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仍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很多专家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银行业如何推出切实举措,创新技术与产品,努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走出一条根植本土、服务大众的特色之路呢?归根结底,服务小微企业就是转变理念与技术革新并重。
关键词:小微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定价能力;发展的理念;风险控制技术
引言: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但是,如何判定小微企业,标准是什么?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对经济数据的研究,2011年9月2日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该办法对15个行业门类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根据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微型四个类型。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详见下表:
(说明:行业图表中,有两项指标的,小微企业只需满足于一项即可认定为小微企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的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从业人员数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无期末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
上述的《办法》为我们如何判定小微企业明确了方向、找准了定位。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中小企业仍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很多专家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把满足更多成长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作为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主动意识、大局意识,消除有碍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小微企业主要的间接融资方的银行,如何推出切实举措,创新技术与产品,努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走出一条根植本土、服务大众的特色之路呢?
笔者认为,银行应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之路,特别是在银监会六项机制指引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市场定位,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时对客户需求的细分,为小微企业量身订制了业务流程,建立了新的评价标准。银行业经营的特点是“无大不强,无小不稳”。多数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业务竞争可谓激烈,使得某些银行把竞争的重心转移至小微型企业。小微企业户数多,区域分散,信贷成本相对来说比大中型企业要高。但我们也看到,它的定价也可以适当提高,收益能够覆盖风险。站在银行战略大视野上,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防控风险,更是对风险和收益之间均衡点的精准把握。否则,很容易或因保守而错失市场机会,或因冒进而承担过高风险。尤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风险定价能力将比业务规模更深远地影响银行收益水平。因此,服务小微企业的根本问题是金融机构转变发展理念问题。同时,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小额、快速、便捷的贷款服务,银行的贷款风险得到了分散、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定价水平适当提高,实现了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如何为小微企业服好务,分散风险,这又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归根结底,服务小微企业就是理念与技术并重。
(一)转变发展理念
首先,树立独特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近年来,某些银行建立独特的小企业金融管控模式。建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小企业金融工作的总行一级部门——小企业金融部。又实施管控模式再造,小企业金融业务实行区域下强条线管理模式,集营销、产品、风控、考核等职能于一身,在分行成立了多家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在支行建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团队,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审批效率,全方位满足小企业客户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保证小企业信贷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金融运营模式。小企业金融业务实行“铁三角”运营模式。对小企业金融部的客户经理实行分层管理和专业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客户经理培训班,提高客户经理综合业务素质,并进一步扩大对公客户经理的比例。在业务流程上,该行全面推行贷前营销、贷中评价和贷后管理“三分离”的经营模式。从贷前营销、调查评价、擔保审核、授信审批、贷款发放到贷后管理,每个环节均由专人专职负责,实行标准化限时操作,各环节密切分工合作,发挥了“信贷工厂”流水线式的高效率。业务流程上,要进一步扁平化、标准化,充分体现“大数定律”的经营管理思想。前台抓营销和贷款调查,业务从单一的贷款,延伸到为客户提供理财、现金管理、银行卡等多种金融服务。即实现小微信贷业务的零售化,是小微信贷业务全面转型的需求。业务渠道上,对外要伸向每一个融资需求聚集的“社区”,对内要伸向网点、客户经理、网上银行等每一个业务处理平台。另外,在结算、代发工资、电子银行、银行卡分期等业务上,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方位服务,充分满足小微企业多方面的增值服务需求。如衡水市联社加强电子化建设,在全力做好信贷资金扶持的同时,把创新结算方式为切入点,全力满足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需求。