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文章对初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从目标指引、优化设计、方法指导、检查评价、情感教学等方面进行课前思维导学,学生的物理素养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课前有效的思维导学训练能为高效物理课堂插上丰满的羽翼。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前;思维导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42-02
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应只局限在课中,课前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重要时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有效的思维导学训练为高效物理课堂助力,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摇篮。
一、初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现状
(一)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现状
1.有时课前思维导学目标不明确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在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时就让学生预习某章节,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预习目标不明确,造成课前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他们就不会对物理新概念、新规律进行探究。本该课前学会的内容,因无目标造成学习的无效,影响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2.有时课前思维导学缺少分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导学的内容都一样,造成后进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这样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3.有时课前思维导学缺少反馈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评价,但是有的教师忽视了课前导学的反馈与评价。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学生课前导学情况教师无从得知,课堂教学也会受到影响,照本宣科或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就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意义
1.有效思维导学可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学生在课前预习新的知识点,遇到的不懂的内容,往往就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或是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学生课前导学时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带着疑问学习,注意力容易集中,学习效果会随之提升。
2.有效思维导学可调动学生主动性
课前思维导学作为新课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潜移默化地锻炼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温故而知新
课前导学能对学过的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在课前导学中,学生要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要温习已学知识,不断复习,这样能加深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策略
(一)目标指引是課前有效思维导学的方向标
1.导学目标有效引领
导学目标犹如航海的灯塔,指引学生在课前进行思维导学时有明确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都会深入考虑在课前需要完成的具体学习内容,精心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问题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教材,突出教学重点,这样学生在解决导学问题时才会潜移默化地获取重要的知识点。课前思维导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有效导学目标。
2.导学问题层次分明
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学习物理知识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设计课前导学问题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样学生会有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富有层次性的课前导学是设计问题的方向,教师明确基本教学目标,然后在问题设计方面形式多元化,这样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拆分,或者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问题。
3.导学目标注重个性化
课前导学目标的设置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课前导学目标时可侧重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中等的学生除了提出上述要求外,可增加了解建立概念、探究规律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教师对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课前导学目标时就要考虑到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要求其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容,探究规律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新学概念和规律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实验等。这样针对学生的个性设计课前导学目标,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前思维导学的效率。
(二)优化设计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源泉
1.课前思维导学设计有针对性
具体来说,课前导学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二年级应侧重对学生课前导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为其更好地学习物理奠定基础,对初三学生重在训练其物理思维、引导其掌握物理学习方法。课前导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前导学提纲,以提升效果。初中物理课前导学还可以采用如下步骤:让学生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书认真细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精读难点内容,标注难点疑点;尝试练习,检验课前导学效果。
2.课前思维导学设计合理化
根据教材内容,合理指导学生课前导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导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提升课前导学的目标性;通过设计相应的知识练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后,尝试完成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使学生对关键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体验;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实验的探究。这样要求学生坚持做好课前导学,解决课前导学疑难问题,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能使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得到提高。 (三)方法指导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金钥匙
1.学贵在疑
学贵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课前导学中,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他们是在认真学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前导学《摩擦力》时,让学生将手按压在课桌上,用力向前推或者向后拉,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再列举生活中的相关实例,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提出困惑: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摩擦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也可以让学生提出猜想。学生有问题就有方向,这样课堂上也就有了学习目标。
2.圈点勾画
在课前导学时,圈点勾画能反映出學习的难点、疑点。对于学习的新内容,学生难免会有不明之处,此时此处要特别标明。对于已学会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物理意义、成立条件、应用方法做好标记,并在课本的空白处做上适当标注;特别是对于定律、概念中难懂或易混淆的词和句都要逐步推敲,做好笔记,以便在听课时更注意教师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在课堂上更关注学习,解决疑难之处,思维活动更具方向性、主动性,提高听课效率。
(四)检查评价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动力泵
1.检查评价有时间有制度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评价才有促进。课前导学不能流于形式,检查评价要落到实处。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导学情况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的前几分钟,要有明确的检查评价制度,对课前导学态度好的学生多加表扬,对不自觉的学生也要有适当的惩戒。教师还要定期对学生的课前导学情况加以评定,成果在班级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课前导学兴趣。
2.检查评价形式多样化
课前导学的检查评价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可以从学生课前导学笔记本入手,检查学生在课本的圈点勾画、课前导学笔记本上的笔记;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课前导学中的疑惑、收获,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课前导学的喜悦;还可以从交流中获悉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得知其学习新知识的情况。
(五)情感教学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助燃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提高用言语来表达教材中情感的能力。情绪具有传染性,教学中,教师是快乐的,学生就是快乐的,教师面带微笑,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思维也会更活跃,能更有效地接受信息输入,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好课,不是因教师的表现而精彩,而是因学生的思维碰撞而出色。充分的课前思维导学,能让课堂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有效性。课前有效思维导学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其求疑、求知历程,使其物理学科素养得到了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4(8):211.
