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前言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是善于做梦者才杰出。”今日,中国梦已经成为了一个迅速走红并走入官方语境的词汇。这个梦想关乎强国。也关乎富民。它需要期盼。更需要实干。
它由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梦想凝聚而成,建设海洋强国,便是其中之一。早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的时代。而今,预言已变成了现实。
青岛,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为海洋强国的梦想涂抹着蓝色的基调。“蓝色硅谷”这个颇为形象的名词,是青岛的首创,从字面意义看去,更是彰显着这座拥有得天独厚海洋资源的年轻城市所具有的世界眼光。
东海岸那片依山傍海的土地,静静地等待了许多年。如今。古老的鳌山湾正涌动起新的浪潮。
独一无二的青岛
三十几年前,一位伟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城,开启了开放中国的宏大叙事。
2011年,在青岛的东海岸,一个凝聚着青岛、山东半岛乃至国家梦想的“圈”被画了出来:它总规划面积5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规划面积351平方公里,海域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这个“圈”的名字是一蓝色硅谷。
成立于2012年初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很年轻,年轻到管委会的办公场所还是租的,走进这个刚刚筹建起来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指挥中枢”,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从各地借调过来的一批年轻干部,成了这片待开发的土地上的建设生力军。
综合部部长张沨便是其中一位,走进他那间并不大的办公室,办公桌正对的墙上是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布局图、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图等,对于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和正在实施中的项目相关的情况,张沨如数家珍:核心区陆域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这片位于崂山北麓、黄海之滨、鳌山湾畔的区域,山、谷、湾、海、岛自然交替,称得上“形胜东方冠”。
高端、新兴、蓝色,这几个关键词,勾勒着蓝色硅谷这个“圈”里的内容。张讽向记者介绍,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定位是中国滨海生态城和国际海洋科技城,将来的目标,是打造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人才集聚中心、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中心、海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国际海洋教育中心。
“中国蓝色硅谷”是一个上升到“中字号”的战略,青岛将如何担当起这个重任呢?
在张讽看来,青岛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体现在海洋科研实力方面,青岛有涉海两院院士19人,占到全国的70%;拥有全国50%的海洋科技人才;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都是在青岛发起的。同样是海洋大省,浙江、广东这两个省海洋经济都是以养殖为主,而山东则不然,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都要广泛而深入得多。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美国硅谷,聚集了一批有雄厚科研实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以大批中小公司为基础,拥有包括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等在内的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到10000家以上。美国硅谷因其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强大活力,为美国乃至世界科技的发展释放着动力,硅谷,已经成为了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
显而易见,蓝色硅谷旨在聚集大批海洋科研力量、人才和高科技企业,它的吸引力又在哪里呢?
“要实现‘创新创业,会聚集成’,对人才、企业形成吸引,蓝色硅谷要依托的首先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核心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6%,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宜居住,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将为人驻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提供平台,即将启动的76万平方米孵化器就是一例。”张讽介绍说。据悉,这76万平方米“孵化器”位于16.2平方公里启动区内,计划两年建成,规划了9个板块,其中最先建设的是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板块。随着“孵化器”的开建和项目、人才的入驻,蓝色产业的发展将装上新的“引擎”。
科研要素的聚集,将会为产业的提升带来推力,正如美国的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名校,蓝色硅谷也有三大支撑:国家海洋科学实验室、深海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据介绍,国家海洋科学实验室将建成一座先进的科研大楼,届时,这里将住进200多位海内外专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打造的就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计划在10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优秀科学家汇聚地、科技交流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载体,跻身世界著名海洋科研机构之列。”
而作为世界第五个深海基地,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草岛和柴岛之间的这片小海湾,将建成具体负责我国国际海域调查传播、重大装备的集中管理,国家深海装备的购置与改造,国家新研制深海装备的实验,开展深海技术装备的研发,执行深海资源勘查、深海科学考察等活动,并负责潜航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等的世界一流深海基地。成为国内外深海领域优秀人才的汇聚基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国际学术交流的基地和高科技成果创新的基地。
运筹高端产业集群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崛起之路,大多离不开海洋的发展,大多走过了一条对海洋逐渐认识、了解、利用的路径。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随着经济发展对海洋经济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也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我们正确理解蓝色经济,抢占蓝色制高点。