对现金吞吐量大、资金划转频繁的小微企业,他们优先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优先安装POS机具;对小微企业聚集区优先安装布放存取款一体机,加快电子化银行建设。同时,为涉农型小微企业及商户优先推出具有存取款、转账、消费、查询等功能的新型金融自助结算服务终端,并进行专业培训,真正将“银行”安在小微企业的厂中、家里,此举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了良好的结算平台。客户经理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的信誉、生产经营、市场前景和资金需求情况。走访情况进行登统汇总,对当前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暂时没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同样进行登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对与多家金融机构均有信贷业务的优质小微企业,采取重复上门营销、一盯一、不松劲的服务模式,确保优质客户资源不流失。衡水市联社把在“大走访”活动中遴选的重信誉、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尤其是涉农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扶持目标。在信贷规模总体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他们通过积极的内部挖潜,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将有限的信贷规模全部用于支持优质小微企业的发展,并重点将资金投向于成长型、农业型、科技型的小微企业。他们做好后盾解危解难,对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信誉良好,但出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做到不抽压贷款;对符合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给予2次扶持,帮助其尽快走出困境。 由于小微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光靠银行工作人员去挖掘优秀的小微企业,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不一定可以真正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些银行已与商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市工商局、中小企业局、联交所、中小微企业融资超市等机构)、供应链核心大型企业等有可能掌握小企业信息的机构进行合作,加强银政银企有效对接,如银企座谈等业务推介活动。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众多融资需求聚集的角落。有利于营销经理全方位了解小微企业和快速批量发掘优秀小微企业,贷款准备阶段即已实现专业化、流程化管理。由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计贷前准备表、建立贷前准备指引等。坚持“双人、实地、面对面”调查原则,通过贷前准备阶段的细化,避免了客户经理处理一笔贷款业务需要进行多次现场调查的情况,合理控制了成本和风险。建议政府部门借鉴省内张家口等地成功经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便于金融机构减轻贷款风险防范压力,免除银行后顾之忧,全力放开手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中台做产品制度保障,后台进行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流程环节简化。从优化审批流程和议事规则入手,小企业授信不需要上“信审会”,审批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别化准入和授权,对一定金额以下的授信取消准入环节,如有些银行对融资需求500万元以下的不要求企业提供审计报告,融资需求200万元以下的双人签批即可。分支行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划分为营销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三大岗位序列,分管前中后台,协同作战,协调配合。风险经理即是专职信审员,提高审批权限,实现风险的垂直管理和审查审批的专业化。“铁三角”模式不仅实现了合理分工,提高了效率,同时起到了相互制约、防范风险的作用。构筑小企业从贷款信用评级、授信、贷款审查到贷款发放的直通式“绿色通道”。 实行小企业贷款“无缝隙”紧凑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组织前、中、后台人员进入现场集中“把脉会诊”,务必做到在2—3天内“接力式”完成对客户的调查、评级、授信和审批工作,明显缩短贷款办结时限。 为有效调动和激发开展小企业信贷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杜绝在该项业务发展上存在的动力不足问题,银行可出台专项奖罚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双向督导。一方面,对小企业客户经理按业务量进行单独考核,奖勤罚懒;另一方面,把小企业贷款业务發展情况作为评价支行班子工作业绩的核心内容,并与管理者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同时,实行差异化的贷后管理模式,做好预警处置,着重加强对小企业业务的检查监督。客户经理应定期对所发放的贷款户进行全面走访,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资金使用及需求情况,确保资产业务有序健康发展。可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言谈、抽查账户交易记录等方式开展贷后跟踪检查,包括贷款用途是否按约定使用、企业产品质量是否有所变化、产品市场如何、抵押物保管情况、保证人经营情况是否有变化等,对存在风险因素及时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提出预警方案,化解风险。
三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金融客户定位和营销策略。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特点,建立“一行一策”的差异化授权政策。小企业信贷客户范围重点锁定“一圈两链”、“一区两会”、“一优两新”客户群体。“一圈两链”即商圈、供应链和销售链,“一区两会”即工业园区、各类商会和协会,“一优两新”即优质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文化及网络产业。坚持有保有压,重点支持具有成长性、信用状况良好的小企业。对创立基础较好、产品有市场、技术含量较高、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小微企业通过项目推介、管理参与、信贷支持,促进其做大做强。对高耗能、高污染、高危待业小企业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政策。突破客户面窄的限制,不仅面向私人银行客户,而且面向供应链配套企业、专业市场客户、在该行有稳定结算的客户。比如建行重庆市分行针对重庆市大制造业布局特点,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上游众多的配套小微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是该行破解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实体经济的一大亮点。
