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链》是法国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传世名作,一直是中学语文的必读课文之一。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长期以来,在教学和参考书的讲解中都认为作者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塑造这一形象的。果真是这样吗?这是我在教學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每当学完课文,分析人物性格时,总有学生向我坦言:他觉得玛蒂尔德并不讨厌,而是诚实的、善良的,甚至是令人敬佩的。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所以,我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一形象。
我想,首先,我们应该结合莫泊桑的生活经历来看他写《项链》的意图。莫泊桑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年轻时曾经先后在海军部、教育部当了近十年的小职员。这十年是辛酸的十年、艰难的十年,也是他体验法国社会下层生活最深刻的十年。他对笔下人物的观察角度,都是从这十年的苦难出发的。
莫泊桑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描写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应该说莫泊桑对这些小人物总的态度是深切的同情,特别是对法国下层妇女——同情她们的悲惨遭遇,同情她们在上层社会的影响下所过的扭曲生活,更同情她们为追求幸福和尊严而在社会下层中的苦苦挣扎。如对《羊脂球》里的胖姑娘伊丽沙白·路赛、《一生》里的雅娜的描写莫不如此。而在《项链》中,莫泊桑则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倾注了更为复杂的感情:在《项链》的前半部分,讽刺她不切实际、追求奢华的非分之念;而在后半部分,却站在玛蒂尔德的立场上,对玛蒂尔德在艰难的社会底层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对她的诚实、善良、讲信誉倍加赞扬。
于是,我们看到丢失了项链的玛蒂尔德没有哭泣,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以贫穷为由向她的女友佛来斯节夫人赖帐,更没有抓住那次舞会的机会,凭她的“美丽、丰韵、娇媚”去走当时法国社会风流女人驾轻就熟的堕落之路(须知,在那次舞会上,“部长也注意她了”),而是“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这对于一个弱女人,一个社会底层的小职员的妻子来说,是一个多么痛苦而勇敢的抉择!这不啻为一个英雄的壮举!于是,“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在水果店里、肉铺里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这时,作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玛蒂尔德全身放射出异样的光彩,我们不由得不为她因讲信誉而做出的巨大牺牲而感动,并为她的英雄壮举而震撼。这是莫泊桑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生存和尊严而苦苦挣扎的咏叹!如果我们站在莫泊桑的立场,以他的经历和眼光去体察玛蒂尔德这一形象,便可体会到:莫泊桑对玛蒂尔德寄予了多么深切的同情和由衷的赞颂啊!
小说的结尾部分更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玛蒂尔德历经十年艰辛终于还清了那笔可怕的债务后,她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和自豪,终于在一个星期天“到极乐公园去走走,舒散一下一星期来的疲劳”,而恰好与女友佛来思杰夫人不期而遇。这时的她“已显得老了”,“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但佛来思杰夫人“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她要上前去和佛来思杰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因为她觉得她的良心是清白的,债务都已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于是,她坦然地迎上前去,没有任何哀怨地、自豪地向女友讲述了这十年的付出。于是,当得知女友没有发现项链是另一挂时,“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纯洁的灵魂啊!这是那个在十年前披了件旧衣衫就感到见不得人而仓皇逃窜的玛蒂尔德吗?这是那个十年前,常常要为贫贱而“整天地哭好几天”的玛蒂尔德吗?这分明是一个经历了严峻生活的磨难后而全新的玛蒂尔德!她变得现实了:她已不再为自己的寒怆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了,而是为争得了人的尊严而自豪。这是一种悲壮的自豪!十年啊,多少辛酸和汗水啊,只是为了还一挂项链,一挂对佛来斯节夫人来说算不得什么花费的项链(玛蒂尔德是深知这一点的),玛蒂尔德为此倾家荡产,且为此失去了一向引以为荣的青春和美貌,但她却无怨无悔,觉得值,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面对这样一位女性,我们怎能不产生崇敬之情呢?至此,可以说,莫泊桑对玛蒂尔德的赞颂已经达到了极致!
正当我们沉浸于玛蒂尔德的悲壮的自豪之中时,一个最残酷的事实却把这种自豪击得粉碎:玛蒂尔德含辛茹苦,用十年生命赔偿的那挂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不啻一把尖刀,刺进了玛蒂尔德的心脏!每读至此,我的心也如同被刺了一刀般疼痛,似乎看到了玛蒂尔德那惨白的脸、滴血的心,而久久地沉浸在对玛蒂尔德深深的哀伤和同情之中。莫泊桑行文至此,能说仅仅是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吗?不,更多的是同情,是达到了极致的同情!