山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所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海洋经济研究所,省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和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吉亭,均是多年来致力于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统筹的知名专家。
郑贵斌认为,随着高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后,跨入了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发展阶段,如今,蓝色经济是传统海洋经济的新突破与新发展,蓝色经济不应当局限在“海上”。 “蓝色经济往往被单纯地理解为水体经济,这就将其内涵缩小了,蓝色经济应该把海洋水体经济和涉海、临海产业概括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统筹发展、海陆一体规划。”郑贵斌认为发展蓝色经济必须进行海陆统筹,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产业对接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才能避免资源浪费。
孙吉亭的看法与郑贵斌颇为一致,他认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是以高新技术、高端产业集聚为引领的,以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经济,此外,过去的经济发展一般是从陆地向海洋延伸,而蓝色经济恰恰相反,是由海洋向陆地延伸的经济,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概念逐渐延伸和扩展,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概念中狭义的海洋经济,事实上,海洋产业经济、沿海地区经济、涉海经济以及海外经济都应当在海洋经济的范畴之内。在他看来,蓝色经济应该是又好又快地发展的经济,是注重环保的经济,是海陆统筹、耦合发展的典范,单纯孤立地强调海洋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
如果说国内领先的海洋科技实力,是青岛独一无二的优势,那么要将这种优势真正打造成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产业的集聚,需要在规划之初就有清醒而准确的把握:蓝色硅谷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产业。
记者了解到,对于蓝色硅谷核心区这样一块“宝地”,有不少企业有意向落户,这些企业之所以选择蓝色硅谷,看好的便是未来这里强大的科研力量,大批的人才,便利的产业和生活配套。而在对这些项目进行把握筛选之时,高端、新兴是首要的原则,而并非局限在涉海领域的企业。
青岛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与蓝色硅谷核心区签订投资协议的企业,一期项目占地110亩,目前土地已经签约,土地定金已经支付。而这家得到了即墨市、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大力扶持的企业,其主要生产业务范围是碳化硅。
即将落户在蓝色硅谷核心区的项目。是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的无机非金属研发中心,副董事长于建波对蓝色硅谷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认为,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蓝色硅谷必将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加上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未来在这里设立的研发中心将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专家学者,研发效率也将提高。
总工程师肖文光是一名无机非金属领域的专家,他向记者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世界三大基础材料之一,它可以应用于医药卫生、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等领域。在国外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兴起了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目前已经在各个行业应用。
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肖文光说,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目前的碳化硅产品生产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碳化硅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密封性好等特点,可以在工业领域代替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新兴材料的诞生预示着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它对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带来的助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实际上,在我国,许多企业对无机非金属还比较陌生,华硕精密陶瓷即将在蓝色硅谷核心区建立的研发中心,就将致力于探索这一新型材料在各领域的工艺形成,拓宽产品的适用领域,目前,我国许多碳化硅产品依赖国外进口,涉及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对碳化硅的研发,不仅可以打破国外的价格、技术垄断,还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用于建波的话来说,华硕精密陶瓷目前的发展是“小步决跑”。一方面,华硕精密陶瓷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多支持,“即墨市政府和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土地价格、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土地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有所返还,企业所缴纳的税收也有返还,此外,每年还有对优秀企业的奖励。核心区管委会目前在积极地为企业协调用地指标。”
而另一方面,企业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华硕精密陶瓷深知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扶持,去年年底,以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为会长单位发起的青岛市无机非金属行业协会成立,这种企业之间横向联合、抱团取暖的方式,将使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据了解,目前包括华硕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中心、北斗卫星导航及微电网应用研发中心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决定入驻蓝色硅谷核心区,对核心区的产业孵化将起到助推作用。
崛起的鳌山湾