在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上,突破抵(质)押依赖,仅凭企业自身良好信用和稳定经营,即有望获得贷款。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两大障碍,一是缺少抵押物,二是是信息不透明。如果银行不能放松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要求,那么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最终还是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目前国内多家银行在抵质押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不再局限于土地、房产质押。此外,推出了基于林权质押、基酒质押、仓储存货(仓单)抵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抵押物还可以是大中型机具、农副产品、承包经营权、排污权、订单和特许经营权;如建行江津支行该支行结合所在区域特点和市场情况,以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和平台,以提供国内保理服务为突破点,围绕其产业链批量化拓展小微企业客户。该类客户只需将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建行,即可获得融资支持,不仅大大缩短了应收账款周转期,而且突破了小微企业融资对抵(质)押的依赖。
目前,多家银行丰富了担保方式,与担保公司建立客户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关系,或推出企业联保业务,几家企业互保联保或者找具有一定资产的自然人作担保等方式,解决了小微企业无抵押物的难题。对持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但暂不具备小微企业融资条件的潜在客户,某些银行积极进行前期培育,并给予个人经营贷款支持,待其发展成熟具备小微企业条件后,按照小微企业条件提高授信额度,予以更大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逐步壮大。对现有的小企业客户,根据企业成长过程和融资需求,逐步增加对其授信和融资。多种担保方式的创新,催生了多样化产品,针对不同小额信贷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多家银行创新推出了多款小额信贷产品。因企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和推出与之相配套的融资方案,可为小微企业提供小企业商品融资、网络循环贷款、国内保理、周转贷款等个性化专属系列产品。在条件成熟的县区,开办小企业经营型物业贷款、标准厂房按揭贷款、品牌汽车产业链贸易融资等业务。从城市到农村、从小企业老板到机关公务员、从农户到城市个体户、从小微企业到中小企业、从下岗职工到私营业主,覆盖从1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全部贷款额度,全方位满足城乡小额信贷客户的融资需求,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额贷款产品体系。如农行四川分行开发简式快速贷款、“智动贷”自助循环贷款等9项中小企业专属产品;哈尔滨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领域,围绕供应链、产业链可开发了多款无需抵押的贷款产品,现已形成五大系列27款小企业信贷产品体系,即以各类商品市场和集群客户为目标,采取批量准入、批量营销的“商全通”贷款;以“商超通”、“佳易通”、“医保通”、“政采通”为主体的供应链融资产品体系;以房全通、经营性物业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为主的抵押担保型融资产品体系;以汽车合格证质押厂商回购贷款、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授信业务、动产质押授信业务等为主的销售链融资产品体系;以微贷、增信通、小企业积数贷款等为主的信用类融资产品体系。这些特色贷款产品投放区域市场后得到了广大小企业客户的认可和好评。在农村金融领域,哈尔滨银行根据农户特点研发了“金稻谷”、“助农富”、“金到府”、“助民乐”四大系列21款产品,有效满足了农村地区自然人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以及出国务工等各种资金需求。此外,还针对国营农场管理体制特点,设计开发了农场农户零售贷款、批量贷款和农户组合联保贷款等特色产品,推出“农村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地区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出国务工农户贷款”等特色业务产品,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空白。 四是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减少利率上浮。目前,小微企业由于受较高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无力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鉴于此,银行不应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一刀切”上浮,而是本着“替客户着想,对银行负责”的出发点,根据企业的风险状况,在上级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把握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灵活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在贷款利率浮动上,主动让利给小微企业一定的收益空间,对其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最大限度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浮动利率比例,减轻企业负担。从客户资信等级、贡献度、忠诚度等方面综合考评小企业利率浮动标准,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财务费用负担。在情感上、在实惠上体现对弱势企业“多予、少取、搞活”的人性关怀,积极承担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支持三农经济,对农户从事产业、企业发展潜力等情况,采取不同档次利率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和独特的风险控制技术。
