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频域混合方法包括时域谐波平衡(HB)方法和非线性频域(NLFD)方法.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谱方法离散时间偏导数项,从而将非定常控制方程转化为准定常控制方程进行求解.不同的是,前者求解不同时刻的时域控制方程,求解变量是不同时刻的流场变量;而后者通过同时对流场变量及方程残差做傅里叶变换求解不同频率组分的频域控制方程,求解的是流场变量的傅里叶系数.除了算法上的差距,目前关于这两种时频域混合方法的优缺点知之甚少,国内外对比研究这两种方法的文献也未发现,这增加了研究人员选择合适时频域降阶方法进行非定常流场分析时的困难
【机 构】
: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安710072;航空发动机内流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频域混合方法包括时域谐波平衡(HB)方法和非线性频域(NLFD)方法.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谱方法离散时间偏导数项,从而将非定常控制方程转化为准定常控制方程进行求解.不同的是,前者求解不同时刻的时域控制方程,求解变量是不同时刻的流场变量;而后者通过同时对流场变量及方程残差做傅里叶变换求解不同频率组分的频域控制方程,求解的是流场变量的傅里叶系数.除了算法上的差距,目前关于这两种时频域混合方法的优缺点知之甚少,国内外对比研究这两种方法的文献也未发现,这增加了研究人员选择合适时频域降阶方法进行非定常流场分析时的困难.本文将分别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验证的方式详细对比研究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研究人员在选择这两种降阶方法的时候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为揭示静电喷雾冷却过程传热强化机制,设计搭建了静电喷雾冷却传热实验台,对比研究了滴状、微滴、锥射流及多股射流模式下的喷雾粒径、喷雾速度等雾化特性,分析了雾化模式及工质流量对冷却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压逐渐增加,喷雾粒径不断减小、喷雾速度不断增大,且电场力逐渐主导液体破碎及喷雾液滴撞击换热面过程;此外,随着雾化模式由滴状/微滴转变为锥射流/多股射流时,电场力可有效促进单相换热区的喷雾液滴铺展以及抑制过热状态下的液滴反弹,使核态沸腾阶段向更高表面温度方向延伸,喷雾冷却换热能力显著提升.
本文建立简化二维流化床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对流场内九个点监测压力与固相体积分数数据.对数据进行后处理计算流场的关联维度与K熵,通过比较判别系统混沌程度与气速关系.结果 显示随着气速增加,系统混沌程度增加.相空间重构图像、关联维数与K熵结果均显示出流场存在不对称,相比于相空间重构图,关联维度与K熵更精准地表示监测点时间序列的混沌强度.压力项与固相体积分数混沌程度变化并不对应.随流速增加气固交换混沌程度的较大值由中部转移至两侧并且左右数值更加趋近相同,压力关联维度在底部随速度先增后降.
本文首次提出使用机器学习XGBoost算法作为气动性能的回归模型,并使用全局寻优算法MaxLIPO置信域方法在回归模型上进行寻优的气动优化方法.为保证回归模型在最优值附近的准确性,采用动态识别加点法构造动态更新的回归模型,并使用双重收敛准则判断优化流程的收敛.构建优化流程后,对一种新型减重高压涡轮叶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流程相较传统优化方法能实现气动性能的快速有效寻优,在最优值附近的回归预测精度达到与CFD结果误差极小的水平,并能分析各几何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权重,最终实现了对减重涡轮叶型的有效气动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开展了水平表面水-酒精混合工质Marangoni凝结实验,研究了液珠表面温度随液珠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射流水温、酒精蒸气质量浓度及蒸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液珠表面平均温度随液珠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同一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当射流水温升高时,液珠表面温度分布曲线朝着更小半径和更高温度方向移动.当酒精蒸气质量浓度从0.5%增大到10%时,液珠表面平均温度整体下降约4.5℃.随着蒸气压力增大,表面温度分布向着更高温度及更大半径方向发展.
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级离心压缩机中,末级离心压缩机需要在高压力环境、大负荷流量下持续高效运行.作为一种变工况调节技术,进口导叶调节可以有效改善压缩机气动性能,扩大其工作流量范围和压比范围.本文以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所采用的高压离心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进口导叶调节时的压缩机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进口导叶调节可以有效拓宽压缩机运行工况范围,工作流量范围扩大了 30.4%,压比范围扩大了 427.4%.然后,本文采用Kriging插值模型获得了压缩机综合性能曲线图和不同储能工况需求
真实油气储层中的孔隙形状极为复杂,Yang-Laplace方程无法模拟多边形孔隙的毛细管行为.为了研究润湿性及孔隙几何形状对规则多边形孔隙毛细管行为的影响,基于MS-P理论及多边形孔隙两相驱替法则,在均匀润湿状态下推导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形孔隙的排驱与自吸毛细管压力理论模型,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润湿性及形状因子孔隙的毛细管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相同润湿性的排驱与自吸渗流特征在孔隙角隅处相同,而在中央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接触角的增加,油相排驱阻力与水相自吸动力减小,油相自吸动力与水相强制自吸阻力增
本文利用简化的水平集-流体体积耦合算法(S-CLSVOF)及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对非牛顿流体液滴袋状破碎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基于Herschel-Bulkley型非牛顿流体模型,计算分析了在不同韦伯数下液滴袋状破碎的形变程度、气液界面发展过程及曳力系数变化趋势.结果 表明:在低奥内佐格数下的液滴袋状破碎过程中,非牛顿流体相较于牛顿流体在破碎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液丝.而随着韦伯数增大,非牛顿流体液滴在流向与径向上的形变程度加剧,曳力系数增大,气液界面变化显著.
可逆多翼离心风机可直接通过叶轮正反双向旋转实现不同风口的送风.本文以具有快速机动游动特性的鲹科鱼类为仿生原型,设计完成了一种S型仿生叶片,并对带有该S型仿生叶片的可逆多翼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和实验研究.其中,S型叶片中弧线为两段圆弧反向对接形式,并以叶片进出口角、弧线相切角和中间圆系数作为设计参数进行了正交设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型仿生叶片的出口角对正反转的气动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出口角大小的改变,正转风量和反转风量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与原型直叶片相比,S型仿生叶片能够有效改善非工作出口侧流
为了了解液滴表面热流型演变规律及其对蒸发速率的影响,采用稳态蒸发实验研究了加热基底上乙醇和水滴的蒸发过程.液滴半径固定在R=2.5 mm,高度变化范围为0.4至1.4 mm.结果 表明,随着液滴高度降低,乙醇液滴表面出现了中心不均匀的温度波动、热流体波及Bénard-Marangoni流胞,而水滴表面则没有明显温度波动.随着基底温度升高,液滴内部热对流增强;随着液滴高度降低,乙醇液滴蒸发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而水滴蒸发速率则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证实热对流对液滴蒸发速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测井仪用于勘探地底油气资源分布,面临着高温环境.为保证正常作业,常采用保温瓶将测井仪内部的电子器件与高温环境隔离.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保温瓶的传热过程进行仿真并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验值平均误差在10%以内,说明仿真模型较为准确.同时仿真结果发现保温瓶在升温过程中轴向温度分布呈“抛物型”,端部漏热是最主要的漏热方式,占比92.76%.本文最后还探讨了反射屏辐射率、层数及保温瓶材料对其隔热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