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训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是区域研训机构首要的工作职能和任务。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于2016年3月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研训工作意见征询问卷》的调研,希望在了解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研训工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有效提升区域研训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学校和教师发展。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认知与行动,表现在学校和教师对区域研训工作的满意度、认同度和参与度等方面;二是帮助与支持,主要是外部支持,如学校和教师最期望得到的帮助、研训方式、对区级研训部门的建议等方面。
一、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分干部卷和教师卷,借助网上测评系统平台,共有2371名教职工参与调查。其中,中层及以上干部280人,普通教师2091人。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结果与分析:对区域研训工作的认知与行动
1.区域研训工作的整体情况
(1)區域研训活动的总体概况
一是效果评估情况。在对区域目前已开展的各类研训活动效果的评估上,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教师,均认为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其中,有79.29%的普通教师和91.78%的中层及以上干部分别选择了“非常有效”和“比较有效”。不过,对区域研训活动效果的评估,仍然存在着学段间的不同,如幼儿园教师对区域研训效果的认可度最高,选择“非常有效”和“比较有效”的达到了100%,中学为91.9%,小学为87.6%。
二是满意度反馈情况。据调查,约85%的普通教师、90%的中层及以上干部对区域研训活动的效果感到满意。但从学段来看,幼儿园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96.9%;中学次之,为88.9%;小学则相对较低,为78.9%。另外,不同类别教师的满意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男教师对区域研训活动的满意度为84.6%,女教师为78%;也有超过91%的初级、中级教师选择了“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他们对区域研训活动的满意度比高级职称的教师还要高。
(2)各类调研形式的情况
目前,在需求导向式的区域研训机制下,江干区区域研训形式除了学科性主题研训活动之外,还有每周二的集体到校调研、跟进调研和为期一周的综合调研。那么,基层学校对这些分类式、需求性调研有何评价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集体到校调研的情况。据调查,超过90%的中层干部及以上教师、约85%的普通教师对集体到校感到满意。而不同学段的教师对该问题的回答也有所不同,如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分别为96.8%、91%和100%。对以上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显示,P<0.05,表明不同学段之间的教师对集体到校调研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最高,中学教师次之,小学教师最低。
二是关于跟进调研的情况。在对跟进调研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干部、教师对跟进调研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见图1)。把不同学段间的教师群体对跟进调研满意度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显示,P<0.01,表明不同学段教师在跟进调研的满意度上还存在显著差异。其中97%的幼儿园教师选择了“非常满意”,对跟进调研的满意度最高;中学教师次之,为95.1%;小学教师较低,为86.1%。
三是关于综合调研的情况。综合调研是指区域研训部门组织全体研训员到基层学校(含幼儿园),围绕双方商定的主题,在一周时间内,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谈、问卷等形式,对学校的每个学科(领域)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师队伍等做全面的调研,并最终形成综合性的调研报告。一般是根据学校自主申报的原则,让研训员每学期选一所最有需求愿望的学校或幼儿园开展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干部和近85%的普通教师对综合调研感到满意。不过,将不同学段间的教师群体对综合调研满意度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显示,P<0.01,这说明学段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中学教师的满意度最高,达96.8%;幼儿园教师次之,为95.5%;小学教师的满意度较低,为89.6%。
2.区域研训内容与形式的情况
(1)关于区域研训内容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最关注或最需要的具体研训内容,在教师问卷调查中,调研人员设计了问题“您在区域研训中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在该问题的频数统计中(见图2),排在前三位的最受教师关注的区域研训活动依次为:学科教学法、新理念和学科专业知识,分别占比64.28%、58.68%和47.58%,其中有些教师还同时选择了以上三项。这说明,一线普通教师最关注的研训内容是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前者指向学科教学法和学科专业知识,后者指向新理念。这与预期的调查结果有一定偏差,可能与区域近三年来教师队伍中新教师比例较高有关。
(2)关于区域研训形式
在对“您接触最多的区域研训形式是什么”的回答中,有44.61%的教师选择了“观课议课,讨论改进”,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这说明,通过课堂教学的观课、议课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最常见的区域研训活动。这与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也与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主要路径的调查结果比较一致。在关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方式的调查中,通过频数统计与分析,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习他人先进经验(75.13%)、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学习或研讨活动(60.31%),以及注意学习专业理论、阅读文化书籍(49.07%)。这说明,通过研讨活动,学习他人经验是教师普遍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帮助与支持