一是建立以真实性为核心的小企业信贷调查技术。针对小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的特点,总结提炼了以“一个原则、两个重点、三个辨别、四个关注、五个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现场调查技术。一个原则即贷款调查以真實性为核心原则;两个重点即以调查还款来源、调查借款用途为重点;三个辨别即合同证照真伪辨别、经营场所真伪辨别、抵质押物真伪辨别;四个关注即关注客户现金流、关注客户上下游、关注产品质量、关注企业主口碑;五个方法即明知故问法、逆算倒推法、见微知著法、比较分析法、多点核对法。目前银行业内比较认可的评价标准是看“三品”、查“三表”。“三品”即企业主的人品、企业经营的产品和企业主所有的物品,“三表”即为水表、电表和海关报表。也有一些银行还查看企业的纳税单,实地盘点企业库存、经营产品及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层从业经历及个人诚信、股东个人存折交易流水反映的现金流状况等,分析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通过对客户情况由点到面的全面分析,应用以真实性为核心的小企业信贷业务调查技术,为小企业客户准入及风险识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独特的小额信贷电子技术和小企业信贷风险计量技术。某些银行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成立了小额信贷研发中心,借助国际小额信贷先进技术,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微小企业贷款管理系统、农户贷款管理系统、数字化房产评估系统,拥有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颁发的多项软件著作权证书,这些系统已成为促进小额信贷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有的编制了新一代小企业信贷系统需求书,构建了小企业信贷系统架构蓝图,形成“瘦核心、大外围”的应用模式及精细化数据管理等七大模块功能创新。通过独立研发的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模型,对客户进行评级打分,作为客户准入筛选的第一关,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形成了以打分技术为核心的客户风险识别技术,同时在全行通过对现有信贷系统改造,实现信用评分的电子化管理,应用于贷前调查、综合授信及信用卡审批业务之中。通过在评分中科学设置财务与非财务、企业主与担保信息等多维指标,在全行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计量信用风险,实现了与评级相结合的预授信制度。
三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技术。某些银行创新推出了小企业信贷业务“六维贷后管理法”:从细分管理对象、联动交叉检查、实时风险预警、贷后管理监督、实施递进清收、多元手段处置六个维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贷款管理,包括贷款检查、风险预警、逾期贷款清收、检查与清收记录、档案管理等内容。总结提炼出“10+2审贷法”:“10”即在授信审批过程中要把握的十个关键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分析、信用记录分析、行业分析、生产与经营情况分析、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分析、融资情况分析、借款用途分析、担保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分析、融资方案分析等,“2”即外部合法、内部合规。
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勇于开拓、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小微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定价能力;发展的理念;风险控制技术
引言: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但是,如何判定小微企业,标准是什么?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对经济数据的研究,2011年9月2日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该办法对15个行业门类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根据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微型四个类型。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详见下表:
(说明:行业图表中,有两项指标的,小微企业只需满足于一项即可认定为小微企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的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从业人员数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无期末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
上述的《办法》为我们如何判定小微企业明确了方向、找准了定位。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中小企业仍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很多专家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把满足更多成长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作为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主动意识、大局意识,消除有碍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小微企业主要的间接融资方的银行,如何推出切实举措,创新技术与产品,努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走出一条根植本土、服务大众的特色之路呢?
