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成教学应用于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理论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呼吁创新型人才,每个教师都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看作是教学的基本任务。这就直接促进生成教学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语文知识的开放性与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来促进生成性教学的实现。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理论研究,从以预设促生成、以意外促生成、以质疑促生成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语文教师构建生成性语文课堂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中学语文 生成教学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42-01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学生在自由、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在有效互动、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开放性课堂状态,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互动,属于自主构建的教学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成性课堂,可以有效转变教师、学生之间的教学行为,学生能够掌握思考、探究的主动权,体验知识生成与建构知识意义的整个过程,教师也应为学生建构知识意义,使其展开有效的思维活动而进行指导与启发。可以说,生成性教学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应用能力、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基本方式,进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益达到最优状态的重要手段。
  一、以预设促生成
  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进行的预设活动。虽然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二者是对立的。相反,良好的预设还可以促进生成的出现。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综合分析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学习特点与兴趣,在备课中做好问题预设、策略预设、内容预设,为生成做好充足准备。为了使预设促进生成出现,教师必须要学会分析学情,以学情入手。
  从本质上说,生成是学生的生成,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思考下生成问题,从而为语文知识探究做好准备。反之,若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昏昏欲睡、被动听讲,那么是不可能出现生成的。从这个层面来说,教师应该先要分析哪些教学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分析高中生现有的语文知识水平以及他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发展水平,据此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以便保证语文知识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此一来,学生才可始终对语文课堂抱有期待。当然,除了分析学情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建构联系点,因为生成教学虽然看重的是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但是却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学生思考与创新的对象应是语文知识,所以,建构联系点,是保障语文生成落到实处的基本条件。可以说,预设中的学情分析与教情分析是以预设促生成的基本方式。
  二、以意外促生成
  意外是指在语文课堂上发生在教师预想之外的事情,这是生成课堂的最直观表现。高中语文教师是在互动性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这就表明语文教师几乎是无法在备课中做好完全预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越高,高中生的学习主体性越突出,课堂中的“意外”便越容易发生。自新课改以来,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高中语文的基本教学方式,高中生已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也说明发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也将变得越来越频繁。
  但是,并非所有的“意外”都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創新素养与语文素养的,这就需要教师以优良的教学机智来及时判断课堂“意外”是否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展开语文探究,若“意外”毫无探究价值,教师可直接舍弃。当然,在“意外”发生之时,教师应关注高中生的学习情绪,以便保护学生发生“生成”行为的积极性,以生成来真正促进高中生创新意识的产生。
  三、以质疑促生成
  大多数生成都伴随着高中生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要培养与提高高中生的质疑能力,使高中生在质疑中产生创新火花。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让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他们的思维状态才会处于“饥渴”、“不满足”的状态之中,从而主动展开实践、分析、提问等多种探究活动。由此,质疑被认为是生成的基本产生方式。
  为了让高中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教师就应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趣味性活动、设计实践任务等方式来营造一种学风优良的学习环境,以平等的态度来与学生进行民主互动,使高中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进而使其以放松又紧张的状态投身于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当然,为了保证学生质疑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比如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质疑,分析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在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处质疑,分析语文教学的重点方向;在解题方法处质疑,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语文知识等等。
  总而言之,生成性语文课堂是新课改所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成课堂,能够给高中生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充分体现高中生的学习能动性。为此,教师应该要做好预设、注重生成,以生成性课堂来改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王金波.语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中学语文,2016(21):58-59.
  [2]张玉华.高中语文生成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德国是近代以来世界难民潮的肇始者,战后采取了积极的开放性难民救助政策,尤其在叙利亚难民救助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受阻于经济、政治、文化和欧盟内部因素而收紧。本文通过对其背后原因的分析与反思,得出对我国难民政策构建的七点启示。  【关键词】德国 开放性难民政策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27-01  一、德国开放性难民政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22-02  当前,高考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一所学校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作为一所品牌学校,东营市一中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学校竞争力,在新学期围绕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创新和改革。  实现管理创新, 建章立制是前提  制度是实现学校工作良性循环和教育教学可持续发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家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精神的熏陶。对于中学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来说,为了适应中学生的学习追求,通过采用人性化服务和个性化管理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情感熏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 人性化管理 个性化服务 中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现代诗与古诗相比,与我们有着更强的贴近性,然而其教学模式的定位与教学策略的构建一直处于“灰箱”状态。本文从课前的“课前三分钟小演讲”和群文阅读的对照;课堂上提最有价值的问题及续写、仿写和适度创作;课后与多种艺术形式牵手、借助新媒体搭台等方式,对现代诗的教学方法作適当厘定。  【关键词】现代诗 教学方法 教学时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历史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使得这些生动形象的历史知识变成了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定义和数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借助各种形象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  【关键词】形象思维法 高中历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结合非医药高校中医药氛围薄弱、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基础知识储备量偏少的特点,通过对中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研究,重点关注课程导入形式、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多样化、归纳总结巩固知识点四方面,着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加深感性认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药学基础 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着生活、学生和就业的多重压力,在校期间也会经受多重的心理挑战。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高校采用的几种主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探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分析了纪录片《热爱》,详细讲述了创作的过程和思想。片中以非线性叙事为主,以一群热爱足球的人们为主体,以第一视角完成叙事,以真实的个人解读搭建了真实的人格特征,片中对梦想及未来的思考也格外引人深省。《热爱》再现了当下足球运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以永不畏惧、战胜自我的运动者形象突出了他们敢打敢拼、克服困难的体育精神,也融合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关键词】纪录片 足球运动 制作
期刊
【摘要】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开设“中国通史”课程,在史实讲述之外,探索了一些教学模式。以期让学生可以对本国的历史具温情与敬意,为中国美术史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些尝试包括:一、考察历史遗迹。二、阅读中国人物传记。三、讲述感兴趣的与历史相关的人或事。四、辩论感兴趣的历史相关问题。五、表演中国历史或文学故事,亦可表演现实题材。  【关键词】美术史论专业 中国通史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知识繁杂庞大、深奥难懂,在教学中应当化繁为简积极实施简约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对教学环节、整体框架、知识结构与内容等多个方面做简约化把握与处理,且防止简而不精现象的出现,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始终不减。基于此,本文针对简约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实施进行认真解析,并列举一系列恰当的举措。  【关键词】简约教学 高中历史课堂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