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教师,从初入职场的新手发展成为一名深受爱戴的教育专家,这个过程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胜利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过程。然而,这个胜利和成功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冰心所说:“当初它的芽儿,要浸透奋斗的泪泉、洒遍牺牲的血雨。”经过不断修炼,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再继续努力成为名师,最后才能脱胎为专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
首先是掌握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入职的头两年,随着课堂实践的开始和业务培训的跟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在如何上课、如何当班主任上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知道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这个时期的教师还只在模仿上课上下了功夫,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关注还没有开始。再过五六年,通过不断深入的学习、反思,一部分勤奋而上进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渐渐熟练,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教学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等渐渐被他们掌握,他们表达教育教学观点明确,采用教学策略恰当,专业知识较为丰富,教学活动能很好地控制,能应付好教学上的各种问题。同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但能搞好教学,而且能当好班主任。他们能正确地处理学生问题、有效地和家长沟通;能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营造班级学习的良好氛围;能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能关注学生心理,帮助学生调节好情绪,处理简单的心理问题等。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术,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是将教育教学技术上升为艺术,成为一名教育名师。关于教育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曾经对此作了回答,他说:“教育技术的特征是普遍性,常常体现在教育过程(当然也包含课堂教学)中各种按部就班的操作,具有浓郁的大众色彩;它和共性相联,和传承相联,和借鉴相联;更多属于‘科学’,逻辑推理,周密精确;它是理性的,有迹可循;它一丝不苟,严格规范,追求统一,提倡‘课有定则’。因此,其模式步骤均可拷贝,方法技巧容易普及,可以逾越。教育艺术的特征是独创性,往往呈现为教育现场(自然要包括课堂教学)中各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机智;它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源于突闪的灵感;它与个性有关,与阅历有关,与天赋有关;它是感性的,更多属于‘人文’,不可捉摸;它妙趣横生,忽略规则,忌讳雷同,推崇‘教无定法’。所以,其经验智慧不可复制,具体做法难以推广,无法超过。”
由技术上升到艺术,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一个瓶颈阶段。有的老师,掌握了教育的技术后就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就有了十足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产生了职业的倦怠和惰性,对专业发展没有了追求,止步不前、找不到前进动力了,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这种现象将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短路;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没有质的飞跃;导致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走向培养人才的理想境界;导致整个教育呈现低迷低效的状态。我们必须认清这个情形,分析自身状况,排除产生“高原”现象的种种障碍,沿着教育专业发展的道路不畏艰难、步步攀登。
如何将我们的专业发展由技术上升到艺术?从技术和艺术的区别上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我们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培养自身教育的智慧。做到像全国名师窦桂梅老师一样: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海纳百川,合作共进。这样,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就能做到站高望远、纵横驰骋、收放自如、水到渠成,成为一名教育的名师。
最后是形成自我主张,成为有风格有个性的专家。曾经到我校讲学的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当今,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仍停留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上,缺乏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涉和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归结为一句话,我们的许多教师缺乏“思想”。“思想”缺席,教师就 “丧失了应有的创造激情和发展内驱力”,同时“思想”缺席,就导致我们的教育人云亦云,没有把握“创新”这一教育的灵魂。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使成为了教育的名师,也一定要敏锐洞察,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教育主张。这个主张不一定是特立独行的,但一定是深入植根心灵、充满时代特性的,在这个教育主张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师才能够一步步深入地反思教育、审视自己,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矫正自己的过失,使自己朝着健康、前沿的方向发展,把教育引向开阔的空间。同时,在正确而独立的教育主张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师还要学会创新。21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学生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就是要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所以,专家型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独辟蹊径,形成自我教育的个性和风格并彰显出来,成为引领他人的先锋,达成自己专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成为有个性有风格的教育专家。
从一名合格教师到一名教育名师再到一名成熟的教育专家,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从事这个职业所必然经历的阶段和过程,这条道路恰若爬山,合格教师在山脚、名师在山腰,专家在山顶。而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现状也如山一般,合格教师很多,名师渐少,而专家就是凤毛麟角了。因为我们的教师畏难,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科研太累、学习太枯燥,认为自己只要能应付工作就可以了。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在作怪,我们很多有很好潜能的教师就这样庸庸碌碌过完了一生,我们教育的百花园中,本来可以出现满园春色胜景的,结果是一派“春不来花不开”的寒迹,这是我们国家教育的悲哀,也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失职。我们常常责难教育现状、高呼教育改革,却不知,教育改革的真正实践者就是我们自己。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就是我们自己。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师抛开小我,站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看看自己所承担的责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以担当和大我的情怀定位自己的工作、发展自己的职业。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把鼓励学生考取北大清华的那番话拿出来鼓励自己,要有冲上峰巅、登临绝顶的气魄和豪迈,用拼搏之心面对职业、面对生活,人生难得几回搏,搏击,方显人生精彩!
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是一条漫长、艰涩的道路,但是我们的特殊职业赋予了我们走下去的使命,我们的心中应该升腾起不竭的动力,朝着这个目标大胆迈进。上下求索、不畏险远,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切艰难的过程在记忆深处,也都会散发馨香,舒展美丽,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将成长为教育的大家与名师,引领教育风流!