1.对区域研训的意见
在了解基层学校对区域研训工作的意见时,学校干部的选择排在首位的是“促进同伴的交流与互助”,其次是“加强权威专家的指导力度”,最后是“提供实用的教学资源”。这与对区域研训部门的期望的调查结果比较一致,无论是中层及以上干部,还是普通教师,对区域研训部门最大的期望都是“多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交流”与“提供充实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二者分别占比87.73%和91.78%。 另外,对该问题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分析表明,P<0.05,这说明不同的教师群体对区域研训工作建设在意见上存在显著分歧,中层及以上干部最想“加强权威专家的指导力度”,普通教师则希望“促进同伴的交流与互助”。这对区域研训活动的个性化策划与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研训员的工作要求
在关于“您认为研训员还需要加强的工作有哪些”的多选题中,调查人员发现,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的反馈基本一致,大家都认为是研训员最需要加强的工作,按频数统计从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指导学校开展因校制宜、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干部卷为85.71%,教师卷为72.6%),以及发挥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干部卷为67.5%,教师卷为70.25%)和教学研究课题的组织与实施(干部卷为44.29%,教师卷为48.3%)。在对研训员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要求的调查中,需求占比从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通过观课、议课后给予教法上的引领或帮助(83.26%);作为合作伙伴一起备课、观课、议课,再一起改进(58.49%);组织专家会诊教学中的问题(57.63%)。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研训员后续跟进频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彼此在专业技能上达到同一水平的愿望和期待。
3.关于研训活动的有效形式
(1)对形式的要求
在关于“您认为有效的区级研训活动形式有哪些”的调查中,据频数统计,干部与教师的反馈情况保持一致,两个群体从高到低的选择排序依次为:现场分析(干部卷为90.71%,教师卷为87.9%)、专题讲座(干部卷为55.36%,教师卷为66.95%)和系统讲座(干部卷为45%,教师卷为46.29%)。而对于“实践反思”这一基层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内在修炼的选择反而是占比最低的,只有约1/3的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选择了此项活动形式。这说明,依靠外力式驱动研修仍然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形式,自觉自发的内源式教师发展之路仍“路漫漫其修远兮”。
(2)对有效的研训活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分析
基层教师对有效的研训活动是如何认识的呢?在对有效的研训活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的调查中,干部和普通教师的认识比较一致,频数统计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研训活动主题鲜明,过程有序,总结反思,后续跟进(干部卷为82.86%,教师卷为73.03%);帮助学校(幼儿园)形成校本化学科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干部卷为69.29%,教师卷为69.54%);学科教师全员参与,而不是个别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专场”(干部卷为56.07%,教师卷为52.37%)。
4.关于如何提升的问题
(1)区域层面:提升区域研训实效
在提高实效性的策略性意见征询中,根据频数统计分析,干部和教师认为提升区域研训实效的策略从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创设内外部研训技术条件,加强研训资源平台的建设(72.5%);强化区域研训主导方的作用,提高研训活动效率(68.93%);更新教师研训观念,提高教师研训素养(65.36%)”。
(2)个体层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对问题“您期待能迅速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研训方式是什么”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期待快速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和水平的研训方式是“名师指点”和“教育教学课例或案例分析”,占比分别为40.5%和33.01%,高于其他几项。这说明,一线教师普遍认为专家引领和现场情境分析是加速自身成长的重要方式或路径。
四、结论
对于目前开展的区域研训活动,绝大部分干部和教师都认为有效、有收获或非常有效、非常有收获,且中层及以上干部群体比普通教师群体更认同这一点。之后的几项满意度调查结果,也均和本结论相吻合。
关于最有效的区域活动,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是“研训活动主题鲜明,过程有序,总结反思,后续跟进”,干部和教师的选择保持一致,且中层及以上干部选择这一项的人数更多。
关于研训员还需要加强的工作,中层及以上干部与普通教师均选择“指导学校开展因校制宜、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与“发挥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而中层及以上干部選择前一项的人数更多,教师们两项都选择的人数相差不大。
关于有效的区级研训活动形式,中层及以上干部与普通教师均选择了“现场分析(课例或案例研究与诊断)”,而且选择这一项的人数远多于其他选项的人数,在这一点上中层及以上干部的表现更为明显。
关于对区域研训部门的最大期望,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的选择也保持一致,都选择了“多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交流”与“提供充实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这两项的人数较接近且远高于另外两个选项。其中,中层及以上干部更侧重于前者,普通教师更侧重后者。
