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到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互动、交流式的学习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小组合作”作为合作学习中的一种形式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
小组合作学习即是让学生在同质或异质学习小组中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形式。
以下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体会,愿与所有同行一起分享。
一、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我们大家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会这样:
1.创设情境,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而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去,使学生乐于接受。
2.挖掘教材,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当然,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应该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既然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而作为教师,就必须要认真地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该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共同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该担任一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每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尝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之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的表达个人的或者小组的意见,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听取或征求其他小组的意见或者公正的评价其他小组的见解,以博取众长,积极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要求小组之间互相质疑,并要求相应小组给予解释或作答,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同时,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个小组的讨论及合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他们喜闻乐见形式以示奖励,以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二、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只有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的作用。
1.探究新知时进行小组合作
在進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教学中,每一小组得到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并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形特征是什么?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找出一个特征,并推举一人汇报,时间为四分钟。在接下来的全班讨论中,各小组汇报了学习成果,我综合8个小组的意见,以表格式罗列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差异,并鼓励学生拾遗补差。
2.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
在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后,学生开始搭长方体。一包学具正好搭四个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我要求:由小组长分配小棒和球体,搭得快的可以帮助慢的同学。我在巡课中发现:3/4的学生能独立搭完,有五、六个正在旁人的指点下接近完工,也有两个学生由组长协助完成。
3.揭示规律性知识时进行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教材中,规律性知识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小组合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生生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学生知识概括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4.课后练习中进行小组合作
课后的练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回顾与总结。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作业,但一部分学困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作业中差错较多。我经常利用中午时间指导他们小组活动。例如:数学概念定义与公式需要背诵,组长检查三个组员,而三个组员共同检查组长。当然,事后,我要进行抽查。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形式,既减少了面对老师时的紧张,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孩子与孩子自有交流与传授方式,学优生加深、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而学困生由模仿转入领会再到掌握。一些在课堂上木呐寡言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活跃热情,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有机会做做小老师。这是一件师生双赢的好事:一方面,教师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会学、要学和乐学的境地,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辽阳市文圣区二道街小学 辽宁辽阳)
小组合作学习即是让学生在同质或异质学习小组中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形式。
以下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体会,愿与所有同行一起分享。
一、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我们大家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会这样:
1.创设情境,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而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去,使学生乐于接受。
2.挖掘教材,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当然,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应该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既然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而作为教师,就必须要认真地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该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共同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该担任一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每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尝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之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的表达个人的或者小组的意见,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听取或征求其他小组的意见或者公正的评价其他小组的见解,以博取众长,积极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要求小组之间互相质疑,并要求相应小组给予解释或作答,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同时,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个小组的讨论及合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他们喜闻乐见形式以示奖励,以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二、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只有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的作用。
1.探究新知时进行小组合作
在進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教学中,每一小组得到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并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形特征是什么?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找出一个特征,并推举一人汇报,时间为四分钟。在接下来的全班讨论中,各小组汇报了学习成果,我综合8个小组的意见,以表格式罗列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差异,并鼓励学生拾遗补差。
2.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
在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后,学生开始搭长方体。一包学具正好搭四个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我要求:由小组长分配小棒和球体,搭得快的可以帮助慢的同学。我在巡课中发现:3/4的学生能独立搭完,有五、六个正在旁人的指点下接近完工,也有两个学生由组长协助完成。
3.揭示规律性知识时进行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教材中,规律性知识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小组合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生生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学生知识概括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4.课后练习中进行小组合作
课后的练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回顾与总结。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作业,但一部分学困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作业中差错较多。我经常利用中午时间指导他们小组活动。例如:数学概念定义与公式需要背诵,组长检查三个组员,而三个组员共同检查组长。当然,事后,我要进行抽查。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形式,既减少了面对老师时的紧张,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孩子与孩子自有交流与传授方式,学优生加深、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而学困生由模仿转入领会再到掌握。一些在课堂上木呐寡言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活跃热情,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有机会做做小老师。这是一件师生双赢的好事:一方面,教师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会学、要学和乐学的境地,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辽阳市文圣区二道街小学 辽宁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