鳌山湾畔,是一片静待开发的处子之地。无论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还是打造“北方博鳌”,再到现在“蓝色硅谷核心区”,都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对它的期待和追逐。
对于即墨这样一座有着“千年商都”美誉的城市而言,随着鳌山湾畔的开发,产业也在经历着从小商品批发、服装制造到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升级、蜕变之路。将众人目光所集中的钟灵毓秀之地——鳌山卫、温泉两个镇划入到蓝色硅谷的“圈”中,是这座老城新的追梦之旅。
在美国,“硅谷”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不会被标注出来,它代表的只是一个区域,然而这个区域却拥有着完善的城市生态。
蓝色硅谷同样不应该是一个只有企业或只有科研机构的区域。郑贵斌认为,要建设好蓝色硅谷,就应当把握“五宜”的整体目标,即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
事实上,蓝色硅谷核心区的规划便遵循了这样的一个目标要求,蓝色硅谷核心区实施“一带四谷”的空间布局:“一带”即滨海旅游带,沿滨海大道展开;“四谷”即凤凰山研发创新科教谷、大任河商务办公CBD中心谷、温泉河居住休闲度假谷和皋虞河科技旅游谷。
张沨认为,许多城市在规划之时缺乏整体性,造成城市结构不完善、功能不全面。蓝色硅谷在建设中,不但要注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引进,还应当注重区域内外的统筹协调,提供良好的产业、生活配套。
另据刚发布的《2013年青岛市区商业网点建设导向意见》,岛城商业布局将在老城区的基础上,向高新区、蓝色硅谷、西海岸等区域拓展;青岛市地铁蓝色硅谷线也已经全面开工建设。 事实上,就整个蓝色硅谷而言,除了包含即墨鳌山卫镇和温泉镇在内的核心区以外,还包括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的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以及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由此形成“一区一带一园”。
中国蓝色硅谷是一盘很大的棋,全局观念是这棋局的制胜法宝。就企业而言,综合考虑区域内各项资源配置从而做出决策,就区域而言,统筹发展会产生1+1>2的效果。
以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将研发中心、海试基地落户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同时,在即墨店集镇建立了生产基地,精密陶瓷是提升即墨市周边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关键性新材料,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即墨当地原有的优势产业(汽车配件、船舶制造、电子配件等),改善即墨当地的产业结构,推动当地生产总值和税收的增长。
位于崂山区的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六家经国际海事组织(MIO)认证海洋船舶压载水的企业之一,也是蓝色硅谷孵化带上被孵化出来的优秀企业。这家高端船配专业制造商自主研发生产的“海洋卫士”系统继首次实现出口订单零突破,又陆续实现了国内最先进的远洋科考船“东方红”号、国内最大的海巡船“海巡01”、亚洲吨位最大的半潜船等船舶的应用。
据了解,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正规划在崂山区的新能源产业园建设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公司的主打产品压载水处理系统、号称船舶“黑匣子”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和电子海图的研发生产基地都将落户于此。
蓝色硅谷的“圈”不是画地为牢,圈里要注重产业形态的多样、产业链条的完整;圈外也要注重区域之间的联动。“一区一带一园”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依存,如何统筹、安排区域内的资源配置,管理社会事务,是各方面需要协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负责对区域内的经济事务进行管理,区域内116个村、10.29万人的社会事务仍然归即墨管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事权不统一,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蓝色硅谷发展的合力。
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写道:“邓小平在其一生中主要负责落实,而不是理论。”对于“海洋强国”、“蓝色领军”这样的梦想来说,决策者画出了“圈”,只有努力去落实,才能梦想成真。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是善于做梦者才杰出。”今日,中国梦已经成为了一个迅速走红并走入官方语境的词汇。这个梦想关乎强国。也关乎富民。它需要期盼。更需要实干。
它由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梦想凝聚而成,建设海洋强国,便是其中之一。早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的时代。而今,预言已变成了现实。
青岛,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为海洋强国的梦想涂抹着蓝色的基调。“蓝色硅谷”这个颇为形象的名词,是青岛的首创,从字面意义看去,更是彰显着这座拥有得天独厚海洋资源的年轻城市所具有的世界眼光。
东海岸那片依山傍海的土地,静静地等待了许多年。如今。古老的鳌山湾正涌动起新的浪潮。
独一无二的青岛
三十几年前,一位伟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城,开启了开放中国的宏大叙事。
2011年,在青岛的东海岸,一个凝聚着青岛、山东半岛乃至国家梦想的“圈”被画了出来:它总规划面积5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规划面积351平方公里,海域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这个“圈”的名字是一蓝色硅谷。
成立于2012年初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很年轻,年轻到管委会的办公场所还是租的,走进这个刚刚筹建起来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指挥中枢”,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从各地借调过来的一批年轻干部,成了这片待开发的土地上的建设生力军。
综合部部长张沨便是其中一位,走进他那间并不大的办公室,办公桌正对的墙上是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布局图、蓝色硅谷核心区项目图等,对于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和正在实施中的项目相关的情况,张沨如数家珍:核心区陆域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这片位于崂山北麓、黄海之滨、鳌山湾畔的区域,山、谷、湾、海、岛自然交替,称得上“形胜东方冠”。
高端、新兴、蓝色,这几个关键词,勾勒着蓝色硅谷这个“圈”里的内容。张讽向记者介绍,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定位是中国滨海生态城和国际海洋科技城,将来的目标,是打造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人才集聚中心、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中心、海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国际海洋教育中心。
“中国蓝色硅谷”是一个上升到“中字号”的战略,青岛将如何担当起这个重任呢?