笔者认为,银行应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之路,特别是在银监会六项机制指引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市场定位,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时对客户需求的细分,为小微企业量身订制了业务流程,建立了新的评价标准。银行业经营的特点是“无大不强,无小不稳”。多数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业务竞争可谓激烈,使得某些银行把竞争的重心转移至小微型企业。小微企业户数多,区域分散,信贷成本相对来说比大中型企业要高。但我们也看到,它的定价也可以适当提高,收益能够覆盖风险。站在银行战略大视野上,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防控风险,更是对风险和收益之间均衡点的精准把握。否则,很容易或因保守而错失市场机会,或因冒进而承担过高风险。尤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风险定价能力将比业务规模更深远地影响银行收益水平。因此,服务小微企业的根本问题是金融机构转变发展理念问题。同时,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小额、快速、便捷的贷款服务,银行的贷款风险得到了分散、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定价水平适当提高,实现了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如何为小微企业服好务,分散风险,这又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归根结底,服务小微企业就是理念与技术并重。
(一)转变发展理念
首先,树立独特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近年来,某些银行建立独特的小企业金融管控模式。建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小企业金融工作的总行一级部门——小企业金融部。又实施管控模式再造,小企业金融业务实行区域下强条线管理模式,集营销、产品、风控、考核等职能于一身,在分行成立了多家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在支行建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团队,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审批效率,全方位满足小企业客户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保证小企业信贷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金融运营模式。小企业金融业务实行“铁三角”运营模式。对小企业金融部的客户经理实行分层管理和专业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客户经理培训班,提高客户经理综合业务素质,并进一步扩大对公客户经理的比例。在业务流程上,该行全面推行贷前营销、贷中评价和贷后管理“三分离”的经营模式。从贷前营销、调查评价、擔保审核、授信审批、贷款发放到贷后管理,每个环节均由专人专职负责,实行标准化限时操作,各环节密切分工合作,发挥了“信贷工厂”流水线式的高效率。业务流程上,要进一步扁平化、标准化,充分体现“大数定律”的经营管理思想。前台抓营销和贷款调查,业务从单一的贷款,延伸到为客户提供理财、现金管理、银行卡等多种金融服务。即实现小微信贷业务的零售化,是小微信贷业务全面转型的需求。业务渠道上,对外要伸向每一个融资需求聚集的“社区”,对内要伸向网点、客户经理、网上银行等每一个业务处理平台。另外,在结算、代发工资、电子银行、银行卡分期等业务上,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方位服务,充分满足小微企业多方面的增值服务需求。如衡水市联社加强电子化建设,在全力做好信贷资金扶持的同时,把创新结算方式为切入点,全力满足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需求。对现金吞吐量大、资金划转频繁的小微企业,他们优先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优先安装POS机具;对小微企业聚集区优先安装布放存取款一体机,加快电子化银行建设。同时,为涉农型小微企业及商户优先推出具有存取款、转账、消费、查询等功能的新型金融自助结算服务终端,并进行专业培训,真正将“银行”安在小微企业的厂中、家里,此举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了良好的结算平台。客户经理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的信誉、生产经营、市场前景和资金需求情况。走访情况进行登统汇总,对当前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暂时没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同样进行登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对与多家金融机构均有信贷业务的优质小微企业,采取重复上门营销、一盯一、不松劲的服务模式,确保优质客户资源不流失。衡水市联社把在“大走访”活动中遴选的重信誉、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尤其是涉农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扶持目标。在信贷规模总体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他们通过积极的内部挖潜,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将有限的信贷规模全部用于支持优质小微企业的发展,并重点将资金投向于成长型、农业型、科技型的小微企业。他们做好后盾解危解难,对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信誉良好,但出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做到不抽压贷款;对符合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给予2次扶持,帮助其尽快走出困境。 由于小微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光靠银行工作人员去挖掘优秀的小微企业,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不一定可以真正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些银行已与商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市工商局、中小企业局、联交所、中小微企业融资超市等机构)、供应链核心大型企业等有可能掌握小企业信息的机构进行合作,加强银政银企有效对接,如银企座谈等业务推介活动。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众多融资需求聚集的角落。有利于营销经理全方位了解小微企业和快速批量发掘优秀小微企业,贷款准备阶段即已实现专业化、流程化管理。由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计贷前准备表、建立贷前准备指引等。坚持“双人、实地、面对面”调查原则,通过贷前准备阶段的细化,避免了客户经理处理一笔贷款业务需要进行多次现场调查的情况,合理控制了成本和风险。建议政府部门借鉴省内张家口等地成功经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便于金融机构减轻贷款风险防范压力,免除银行后顾之忧,全力放开手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中台做产品制度保障,后台进行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流程环节简化。