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河南,一个是多山地区,一个是平坦中原,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林改将采取不同的做法,但是他们的目标却只有一个:既要林业发展,又要农民致富
看过了大理州永平县果实累累的核桃林,也见过了漯河市舞阳县的片片速生杨;到过了彝族山寨的乡土人家,也访过了中原大地的寻常百姓从彩云之南到中原沃土,總能听到这样的话:“现在林子归自己了,日子好过了。”
很多林农并不喜欢别人叫他们农民,而喜欢“林农”这个称呼,他们说这个称呼不仅表明自己与过去的不同,并且有了自家的林子后,他们看到了今后生活的希望。实际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带来林农致富的希望,也给中国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带来了新的契机。
云南、河南,一个是多山地区,一个是平坦中原。地理区位的不同,注定了他们的林改将采取不同的做法。中国的林改怎么改?山区林改怎么改?平原林业如何发展?这两个省份的特色林改或许能给其他山区、平原地区的林改些许启示。
云南:生态与经济发展的
“双赢”的探索
云南,林业用地面积2424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尤为重要的是,它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把林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巨大潜力。
但是,长久以来,在云南,广大山区农民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整个林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的怪圈中。由于种种原因,云南林业仍然存在产权不明晰、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大部分集体山林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权益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这里的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林农耕山育林的积极性不高,集体林区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科技兴林难等一系列困扰林业发展的难题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林业发展。
如何进一步理顺林业生产关系,充分释放林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成为了云南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实际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云南一直没有停下林业改革探索的步伐。但直到2003年,“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的“诞生”,才使得云南林业逐步走向快速发展的正轨。2006年4月,云南省开始在9个县(市)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7年,这项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
林农说:“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些林,林改前后两重天。好政策不要变,我们种好自家树,管好自家林,建好绿色银行,靠山致富奔小康”。“林改不仅让我们有了自己的山林,还可以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把山林变成现钱,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云南这样评价自己的林改:发展健康,进展顺利,使山区、林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得到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拥护,是顺民意、得民心的民心工程。
大理州永平县北斗乡北斗村核桃种植大户常永祥乐呵呵地告诉我们,林改后他种的核桃不愁销路,很多性急的浙江商人在核桃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来收购了,去年他核桃收入达到了24万元,今年总收入预计将达到40万元。
在采访中,我们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龙街镇古富村木瓜园村民小组的小伙子罗靖与坝区龙街村的姑娘陈玲相爱,以前一直遭到姑娘家人的反对。“木瓜园出门就是山,你不怕累断筋?那里除了苞谷就是苦荞,我们怎能把你往苦海里推?”林改以后,姑娘的家人一改往昔的态度,原因在哪里?罗靖一家分得了大片林地,单是核桃一年就可收入几万元。姑娘的家人再也不必为女儿将来的生活担忧,就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以前,北斗乡村的小伙子最发愁娶老婆。林改后,很多坝区的女孩主动找上门要嫁到山里来,现在有20多个坝区姑娘嫁到该村。在北斗乡新村,我们看到许多村民都有摩托车,还有挖掘机,有的还买了汽车。村民代应方说:“这都是林改带来的变化啊!”
