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星火·中短篇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立文,1975年生,中国作协会员,新余市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发表于《文艺报》《散文》《作品》《西湖》《星火》《四川文学》《湖南文学》等刊。著有散文集《水妖的歌声》、历史随笔集《时间深处的背影》、短篇小说集《别》。
  一个“老”字,下面藏着一把匕首,跳动着岁月流逝的光芒,把人的生命力砍削得所剩无几。我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它把我的头发几乎削光。
  对我而言,头发浓密的形象只属于三十五岁以前。前段时间搬家,我从一大叠相册里翻拣出一张刚刚参加工作时的照片。那一年的我十八岁,穿人字拖,着蓝色上衣,黑亮厚密的头发如长势凶猛的野草。照片中的我站在学校后面的土坡上,桀骜不驯地盯着前方。如今对镜独照,亮晃晃的头顶让我如坠梦里—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头顶竟然成了一块坚实无比的沙地。这些年,亲朋故交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哎呀,你的头发呢?他们的一声惊呼中,我头皮一阵发麻。是啊,我的头发去哪儿了?我摸摸空空如也的头顶,发觉它们被无数个加班日夺走了,被若干页令人讨厌的公文挖走了,被那些苦熬着又毫无意义的东西连根拔除了。我顶着一块尴尬的沙地进菜市场,上班,散步,与朋友喝酒,不禁怀疑自己的真实年龄。各种社交场合,人家问我出生年份时,我常常故意加上十岁,希望麻醉那份自卑并以此减轻光阴飞度带来的恐慌。
  在人的直觉里,头发的密疏、亮度和生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一个人气血足则头发浓密而黑亮,反之,则稀疏枯涩,如同荒漠。
  有一次在会展中心看演出,散场时,旁边一少妇吩咐小孩:“宝宝乖,让一下这位爷爷。” 在下我腰不弯背不驼,就这样成了爷爷辈吗?我立在狭窄的过道里,沉默了几秒钟,一边侧身,一边按捺悲愤说:“谢谢你,小朋友。”回到家中,我瞧着镜子里的我,想骂两句娘,终究忍住了。我愿意宽恕那个视力不佳的少妇,毕竟,暗淡的灯光下,再好的眼神也看不清我头顶尚存的稀稀拉拉的短发。还有一次,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向我问路,“这位大哥,社保局怎么走啊?”我愣在那儿,随后无奈地笑笑,为她指了路。
  一位朋友喜欢给我拍照,专门拍我的后脑勺,然后发给我。我说:“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答曰:“找光源。”真是哭笑不得。
  一同事比我小两岁,最近头顶也渐露稀疏之象。某天,他突然大叫:“完了完了,不能跟你一个办公室,你看掉头发也会传染。”他低下头让我察看他的头顶,果然出现了一块让人痛心的地方。我将信将疑,心中一凛—果真会传染,那就麻烦大了。这么大一笔青春损失费咱赔不起啊!
  几位曾经嘲笑我头顶的朋友,近年来他们的头发也越来越少,让我心生几分慰藉(请原谅我的心理失衡)。看来,掉头发是势不可挡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可奈何“发”落去!是啊,你能嘲笑一个人的生理缺陷,但不能阻挡生命规律。老了,就要掉了。瓜熟也将蒂落呢。
  它大肆削减了我的记忆力。
  想当年,我复习功课参加成人高考和本科自学考试,几乎过目不忘。可如今,每次锁好车走出几步,又掏出钥匙按一下锁车键。儿子经常埋怨我说话重复啰嗦,一句话至少说三遍。我问他,真的说了三遍?你老子我的记忆力有那么差?可是为什么二十多年前收藏的一本连环画,名字我还记得?为什么读初中时,在学校后面山坡上背诵政治习题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为什么手背上的伤疤我还记得是哪个兔崽子咬的?“你真傻,这正是步入老年的标志—越远的事越清晰,越近的事越容易忘记。要高度警惕啊!”妻子说。
  妻子的话,还真成了事实。若干次回家时钥匙插在门上忘记取下,若干次预约煮饭忘了按开始键,若干次外出办事或喝酒雨伞丢在路上……儿子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爸,要不要写张卡片挂在你胸前啊,要不然哪天忘了回家的路就麻烦了。”我低头默念了一遍妻子的手机号码,然后很坚定地摇头说:“不需要。”
  它夺走了我的脚力。
  以前,我跑3000米轻轻松松;现在才跑1000米两腿就发软。四五年前,我可以在30度的斜坡上跑步;现在,平地上跑步也坚持不了几圈。晚上去公园散步,第一圈还能跟上妻子的步伐,第二圈就落后十几米了,只好求她停下来等我。特别是陪妻子逛街,走了几家店,第一件事就是找沙发。妻子不停地试衣服,在镜子前晃来晃去,店员不停地夸赞她的身材,穿啥都漂亮。妻子抵挡不住店员的进攻,就问摊在沙发里的我:“好看吗?”我说:“好看好看。”
  “真的假的?”
