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是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主要渠道。但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较强,加之教师在上课时过分注重知识重点的传授,而忽视了中学生的个性需求、自主探究和自我发展。特别在广大的农村,由于交通、信息闭塞、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所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用,甚至觉得它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空洞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普遍出现了农村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导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那么,作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应该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仅从以下五方面来探究。
1、运用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可以增强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速知识向技能转化,推进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选择教学案例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常识性、生活性的新颖案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各种智能因素,进行综合运动,激发兴趣,积极思考,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的目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解《我国的环境问题》这一课时,我利用网络找到大量的环境方面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学生了解了我国的环境现状,接下来要求学生讨论我们当地的环境问题,最后要求学生说说我们能为环境做哪些贡献,这样,学生既能大胆发言,又能言之有物。
2、注重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情感总是与情境相伴相随,比如,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适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讲九年级政治第四课中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有一幅漫画《艰难的行走》,我先让学生讨论,搞清漫画的基本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比喻意义,到此,学生也就明白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自然明白我国为何要改革原有的经济制度,为什么要坚持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3、巧设质疑,培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奇的刺激是激发求知欲产生的必备要互,求知欲越强烈,学习兴趣就越浓厚。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疑问,顺应学生心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使他们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为了设疑,老师可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其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师生间也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4、联系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和介绍时政内容,将时政材料有机嫁接到教材理论中来。因为时政内容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起到增加知识、扩充内容、激发兴趣的作用,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取材要精干,重点要突出,否则就影响到教学进度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加重学业负担。对于山区学校,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思想品德课老师更应该多介绍时政材料,即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5、大胆开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青少年有好奇心强、喜爱听故事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提问设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思考中诱发兴趣,更要大胆开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都喜爱听故事,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故事、图片、名人名事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资源,恰当穿插一些生动有益的故事、典故。在讲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时,我列举了大量的能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当代中华民族的英雄壮举,如“大禹治水”“卧薪尝胆”“精卫填海”“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中国航天”“5.12抗震救灾”等,说明“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且在近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同时,利用网络搜集到“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陕北南泥湾军民大生产运动”“大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5.1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故事视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懂得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故事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6、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对学生有爱心,用情感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没有爱的教育是愚蠢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其知。
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要善总结经验,开辟新的途径,探索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开阔眼界,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1、运用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可以增强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速知识向技能转化,推进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选择教学案例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常识性、生活性的新颖案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各种智能因素,进行综合运动,激发兴趣,积极思考,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的目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解《我国的环境问题》这一课时,我利用网络找到大量的环境方面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学生了解了我国的环境现状,接下来要求学生讨论我们当地的环境问题,最后要求学生说说我们能为环境做哪些贡献,这样,学生既能大胆发言,又能言之有物。
2、注重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情感总是与情境相伴相随,比如,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适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讲九年级政治第四课中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有一幅漫画《艰难的行走》,我先让学生讨论,搞清漫画的基本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比喻意义,到此,学生也就明白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自然明白我国为何要改革原有的经济制度,为什么要坚持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3、巧设质疑,培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奇的刺激是激发求知欲产生的必备要互,求知欲越强烈,学习兴趣就越浓厚。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疑问,顺应学生心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使他们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为了设疑,老师可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其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师生间也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4、联系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和介绍时政内容,将时政材料有机嫁接到教材理论中来。因为时政内容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起到增加知识、扩充内容、激发兴趣的作用,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取材要精干,重点要突出,否则就影响到教学进度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加重学业负担。对于山区学校,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思想品德课老师更应该多介绍时政材料,即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5、大胆开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青少年有好奇心强、喜爱听故事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提问设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思考中诱发兴趣,更要大胆开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都喜爱听故事,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故事、图片、名人名事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资源,恰当穿插一些生动有益的故事、典故。在讲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时,我列举了大量的能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当代中华民族的英雄壮举,如“大禹治水”“卧薪尝胆”“精卫填海”“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中国航天”“5.12抗震救灾”等,说明“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且在近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同时,利用网络搜集到“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陕北南泥湾军民大生产运动”“大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5.1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故事视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懂得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故事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6、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对学生有爱心,用情感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没有爱的教育是愚蠢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其知。
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要善总结经验,开辟新的途径,探索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开阔眼界,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