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突突……”
春夏之交,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合川区香龙镇黄桷村又迎来了繁忙的农耕季。
东方刚翻起鱼肚白,阳光洒落在流溪河畔,映照着几台正在地头行进的久保田745型号拖拉机。
黄桷村党支部书记夏金平习惯性地来到稻田边转悠,看着在眼前这片希望大地上行进着的“农机军团”,喃喃地说:“放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哦。”
仅仅一年前,夏金平眼前的这片良田还长满了碗口一般粗的树木,是名副其实的“撂荒地”。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缺少现代化设备的黄桷村却依然仰仗“肩挑背磨”的农业生产方式,年輕人宁愿吃外出打工的苦,也不愿留在这个“连婆娘都娶不到”的小村落,默默守着故土的只剩下没有劳动力的老年人。
集体经济“空壳”、党组织人心涣散、村民“一代留、二代走、三代四代不回首”成了黄桷村对外人难以启齿的隐痛。
党建破题
黄桷村一年前的“窘境”,其实是合川区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合川区是传统农业大区,拥有耕地175.3万亩,农业人口104.2万人,农业从业人员27万人,但与这些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地区缺劳力、缺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低、大片土地撂荒,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相对偏低。
合川区委组织部深知,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组织力。
改变,迫在眉睫。
2017年9月,合川区委组织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合川区党建领航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突出组织引领、集体参与、党员带头、群众主体,以80个试点村为重点,全面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补短板,服务惠民促发展”的新路子。
在这一过程中,在区委组织部、各镇(街)党委指导下,村党支部引导吸纳农机大户、产业大户、涉农企业、村党员干部、有意愿的群众,以资金、农机具、场地设施、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经营服务。
党建领航是合川区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引线针”。
在农村的改革实践中,单凭群众一己之力,想要把领建主体、对接市场、找准产业、搭建多元模式、保障服务续航力等众多“线”串起来,织成乡村振兴的“锦绣”是不可能的,党建领航这根“引线针”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以来,合川区通过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打造一支支“农机军团”,达到了百姓鼓了腰包、集体有了“家底”、党员干部有了“获得感”这样“一石三鸟”的效果。
试点先行
每逢农忙时节,云门街道、官渡镇等地的田间地头,各式拖拉机轮番上阵,好不壮观。这些机具,大多来自当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当时,真算得上是‘赶鸭子上架’!”云门街道凤林村作为合川区推行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第一个试点村,村党支部书记彭正维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苦笑着说。
2017年5月之前,凤林村“空壳”现象严重,村集体几乎没有经济来源。更为棘手的是,村党组织人心涣散,党支部缺乏威信,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2017年初被确立为“后进村”。
穷则思变,知耻后勇。
2017年8月,凤林村党支部把村里的党员、村干部、群众召集在一起,吃起了“第一只螃蟹”。
经过多番论证,最终确立了以党建为引领,由村党支部牵头与金川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9名社员共同组建凤天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搭建“党建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平台,村民可以以资金、技术、设备等多种形式入股,村集体占股30%。
合作社筹备之初,很多村民并不理解,也不确定合作社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惠。
“只有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老百姓才能信任我们。”彭正维说。
于是,凤林村首先以支委会成员为骨干,成立合作社筹建工作小组,通过召开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不厌其烦地向村民宣传建立合作社的目的和意义。
如今的凤林村,旋耕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的好帮手,村里的一些党员和村民也摇身一变,成为示范带头的“农机操盘手”。
“以前要耕地,只能靠锄头慢慢挖,起码要干上一上午才能耕完,现在村里有了各类农机设备后,生产效率极大提升,真是省时又省力!”彭正维说:“以前村里的田地成片撂荒,现在都成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村民们也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荒地”变为了“良田”,村集体经济从“空壳”实现了“破壳”重生,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与壮大集体经济“双丰收”。
两年来,村集体实现增收21.98万元,成功摘掉了“后进村”和“空壳村”两顶帽子。2019年,凤林村预计将开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470亩、助农秋收1500亩、种植秋菜360亩,村集体全年预计实现收益20.43万元。
除了凤林村之外,合川区各村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村一建、跨村联建、多村共建等多种搭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的模式。
干部带头
2019年4月16上午,官渡镇菊星村党支部书记何青岛急匆匆地从田间赶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处理村务。
乍看上去,他身上穿的那条皱巴巴的迷彩裤、脚上踩的那双沾满泥巴的黑色胶鞋、被晒得黝黑的皮肤,让人误以为是一个来办事的普通村民。
在菊星村,村干部和党员们不仅是服务村民的“贴心人”,同时也是操作各种农机的一把好手。
2017年9月,菊星村积极响应区委号召,推行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村干部除了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外,还要率先垂范,下沉到田间地头中,学习并熟练操作各种农机。
“我们要求村干部早上7点到地头,机器要响起,晚上8点从地里回来再接着处理村务。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空口说的,是实干出来的,是乡亲们的口碑能证明的!”何青岛每每谈及自己的工作时都心潮澎湃。 在农耕忙碌时节,“如果我接不到电话,就是在拖拉机上”成了菊星村村干部的口头禅。