  “真的。”
  “哼,就知道你敷衍我,不逛了,回家!”
  “哎哎,好不容易来一趟,买一件吧?”
  妻子头也不回,走了。我心想,不买拉倒,我转得脚痛不说,还省了几百块,多划算!
  我的脚力呢?
  还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某天上公厕,见两位仁兄站在那儿小便。年纪轻的那位叫年长的往前走一步,年长的说:“没事,我居高临下,保证百分百命中目标。”年轻的嘎嘎大笑说:“别逞能了老兄,你还是乖乖往前走一步吧,不然子弹全脱靶了。”
  你服与不服,年龄咄咄逼人地摆在那儿。
  衰老的另一个标志是视力急剧下降。
  一次看电影,取票时竟然一连输错了两次验证码。我摘掉眼镜,手机屏幕上的阿拉伯数字异常清晰。到这时,我才发觉“近视加老花”的年龄已经来临。
  晚上坐在台灯下,翻开书本刚读几页,那些排列齐整的五号宋体字就触电似的颤抖起来,文字的重影在我视线里跳跃。脑仁一阵痉挛,我不得不把书合上。刹那间,我仿佛听见文字打着呵欠,依次滑入昏昏欲睡的状态。一笔一划、遒劲有力的方塊汉字,却给我制造了难以为继的阅读障碍,这多像一则充满反讽意味的寓言。
  白天光线好一些,阅读时,我的眼睛不那么吃力。可是读着读着,思维经常像脱缰的马,肆意驰骋。这几天我读《静静的顿河》,读到关于顿河地区的风物描写时,脑海里总跳动笨重的锈迹斑斑的铁器的模样;读到哥萨克骑兵与德国龙骑兵作战的场面,鼻腔里总回旋着一股旷野上独有的肃杀之气。我把这种状态命名为“似是而非”的迷幻状态。肖洛霍夫的文字如平原上一列列隆隆行进的坦克,庄严,崇高,足以碾压所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酸腐文人。这种文字,我每天只读几页,只能读几页。我想在文字的刀锋和阴影里寻找遗失已久的精神钙片。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年纪大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变得唠叨。唠叨的原因是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成年人已经形成一套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任何不符合他(她)的标准的意见或看法,都是不对或者不妥的。不然,代沟如何产生?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要说上下辈,就是相差十岁的人之间都会产生代沟。
  我性子直,不擅长拐弯抹角,人际交往方面常常吃亏。七十多岁的母亲经常教导我:“对人要笑脸相迎,说话不能太冲……”同样的话听多了未免烦躁,心想我都做父亲的人了,这些东西还用你教?如今琢磨起来,母亲时时刻刻都在传授她积累了一辈子的人生经验啊。
  高考结束,儿子几乎天天卧在沙发里玩手机游戏。下班回家,瞧他那股专心劲,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免不了劝他:“少玩点,对眼睛和颈椎都不好。”网上看见一则消息,说一个少年沉迷手机游戏,最后颈椎不行,要动手术。我立即把消息转发给儿子,问他看了没有。儿子淡淡地说:“看了。我才不会那样。”第二天我又劝他别玩了。没料到儿子朝我两眼一瞪,说:“又是那句话,不会说点别的?”我哑口无言。
  我记得年轻时的自己是沉默的。那种沉默源自对世界的不满和对很多事情的不屑,通俗地说就是“横竖不顺眼”。渐渐地,我对儿子横竖不顺眼,动不动挑刺找茬。头发长了不剪,不顺眼;网购奇装异服,不顺眼;走路含胸驼背,不顺眼;不听父母话,不顺眼。有时叫他吃饭,他迟迟没坐过来,我立马发脾气。我成了一个填得满满的火药桶,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把我点燃。
  儿子一天天长大,与他的沟通越来越困难。我开始反思之前的种种错误,终于明白,身高超过自己的儿子不是父亲手里的橡皮泥,他有他的生活,有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他的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凭什么老子说的就是对的?凭什么儿子做的就是错的?你生他养他的目的是让他健康成长,并不是克隆另一个自己。
  我尝试以平和的口吻和儿子对话。我不再是那个永远正确,正确得有些可怕的父亲。我不再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我包容他的缺点,更喜欢称赞他的长处。我学会了倾听,而不是肆意批评。我发现自己的脸部肌肉由紧张变得松弛,用儿子的话说就是“学会了笑”。
  当然,我的话也多起来了,多到自己都感到诧异。一件琐事在我嘴巴里能演化为单口相声,相同内容的事情一天之中要讲两三遍。我怀疑四十五岁后,我大脑左半球的说话语言区突然活跃了起来。话一多,人也变得慈祥起来。慈祥挂在脸上,想不老都不行呀。