在张讽看来,青岛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体现在海洋科研实力方面,青岛有涉海两院院士19人,占到全国的70%;拥有全国50%的海洋科技人才;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都是在青岛发起的。同样是海洋大省,浙江、广东这两个省海洋经济都是以养殖为主,而山东则不然,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都要广泛而深入得多。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美国硅谷,聚集了一批有雄厚科研实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以大批中小公司为基础,拥有包括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等在内的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到10000家以上。美国硅谷因其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强大活力,为美国乃至世界科技的发展释放着动力,硅谷,已经成为了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
显而易见,蓝色硅谷旨在聚集大批海洋科研力量、人才和高科技企业,它的吸引力又在哪里呢?
“要实现‘创新创业,会聚集成’,对人才、企业形成吸引,蓝色硅谷要依托的首先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核心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6%,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宜居住,而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将为人驻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提供平台,即将启动的76万平方米孵化器就是一例。”张讽介绍说。据悉,这76万平方米“孵化器”位于16.2平方公里启动区内,计划两年建成,规划了9个板块,其中最先建设的是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板块。随着“孵化器”的开建和项目、人才的入驻,蓝色产业的发展将装上新的“引擎”。
科研要素的聚集,将会为产业的提升带来推力,正如美国的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名校,蓝色硅谷也有三大支撑:国家海洋科学实验室、深海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据介绍,国家海洋科学实验室将建成一座先进的科研大楼,届时,这里将住进200多位海内外专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打造的就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计划在10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优秀科学家汇聚地、科技交流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载体,跻身世界著名海洋科研机构之列。”
而作为世界第五个深海基地,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草岛和柴岛之间的这片小海湾,将建成具体负责我国国际海域调查传播、重大装备的集中管理,国家深海装备的购置与改造,国家新研制深海装备的实验,开展深海技术装备的研发,执行深海资源勘查、深海科学考察等活动,并负责潜航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等的世界一流深海基地。成为国内外深海领域优秀人才的汇聚基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国际学术交流的基地和高科技成果创新的基地。
运筹高端产业集群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崛起之路,大多离不开海洋的发展,大多走过了一条对海洋逐渐认识、了解、利用的路径。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随着经济发展对海洋经济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也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我们正确理解蓝色经济,抢占蓝色制高点。
山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所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海洋经济研究所,省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和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吉亭,均是多年来致力于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统筹的知名专家。
郑贵斌认为,随着高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后,跨入了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发展阶段,如今,蓝色经济是传统海洋经济的新突破与新发展,蓝色经济不应当局限在“海上”。 “蓝色经济往往被单纯地理解为水体经济,这就将其内涵缩小了,蓝色经济应该把海洋水体经济和涉海、临海产业概括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统筹发展、海陆一体规划。”郑贵斌认为发展蓝色经济必须进行海陆统筹,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产业对接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才能避免资源浪费。
孙吉亭的看法与郑贵斌颇为一致,他认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是以高新技术、高端产业集聚为引领的,以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经济,此外,过去的经济发展一般是从陆地向海洋延伸,而蓝色经济恰恰相反,是由海洋向陆地延伸的经济,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概念逐渐延伸和扩展,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概念中狭义的海洋经济,事实上,海洋产业经济、沿海地区经济、涉海经济以及海外经济都应当在海洋经济的范畴之内。在他看来,蓝色经济应该是又好又快地发展的经济,是注重环保的经济,是海陆统筹、耦合发展的典范,单纯孤立地强调海洋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
如果说国内领先的海洋科技实力,是青岛独一无二的优势,那么要将这种优势真正打造成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产业的集聚,需要在规划之初就有清醒而准确的把握:蓝色硅谷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产业。
记者了解到,对于蓝色硅谷核心区这样一块“宝地”,有不少企业有意向落户,这些企业之所以选择蓝色硅谷,看好的便是未来这里强大的科研力量,大批的人才,便利的产业和生活配套。而在对这些项目进行把握筛选之时,高端、新兴是首要的原则,而并非局限在涉海领域的企业。
青岛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与蓝色硅谷核心区签订投资协议的企业,一期项目占地110亩,目前土地已经签约,土地定金已经支付。而这家得到了即墨市、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大力扶持的企业,其主要生产业务范围是碳化硅。
即将落户在蓝色硅谷核心区的项目。是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的无机非金属研发中心,副董事长于建波对蓝色硅谷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认为,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蓝色硅谷必将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加上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未来在这里设立的研发中心将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专家学者,研发效率也将提高。