村干部们用辛苦指数换来了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2017年,菊星村由村党支部、镇供销社、农机能手等多方参股筹集资金41万元,分批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和小型农用機具,成立了菊星桥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官渡镇党委、政府统筹下,菊星桥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约定,由合作社免费帮助群众耕种一季水稻,合作社与农户就收益四六分成,同时合作社免费获得一季秋菜种植权益。
2018年,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代耕代种”合同310亩,2019年扩大种植面积至720亩。目前,村集体在合作社中占股45%,预计2019年村集体有6万元左右的收益。
除此之外,在“本地优先保障 跨区域作业”的运营模式下,菊星桥农机专业合作社不单帮助本村耕收,还承包了许多其他村子的耕收服务。
目前,合川区已探索出了“全托管”“半托管”“单项购买服务”“以服务置换季节性流转”多种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运营模式。
百花齐放
几经试点之后,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之花如今已开满合川大地。
两年多来,全区累计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近20万亩,种植秋菜1.8万余亩。合作社从粮食增产、节约成本、提供劳务收入等方面为村民增加收入。据统计,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来,全区村集体增收近300万元,帮助78个“空壳村”摘掉了帽子。
在合川区探索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实践中,涌现出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做法——
大石街道高川村党支部牵头筹集2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以支部书记任理事长的众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 经销商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先后与四川省广安市8家超市、重庆双福农贸市场、涪陵榨菜、曾巧食品公司签订蔬菜供销协议,合作社负责统筹配送,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渭沱镇搭建“党建 ”平台,其中,化龙村搭建的“党建 农村电商”平台投入16万元建设集体经济电商平台,完成淘宝、微店、邮乐购等平台网店注册,打造以土鸡蛋、蜂蜜等为代表的“化澄土货”品牌,破解农产品“进城难”的窘境。2018年,化龙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
同这些村子一样,黄桷村如今的面貌相较一年前已是焕然一新。
2018年5月,黄桷村与海鸿农机合作社和连丰农机合作社达成协议,采取“村集体 公司 村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变个人资产为联合资产。
正在地头边回忆得出神的夏金平突然接到需要处理村务的电话,随即转身向便民服务站走去。他行走在流溪河畔刚下过雨的泥巴路上,心里想着村里如今的发展势头,感觉脚下的每一步都异常轻盈。
夏金平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后是轰鸣着的“农机军团”耕种出来的锦绣良田。
春夏之交,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合川区香龙镇黄桷村又迎来了繁忙的农耕季。
东方刚翻起鱼肚白,阳光洒落在流溪河畔,映照着几台正在地头行进的久保田745型号拖拉机。
黄桷村党支部书记夏金平习惯性地来到稻田边转悠,看着在眼前这片希望大地上行进着的“农机军团”,喃喃地说:“放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哦。”
仅仅一年前,夏金平眼前的这片良田还长满了碗口一般粗的树木,是名副其实的“撂荒地”。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缺少现代化设备的黄桷村却依然仰仗“肩挑背磨”的农业生产方式,年輕人宁愿吃外出打工的苦,也不愿留在这个“连婆娘都娶不到”的小村落,默默守着故土的只剩下没有劳动力的老年人。
集体经济“空壳”、党组织人心涣散、村民“一代留、二代走、三代四代不回首”成了黄桷村对外人难以启齿的隐痛。
党建破题
黄桷村一年前的“窘境”,其实是合川区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合川区是传统农业大区,拥有耕地175.3万亩,农业人口104.2万人,农业从业人员27万人,但与这些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地区缺劳力、缺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低、大片土地撂荒,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相对偏低。
合川区委组织部深知,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组织力。
改变,迫在眉睫。
2017年9月,合川区委组织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合川区党建领航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突出组织引领、集体参与、党员带头、群众主体,以80个试点村为重点,全面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补短板,服务惠民促发展”的新路子。
在这一过程中,在区委组织部、各镇(街)党委指导下,村党支部引导吸纳农机大户、产业大户、涉农企业、村党员干部、有意愿的群众,以资金、农机具、场地设施、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经营服务。
党建领航是合川区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引线针”。
在农村的改革实践中,单凭群众一己之力,想要把领建主体、对接市场、找准产业、搭建多元模式、保障服务续航力等众多“线”串起来,织成乡村振兴的“锦绣”是不可能的,党建领航这根“引线针”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以来,合川区通过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打造一支支“农机军团”,达到了百姓鼓了腰包、集体有了“家底”、党员干部有了“获得感”这样“一石三鸟”的效果。
试点先行
每逢农忙时节,云门街道、官渡镇等地的田间地头,各式拖拉机轮番上阵,好不壮观。这些机具,大多来自当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当时,真算得上是‘赶鸭子上架’!”云门街道凤林村作为合川区推行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第一个试点村,村党支部书记彭正维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苦笑着说。