关于主观题“谈谈对我区今后区域研训工作的建议或意见”,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共同关注的有以下几点:希望实现资源共享;期待有更多的名师专家在理念、实操方面进行培训指导;要求研训能分层、分类进行,以增强针对性、提高效果;需要展示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丰富研训的内容和形式等。其中,“培训指导”和“注重实际”的需求量最大。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一、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分干部卷和教师卷,借助网上测评系统平台,共有2371名教职工参与调查。其中,中层及以上干部280人,普通教师2091人。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结果与分析:对区域研训工作的认知与行动
1.区域研训工作的整体情况
(1)區域研训活动的总体概况
一是效果评估情况。在对区域目前已开展的各类研训活动效果的评估上,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教师,均认为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其中,有79.29%的普通教师和91.78%的中层及以上干部分别选择了“非常有效”和“比较有效”。不过,对区域研训活动效果的评估,仍然存在着学段间的不同,如幼儿园教师对区域研训效果的认可度最高,选择“非常有效”和“比较有效”的达到了100%,中学为91.9%,小学为87.6%。
二是满意度反馈情况。据调查,约85%的普通教师、90%的中层及以上干部对区域研训活动的效果感到满意。但从学段来看,幼儿园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96.9%;中学次之,为88.9%;小学则相对较低,为78.9%。另外,不同类别教师的满意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男教师对区域研训活动的满意度为84.6%,女教师为78%;也有超过91%的初级、中级教师选择了“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他们对区域研训活动的满意度比高级职称的教师还要高。
(2)各类调研形式的情况
目前,在需求导向式的区域研训机制下,江干区区域研训形式除了学科性主题研训活动之外,还有每周二的集体到校调研、跟进调研和为期一周的综合调研。那么,基层学校对这些分类式、需求性调研有何评价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集体到校调研的情况。据调查,超过90%的中层干部及以上教师、约85%的普通教师对集体到校感到满意。而不同学段的教师对该问题的回答也有所不同,如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分别为96.8%、91%和100%。对以上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显示,P<0.05,表明不同学段之间的教师对集体到校调研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最高,中学教师次之,小学教师最低。
二是关于跟进调研的情况。在对跟进调研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干部、教师对跟进调研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见图1)。把不同学段间的教师群体对跟进调研满意度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显示,P<0.01,表明不同学段教师在跟进调研的满意度上还存在显著差异。其中97%的幼儿园教师选择了“非常满意”,对跟进调研的满意度最高;中学教师次之,为95.1%;小学教师较低,为86.1%。
三是关于综合调研的情况。综合调研是指区域研训部门组织全体研训员到基层学校(含幼儿园),围绕双方商定的主题,在一周时间内,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谈、问卷等形式,对学校的每个学科(领域)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师队伍等做全面的调研,并最终形成综合性的调研报告。一般是根据学校自主申报的原则,让研训员每学期选一所最有需求愿望的学校或幼儿园开展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干部和近85%的普通教师对综合调研感到满意。不过,将不同学段间的教师群体对综合调研满意度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显示,P<0.01,这说明学段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中学教师的满意度最高,达96.8%;幼儿园教师次之,为95.5%;小学教师的满意度较低,为89.6%。
2.区域研训内容与形式的情况
(1)关于区域研训内容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最关注或最需要的具体研训内容,在教师问卷调查中,调研人员设计了问题“您在区域研训中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在该问题的频数统计中(见图2),排在前三位的最受教师关注的区域研训活动依次为:学科教学法、新理念和学科专业知识,分别占比64.28%、58.68%和47.58%,其中有些教师还同时选择了以上三项。这说明,一线普通教师最关注的研训内容是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前者指向学科教学法和学科专业知识,后者指向新理念。这与预期的调查结果有一定偏差,可能与区域近三年来教师队伍中新教师比例较高有关。
(2)关于区域研训形式
在对“您接触最多的区域研训形式是什么”的回答中,有44.61%的教师选择了“观课议课,讨论改进”,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这说明,通过课堂教学的观课、议课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最常见的区域研训活动。这与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也与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主要路径的调查结果比较一致。在关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方式的调查中,通过频数统计与分析,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习他人先进经验(75.13%)、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学习或研讨活动(60.31%),以及注意学习专业理论、阅读文化书籍(49.07%)。这说明,通过研讨活动,学习他人经验是教师普遍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帮助与支持
1.对区域研训的意见