这些例子仅仅是林改后林农生活变化的一个个缩影。但这些变化却很好地印证了云南林改是“民心工程”这一评价。
两年后的今天,云南的林改交了这样一份答卷:16个州(市)、129 个县(市区)中,有5个州(市)和35个县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确权面积17601.35万亩、占全省集体林面积的63.9%,发放林权证面积10287.79 万亩,占35.3%。
还有一组数据让这份答卷更加圆满:2007年全省新增营造林面积610万亩,同比增加206万亩,增幅达50%;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30亿元,比上年增加39亿元,增长13.4%,特色经济林面积发展到3871万亩;全省森林火灾同比下降18.5%,乱砍滥伐案件同比下降11.8%。
云南的林改“初露尖尖角”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机制被激活、产业得发展、林农收入增加、资源得到保护、促进了林业部门职能转变、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这个思路。
“这不仅是对云南林业的深刻认识,也是处理好产业和生态发展要把握好的两个基本问题。不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生态保护就没有出路。”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云南的林业发展如果单纯地就生态保护生态,单纯地只顾及生态效应,而不充分考虑广大林区农民的实际利益,往往事倍功半。”
云南省林业厅一位官员说,林改的目的无非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即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云南要做的,不仅仅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还要努力解决一些在摸索前进中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生态公益林区”、“天保工程区”、“自然保护区”(俗称“三区”)中的集体林如何实施林改,如何实施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一直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林改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非常现实,也非常严峻,不能回避。”孔垂柱表示。他认为,公益林、商品林不完全是对立的,一些林种可以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据他介绍,云南省在近年的改革中不断调整公益林的比例,有的地方已调整到30 %。
据他介绍,云南省林业用地中公益林占50.2%,1238.68万公顷公益林中有1050.8万公顷尚未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由于公益林和商品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效益反差,许多林农不愿意将山林划入公益林,即便是划入的,目前也暂时享受不到林改带来的好处。如果政府不对生态林进行必要的补偿,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农民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就会铤而走险,导致乱砍滥伐。
在云南采访时,无论是官员还是林农都希望记者能呼吁两个问题:一是建议国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点公益林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将天保工程区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二是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出台关于2010年天保工程退出后森工企业如何转型、生存的政策措施。
河南:平原林改的风景
与云南相距2000多公里、仅一字之差的河南,它的林改又有着不同的“风景”。
有数据显示,2007年,河南省林业产值429亿元,这个数字比云南当年林业总产值多了99亿元。
也许是福建、江西等改革先行试点省反复总结过的经验和做法已经深入人心,河南的林改的动因和结果让人并不陌生。
在河南,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林比重较大。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集体林地6788万亩,占全省林业用地的9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多个百分点。林业产权不明晰,群众在林业上得到的经济收益不高。“产权不明晰是造成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体不敢投资林业的关键原因之一。”河南省林业厅一位官员坦言。
2006年底,河南省首先对56个县115个乡(镇)170个行政村的集体林经营状况进行重点调研;2007年1月,在辉县市西平罗乡、桐柏县固县镇等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7年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省全面铺开。
据河南省林业厅厅长王照平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完成林改面积4002万亩,占集体林总面积的58.96%。其中漯河市已完成林改任务的82%。辉县市成立的全省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已办理林木林地拍卖106宗,流转林地13000亩,流转金额230万元。
尽管河南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其他省份有着相似的动因、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地处中原的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且近年来它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这就注定了它的林改与其他地方有着本质的不同,也注定了这里的林改必然与农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林改,如今河南省的标准化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6742.5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6.87%,粮食产量也呈正比例增加,2006、2007年连续两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
王照平告诉我们,未来几年,河南将建设农田防護林体系、防沙治沙工程等五大生态林业工程,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在河南舞阳县冯河村的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推进林改的典范——林下立体种植。这是河南省区别于其他先行试点省份的“亮点”,它让我们再一次目睹了平原林业的“风采”。
林改后,主导产业一向是林果、香菇、烟叶和生猪养殖的冯河村引来了种植大户张振乾,投资3000多万元治理荒滩、荒坡1500多亩,建成了一个集娱乐、休闲、餐饮、观光、养殖为一体的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共栽植各类林木30余万株,发展林下鸡鸭存栏10万只,开挖大小鱼塘200亩,养鱼10万尾,形成了“水中喂鱼、水上养鸭、地里植树、树下种草、草喂鸡鸭、鸡粪肥地”的生态种植养殖链。