  年轻时经常埋怨母亲啰嗦,现在总算明白,如今的我们正在重演父母当年那一套。
  生命的轨迹是一个圆环。活着活着,我们就活成了父母的模样。
  衰老是每个人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阶段。衰老的目的地是死亡。
  身体机能退化让人恐慌,一旦濒临消失则使人恐惧。这是压在人们头顶的魔咒。为了破除这道魔咒,从古至今,很多人做出各种努力:帝王遍求长生之药,期待永远不死;现代人研究人体冷冻技术,渴望未来复活。寻访长生药的帝王都已成为泥土,接受尸体冷冻的人能否复活只能等待。这些努力或徒劳都是人类从生理学角度对死亡做出的回应,动机无非是借助生命的延长,无限期地享受触手可及的现实。我觉得这些举动愚蠢而可笑,没有衰老与死亡就没有成长与新生,科学技术再发达,也无法颠覆这个自然规律。长生不老或者择期复活有何意义?这些人如果长期占用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那么繁衍后代的价值是什么?生命的真正意义恰恰在于新陈代谢啊。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生命长度的可量化,才促使人们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是动用各种技术维持一具不会说话不会倾听也不会思考的躯体存活,还是顺其自然,让他(她)安静地走向终点?从亲情角度考虑,晚辈总想尽力延长长辈的寿命,这一方面出于情浓于血的依恋,一方面因为尽孝是最根本的伦理。一个生命,只要还有呼吸与心跳,总是不忍让他(她)离去。奄奄一息的病人躺在床上,身上插满各种管子的他(她)也许还想活下去,也许希望早点升入天堂。这样的生存意义何在,却是床前晚辈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技术与伦理学的矛盾在濒临死亡的病人身上汇集、缠绕,成为病人家属心头无法驱散的乌云。
  前两天,与妻子探望病中的岳母,给她喂银耳汤。妻子不停地喊她,银耳汤却从岳母的嘴角流出。“姆媽,这个是谁?”妻子指着我。岳母一直低着头,也许在看地面,也许什么也没看。缩在轮椅中的岳母,越来越瘦,越来越小,小到只剩两个黑眼珠,旁观世界。
  死不容易,生也艰难,每个生命降临世间都是奇迹。面对衰老,女人想用美容把青春尽量留住,但时间不会为她的容颜保鲜;男人想用思想显示智慧之美,却容易走向保守与昏庸。
  新陈代谢是一个循环运转的过程。黑暗而广袤的泥土里,一批批骨殖的磷火正在为无数新的生命照亮前行之路。
其他文献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此时的麻城应该是另一番景象:文化小镇游人如织,麻城广场欢声笑语,将军路上车流不息,正在准备盛大的杜鹃花节、桃花节、茶花节……  但是,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1月25日,麻城市启动一级响应,全市进入战斗状态。  麻城市委党建办干部张斌和他的家人已经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40多天。“我们家五口人都是党员,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冲在前面。”  28岁的张斌已有8年党龄,原本没有
摘要:1982年因《二月杏》遭受大规模批评的贾平凹,被迫再一次进行文学创作的转型。为积累生活经验,198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商州考察,足迹遍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等地,边走边写,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文本与商州地理之间形成了互文,考察他的行走路线也可以摸索出其文学创作的路线图。藉由此,寻根文学的源流也能得到某种呈现。  关键词:賈平凹;商州;寻根文学;文化地理学  从197
摘要:新诗中的长诗创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其他一些诗体取得的成就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诗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和一些诗人深度观照历史、现实的需要,长诗创作在新世纪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赵晓梦的长诗《钓鱼城》以宋元之交的钓鱼城之战为题材,既注重历史的真实,又以现代的眼光打量历史,深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时间、生死、命运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在艺术表达方面,诗人进行了有益且有效