在了解基层学校对区域研训工作的意见时,学校干部的选择排在首位的是“促进同伴的交流与互助”,其次是“加强权威专家的指导力度”,最后是“提供实用的教学资源”。这与对区域研训部门的期望的调查结果比较一致,无论是中层及以上干部,还是普通教师,对区域研训部门最大的期望都是“多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交流”与“提供充实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二者分别占比87.73%和91.78%。 另外,对该问题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分析表明,P<0.05,这说明不同的教师群体对区域研训工作建设在意见上存在显著分歧,中层及以上干部最想“加强权威专家的指导力度”,普通教师则希望“促进同伴的交流与互助”。这对区域研训活动的个性化策划与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研训员的工作要求
在关于“您认为研训员还需要加强的工作有哪些”的多选题中,调查人员发现,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的反馈基本一致,大家都认为是研训员最需要加强的工作,按频数统计从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指导学校开展因校制宜、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干部卷为85.71%,教师卷为72.6%),以及发挥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干部卷为67.5%,教师卷为70.25%)和教学研究课题的组织与实施(干部卷为44.29%,教师卷为48.3%)。在对研训员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要求的调查中,需求占比从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通过观课、议课后给予教法上的引领或帮助(83.26%);作为合作伙伴一起备课、观课、议课,再一起改进(58.49%);组织专家会诊教学中的问题(57.63%)。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研训员后续跟进频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彼此在专业技能上达到同一水平的愿望和期待。
3.关于研训活动的有效形式
(1)对形式的要求
在关于“您认为有效的区级研训活动形式有哪些”的调查中,据频数统计,干部与教师的反馈情况保持一致,两个群体从高到低的选择排序依次为:现场分析(干部卷为90.71%,教师卷为87.9%)、专题讲座(干部卷为55.36%,教师卷为66.95%)和系统讲座(干部卷为45%,教师卷为46.29%)。而对于“实践反思”这一基层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内在修炼的选择反而是占比最低的,只有约1/3的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选择了此项活动形式。这说明,依靠外力式驱动研修仍然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形式,自觉自发的内源式教师发展之路仍“路漫漫其修远兮”。
(2)对有效的研训活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分析
基层教师对有效的研训活动是如何认识的呢?在对有效的研训活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的调查中,干部和普通教师的认识比较一致,频数统计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的依次为:研训活动主题鲜明,过程有序,总结反思,后续跟进(干部卷为82.86%,教师卷为73.03%);帮助学校(幼儿园)形成校本化学科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干部卷为69.29%,教师卷为69.54%);学科教师全员参与,而不是个别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专场”(干部卷为56.07%,教师卷为52.37%)。
4.关于如何提升的问题
(1)区域层面:提升区域研训实效
在提高实效性的策略性意见征询中,根据频数统计分析,干部和教师认为提升区域研训实效的策略从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创设内外部研训技术条件,加强研训资源平台的建设(72.5%);强化区域研训主导方的作用,提高研训活动效率(68.93%);更新教师研训观念,提高教师研训素养(65.36%)”。
(2)个体层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对问题“您期待能迅速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研训方式是什么”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期待快速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和水平的研训方式是“名师指点”和“教育教学课例或案例分析”,占比分别为40.5%和33.01%,高于其他几项。这说明,一线教师普遍认为专家引领和现场情境分析是加速自身成长的重要方式或路径。
四、结论
对于目前开展的区域研训活动,绝大部分干部和教师都认为有效、有收获或非常有效、非常有收获,且中层及以上干部群体比普通教师群体更认同这一点。之后的几项满意度调查结果,也均和本结论相吻合。
关于最有效的区域活动,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是“研训活动主题鲜明,过程有序,总结反思,后续跟进”,干部和教师的选择保持一致,且中层及以上干部选择这一项的人数更多。
关于研训员还需要加强的工作,中层及以上干部与普通教师均选择“指导学校开展因校制宜、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与“发挥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作用”,而中层及以上干部選择前一项的人数更多,教师们两项都选择的人数相差不大。
关于有效的区级研训活动形式,中层及以上干部与普通教师均选择了“现场分析(课例或案例研究与诊断)”,而且选择这一项的人数远多于其他选项的人数,在这一点上中层及以上干部的表现更为明显。
关于对区域研训部门的最大期望,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的选择也保持一致,都选择了“多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交流”与“提供充实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这两项的人数较接近且远高于另外两个选项。其中,中层及以上干部更侧重于前者,普通教师更侧重后者。
关于主观题“谈谈对我区今后区域研训工作的建议或意见”,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共同关注的有以下几点:希望实现资源共享;期待有更多的名师专家在理念、实操方面进行培训指导;要求研训能分层、分类进行,以增强针对性、提高效果;需要展示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丰富研训的内容和形式等。其中,“培训指导”和“注重实际”的需求量最大。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