(责任编辑 尹 杰)
首先是掌握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入职的头两年,随着课堂实践的开始和业务培训的跟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在如何上课、如何当班主任上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知道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这个时期的教师还只在模仿上课上下了功夫,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关注还没有开始。再过五六年,通过不断深入的学习、反思,一部分勤奋而上进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渐渐熟练,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教学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等渐渐被他们掌握,他们表达教育教学观点明确,采用教学策略恰当,专业知识较为丰富,教学活动能很好地控制,能应付好教学上的各种问题。同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但能搞好教学,而且能当好班主任。他们能正确地处理学生问题、有效地和家长沟通;能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营造班级学习的良好氛围;能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能关注学生心理,帮助学生调节好情绪,处理简单的心理问题等。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术,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是将教育教学技术上升为艺术,成为一名教育名师。关于教育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曾经对此作了回答,他说:“教育技术的特征是普遍性,常常体现在教育过程(当然也包含课堂教学)中各种按部就班的操作,具有浓郁的大众色彩;它和共性相联,和传承相联,和借鉴相联;更多属于‘科学’,逻辑推理,周密精确;它是理性的,有迹可循;它一丝不苟,严格规范,追求统一,提倡‘课有定则’。因此,其模式步骤均可拷贝,方法技巧容易普及,可以逾越。教育艺术的特征是独创性,往往呈现为教育现场(自然要包括课堂教学)中各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机智;它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源于突闪的灵感;它与个性有关,与阅历有关,与天赋有关;它是感性的,更多属于‘人文’,不可捉摸;它妙趣横生,忽略规则,忌讳雷同,推崇‘教无定法’。所以,其经验智慧不可复制,具体做法难以推广,无法超过。”
由技术上升到艺术,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一个瓶颈阶段。有的老师,掌握了教育的技术后就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就有了十足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产生了职业的倦怠和惰性,对专业发展没有了追求,止步不前、找不到前进动力了,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这种现象将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短路;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没有质的飞跃;导致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走向培养人才的理想境界;导致整个教育呈现低迷低效的状态。我们必须认清这个情形,分析自身状况,排除产生“高原”现象的种种障碍,沿着教育专业发展的道路不畏艰难、步步攀登。
如何将我们的专业发展由技术上升到艺术?从技术和艺术的区别上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我们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培养自身教育的智慧。做到像全国名师窦桂梅老师一样: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海纳百川,合作共进。这样,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就能做到站高望远、纵横驰骋、收放自如、水到渠成,成为一名教育的名师。
最后是形成自我主张,成为有风格有个性的专家。曾经到我校讲学的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当今,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仍停留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上,缺乏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涉和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归结为一句话,我们的许多教师缺乏“思想”。“思想”缺席,教师就 “丧失了应有的创造激情和发展内驱力”,同时“思想”缺席,就导致我们的教育人云亦云,没有把握“创新”这一教育的灵魂。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使成为了教育的名师,也一定要敏锐洞察,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教育主张。这个主张不一定是特立独行的,但一定是深入植根心灵、充满时代特性的,在这个教育主张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师才能够一步步深入地反思教育、审视自己,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矫正自己的过失,使自己朝着健康、前沿的方向发展,把教育引向开阔的空间。同时,在正确而独立的教育主张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师还要学会创新。21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学生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就是要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所以,专家型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独辟蹊径,形成自我教育的个性和风格并彰显出来,成为引领他人的先锋,达成自己专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成为有个性有风格的教育专家。
从一名合格教师到一名教育名师再到一名成熟的教育专家,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从事这个职业所必然经历的阶段和过程,这条道路恰若爬山,合格教师在山脚、名师在山腰,专家在山顶。而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现状也如山一般,合格教师很多,名师渐少,而专家就是凤毛麟角了。因为我们的教师畏难,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科研太累、学习太枯燥,认为自己只要能应付工作就可以了。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在作怪,我们很多有很好潜能的教师就这样庸庸碌碌过完了一生,我们教育的百花园中,本来可以出现满园春色胜景的,结果是一派“春不来花不开”的寒迹,这是我们国家教育的悲哀,也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失职。我们常常责难教育现状、高呼教育改革,却不知,教育改革的真正实践者就是我们自己。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就是我们自己。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师抛开小我,站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看看自己所承担的责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以担当和大我的情怀定位自己的工作、发展自己的职业。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把鼓励学生考取北大清华的那番话拿出来鼓励自己,要有冲上峰巅、登临绝顶的气魄和豪迈,用拼搏之心面对职业、面对生活,人生难得几回搏,搏击,方显人生精彩!
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是一条漫长、艰涩的道路,但是我们的特殊职业赋予了我们走下去的使命,我们的心中应该升腾起不竭的动力,朝着这个目标大胆迈进。上下求索、不畏险远,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切艰难的过程在记忆深处,也都会散发馨香,舒展美丽,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将成长为教育的大家与名师,引领教育风流!
(责任编辑 尹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