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acebook,一个预估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无霸,用10亿美元的零花钱,收购了美化照片的小公司Instagram。在推特关于此次收购事件的评论中,有超过35%的人表示了愤怒,有人抱怨“Facebook的收购计划毁了Instagram”,有人认为“10亿美元显然太贵了”。批评声更多来自Instagram的忠实用户,如同Coldpaly与Dirty Projectors,或是 Gang of Four与Foxconn之间的恩怨,他们不愿看到一家自己瞧不上的霸王企业收购一家可爱的迷你公司。
一炮而红的Instagram是一家只有13名员工的小公司,位于美国旧金山,由凯文·斯特罗姆和迈克·克里格联合创办。2010年10月,Instagram登陆App store,它是一个运行在iOS平台上的移动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它随时将抓拍下的图片进行有趣的优化和分享。上线一周,Instagram就收获了10万注册用户,覆盖了五十多个国家的700家网络社区。2012年4月,Instagram登陆谷歌安卓智能手机系统,用户超过3000万,再次实现爆炸性增长。
被Facebook收购之前,Instagram的融资只有成立时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和去年2月份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总共不到1000万美元。投资者是硅谷的著名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如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以及Quora的创始人之一Adam D’Angelo。
直到被收购前,还有消息称Instagram即将完成一笔5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5亿美元。然而,Facebook的半路杀出将估值提高了一倍。
如果说Facebook是一本百科全书,那么,Instagram只能算是一本袖珍字典,它甚至没有网站主页,一切操作都只能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严格来说,它不是一家公司,甚至不是一个网站,仅仅是在众多应用中提供了某种新鲜感的孤立“产品”。
如同性格怪异的创始人扎克伯克,Facebook生来就是一个反传统和反逻辑的“坏小子”。在用户体验方面,它像是一辆警车冲进了宜家卖场,把一大堆与生活相关的东西“撞”到用户面前。在技术方面,Facebook也是一朵奇葩,大部分网站代码都是用PHP语言编写,尽管有数百万个网站是基于PHP语言的,但这种廉价、简单的语言算不上真正的编程语言。他们做事的方法往往遭受人们的质疑,但每次铤而走险却都能奏效。
相反,Instagram却拥有Facebook不具备的两种特质:对产品的热忱和专注。他们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只专注一件事。Instagram团队完全由技术极客组成,他们用Python这种相对高级的语言进行开发,并且在Tumblr上即时更新他们的技术成果。这群“技术控”做了一切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比如当Instagram发布安卓版,用户量在一日内暴增上百万时,他们所做的只是购买新的服务器,不停地购买。
从前,IT从业者所做的事情是“发布网站”,而现在却需要“经营产品”,这个转变的过程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上世纪90年代,IT人都是“网站管理员”,后来,逐渐变成了“网站编辑”或“网站经理”,现在,他们则需要成为“产品经理”。“产品”的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现在的互联网产品需要“让他人创造”,Instagram就是这样,他们免费雇佣了3000万人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经典产品。
相比之下,Facebook可以为用户提供数字朋友网,人们能够在平台上分享、交友、自主制作各种有趣的内容,吸引更多陌生人的关注,随着网络的扩大,这种复杂的媒介形式对用户来说显得越来越虚幻和不真实。尽管Facebook拥有数千名员工,对产品进行升级,但也同样冒着极大风险,如同乔布斯回归之前的苹果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一样,Facebook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他们那堆臃肿的产品和团队。
Instagram之于Facebook,就如同iPod之于苹果,前者都是充满艺术感的设计品,在一个方面做到了极致。相较于Facebook,更多用户更愿意选择Instagram这种简单的应用,他们喜欢精致的界面和有趣的滤镜。Facebook收购的不仅仅是一款产品或者公司,更像是在吸收一种对产品的热情和专注,收购Instagram意味着注入一种新的活力。
对于感觉遭到背叛的Instagram粉丝而言,他们所担心的唯一一件事情是,在进入Facebook这个把广告打到帝国大厦楼顶的大家庭后,自己是否还能体会到Instagram之前那样无微不至的重视。
一炮而红的Instagram是一家只有13名员工的小公司,位于美国旧金山,由凯文·斯特罗姆和迈克·克里格联合创办。2010年10月,Instagram登陆App store,它是一个运行在iOS平台上的移动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它随时将抓拍下的图片进行有趣的优化和分享。上线一周,Instagram就收获了10万注册用户,覆盖了五十多个国家的700家网络社区。2012年4月,Instagram登陆谷歌安卓智能手机系统,用户超过3000万,再次实现爆炸性增长。
被Facebook收购之前,Instagram的融资只有成立时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和去年2月份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总共不到1000万美元。投资者是硅谷的著名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如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以及Quora的创始人之一Adam D’Angelo。
直到被收购前,还有消息称Instagram即将完成一笔5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5亿美元。然而,Facebook的半路杀出将估值提高了一倍。
如果说Facebook是一本百科全书,那么,Instagram只能算是一本袖珍字典,它甚至没有网站主页,一切操作都只能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严格来说,它不是一家公司,甚至不是一个网站,仅仅是在众多应用中提供了某种新鲜感的孤立“产品”。
如同性格怪异的创始人扎克伯克,Facebook生来就是一个反传统和反逻辑的“坏小子”。在用户体验方面,它像是一辆警车冲进了宜家卖场,把一大堆与生活相关的东西“撞”到用户面前。在技术方面,Facebook也是一朵奇葩,大部分网站代码都是用PHP语言编写,尽管有数百万个网站是基于PHP语言的,但这种廉价、简单的语言算不上真正的编程语言。他们做事的方法往往遭受人们的质疑,但每次铤而走险却都能奏效。
相反,Instagram却拥有Facebook不具备的两种特质:对产品的热忱和专注。他们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只专注一件事。Instagram团队完全由技术极客组成,他们用Python这种相对高级的语言进行开发,并且在Tumblr上即时更新他们的技术成果。这群“技术控”做了一切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比如当Instagram发布安卓版,用户量在一日内暴增上百万时,他们所做的只是购买新的服务器,不停地购买。
从前,IT从业者所做的事情是“发布网站”,而现在却需要“经营产品”,这个转变的过程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上世纪90年代,IT人都是“网站管理员”,后来,逐渐变成了“网站编辑”或“网站经理”,现在,他们则需要成为“产品经理”。“产品”的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现在的互联网产品需要“让他人创造”,Instagram就是这样,他们免费雇佣了3000万人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经典产品。
相比之下,Facebook可以为用户提供数字朋友网,人们能够在平台上分享、交友、自主制作各种有趣的内容,吸引更多陌生人的关注,随着网络的扩大,这种复杂的媒介形式对用户来说显得越来越虚幻和不真实。尽管Facebook拥有数千名员工,对产品进行升级,但也同样冒着极大风险,如同乔布斯回归之前的苹果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一样,Facebook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他们那堆臃肿的产品和团队。
Instagram之于Facebook,就如同iPod之于苹果,前者都是充满艺术感的设计品,在一个方面做到了极致。相较于Facebook,更多用户更愿意选择Instagram这种简单的应用,他们喜欢精致的界面和有趣的滤镜。Facebook收购的不仅仅是一款产品或者公司,更像是在吸收一种对产品的热情和专注,收购Instagram意味着注入一种新的活力。
对于感觉遭到背叛的Instagram粉丝而言,他们所担心的唯一一件事情是,在进入Facebook这个把广告打到帝国大厦楼顶的大家庭后,自己是否还能体会到Instagram之前那样无微不至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