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直接影响到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改善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亲子沟通  听障儿童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到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以及儿童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也受到关注。然而有一种类型的儿童往往被忽略——农村听障儿童。长期以来,国内关于听障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家庭教育领域或是家庭教养的观念及方式,对于儿童亲子沟通的研究不多,对文化知识落后的农村地区的亲子沟通的研究就更少。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利于听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现;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学校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教育,为听障儿童融入社会交流奠定基础。我国农村听力障碍儿童占听障儿童的80%,因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使得农村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成员无法通过正确的方式、途径和听障儿童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从而影响到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
  二、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现状
  本文作者通过与农村听障儿童家庭成员进行访谈,以及对农村听障儿童与家长沟通的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农村听障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沟通方式单一
  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农村听障儿童的口语发展基本为零。农村听障儿童因缺少早期的语言康复训练,导致他们不会口语,形成了“十聋十哑”的普遍现象。本文作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农村听障儿童的亲子沟通方式存在单一性,具体的沟通方式有三种,分为低年龄阶段的指点、书写和高年龄阶段的家庭手势。
  1.指点
  在低年龄阶段的听障儿童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听障儿童用指点来表述自己的需求及意愿,但多数时间儿童能自己去拿自己需要的东西。家长反映儿童有需求时会通过用手指该物体来进行意愿表达,如赶集时,儿童会把家长拉到商店里,用手指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通过猜测和儿童进行确认,理解儿童想要表达的意思。
  2.书写
  在听障儿童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之后,若儿童无法通过指点让家长理解自己的需求时,儿童会通过写字、写拼音、画图画等能在纸上呈现出的方式进行生活需求及简单的其它方面需求的表达,但是文化程度低的父母根本无法看懂。
  3.家庭手势
  研究表明,家长更偏向于使用家庭自创手语,聋儿家庭手势是他们日常生活交往的主要工具。笔者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中国手势语的构词方式有形象、简洁两大特点,因此在农村的听障儿童家庭里则会出现自创的手语,高年龄阶段的听障儿童则会根据父母自创的家庭手语来同家长进行需求沟通及简单的其它方面的沟通。
  (二)沟通质量差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听障儿童与家长的沟通呈现出沟通质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家长的沟通意愿弱和沟通频率低两方面。
  1.家长的沟通意愿弱
  通过与农村听障儿童家长进行访谈,发现在听障儿童的家庭中,儿童与家长的沟通意愿高于家长与儿童的沟通意愿。90%农村地区听障儿童的家长对听障儿童的亲子沟通现状持“不需要沟通”的态度,呈现出对听障儿童的亲子沟通漠不关心的普遍现象。当问及家长和听障儿童的沟通情况如何时,家长反映“不知道怎么沟通和沟通什么”。听障儿童的家长甚至表示不需要同听障儿童沟通,对听障儿童的态度是让其吃饱穿暖,其它的事情就交给特殊学校来完成,如听障儿童有需要时会主动同自己进行交流。沟通则成为家长与听障儿童之间可有可无的相处方式。家长对听障儿童的沟通意愿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忽略了亲子之间的沟通。如此一来,除了听障儿童有需求沟通时主动同家长进行沟通以外,在听障儿童亲子溝通方面双方均处于被动方。
  2.沟通频率低
  农村家庭的家长因忙于农务进而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儿童进行交流,导致他们之间的沟通频率较低。农村听障儿童的家庭都至少有两个孩子,除听障儿童以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均为健听人,家长偏向于对健听孩子的关注,疏于对听障儿童的关注。通过走访发现,存在亲子沟通问题的听障儿童,年龄分布在7-16岁。这个年龄段正好是我国听障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因农村的经济、文化落后于城市的普遍现象,特殊教育学校的设立情况还属于农村地区无特殊教育学校,仅仅在县中心才设有特殊学校,为了解决听障儿童上学不便的问题,学校制定了农村偏远地区的听障儿童要寄宿的校园管理制度,导致家长与听障儿童相处的时间又大大减少至周末两天时间,而在这两天时间内家长和听障儿童无法进行长时间沟通。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中甚至存在一种“零沟通”的极端现状。这种“零沟通”现象普遍存在于听障儿童已经完全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听障儿童家庭。
  (三)沟通内容不一致
  听障儿童想要与家长沟通的内容较多,这是基于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喜欢同别人分享的原理,而家长与儿童实际沟通的内容较少。听障儿童的家长因与听障儿童的生活经历存在差异,对于听障儿童的学习状况也因各种原因基本不予过问,这就造成家长不明白儿童表达的沟通意思。听障儿童家长因不理解而忽视儿童的主动沟通表现,“鸡同鸭讲”的现象在农村听障儿童家庭出现的频率较高。
  听障儿童会和家长表述自己的生活需求,还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的生活,例如,我今天完成了爸爸交给的任务;晚上爸爸做了我喜欢吃的土豆;我的老师长得像妈妈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达内容。
