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情感?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从“情感”因素在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出发,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自身需要是否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因情制宜地设置情境,制造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参与兴趣。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边探究边回想自己或他人所经历的相似人生,最后回归文本,解其意、悟其情。如在赏析柳永的《雨霖铃》时,可先让学生当堂作文,对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个中秋节作100字左右的感受描述,要在景物描绘中体现自己感受节日的主观情绪,然后在与《雨霖铃》对比中“将心比心”地赏析柳词中意象所蕴涵的离愁别绪。
巧用媒体,再现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学课堂。由于多媒体可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于一体,能创设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的情境,就更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高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由于年代久远、跨越国度等原因,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共鸣,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如沈从文《边城》一文中通过对眼睛的描写突出“翠翠”的善良淳朴,在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塑造人物技法后,观赏电影相关片段,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感性认识。
进入角色,体验情境。这一做法较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朗读、小品表演等形式,布置预习,指导朗读或表演,有意识让学生深入文本角色,以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备课堂教学所用。如教读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可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抢夺梳妆匣的场面,从而使葛朗台的丑恶神态(对金子的痴狂)毕现,肮脏的灵魂(对女儿的冷酷)毕露。
上述做法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理念:人认识和感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包括道德水平、思想感情都是从观察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反思。
在营造文本相关情景方面,认知未能从感性层面顺延至理性层面,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趋向疲软。情感的作用之一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联系生活也好,借用媒体也罢,投入角色也行,其动机在于唤醒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兴趣,但如果情感唤醒和兴趣激发仅仅为了营造貌似讨论热烈、回答积极的课堂热闹氛围,缺乏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可行的后续学习,那么情感体验所激发的兴趣仅仅是一种好奇、向往或者感动,此时的学习兴趣是消极的,难以产生积极效果。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趋向疲软,对情感体验产生抵触,课堂教学将在被动中回归至“教师一言堂”的状况。
在凸显课堂主体地位方面,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情感体验未能得到彻底解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多以经典名篇为蓝本,其主旨情感大多“盖棺定论”。但是,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有可能偏离文本既定情感轨迹。例如:学生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赏析不再停留在“厌恶”而更多体现为“欣赏”了,如果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忽视时代背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过于强调作者创作动机和创作主旨的传承,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必然受到打击,在同样情况下,学生将会自动放弃课堂主体地位,转向被动接受教师讲解。其次,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情感体验未能得到恰当的引导。个人对事物认识的客观程度将决定于人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但是,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并非一开始就是客观的,全面的和深刻的;有的学生对于古代诗词中“闺怨诗”不以为然,认为诗人们是在“无病呻吟”;在这一问题上如能引导学生结合家人远离自己或自己远离家庭的亲身际遇,是可以体会和感受到诗人感喟妇人们“怨之由”也是人之常情。
在发挥课堂主导性方面,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组织者,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缓解两者之间冲突,教师的主导性可谓义不容辞。但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文本自身、学生参与以及教师引导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中“顾此失彼”。
责任编辑邱丽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因情制宜地设置情境,制造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参与兴趣。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边探究边回想自己或他人所经历的相似人生,最后回归文本,解其意、悟其情。如在赏析柳永的《雨霖铃》时,可先让学生当堂作文,对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个中秋节作100字左右的感受描述,要在景物描绘中体现自己感受节日的主观情绪,然后在与《雨霖铃》对比中“将心比心”地赏析柳词中意象所蕴涵的离愁别绪。
巧用媒体,再现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学课堂。由于多媒体可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于一体,能创设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的情境,就更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高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由于年代久远、跨越国度等原因,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共鸣,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如沈从文《边城》一文中通过对眼睛的描写突出“翠翠”的善良淳朴,在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塑造人物技法后,观赏电影相关片段,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感性认识。
进入角色,体验情境。这一做法较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朗读、小品表演等形式,布置预习,指导朗读或表演,有意识让学生深入文本角色,以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备课堂教学所用。如教读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可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抢夺梳妆匣的场面,从而使葛朗台的丑恶神态(对金子的痴狂)毕现,肮脏的灵魂(对女儿的冷酷)毕露。
上述做法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理念:人认识和感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包括道德水平、思想感情都是从观察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反思。
在营造文本相关情景方面,认知未能从感性层面顺延至理性层面,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趋向疲软。情感的作用之一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联系生活也好,借用媒体也罢,投入角色也行,其动机在于唤醒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兴趣,但如果情感唤醒和兴趣激发仅仅为了营造貌似讨论热烈、回答积极的课堂热闹氛围,缺乏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可行的后续学习,那么情感体验所激发的兴趣仅仅是一种好奇、向往或者感动,此时的学习兴趣是消极的,难以产生积极效果。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趋向疲软,对情感体验产生抵触,课堂教学将在被动中回归至“教师一言堂”的状况。
在凸显课堂主体地位方面,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情感体验未能得到彻底解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多以经典名篇为蓝本,其主旨情感大多“盖棺定论”。但是,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有可能偏离文本既定情感轨迹。例如:学生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赏析不再停留在“厌恶”而更多体现为“欣赏”了,如果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忽视时代背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过于强调作者创作动机和创作主旨的传承,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必然受到打击,在同样情况下,学生将会自动放弃课堂主体地位,转向被动接受教师讲解。其次,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情感体验未能得到恰当的引导。个人对事物认识的客观程度将决定于人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但是,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并非一开始就是客观的,全面的和深刻的;有的学生对于古代诗词中“闺怨诗”不以为然,认为诗人们是在“无病呻吟”;在这一问题上如能引导学生结合家人远离自己或自己远离家庭的亲身际遇,是可以体会和感受到诗人感喟妇人们“怨之由”也是人之常情。
在发挥课堂主导性方面,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组织者,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缓解两者之间冲突,教师的主导性可谓义不容辞。但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文本自身、学生参与以及教师引导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中“顾此失彼”。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