那么,莫泊桑对玛蒂尔德的批判和讽刺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温和的、宽容的、客观的。我们知道,莫泊桑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因受自然主义“纯客观”的影响,在不少作品中是以“纯客观”的、宿命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在《项链》中也不例外。首先,他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憧憬个人幸福,幻想美好未来,这本是人之常情,作为年轻美丽、聪明温柔的玛蒂尔德怎么就不可以呢?莫泊桑所要批判和讽刺的是玛蒂尔德的太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不甘清贫,整天“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在缥缈的梦幻中捱时度日。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是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原因,而是归之于命运:“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他甚至觉得,要是玛蒂尔德当时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或许会是另一种境况。这显然是一种宿命的观点,但由此可以看出,莫泊桑实际上是把玛蒂尔德作为一个无辜的被命运捉弄了的受害者而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当然,客观上,莫泊桑深刻地批判和嘲讽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的。所以,在莫泊桑笔下想要呈现给我们并已呈现给我们的玛蒂尔德是一个心地善良、诚实守信、纯洁高尚的既令人崇敬又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这才是历史的真实。
单位:山东滨州市滨州职业学院
我想,首先,我们应该结合莫泊桑的生活经历来看他写《项链》的意图。莫泊桑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年轻时曾经先后在海军部、教育部当了近十年的小职员。这十年是辛酸的十年、艰难的十年,也是他体验法国社会下层生活最深刻的十年。他对笔下人物的观察角度,都是从这十年的苦难出发的。
莫泊桑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描写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应该说莫泊桑对这些小人物总的态度是深切的同情,特别是对法国下层妇女——同情她们的悲惨遭遇,同情她们在上层社会的影响下所过的扭曲生活,更同情她们为追求幸福和尊严而在社会下层中的苦苦挣扎。如对《羊脂球》里的胖姑娘伊丽沙白·路赛、《一生》里的雅娜的描写莫不如此。而在《项链》中,莫泊桑则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倾注了更为复杂的感情:在《项链》的前半部分,讽刺她不切实际、追求奢华的非分之念;而在后半部分,却站在玛蒂尔德的立场上,对玛蒂尔德在艰难的社会底层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对她的诚实、善良、讲信誉倍加赞扬。
于是,我们看到丢失了项链的玛蒂尔德没有哭泣,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以贫穷为由向她的女友佛来斯节夫人赖帐,更没有抓住那次舞会的机会,凭她的“美丽、丰韵、娇媚”去走当时法国社会风流女人驾轻就熟的堕落之路(须知,在那次舞会上,“部长也注意她了”),而是“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这对于一个弱女人,一个社会底层的小职员的妻子来说,是一个多么痛苦而勇敢的抉择!这不啻为一个英雄的壮举!于是,“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在水果店里、肉铺里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这时,作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玛蒂尔德全身放射出异样的光彩,我们不由得不为她因讲信誉而做出的巨大牺牲而感动,并为她的英雄壮举而震撼。这是莫泊桑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生存和尊严而苦苦挣扎的咏叹!如果我们站在莫泊桑的立场,以他的经历和眼光去体察玛蒂尔德这一形象,便可体会到:莫泊桑对玛蒂尔德寄予了多么深切的同情和由衷的赞颂啊!
小说的结尾部分更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玛蒂尔德历经十年艰辛终于还清了那笔可怕的债务后,她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和自豪,终于在一个星期天“到极乐公园去走走,舒散一下一星期来的疲劳”,而恰好与女友佛来思杰夫人不期而遇。这时的她“已显得老了”,“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但佛来思杰夫人“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她要上前去和佛来思杰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因为她觉得她的良心是清白的,债务都已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于是,她坦然地迎上前去,没有任何哀怨地、自豪地向女友讲述了这十年的付出。于是,当得知女友没有发现项链是另一挂时,“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纯洁的灵魂啊!这是那个在十年前披了件旧衣衫就感到见不得人而仓皇逃窜的玛蒂尔德吗?这是那个十年前,常常要为贫贱而“整天地哭好几天”的玛蒂尔德吗?这分明是一个经历了严峻生活的磨难后而全新的玛蒂尔德!她变得现实了:她已不再为自己的寒怆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了,而是为争得了人的尊严而自豪。这是一种悲壮的自豪!十年啊,多少辛酸和汗水啊,只是为了还一挂项链,一挂对佛来斯节夫人来说算不得什么花费的项链(玛蒂尔德是深知这一点的),玛蒂尔德为此倾家荡产,且为此失去了一向引以为荣的青春和美貌,但她却无怨无悔,觉得值,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面对这样一位女性,我们怎能不产生崇敬之情呢?至此,可以说,莫泊桑对玛蒂尔德的赞颂已经达到了极致!
正当我们沉浸于玛蒂尔德的悲壮的自豪之中时,一个最残酷的事实却把这种自豪击得粉碎:玛蒂尔德含辛茹苦,用十年生命赔偿的那挂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不啻一把尖刀,刺进了玛蒂尔德的心脏!每读至此,我的心也如同被刺了一刀般疼痛,似乎看到了玛蒂尔德那惨白的脸、滴血的心,而久久地沉浸在对玛蒂尔德深深的哀伤和同情之中。莫泊桑行文至此,能说仅仅是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吗?不,更多的是同情,是达到了极致的同情!
那么,莫泊桑对玛蒂尔德的批判和讽刺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温和的、宽容的、客观的。我们知道,莫泊桑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因受自然主义“纯客观”的影响,在不少作品中是以“纯客观”的、宿命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在《项链》中也不例外。首先,他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憧憬个人幸福,幻想美好未来,这本是人之常情,作为年轻美丽、聪明温柔的玛蒂尔德怎么就不可以呢?莫泊桑所要批判和讽刺的是玛蒂尔德的太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不甘清贫,整天“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在缥缈的梦幻中捱时度日。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是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原因,而是归之于命运:“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他甚至觉得,要是玛蒂尔德当时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或许会是另一种境况。这显然是一种宿命的观点,但由此可以看出,莫泊桑实际上是把玛蒂尔德作为一个无辜的被命运捉弄了的受害者而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当然,客观上,莫泊桑深刻地批判和嘲讽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的。所以,在莫泊桑笔下想要呈现给我们并已呈现给我们的玛蒂尔德是一个心地善良、诚实守信、纯洁高尚的既令人崇敬又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这才是历史的真实。
单位:山东滨州市滨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