2017年5月之前,凤林村“空壳”现象严重,村集体几乎没有经济来源。更为棘手的是,村党组织人心涣散,党支部缺乏威信,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2017年初被确立为“后进村”。
穷则思变,知耻后勇。
2017年8月,凤林村党支部把村里的党员、村干部、群众召集在一起,吃起了“第一只螃蟹”。
经过多番论证,最终确立了以党建为引领,由村党支部牵头与金川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9名社员共同组建凤天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搭建“党建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平台,村民可以以资金、技术、设备等多种形式入股,村集体占股30%。
合作社筹备之初,很多村民并不理解,也不确定合作社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惠。
“只有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老百姓才能信任我们。”彭正维说。
于是,凤林村首先以支委会成员为骨干,成立合作社筹建工作小组,通过召开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不厌其烦地向村民宣传建立合作社的目的和意义。
如今的凤林村,旋耕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的好帮手,村里的一些党员和村民也摇身一变,成为示范带头的“农机操盘手”。
“以前要耕地,只能靠锄头慢慢挖,起码要干上一上午才能耕完,现在村里有了各类农机设备后,生产效率极大提升,真是省时又省力!”彭正维说:“以前村里的田地成片撂荒,现在都成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村民们也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荒地”变为了“良田”,村集体经济从“空壳”实现了“破壳”重生,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与壮大集体经济“双丰收”。
两年来,村集体实现增收21.98万元,成功摘掉了“后进村”和“空壳村”两顶帽子。2019年,凤林村预计将开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470亩、助农秋收1500亩、种植秋菜360亩,村集体全年预计实现收益20.43万元。
除了凤林村之外,合川区各村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村一建、跨村联建、多村共建等多种搭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的模式。
干部带头
2019年4月16上午,官渡镇菊星村党支部书记何青岛急匆匆地从田间赶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处理村务。
乍看上去,他身上穿的那条皱巴巴的迷彩裤、脚上踩的那双沾满泥巴的黑色胶鞋、被晒得黝黑的皮肤,让人误以为是一个来办事的普通村民。
在菊星村,村干部和党员们不仅是服务村民的“贴心人”,同时也是操作各种农机的一把好手。
2017年9月,菊星村积极响应区委号召,推行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村干部除了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外,还要率先垂范,下沉到田间地头中,学习并熟练操作各种农机。
“我们要求村干部早上7点到地头,机器要响起,晚上8点从地里回来再接着处理村务。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空口说的,是实干出来的,是乡亲们的口碑能证明的!”何青岛每每谈及自己的工作时都心潮澎湃。 在农耕忙碌时节,“如果我接不到电话,就是在拖拉机上”成了菊星村村干部的口头禅。
村干部们用辛苦指数换来了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2017年,菊星村由村党支部、镇供销社、农机能手等多方参股筹集资金41万元,分批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和小型农用機具,成立了菊星桥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官渡镇党委、政府统筹下,菊星桥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约定,由合作社免费帮助群众耕种一季水稻,合作社与农户就收益四六分成,同时合作社免费获得一季秋菜种植权益。
2018年,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代耕代种”合同310亩,2019年扩大种植面积至720亩。目前,村集体在合作社中占股45%,预计2019年村集体有6万元左右的收益。
除此之外,在“本地优先保障 跨区域作业”的运营模式下,菊星桥农机专业合作社不单帮助本村耕收,还承包了许多其他村子的耕收服务。
目前,合川区已探索出了“全托管”“半托管”“单项购买服务”“以服务置换季节性流转”多种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运营模式。
百花齐放
几经试点之后,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之花如今已开满合川大地。
两年多来,全区累计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近20万亩,种植秋菜1.8万余亩。合作社从粮食增产、节约成本、提供劳务收入等方面为村民增加收入。据统计,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来,全区村集体增收近300万元,帮助78个“空壳村”摘掉了帽子。
在合川区探索党建领航农机社会化服务实践中,涌现出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做法——
大石街道高川村党支部牵头筹集2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以支部书记任理事长的众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 经销商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先后与四川省广安市8家超市、重庆双福农贸市场、涪陵榨菜、曾巧食品公司签订蔬菜供销协议,合作社负责统筹配送,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渭沱镇搭建“党建 ”平台,其中,化龙村搭建的“党建 农村电商”平台投入16万元建设集体经济电商平台,完成淘宝、微店、邮乐购等平台网店注册,打造以土鸡蛋、蜂蜜等为代表的“化澄土货”品牌,破解农产品“进城难”的窘境。2018年,化龙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
同这些村子一样,黄桷村如今的面貌相较一年前已是焕然一新。
2018年5月,黄桷村与海鸿农机合作社和连丰农机合作社达成协议,采取“村集体 公司 村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变个人资产为联合资产。
正在地头边回忆得出神的夏金平突然接到需要处理村务的电话,随即转身向便民服务站走去。他行走在流溪河畔刚下过雨的泥巴路上,心里想着村里如今的发展势头,感觉脚下的每一步都异常轻盈。
夏金平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后是轰鸣着的“农机军团”耕种出来的锦绣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