68岁的冯和村村民张俊杰在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里负责看管林木,他拿着刚刚领到的林权证高兴地告诉记者,“林改后,我分得了半亩地,种了30多棵树。平时除了看护树木,还在林下养鸡、养鸭,一年能收入近万元呢!”和张俊杰一样,冯和村200多户村民在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存栏达7万多只。仅此一项,村民每年人均收入就增加300多元。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与云南“管好自家林”的“分散”林农不同,河南有很多“大户”林农。
“承包造林模式由于具有造林成活率高、经营效益好、受群众欢迎等优点,在全市得到大力推广,目前有万株以上的造林大户全市达到243户,造林面积达8.99万亩。”漯河市副市长库凤霞说。
据她介绍,为了推动林业发展,漯河市提出“百万亩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造林绿化。
辉县西平罗乡张庄村的一位村民把家里分到的几亩林地流转给“大户”,他告诉我们:“我们的林地流转给别人,一亩一年他们会给我650斤麦子。农闲时,我还可以看护林子,也有一些收入。”
临颍县杜曲镇党委书记吴相杰对记者说,“我们这儿没山,木业发展就盯住了‘四荒’地,低洼易涝地、河滩地种粮食亩产太低,可种树就不一样了。”速生杨七八年成材,一些搞木业加工的当地人走“公司+基地”的模式,从当地村镇流转大量的“四荒”地种树,以供木业加工。据他介绍,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该镇已有8000多亩低洼易涝地通过土地流转用于植树造林。
在杜曲镇的一个木材加工厂,袁庄村的村民正在用刻刀削着薄木板的疤痕。她告诉我们,她在这个厂上班,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钱。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一组数据中不难看出林改的独特“魅力”:仅漯河市目前已完成省级以上道路和主要河流绿化700多公里,绿化面积8万余亩,栽植各种树木近1000万株;农田林网新栽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接近 100%,林木保存量达2500万株。
“大户”与农户双赢的结果,让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农民愿意把自己的林子流转给“大户”经营了。
云南、河南,一个是多山地区,一个是平坦中原,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林改将采取不同的做法。
在云南,由于林改情况比较复杂,只能采取一村一策,一事一议,群众的事情群众做主,它现在目前重点放在分林入户的主体改革,林地流转还不让进行,配套改革还在探索中;而在河南,由于地处平原、与云南等林业大省比起来,其森林资源并不是很丰富,因此,在它的林改出现了大户承包、林下立体种植等特色作法,而这恰好凸显出平原林业的“风采”。
但是,不论是采取什么作法、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目标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既要林业发展,又要农民致富。这不仅仅是全国各地努力的大方向,也是这场被称为“农村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看过了大理州永平县果实累累的核桃林,也见过了漯河市舞阳县的片片速生杨;到过了彝族山寨的乡土人家,也访过了中原大地的寻常百姓从彩云之南到中原沃土,總能听到这样的话:“现在林子归自己了,日子好过了。”
很多林农并不喜欢别人叫他们农民,而喜欢“林农”这个称呼,他们说这个称呼不仅表明自己与过去的不同,并且有了自家的林子后,他们看到了今后生活的希望。实际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带来林农致富的希望,也给中国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带来了新的契机。
云南、河南,一个是多山地区,一个是平坦中原。地理区位的不同,注定了他们的林改将采取不同的做法。中国的林改怎么改?山区林改怎么改?平原林业如何发展?这两个省份的特色林改或许能给其他山区、平原地区的林改些许启示。
云南:生态与经济发展的
“双赢”的探索
云南,林业用地面积2424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尤为重要的是,它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把林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巨大潜力。
但是,长久以来,在云南,广大山区农民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整个林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的怪圈中。由于种种原因,云南林业仍然存在产权不明晰、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大部分集体山林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权益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这里的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林农耕山育林的积极性不高,集体林区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科技兴林难等一系列困扰林业发展的难题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林业发展。
如何进一步理顺林业生产关系,充分释放林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成为了云南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实际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云南一直没有停下林业改革探索的步伐。但直到2003年,“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的“诞生”,才使得云南林业逐步走向快速发展的正轨。2006年4月,云南省开始在9个县(市)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7年,这项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
林农说:“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些林,林改前后两重天。好政策不要变,我们种好自家树,管好自家林,建好绿色银行,靠山致富奔小康”。“林改不仅让我们有了自己的山林,还可以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把山林变成现钱,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云南这样评价自己的林改:发展健康,进展顺利,使山区、林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得到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拥护,是顺民意、得民心的民心工程。
大理州永平县北斗乡北斗村核桃种植大户常永祥乐呵呵地告诉我们,林改后他种的核桃不愁销路,很多性急的浙江商人在核桃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来收购了,去年他核桃收入达到了24万元,今年总收入预计将达到40万元。
在采访中,我们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龙街镇古富村木瓜园村民小组的小伙子罗靖与坝区龙街村的姑娘陈玲相爱,以前一直遭到姑娘家人的反对。“木瓜园出门就是山,你不怕累断筋?那里除了苞谷就是苦荞,我们怎能把你往苦海里推?”林改以后,姑娘的家人一改往昔的态度,原因在哪里?罗靖一家分得了大片林地,单是核桃一年就可收入几万元。姑娘的家人再也不必为女儿将来的生活担忧,就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以前,北斗乡村的小伙子最发愁娶老婆。林改后,很多坝区的女孩主动找上门要嫁到山里来,现在有20多个坝区姑娘嫁到该村。在北斗乡新村,我们看到许多村民都有摩托车,还有挖掘机,有的还买了汽车。村民代应方说:“这都是林改带来的变化啊!”
