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判断一个公司的生命力是否旺盛。有两个关键指标:一是看人气旺不旺;二要看业务火不火。
有人无气,表现为人心涣散、各自为政,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样子,你看见的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人,而非整齐划一、精神凝聚,形象统一的团队整体。为何导致如此?公司缺少文化,缺少一以贯之的组织理念,缺少卓越优秀的管理传统,缺少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互动,进而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合力。
业务惨淡,先是表现为市场与客户问题,然后是产品或服务问题,本质上则是资源的开发与运营问题。资源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买方资源,也包括卖方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知识资源等等,而关键所在是资源如何被不断开掘、挖潜,转化为持续的经营价值。
人与业务问题,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如人体中“气”和“力”的关系,底气深厚的公司必然精力充沛、志向高远,具有不断挑战事业新高峰的潜质和动力;而四下漏风的企业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了内部,资源是割裂的,部门是封闭的,人心是离散的,即使局部再精良,个人能力再强大,所发出的力也是单点而微弱的,这样下去只有两种结果:一是局部迅速膨胀吞噬整体,一是个体自立门户,组织慢慢分裂。实质上,任何企业的溃败都是从内部开始的,而内部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没有一个强大的意志力与精神力贯通组织全身以及全心。这其中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行为贯彻的问题。
而组织的精神力与意志力来自哪里呢?它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对生存的本能渴望、对事业境界的不懈追求。想一想,公司刚创业的时候有多艰难?能挺过来,靠的就是一口气;而一旦进入了市场,竞争、创新、求变,成为必备的生存技能,除了要做好并做到最好的理念不变以外,什么都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竞争对手在变、技术方法在变、经营模式在变,唯有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做出战略选择,全力以赴达成目标,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靠的是什么?是一根永远紧崩着的精神之弦,如果它稍有松懈,内忧外患就会迎面扑来,而唯有专心一念的精神力才会激发强大的意志力,克服忧患的唯一方法就是时时刻刻怀有忧患意识,将忧患意识转变为一种开拓力,用前进的方式克服一切阻力,像鸟儿一样迎风飞翔。
组织中,人的眼光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向外看,目的是不断挖掘老资源、开发新资源。一个人有没有进步,翻一翻自己的通讯录,想一想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审视一下每天接收到的新信息,就可略知一二。如果有记日记的习惯,看一看去年、前年的今天,自己在和谁、做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今日所做之事与往日有何不同,我们的价值显现在哪些方面;接着要向内看,想一想自己所在的组织在过去三年中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革,是什么所引发的,我们对客户、产品(产业)、核心能力、工作模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们现在是如何支配时间、资源的,我们当下在一个怎样的平台上工作,我们是否对组织运营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并自如自在地融入其中,在变动中不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将最好的精力、体力、智力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人与业务,或者说人与事,这就是一个公司的全部内涵。人主事、事成人,人与业务的完美结合使得公司生生不息。人是组织中的人,他既是主角,又是配角,在思想认识上,人人都是主角,在具体做事上,因分工不同人人又都是配角:业务是人意念,能量的外化,意念要统一,每个人的能量才能聚集成巨大的合力,这个合力对内是凝聚力,不断聚集人气,激发活力;对外是扩张力,不断刷新资源网络,编织美好蓝图。
从咨询的视角审视一个企业的健康程度,只要看两点就足够了:一是这个组织中聚集了怎样一群人:二是这群人是如何在一起作业、成事的。两者之间结合得越紧密。组织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有人无气,表现为人心涣散、各自为政,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样子,你看见的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人,而非整齐划一、精神凝聚,形象统一的团队整体。为何导致如此?公司缺少文化,缺少一以贯之的组织理念,缺少卓越优秀的管理传统,缺少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互动,进而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合力。
业务惨淡,先是表现为市场与客户问题,然后是产品或服务问题,本质上则是资源的开发与运营问题。资源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买方资源,也包括卖方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知识资源等等,而关键所在是资源如何被不断开掘、挖潜,转化为持续的经营价值。
人与业务问题,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如人体中“气”和“力”的关系,底气深厚的公司必然精力充沛、志向高远,具有不断挑战事业新高峰的潜质和动力;而四下漏风的企业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了内部,资源是割裂的,部门是封闭的,人心是离散的,即使局部再精良,个人能力再强大,所发出的力也是单点而微弱的,这样下去只有两种结果:一是局部迅速膨胀吞噬整体,一是个体自立门户,组织慢慢分裂。实质上,任何企业的溃败都是从内部开始的,而内部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没有一个强大的意志力与精神力贯通组织全身以及全心。这其中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行为贯彻的问题。
而组织的精神力与意志力来自哪里呢?它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对生存的本能渴望、对事业境界的不懈追求。想一想,公司刚创业的时候有多艰难?能挺过来,靠的就是一口气;而一旦进入了市场,竞争、创新、求变,成为必备的生存技能,除了要做好并做到最好的理念不变以外,什么都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竞争对手在变、技术方法在变、经营模式在变,唯有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做出战略选择,全力以赴达成目标,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靠的是什么?是一根永远紧崩着的精神之弦,如果它稍有松懈,内忧外患就会迎面扑来,而唯有专心一念的精神力才会激发强大的意志力,克服忧患的唯一方法就是时时刻刻怀有忧患意识,将忧患意识转变为一种开拓力,用前进的方式克服一切阻力,像鸟儿一样迎风飞翔。
组织中,人的眼光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向外看,目的是不断挖掘老资源、开发新资源。一个人有没有进步,翻一翻自己的通讯录,想一想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审视一下每天接收到的新信息,就可略知一二。如果有记日记的习惯,看一看去年、前年的今天,自己在和谁、做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今日所做之事与往日有何不同,我们的价值显现在哪些方面;接着要向内看,想一想自己所在的组织在过去三年中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革,是什么所引发的,我们对客户、产品(产业)、核心能力、工作模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们现在是如何支配时间、资源的,我们当下在一个怎样的平台上工作,我们是否对组织运营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并自如自在地融入其中,在变动中不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将最好的精力、体力、智力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人与业务,或者说人与事,这就是一个公司的全部内涵。人主事、事成人,人与业务的完美结合使得公司生生不息。人是组织中的人,他既是主角,又是配角,在思想认识上,人人都是主角,在具体做事上,因分工不同人人又都是配角:业务是人意念,能量的外化,意念要统一,每个人的能量才能聚集成巨大的合力,这个合力对内是凝聚力,不断聚集人气,激发活力;对外是扩张力,不断刷新资源网络,编织美好蓝图。
从咨询的视角审视一个企业的健康程度,只要看两点就足够了:一是这个组织中聚集了怎样一群人:二是这群人是如何在一起作业、成事的。两者之间结合得越紧密。组织的生命力就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