摘要: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可以从宏观的方面谈,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本文以路遥研究为个案分析,提出已被人们接受、消化的文学史结论仍是可被怀疑的对象。尤其是一些文学史上的孤证需要谨慎对待,一份沉埋的孤证与文学史结论的阐释性的关系更需要认真处理。当前一份孤证因为沉默沉埋时间过久,已经损害了文学史结论的可靠性,在后一种孤证出现后,这种固化的问题被解除了。文学史结论又开始踏上了新征程。由此也会发现“如何
摘要:徐可散文直面當代乡村的发展变迁和存在的问题,以古今呼应的正史化写作回到历史现场,坚持历史散文的现实精神,“学”“识”“情”融合,对地方性知识的探索与深远的人生感悟、历史现实思辨结合在一起。他以真诚的“自我”直面当下现实,激活历史想象,深入现实描摹,介入时代精神,从而真正以现实主义回归了散文的古典传统。  关键词:徐可;散文;现实主义;古典传统  随着市场经济的消费转向,散文作家主体意识的张扬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读罢手中诗文,放眼望去,只觉天色爽朗,微风宜人。这是一个好天色,我想。  学着安妮宝贝,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和一条褪了色的牛仔裤,梳着极其淑女的麻花辫。走下楼,我慢慢向前踱去。不知不觉间,我又一次走在了通往镇南的那条小径上。  都说曲径通幽,况且镇南已衰落多年。一路,是极致的静,只有我自己踏过青石板的脚步声。  几十年前,人们还惯用水路。近水的镇南,因此繁
①十五岁时,正读初三,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班长。那种感觉,只有三个字:爽歪歪。  ②当上班长,得发表任职感言。我站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说,这一刻,我很幸福,我发誓,我会带着全班,夺得全校的文明班级称号。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③可是,铁姐们儿朱芷却没鼓掌,假装睡着了。  ④下课,张逸跑到我跟前白着眼道:“班头,那样的狗屁死党,踹了。”当时,张逸是副班长,所以,我们俩志同道合。  ⑤张逸对朱芷另一
2016年9月19日下午,中国首个由大陆企业家、科学家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是香港大学教授卢煜明,表扬他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的开拓性贡献;“物质科学”奖获得者是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获奖理由是他在新奇量子效应方面作出的开拓性工作。  未来科学大奖旨在“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
“文章不厌百回改,千锤百炼放光彩。”从古至今,很多佳作,甚至经典词句,都离不开作者的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本期,我们撷取几则古人推敲文字的故事,彰显大家们的匠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大家好好地品味与借鉴。  欧阳修改文章  欧阳修是个很喜欢和自己过不去的人,写好文章后总爱贴在墙上,自己躺着看,一边看一边修改。例如《醉翁亭记》里的“环滁皆山也”,这么简单一句,据说是撕烂好多稿纸才得出来的。欧阳修到了暮
主持人语:大学时上美学课,知道了距离产生美。后来同理从反面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夫妻之间会逐渐失去美感体验。和对象太切近了,功利直接影响判断的态度和立场,尤其是情感的左右几乎不可能摆脱。所以谨慎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实在是完全必要的自省。冲动是魔鬼,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惨痛的教训。也因此,面对历史的谦虚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是从这次疫情舆情中产生的一点点小感触。  文学也是这样。当我们踌躇满志陷入批评的狂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