  家长想要与儿童沟通的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状况,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听障儿童的家长和听障儿童沟通的内容多为生活需求。例如,家长会询问孩子饿不饿,冷不冷、热不热,想吃什么,要买什么等儿童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家长因拘于不懂手语而不和听障儿童进行沟通。   (四)沟通对象偏向于母亲
  调查发现听障儿童的亲子沟通和普通家庭亲子沟通存在相同問题,即亲子双方的性别也影响亲子的沟通。
  相关研究发现,孩子比较倾向于与母亲进行沟通。笔者通过走访听障儿童的家庭也发现,听障儿童的父亲不在家的时间多于母亲,这是社会生活环境所决定的。从时间来讲,听障儿童没有时间同父亲进行沟通,即使是和父亲沟通,听障儿童父亲则表现出喜欢的话题就同听障儿童交流,不关注的话题就对听障儿童的沟通采取忽视的态度。在这样的前提下,造就了听障儿童家长都在场的情况下,听障儿童更愿意同母亲沟通的现象。
  三、对策
  基于农村听障儿童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想要解决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依附于解决听障儿童和家长之间的问题,还要从儿童和家长在沟通中涉及到的其他因素进行改善,就此提出四个有关方面的建议。
  (一)听障儿童
  1.发展多方面沟通技能
  因农村听障儿童没有在适当年龄进行助听器佩戴、人工耳蜗的植入、早期语言的干预,使得听障儿童的口语能力差,故听障儿童在校应主动进行手语及口语的学习,要做到不仅能看懂专业手语也要做到能看懂多数自创手语。听障儿童要加强自身的沟通表达能力,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社交沟通技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同家长及他人进行沟通。
  2.及时调整沟通意愿及态度
  听障儿童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更愿意和聋人圈子里的人沟通。首先,他们有相同的沟通方式,即专业手语和部分聋人认同的自创手语。其次,他们有相似的沟通内容,即学习状态、生活。这使得听障儿童不太愿意同健听人群沟通,和家长的沟通意愿也因家长忽视而减弱。听障儿童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要建立和需要沟通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的意愿,在沟通意愿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反馈时要调整好自身的沟通心态。
  (二)家庭成员
  1.加强文化知识技能学习
  农村听障儿童家庭因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接触过有关听障儿童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听障儿童使用的手语处于“一概不知”的状态。因家长的“无知”导致的种种阻滞听障儿童沟通发展的现象在农村听障儿童家庭普遍存在。农村听障儿童家庭成员应进行听障儿童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运用有利条件学习、了解听障儿童,学习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有效方式方法。
  2.明确沟通意义主动沟通
  农村听障儿童家长的思想是亲子沟通问题的根本。家长忽略了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重要性,造成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忽略儿童的沟通意愿,儿童在长期得不到家长对沟通的回应便产生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心理现象。家长应该转换陈旧的封建思想和“无需沟通”思想,应对听障儿童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家长要建立主动和听障儿童交流沟通的意愿,明确听障儿童亲子沟通对听障儿童有百利而无一害,变沟通中的被动思想为主动,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主动找听障儿童沟通,找双方互感兴趣的沟通话题进行交流。
  3.增强父亲与听障儿童的沟通
  农村听障儿童存在与母亲的沟通多于与父亲的沟通的普遍现象。因父亲与听障儿童的沟通更有利于听障儿童对事物概念的建立,因此,在农村听障儿童的亲子沟通中,父亲应主动地与听障儿童进行亲子沟通,多与听障儿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意愿,改善听障儿童与父亲沟通少的普遍现象。
  (三)学校
  1. 强化儿童语言发展能力
  因农村听障儿童入学前的口语发展基本为零,聋校应对新入校的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强化教育。由于农村听障儿童入学较晚,普遍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缺乏必要的语言准备。因此,学校对一年级的新生要强化语言教育,规范他们的家庭手势,尽快教给他们学校生活和社会学习中必要的手语,并辅以看话和说话训练,让他们能顺利地从家庭手势过渡到聋人手语和教学口语中来,为以后的同他人沟通和学习打好基础。
  2.组织相关培训活动
  学校要在开学之初对听障儿童的家长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有关听障儿童的知识讲座,聋人生活手语讲座,怎样做好一名特殊儿童家长的相关知识宣讲。学校还应该聘请相关培训机构的社工,帮助农村听障儿童家长对该地区听障儿童残疾福利待遇进行了解。
  (四)社会
  因农村听障儿童生活于农村地区的局限性,听障儿童及其家长没有得到过社会的种种福利待遇,听障儿童的亲子沟通需要有社工的介入,对家长进行听障儿童早期教育的知识与方法的培训。农村听障儿童的早期教育的重点是家庭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家长及家庭其它成员进行基本培训,为家长提供全面和客观的康复及教育信息,为他们提供最适应听障儿童个体需要的教育方法以及沟通方法。
  四、反思与总结
  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困难,沟通效率低是农村听障儿童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要解决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问题,首先就要从沟通的双方出发,从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现状呈现出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解决,然后从影响农村听障儿童亲子沟通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改进的可行性意见,这样之后农村听障儿童的亲子沟通问题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进一步扩大到促进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对听障儿童的学校沟通,社会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社会中的人。