[2] 柳思俭,淳于家新主编.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
[3] 杨帆.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预习方法的探究[J].读写算,2019(16):125.
(责任编辑 黄诺依)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前;思维导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42-02
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应只局限在课中,课前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重要时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有效的思维导学训练为高效物理课堂助力,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摇篮。
一、初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现状
(一)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现状
1.有时课前思维导学目标不明确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在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时就让学生预习某章节,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要求,预习目标不明确,造成课前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他们就不会对物理新概念、新规律进行探究。本该课前学会的内容,因无目标造成学习的无效,影响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2.有时课前思维导学缺少分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导学的内容都一样,造成后进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这样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3.有时课前思维导学缺少反馈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评价,但是有的教师忽视了课前导学的反馈与评价。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学生课前导学情况教师无从得知,课堂教学也会受到影响,照本宣科或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就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意义
1.有效思维导学可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学生在课前预习新的知识点,遇到的不懂的内容,往往就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或是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学生课前导学时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带着疑问学习,注意力容易集中,学习效果会随之提升。
2.有效思维导学可调动学生主动性
课前思维导学作为新课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潜移默化地锻炼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温故而知新
课前导学能对学过的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在课前导学中,学生要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要温习已学知识,不断复习,这样能加深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策略
(一)目标指引是課前有效思维导学的方向标
1.导学目标有效引领
导学目标犹如航海的灯塔,指引学生在课前进行思维导学时有明确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都会深入考虑在课前需要完成的具体学习内容,精心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问题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教材,突出教学重点,这样学生在解决导学问题时才会潜移默化地获取重要的知识点。课前思维导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有效导学目标。
2.导学问题层次分明
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学习物理知识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设计课前导学问题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样学生会有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富有层次性的课前导学是设计问题的方向,教师明确基本教学目标,然后在问题设计方面形式多元化,这样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拆分,或者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问题。
3.导学目标注重个性化
课前导学目标的设置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课前导学目标时可侧重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中等的学生除了提出上述要求外,可增加了解建立概念、探究规律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教师对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课前导学目标时就要考虑到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要求其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容,探究规律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新学概念和规律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实验等。这样针对学生的个性设计课前导学目标,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课前思维导学的效率。
(二)优化设计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源泉
1.课前思维导学设计有针对性
具体来说,课前导学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二年级应侧重对学生课前导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为其更好地学习物理奠定基础,对初三学生重在训练其物理思维、引导其掌握物理学习方法。课前导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前导学提纲,以提升效果。初中物理课前导学还可以采用如下步骤:让学生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书认真细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精读难点内容,标注难点疑点;尝试练习,检验课前导学效果。
2.课前思维导学设计合理化
根据教材内容,合理指导学生课前导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导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提升课前导学的目标性;通过设计相应的知识练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后,尝试完成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使学生对关键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体验;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实验的探究。这样要求学生坚持做好课前导学,解决课前导学疑难问题,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能使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得到提高。 (三)方法指导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金钥匙
1.学贵在疑
学贵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课前导学中,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他们是在认真学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前导学《摩擦力》时,让学生将手按压在课桌上,用力向前推或者向后拉,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再列举生活中的相关实例,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提出困惑: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摩擦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也可以让学生提出猜想。学生有问题就有方向,这样课堂上也就有了学习目标。
2.圈点勾画
在课前导学时,圈点勾画能反映出學习的难点、疑点。对于学习的新内容,学生难免会有不明之处,此时此处要特别标明。对于已学会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物理意义、成立条件、应用方法做好标记,并在课本的空白处做上适当标注;特别是对于定律、概念中难懂或易混淆的词和句都要逐步推敲,做好笔记,以便在听课时更注意教师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在课堂上更关注学习,解决疑难之处,思维活动更具方向性、主动性,提高听课效率。
(四)检查评价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动力泵
1.检查评价有时间有制度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评价才有促进。课前导学不能流于形式,检查评价要落到实处。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导学情况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的前几分钟,要有明确的检查评价制度,对课前导学态度好的学生多加表扬,对不自觉的学生也要有适当的惩戒。教师还要定期对学生的课前导学情况加以评定,成果在班级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课前导学兴趣。
2.检查评价形式多样化
课前导学的检查评价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可以从学生课前导学笔记本入手,检查学生在课本的圈点勾画、课前导学笔记本上的笔记;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课前导学中的疑惑、收获,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课前导学的喜悦;还可以从交流中获悉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得知其学习新知识的情况。
(五)情感教学是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的助燃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提高用言语来表达教材中情感的能力。情绪具有传染性,教学中,教师是快乐的,学生就是快乐的,教师面带微笑,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思维也会更活跃,能更有效地接受信息输入,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好课,不是因教师的表现而精彩,而是因学生的思维碰撞而出色。充分的课前思维导学,能让课堂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有效性。课前有效思维导学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其求疑、求知历程,使其物理学科素养得到了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4(8):211.
[2] 柳思俭,淳于家新主编.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
[3] 杨帆.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预习方法的探究[J].读写算,2019(16):125.
(责任编辑 黄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