总工程师肖文光是一名无机非金属领域的专家,他向记者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世界三大基础材料之一,它可以应用于医药卫生、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等领域。在国外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兴起了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目前已经在各个行业应用。
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肖文光说,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目前的碳化硅产品生产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碳化硅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密封性好等特点,可以在工业领域代替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新兴材料的诞生预示着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它对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带来的助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实际上,在我国,许多企业对无机非金属还比较陌生,华硕精密陶瓷即将在蓝色硅谷核心区建立的研发中心,就将致力于探索这一新型材料在各领域的工艺形成,拓宽产品的适用领域,目前,我国许多碳化硅产品依赖国外进口,涉及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对碳化硅的研发,不仅可以打破国外的价格、技术垄断,还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用于建波的话来说,华硕精密陶瓷目前的发展是“小步决跑”。一方面,华硕精密陶瓷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多支持,“即墨市政府和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土地价格、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土地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有所返还,企业所缴纳的税收也有返还,此外,每年还有对优秀企业的奖励。核心区管委会目前在积极地为企业协调用地指标。”
而另一方面,企业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华硕精密陶瓷深知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扶持,去年年底,以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为会长单位发起的青岛市无机非金属行业协会成立,这种企业之间横向联合、抱团取暖的方式,将使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据了解,目前包括华硕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中心、北斗卫星导航及微电网应用研发中心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决定入驻蓝色硅谷核心区,对核心区的产业孵化将起到助推作用。
崛起的鳌山湾
鳌山湾畔,是一片静待开发的处子之地。无论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还是打造“北方博鳌”,再到现在“蓝色硅谷核心区”,都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对它的期待和追逐。
对于即墨这样一座有着“千年商都”美誉的城市而言,随着鳌山湾畔的开发,产业也在经历着从小商品批发、服装制造到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升级、蜕变之路。将众人目光所集中的钟灵毓秀之地——鳌山卫、温泉两个镇划入到蓝色硅谷的“圈”中,是这座老城新的追梦之旅。
在美国,“硅谷”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不会被标注出来,它代表的只是一个区域,然而这个区域却拥有着完善的城市生态。
蓝色硅谷同样不应该是一个只有企业或只有科研机构的区域。郑贵斌认为,要建设好蓝色硅谷,就应当把握“五宜”的整体目标,即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
事实上,蓝色硅谷核心区的规划便遵循了这样的一个目标要求,蓝色硅谷核心区实施“一带四谷”的空间布局:“一带”即滨海旅游带,沿滨海大道展开;“四谷”即凤凰山研发创新科教谷、大任河商务办公CBD中心谷、温泉河居住休闲度假谷和皋虞河科技旅游谷。
张沨认为,许多城市在规划之时缺乏整体性,造成城市结构不完善、功能不全面。蓝色硅谷在建设中,不但要注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引进,还应当注重区域内外的统筹协调,提供良好的产业、生活配套。
另据刚发布的《2013年青岛市区商业网点建设导向意见》,岛城商业布局将在老城区的基础上,向高新区、蓝色硅谷、西海岸等区域拓展;青岛市地铁蓝色硅谷线也已经全面开工建设。 事实上,就整个蓝色硅谷而言,除了包含即墨鳌山卫镇和温泉镇在内的核心区以外,还包括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的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以及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由此形成“一区一带一园”。
中国蓝色硅谷是一盘很大的棋,全局观念是这棋局的制胜法宝。就企业而言,综合考虑区域内各项资源配置从而做出决策,就区域而言,统筹发展会产生1+1>2的效果。
以华硕精密陶瓷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将研发中心、海试基地落户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同时,在即墨店集镇建立了生产基地,精密陶瓷是提升即墨市周边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关键性新材料,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即墨当地原有的优势产业(汽车配件、船舶制造、电子配件等),改善即墨当地的产业结构,推动当地生产总值和税收的增长。
位于崂山区的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六家经国际海事组织(MIO)认证海洋船舶压载水的企业之一,也是蓝色硅谷孵化带上被孵化出来的优秀企业。这家高端船配专业制造商自主研发生产的“海洋卫士”系统继首次实现出口订单零突破,又陆续实现了国内最先进的远洋科考船“东方红”号、国内最大的海巡船“海巡01”、亚洲吨位最大的半潜船等船舶的应用。
据了解,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正规划在崂山区的新能源产业园建设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公司的主打产品压载水处理系统、号称船舶“黑匣子”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和电子海图的研发生产基地都将落户于此。
蓝色硅谷的“圈”不是画地为牢,圈里要注重产业形态的多样、产业链条的完整;圈外也要注重区域之间的联动。“一区一带一园”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依存,如何统筹、安排区域内的资源配置,管理社会事务,是各方面需要协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负责对区域内的经济事务进行管理,区域内116个村、10.29万人的社会事务仍然归即墨管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事权不统一,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蓝色硅谷发展的合力。
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写道:“邓小平在其一生中主要负责落实,而不是理论。”对于“海洋强国”、“蓝色领军”这样的梦想来说,决策者画出了“圈”,只有努力去落实,才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