从优化审批流程和议事规则入手,小企业授信不需要上“信审会”,审批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别化准入和授权,对一定金额以下的授信取消准入环节,如有些银行对融资需求500万元以下的不要求企业提供审计报告,融资需求200万元以下的双人签批即可。分支行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划分为营销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三大岗位序列,分管前中后台,协同作战,协调配合。风险经理即是专职信审员,提高审批权限,实现风险的垂直管理和审查审批的专业化。“铁三角”模式不仅实现了合理分工,提高了效率,同时起到了相互制约、防范风险的作用。构筑小企业从贷款信用评级、授信、贷款审查到贷款发放的直通式“绿色通道”。 实行小企业贷款“无缝隙”紧凑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组织前、中、后台人员进入现场集中“把脉会诊”,务必做到在2—3天内“接力式”完成对客户的调查、评级、授信和审批工作,明显缩短贷款办结时限。 为有效调动和激发开展小企业信贷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杜绝在该项业务发展上存在的动力不足问题,银行可出台专项奖罚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双向督导。一方面,对小企业客户经理按业务量进行单独考核,奖勤罚懒;另一方面,把小企业贷款业务發展情况作为评价支行班子工作业绩的核心内容,并与管理者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同时,实行差异化的贷后管理模式,做好预警处置,着重加强对小企业业务的检查监督。客户经理应定期对所发放的贷款户进行全面走访,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资金使用及需求情况,确保资产业务有序健康发展。可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言谈、抽查账户交易记录等方式开展贷后跟踪检查,包括贷款用途是否按约定使用、企业产品质量是否有所变化、产品市场如何、抵押物保管情况、保证人经营情况是否有变化等,对存在风险因素及时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提出预警方案,化解风险。
三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金融客户定位和营销策略。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特点,建立“一行一策”的差异化授权政策。小企业信贷客户范围重点锁定“一圈两链”、“一区两会”、“一优两新”客户群体。“一圈两链”即商圈、供应链和销售链,“一区两会”即工业园区、各类商会和协会,“一优两新”即优质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文化及网络产业。坚持有保有压,重点支持具有成长性、信用状况良好的小企业。对创立基础较好、产品有市场、技术含量较高、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小微企业通过项目推介、管理参与、信贷支持,促进其做大做强。对高耗能、高污染、高危待业小企业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政策。突破客户面窄的限制,不仅面向私人银行客户,而且面向供应链配套企业、专业市场客户、在该行有稳定结算的客户。比如建行重庆市分行针对重庆市大制造业布局特点,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上游众多的配套小微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是该行破解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实体经济的一大亮点。
在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上,突破抵(质)押依赖,仅凭企业自身良好信用和稳定经营,即有望获得贷款。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两大障碍,一是缺少抵押物,二是是信息不透明。如果银行不能放松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要求,那么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最终还是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目前国内多家银行在抵质押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不再局限于土地、房产质押。此外,推出了基于林权质押、基酒质押、仓储存货(仓单)抵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抵押物还可以是大中型机具、农副产品、承包经营权、排污权、订单和特许经营权;如建行江津支行该支行结合所在区域特点和市场情况,以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和平台,以提供国内保理服务为突破点,围绕其产业链批量化拓展小微企业客户。该类客户只需将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建行,即可获得融资支持,不仅大大缩短了应收账款周转期,而且突破了小微企业融资对抵(质)押的依赖。
目前,多家银行丰富了担保方式,与担保公司建立客户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关系,或推出企业联保业务,几家企业互保联保或者找具有一定资产的自然人作担保等方式,解决了小微企业无抵押物的难题。对持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但暂不具备小微企业融资条件的潜在客户,某些银行积极进行前期培育,并给予个人经营贷款支持,待其发展成熟具备小微企业条件后,按照小微企业条件提高授信额度,予以更大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逐步壮大。对现有的小企业客户,根据企业成长过程和融资需求,逐步增加对其授信和融资。多种担保方式的创新,催生了多样化产品,针对不同小额信贷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多家银行创新推出了多款小额信贷产品。因企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和推出与之相配套的融资方案,可为小微企业提供小企业商品融资、网络循环贷款、国内保理、周转贷款等个性化专属系列产品。在条件成熟的县区,开办小企业经营型物业贷款、标准厂房按揭贷款、品牌汽车产业链贸易融资等业务。从城市到农村、从小企业老板到机关公务员、从农户到城市个体户、从小微企业到中小企业、从下岗职工到私营业主,覆盖从1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全部贷款额度,全方位满足城乡小额信贷客户的融资需求,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额贷款产品体系。