其他文献
本学期有幸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虽然接触低段学生多年,每年都有着不同的收获,但是这届学生对我来说感触还是蛮大的,也可能因为我担任班主任的原因,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校领导与家长给了我一段自由的横冲直撞的美好时光,让我将海读的种子铺满墨雅班的每处角落。  一、《学拼音儿歌77首》  一年级最开始我们全班都预定了一本《学拼音儿歌77首》,最开始用传统的方式给孩子们上课,半个月下来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孩子们不
期刊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环保教育迫在眉睫。而临港为一个临海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但是也最直接的感受到了海洋污染的严重。因此,关爱海洋,必须从环保着手,从娃娃抓起,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的培养,贯穿在一日生活中去。  关键词:幼儿;关爱海洋;环保意识;海洋文化  幼儿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份子,我们要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关爱海洋的情感,
期刊
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今后成长有深远影响。培养幼儿文明行为,养成文明生活的方式,就是要让他们学习文明的交往礼仪,养成礼貌的行为举止;就是要让他们感受清洁带来的舒适,形成自身对清洁的需要,懂得爱护公共环境的整洁;就是要让他们体验守规则的重要,同时要关注和尊重他们自发生成的规则。由此得出,幼儿文明的行为举止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含了:有礼貌、爱清洁、守规则等方面。我以“文明的行为举止”为研究主题,展
期刊
仫佬族属于广西少数民族,也是广西土著民族。大部分的仫佬族居住在罗城县,这里也有少数侗族、壮族及苗族居民存在。多民族的交互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如何将这些乡土资源开发并运用到小学教学中是现如今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仫佬族与小学课程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对小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生命教育以及本真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
期刊
摘要:由于科学课在农村不被重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低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
期刊
一个没有精神家园的人,身心是无所归依的。   ——题记  班上有一个男生,看上去很诚实。如果不是当班主任,对其有深入的了解,从表面看,就是一个很值得信任的学生。  五一小长假刚结束,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来了,让这个学生出去一下。原来,从期中考试到五一假期,他约了不同班级的十几位同学,分三次潜入一家暂不使用的幼儿园,将里面能破坏的物品全部破坏——玻璃、门锁、桌凳、灭火器无一幸免,价值几万的两架钢琴,他们
期刊
科学活动是一种探究式的活动,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在科学活动中,适时的师幼互动,能促进幼儿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的探究水平。  幼儿园自然角种植活动是一种非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它也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而每一次种植的内容有时候是老师预设的,更多的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临时生成的。  第一次种植豆子的活动中,当我拿出黄豆,绿豆和红豆三种原料,和孩子一起探讨“豆豆可以
期刊
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的做法是:学生将作文写好交给老师就算完成任务,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批改后,再还给学生,而学生只是简单地看一看分数与评语。这样的评价对学生以后在写作上的成长促进不大,因为评价变成了作文教学的终结,同时由于教师只看到评价的评判功能,而忽略了心理调节功能,那些经常得低分的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受到了挫伤,也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
期刊
一、生本教育的概念  生本教育是在我國基础教育改革中新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最早由华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所谓“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强调生命的感悟,它以进入教育视野的生命特质为基础,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展开为特征。“生本教育”正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打破固有 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依靠学生,全面调动学生的主
期刊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由三部分组成,即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核心知识为高中物理中的各种现象、概念、规律、实验等;核心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数学工具应用能力等;核心品质为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获得的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等精神。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物理学科的核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