发展为福利依赖。
1.兒童的抚养计划力度与低收入
Philip K.Robins(1986)认为在以女性为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儿童的抚养计划力度与福利依赖和贫困之间都存在着影响。1967年社会保险法修正案提出美国联邦政府为享受福利救济者提供就业的计划《工作刺激》,提出了传统的解决方案:颁布政策,在这种家庭增加母亲的就业以减少贫困和福利依赖。
Acs(2000)从人口学的角度论证分析得出结论:低收入者没有稳定的工作,报酬相对来说较少,晋升机会也就较小,这些都表明未来的低收入和福利依赖的风险。而这些低收入者往往是低学历,比较年轻。Kaye(2000)也认为这些低收入者基本上是低学历者或者家庭妇女。
2.酒精、药物上瘾和物质滥用
Laura Schmidt(2002)认为福利依赖和酒精、药物上瘾有关。Jayakody,Danziger and Pollack(2000)也认为政策制定者强调了酒精、药物上瘾是福利依赖和失业的一个原因。Laura Schmidt(1998)通过对救助无自理能力儿童(AFDC)的数据分析,得出物质滥用对福利依赖的影响。其原因有二:一是物质的滥用抑制了福利接受者获得稳定工作的预期;二是给福利接受者无终止的资金补助,使得福利体系被鼓励物质权力滥用。以酒精药物上瘾为代表。Bane and Ellwood(1994),Olson and Pavetti(1996)则进一步指出,长期接受救助的人比刚刚开始接受救助的人有着更高比例的物质滥用行为。
3.失业和经济衰退
保守派学者Charles Murray(1994)认为,现存福利的价值使平民堕落,导致不可避免的享受福利的人数激增。Lawrence Mead也觉得一些家庭在没有强迫的情况下,不去,甚至不愿意去工作,这是很不正常的一种情况。
Fraser and Cordon(1994),Lawrence Mead(2000)认为福利依赖是这样一群财政依赖于福利给付的人,他们具有被动性、懒惰性、“工作排斥”和不愿自立等特点。但是Newman(1999)并不赞同此观点,在他看来,失业与福利之间并不是充要条件的关系。失业率与接受福利人数之间逐渐增大的间隙意味着失业的增长,仅仅解释了福利接受者的减少,是消极福利依赖的一个证据。许多处于劳动力年龄接受福利的人并不是失业者,随着失业的减少,失业给付也在减少,但是其他方面的给付却增多了。
Frank Field(1999)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福利的存在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主要体现在经济衰退时经济学家所讨论的“滞后现象”,经济衰退使人卷入到福利,从而改变了一些人的行为,比如个人和家庭的滞后现象导致了许多人工作习惯的改变。
四、福利依赖的解决途径
福利依赖的解决无疑是蕴含在福利改革之中的,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之时便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福利负担情况进行了政策改革,一方面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对福利依赖的现象进行了治理。吉登斯1994出版的《超越左派与右派》和《第三条道路》,在分析了传统左派与右派的分歧和福利国家危机的实质后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积极福利的主张。1968年,联合国第一届国际社会福利部长会议就提出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观点,在1979 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加强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活动方案》,重申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新理念。
不管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第三条路”,还是吉登斯的“积极的福利”、“社会投资国家”的思想、抑或是梅志里的“社会发展型政策”,都是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趋势,形成一种混合型、整体性的社会发展模式。福利的对象不再只是现实的贫困者或不幸人士,而是一种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能力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机制。如此,从根本上消除福利依赖的可能性。(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Frank Field,Welfare dependency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a Response to Lawrence Mead,Family Matters,Issue 54,1999.
[2]Jane Kaplan,Prevention of Welfare Depandency: An Overview,Journal of State Government,Vol.74,Issue 2,2001.