如农行四川分行开发简式快速贷款、“智动贷”自助循环贷款等9项中小企业专属产品;哈尔滨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领域,围绕供应链、产业链可开发了多款无需抵押的贷款产品,现已形成五大系列27款小企业信贷产品体系,即以各类商品市场和集群客户为目标,采取批量准入、批量营销的“商全通”贷款;以“商超通”、“佳易通”、“医保通”、“政采通”为主体的供应链融资产品体系;以房全通、经营性物业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为主的抵押担保型融资产品体系;以汽车合格证质押厂商回购贷款、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授信业务、动产质押授信业务等为主的销售链融资产品体系;以微贷、增信通、小企业积数贷款等为主的信用类融资产品体系。这些特色贷款产品投放区域市场后得到了广大小企业客户的认可和好评。在农村金融领域,哈尔滨银行根据农户特点研发了“金稻谷”、“助农富”、“金到府”、“助民乐”四大系列21款产品,有效满足了农村地区自然人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以及出国务工等各种资金需求。此外,还针对国营农场管理体制特点,设计开发了农场农户零售贷款、批量贷款和农户组合联保贷款等特色产品,推出“农村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地区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出国务工农户贷款”等特色业务产品,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空白。 四是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减少利率上浮。目前,小微企业由于受较高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无力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鉴于此,银行不应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一刀切”上浮,而是本着“替客户着想,对银行负责”的出发点,根据企业的风险状况,在上级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把握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灵活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在贷款利率浮动上,主动让利给小微企业一定的收益空间,对其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最大限度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浮动利率比例,减轻企业负担。从客户资信等级、贡献度、忠诚度等方面综合考评小企业利率浮动标准,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财务费用负担。在情感上、在实惠上体现对弱势企业“多予、少取、搞活”的人性关怀,积极承担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支持三农经济,对农户从事产业、企业发展潜力等情况,采取不同档次利率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和独特的风险控制技术。
一是建立以真实性为核心的小企业信贷调查技术。针对小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的特点,总结提炼了以“一个原则、两个重点、三个辨别、四个关注、五个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现场调查技术。一个原则即贷款调查以真實性为核心原则;两个重点即以调查还款来源、调查借款用途为重点;三个辨别即合同证照真伪辨别、经营场所真伪辨别、抵质押物真伪辨别;四个关注即关注客户现金流、关注客户上下游、关注产品质量、关注企业主口碑;五个方法即明知故问法、逆算倒推法、见微知著法、比较分析法、多点核对法。目前银行业内比较认可的评价标准是看“三品”、查“三表”。“三品”即企业主的人品、企业经营的产品和企业主所有的物品,“三表”即为水表、电表和海关报表。也有一些银行还查看企业的纳税单,实地盘点企业库存、经营产品及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层从业经历及个人诚信、股东个人存折交易流水反映的现金流状况等,分析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通过对客户情况由点到面的全面分析,应用以真实性为核心的小企业信贷业务调查技术,为小企业客户准入及风险识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独特的小额信贷电子技术和小企业信贷风险计量技术。某些银行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成立了小额信贷研发中心,借助国际小额信贷先进技术,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微小企业贷款管理系统、农户贷款管理系统、数字化房产评估系统,拥有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颁发的多项软件著作权证书,这些系统已成为促进小额信贷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有的编制了新一代小企业信贷系统需求书,构建了小企业信贷系统架构蓝图,形成“瘦核心、大外围”的应用模式及精细化数据管理等七大模块功能创新。通过独立研发的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模型,对客户进行评级打分,作为客户准入筛选的第一关,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形成了以打分技术为核心的客户风险识别技术,同时在全行通过对现有信贷系统改造,实现信用评分的电子化管理,应用于贷前调查、综合授信及信用卡审批业务之中。通过在评分中科学设置财务与非财务、企业主与担保信息等多维指标,在全行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计量信用风险,实现了与评级相结合的预授信制度。
三是建立独特的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技术。某些银行创新推出了小企业信贷业务“六维贷后管理法”:从细分管理对象、联动交叉检查、实时风险预警、贷后管理监督、实施递进清收、多元手段处置六个维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贷款管理,包括贷款检查、风险预警、逾期贷款清收、检查与清收记录、档案管理等内容。总结提炼出“10+2审贷法”:“10”即在授信审批过程中要把握的十个关键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分析、信用记录分析、行业分析、生产与经营情况分析、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分析、融资情况分析、借款用途分析、担保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分析、融资方案分析等,“2”即外部合法、内部合规。
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勇于开拓、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