这些例子仅仅是林改后林农生活变化的一个个缩影。但这些变化却很好地印证了云南林改是“民心工程”这一评价。
两年后的今天,云南的林改交了这样一份答卷:16个州(市)、129 个县(市区)中,有5个州(市)和35个县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确权面积17601.35万亩、占全省集体林面积的63.9%,发放林权证面积10287.79 万亩,占35.3%。
还有一组数据让这份答卷更加圆满:2007年全省新增营造林面积610万亩,同比增加206万亩,增幅达50%;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30亿元,比上年增加39亿元,增长13.4%,特色经济林面积发展到3871万亩;全省森林火灾同比下降18.5%,乱砍滥伐案件同比下降11.8%。
云南的林改“初露尖尖角”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机制被激活、产业得发展、林农收入增加、资源得到保护、促进了林业部门职能转变、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这个思路。
“这不仅是对云南林业的深刻认识,也是处理好产业和生态发展要把握好的两个基本问题。不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生态保护就没有出路。”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云南的林业发展如果单纯地就生态保护生态,单纯地只顾及生态效应,而不充分考虑广大林区农民的实际利益,往往事倍功半。”
云南省林业厅一位官员说,林改的目的无非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即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云南要做的,不仅仅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还要努力解决一些在摸索前进中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生态公益林区”、“天保工程区”、“自然保护区”(俗称“三区”)中的集体林如何实施林改,如何实施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一直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林改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非常现实,也非常严峻,不能回避。”孔垂柱表示。他认为,公益林、商品林不完全是对立的,一些林种可以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据他介绍,云南省在近年的改革中不断调整公益林的比例,有的地方已调整到30 %。
据他介绍,云南省林业用地中公益林占50.2%,1238.68万公顷公益林中有1050.8万公顷尚未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由于公益林和商品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效益反差,许多林农不愿意将山林划入公益林,即便是划入的,目前也暂时享受不到林改带来的好处。如果政府不对生态林进行必要的补偿,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农民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就会铤而走险,导致乱砍滥伐。
在云南采访时,无论是官员还是林农都希望记者能呼吁两个问题:一是建议国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点公益林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将天保工程区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二是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出台关于2010年天保工程退出后森工企业如何转型、生存的政策措施。
河南:平原林改的风景
与云南相距2000多公里、仅一字之差的河南,它的林改又有着不同的“风景”。
有数据显示,2007年,河南省林业产值429亿元,这个数字比云南当年林业总产值多了99亿元。
也许是福建、江西等改革先行试点省反复总结过的经验和做法已经深入人心,河南的林改的动因和结果让人并不陌生。
在河南,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林比重较大。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集体林地6788万亩,占全省林业用地的9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多个百分点。林业产权不明晰,群众在林业上得到的经济收益不高。“产权不明晰是造成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体不敢投资林业的关键原因之一。”河南省林业厅一位官员坦言。
2006年底,河南省首先对56个县115个乡(镇)170个行政村的集体林经营状况进行重点调研;2007年1月,在辉县市西平罗乡、桐柏县固县镇等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7年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省全面铺开。