[3]李棉管.城市低保制度与贫困者的“福利依赖”[J].社会工作,2008,(02)
福利依赖是随着福利的不断改革、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早在1349年英国爱德华三世颁布的《劳工法》里就规定任何国民不得提供救济给有工作能力的乞丐。1576年的“矫治之家”(houses of correction)强迫有工作能力的穷人特别是年轻人工作。著名的1601年的《济贫法》是救助方式也是组织失业者劳动。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反应出了反福利依赖的思想,而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因为制定者看出了社会中存在的福利依赖这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二、对福利依赖的理解
对于福利依赖的理解,李棉管认为它是一种综合的现象,包含了“状态”——享受福利并有劳动能力、行为——没有积极寻找工作、意向——不愿意积极寻找工作三个方面。
在张小伟、董林的《中国福利依赖现象初探——基于西方福利依赖比较的视角》一文中,他们提出:O’ Connor认为,当代福利依赖的理论研究源于美国,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一是Thomas A.Hirschl为代表,他们将社会福利依赖看作是问题和罪恶的根源;二是对福利依赖进行一种客观事实的描述;三是一种动态的观点,认为福利参与和福利依赖是人们在利用福利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三、福利依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影响福利依赖的因素有很多,而且这些因素本身就有相互关联性。比如Jan Kaplan(2001)就认为导致一个家庭福利依赖的三点原因——没有足够的工资或者根本没有工资;失业;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不利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没有及时的、合适的社会支持,这些家庭将会更可能的进入福利体系,而逐步发展为福利依赖。
1.兒童的抚养计划力度与低收入
Philip K.Robins(1986)认为在以女性为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儿童的抚养计划力度与福利依赖和贫困之间都存在着影响。1967年社会保险法修正案提出美国联邦政府为享受福利救济者提供就业的计划《工作刺激》,提出了传统的解决方案:颁布政策,在这种家庭增加母亲的就业以减少贫困和福利依赖。
Acs(2000)从人口学的角度论证分析得出结论:低收入者没有稳定的工作,报酬相对来说较少,晋升机会也就较小,这些都表明未来的低收入和福利依赖的风险。而这些低收入者往往是低学历,比较年轻。Kaye(2000)也认为这些低收入者基本上是低学历者或者家庭妇女。
2.酒精、药物上瘾和物质滥用
Laura Schmidt(2002)认为福利依赖和酒精、药物上瘾有关。Jayakody,Danziger and Pollack(2000)也认为政策制定者强调了酒精、药物上瘾是福利依赖和失业的一个原因。Laura Schmidt(1998)通过对救助无自理能力儿童(AFDC)的数据分析,得出物质滥用对福利依赖的影响。其原因有二:一是物质的滥用抑制了福利接受者获得稳定工作的预期;二是给福利接受者无终止的资金补助,使得福利体系被鼓励物质权力滥用。以酒精药物上瘾为代表。Bane and Ellwood(1994),Olson and Pavetti(1996)则进一步指出,长期接受救助的人比刚刚开始接受救助的人有着更高比例的物质滥用行为。
3.失业和经济衰退
保守派学者Charles Murray(1994)认为,现存福利的价值使平民堕落,导致不可避免的享受福利的人数激增。Lawrence Mead也觉得一些家庭在没有强迫的情况下,不去,甚至不愿意去工作,这是很不正常的一种情况。
Fraser and Cordon(1994),Lawrence Mead(2000)认为福利依赖是这样一群财政依赖于福利给付的人,他们具有被动性、懒惰性、“工作排斥”和不愿自立等特点。但是Newman(1999)并不赞同此观点,在他看来,失业与福利之间并不是充要条件的关系。失业率与接受福利人数之间逐渐增大的间隙意味着失业的增长,仅仅解释了福利接受者的减少,是消极福利依赖的一个证据。许多处于劳动力年龄接受福利的人并不是失业者,随着失业的减少,失业给付也在减少,但是其他方面的给付却增多了。
Frank Field(1999)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福利的存在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主要体现在经济衰退时经济学家所讨论的“滞后现象”,经济衰退使人卷入到福利,从而改变了一些人的行为,比如个人和家庭的滞后现象导致了许多人工作习惯的改变。
四、福利依赖的解决途径
福利依赖的解决无疑是蕴含在福利改革之中的,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之时便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福利负担情况进行了政策改革,一方面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对福利依赖的现象进行了治理。吉登斯1994出版的《超越左派与右派》和《第三条道路》,在分析了传统左派与右派的分歧和福利国家危机的实质后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积极福利的主张。1968年,联合国第一届国际社会福利部长会议就提出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观点,在1979 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加强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活动方案》,重申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新理念。
不管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第三条路”,还是吉登斯的“积极的福利”、“社会投资国家”的思想、抑或是梅志里的“社会发展型政策”,都是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趋势,形成一种混合型、整体性的社会发展模式。福利的对象不再只是现实的贫困者或不幸人士,而是一种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能力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机制。如此,从根本上消除福利依赖的可能性。(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Frank Field,Welfare dependency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a Response to Lawrence Mead,Family Matters,Issue 54,1999.
[2]Jane Kaplan,Prevention of Welfare Depandency: An Overview,Journal of State Government,Vol.74,Issue 2,2001.
[3]李棉管.城市低保制度与贫困者的“福利依赖”[J].社会工作,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