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语,外国有“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起整个地球”的名言,虽然这两句话出自不同的國度,但都体现出人们对工具的重视和依赖。尤其是那些靠自己的双手“善事”的手艺人,拥有“利器”无疑能够让他们的技艺如鱼得水。然而,人们通常只惊叹器物的美妙,却忽略了塑造这些器物的工具。
在很多人看来,工业时代的工具是冰冷的、千篇一律的、毫无美感的,人们的目光不值得为工具作片刻停留。特别是在“一次性”消费理念盛行的今天,工具也成了快速消费品,一旦用坏、用旧也不再“修补”,而是被直接丢弃,人和工具之间再也没有手工业时代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我们也欣慰地看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工具有着深深的迷恋和旁人难以理解的痴狂。
长春市民王志英从40岁开始沉迷于收藏各种老工具,20几年来屡遭家人反对,但他仍然“执迷不悟”,如今他收藏的老工具已近5000件,占满家里的3个房间;韶关一位名叫涂祖奕的老木匠痴迷于“复活”已经消失的旧时农业工具,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在5年时间里制作出40多种旧时农具,并且全都可以正常运转;台湾“ArtiFex”品牌创始人夏成春与夏子翔父子通过创新设计,让一把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开瓶器不仅具有饰品的美感,还兼具起子、扳手、收藏品等用途,让工具成为可以把玩、可以收藏的艺术品;欧洲著名的木工刀具品牌“Neemantools”的创始人、5位来自波罗的海国家的工匠,执著于在传统的铸造小作坊里,用同样传统的方法和工艺纯手工打造每一把斧子、凿子和大马士革刀,对工艺的要求苛刻到偏执的程度……
本期专题,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群“工具狂”,和他们一起去体会工具带给人的温暖,去聆听工具独特的语言,去感知工具的生命律动。
我为工具狂,诚如斯言!
在很多人看来,工业时代的工具是冰冷的、千篇一律的、毫无美感的,人们的目光不值得为工具作片刻停留。特别是在“一次性”消费理念盛行的今天,工具也成了快速消费品,一旦用坏、用旧也不再“修补”,而是被直接丢弃,人和工具之间再也没有手工业时代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我们也欣慰地看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工具有着深深的迷恋和旁人难以理解的痴狂。
长春市民王志英从40岁开始沉迷于收藏各种老工具,20几年来屡遭家人反对,但他仍然“执迷不悟”,如今他收藏的老工具已近5000件,占满家里的3个房间;韶关一位名叫涂祖奕的老木匠痴迷于“复活”已经消失的旧时农业工具,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在5年时间里制作出40多种旧时农具,并且全都可以正常运转;台湾“ArtiFex”品牌创始人夏成春与夏子翔父子通过创新设计,让一把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开瓶器不仅具有饰品的美感,还兼具起子、扳手、收藏品等用途,让工具成为可以把玩、可以收藏的艺术品;欧洲著名的木工刀具品牌“Neemantools”的创始人、5位来自波罗的海国家的工匠,执著于在传统的铸造小作坊里,用同样传统的方法和工艺纯手工打造每一把斧子、凿子和大马士革刀,对工艺的要求苛刻到偏执的程度……
本期专题,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群“工具狂”,和他们一起去体会工具带给人的温暖,去聆听工具独特的语言,去感知工具的生命律动。
我为工具狂,诚如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