据河南省林业厅厅长王照平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完成林改面积4002万亩,占集体林总面积的58.96%。其中漯河市已完成林改任务的82%。辉县市成立的全省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已办理林木林地拍卖106宗,流转林地13000亩,流转金额230万元。
尽管河南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其他省份有着相似的动因、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地处中原的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且近年来它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这就注定了它的林改与其他地方有着本质的不同,也注定了这里的林改必然与农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林改,如今河南省的标准化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6742.5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6.87%,粮食产量也呈正比例增加,2006、2007年连续两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
王照平告诉我们,未来几年,河南将建设农田防護林体系、防沙治沙工程等五大生态林业工程,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在河南舞阳县冯河村的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推进林改的典范——林下立体种植。这是河南省区别于其他先行试点省份的“亮点”,它让我们再一次目睹了平原林业的“风采”。
林改后,主导产业一向是林果、香菇、烟叶和生猪养殖的冯河村引来了种植大户张振乾,投资3000多万元治理荒滩、荒坡1500多亩,建成了一个集娱乐、休闲、餐饮、观光、养殖为一体的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共栽植各类林木30余万株,发展林下鸡鸭存栏10万只,开挖大小鱼塘200亩,养鱼10万尾,形成了“水中喂鱼、水上养鸭、地里植树、树下种草、草喂鸡鸭、鸡粪肥地”的生态种植养殖链。
68岁的冯和村村民张俊杰在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里负责看管林木,他拿着刚刚领到的林权证高兴地告诉记者,“林改后,我分得了半亩地,种了30多棵树。平时除了看护树木,还在林下养鸡、养鸭,一年能收入近万元呢!”和张俊杰一样,冯和村200多户村民在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存栏达7万多只。仅此一项,村民每年人均收入就增加300多元。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与云南“管好自家林”的“分散”林农不同,河南有很多“大户”林农。
“承包造林模式由于具有造林成活率高、经营效益好、受群众欢迎等优点,在全市得到大力推广,目前有万株以上的造林大户全市达到243户,造林面积达8.99万亩。”漯河市副市长库凤霞说。
据她介绍,为了推动林业发展,漯河市提出“百万亩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造林绿化。
辉县西平罗乡张庄村的一位村民把家里分到的几亩林地流转给“大户”,他告诉我们:“我们的林地流转给别人,一亩一年他们会给我650斤麦子。农闲时,我还可以看护林子,也有一些收入。”
临颍县杜曲镇党委书记吴相杰对记者说,“我们这儿没山,木业发展就盯住了‘四荒’地,低洼易涝地、河滩地种粮食亩产太低,可种树就不一样了。”速生杨七八年成材,一些搞木业加工的当地人走“公司+基地”的模式,从当地村镇流转大量的“四荒”地种树,以供木业加工。据他介绍,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该镇已有8000多亩低洼易涝地通过土地流转用于植树造林。
在杜曲镇的一个木材加工厂,袁庄村的村民正在用刻刀削着薄木板的疤痕。她告诉我们,她在这个厂上班,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钱。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一组数据中不难看出林改的独特“魅力”:仅漯河市目前已完成省级以上道路和主要河流绿化700多公里,绿化面积8万余亩,栽植各种树木近1000万株;农田林网新栽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接近 100%,林木保存量达2500万株。
“大户”与农户双赢的结果,让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农民愿意把自己的林子流转给“大户”经营了。
云南、河南,一个是多山地区,一个是平坦中原,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林改将采取不同的做法。
在云南,由于林改情况比较复杂,只能采取一村一策,一事一议,群众的事情群众做主,它现在目前重点放在分林入户的主体改革,林地流转还不让进行,配套改革还在探索中;而在河南,由于地处平原、与云南等林业大省比起来,其森林资源并不是很丰富,因此,在它的林改出现了大户承包、林下立体种植等特色作法,而这恰好凸显出平原林业的“风采”。
但是,不论是采取什么作法、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目标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既要林业发展,又要农民致富。这不仅仅是全国各地努力的大方向,也是这场被称为“农村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