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国内国际医学科技领域成绩卓著的一年,多个成果在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填补相关领域空白、提高疾病临床诊治水平等方面表现十分抢眼。那么,2015年我国在医学上取得了哪些显著的进步?大洋彼岸的美国,号称医疗水平最先进的国家,在医学上又有哪些突破性进展?所有这些医学上的进步,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中国医学9大突破
1.中国研发出安全且长期有效的戊肝疫苗。
2015年3月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夏宁邵带队研发的戊型肝炎疫苗能够提供至少4.5年的持久保护。该疫苗是国际上第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戊肝疫苗,是世界上第三个基因工程病毒疫苗,也是我国唯一一项原创性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和世界首例获得批准的戊肝疫苗。
【本刊点评】戊肝一般具有自限性,但可能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戊肝病毒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所以戊肝虽然在全世界都有发现,但流行率最高的地区主要包括东亚和南亚(卫生条件不良的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300多万急性戊肝病例,5.66万例与戊肝有关的死亡。2011年中国生产和批准了全球第一个预防戊肝的疫苗,厦门大学研究人员从2011年疫苗批准后,便开始对接种疫苗的人员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疫苗的效果,最终证实该疫苗安全有效。
2.葛均波院士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
2015年11月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这标志着国内心血管器械创新取得又一重大进步,有望为众多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刊点评】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系统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专门用于肾动脉冷冻消融的导管系统。该系统以-68℃以下低温可造成细胞不可逆损伤为理论基础,以液氮为制冷剂,通过冷冻球囊对肾交感神经进行消融,具有神经损伤完全,消融位置精确,血管内皮损伤小,不易导致血栓形成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介入医学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成果涌现,并逐步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彰显出我国心血管介入医生创新实力不断提升。比如,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陈绍良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明了“双对吻挤压支架技术(简称DKCrush技术)”,解决了临床困扰分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如今这项技术已代表中国成为心血管领域的标志性研究。2015年5月23日,陈绍良教授等人成功为两名重症冠心病患者实施手术,手术过程通过卫星向参加法国巴黎“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学会年会”的12000名医生现场直播。
3.我国研究表明,叶酸补充剂可减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
在201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秘书长霍勇发布了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重大研究成果——在无心肌梗死及卒中病史的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中,以依娜普利叶酸片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显著降低了21%的首次脑卒中风险,“即使是单纯补充叶酸,也有利于减少脑卒中乃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本刊点评】脑卒中这种病在我国非常普遍,从2005年至今一直都是我国第一位死因,而且患病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借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的话,现在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用依那普利治疗时,增补叶酸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这将为我国更加经济、安全、有效地开展脑卒中预防提供了关键的科学证据”。可以说,这是我国科学家为脑卒中开出的“中国处方”。
4.柳叶刀首页头条刊发我国Hp(幽门螺杆菌)疫苗重要研究成果。
2015年7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刊发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邹全明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曾明研究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Ⅲ期临床研究成果。认为该疫苗的成功研制向预防幽门螺杆菌所致胃癌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刊点评】胃炎、胃溃疡、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幽门螺杆菌(Hp)是胃病的最主要致病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确定为胃癌第1级致癌因子。邹全明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Hp疫苗,该疫苗能有效降低由Hp感染引起的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率,既能从源头上控制其传播与感染,又能大幅减少防治费用。
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及来自爱尔兰的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大村敏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本刊点评】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研究获得的诺贝尔科学类奖,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评价称,这一奖项不仅在于青蒿素伟大的科学价值,还在于它更加伟大的生命价值。她提出“要学习屠呦呦先生这种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致力于科技创新、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
6.我国首例人子宫移植手术成功。
2015年11月20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世界第12例人类子宫移植手术。医生将一位母亲的子宫移入女儿体内,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新移植子宫已经成活。
【本刊点评】子宫移植在国内一直是个空白,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众多先天性无子宫,或后天因肿瘤、产后出血等而被迫切除子宫而无法怀孕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7.原创抗癌药西达本胺获准全球上市。
2015年1月,微芯生物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准全球上市。这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原创的抗癌新药,中国药物研发已从仿制、高仿,逐步走入与发达国家同水平甚至超前的独立创新阶段。
作为西达本胺临床试验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西达本胺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我国第一个批准上市的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也是我国第一个以罕见病种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
【本刊点评】中国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制药企业,达7000多家。中国药企的制剂生产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药生产能力全球第二,但是盈利水平非常低。究其原因,就在于更多的是模仿,缺乏创新。如今,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成功上市,打破了抗癌药物被外国药企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与另两种美国产同类药物相比,两种美国产药物每月治疗费用分别为28万元人民币和14万元人民币。而相比之下,西达本胺每月费用仅为2万多元人民币。
8.3D打印髋关节进入“量产时代”
2015年9月,据媒体报道,我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髋关节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批准。该产品也是国际上首个通过临床验证后获得注册的3D打印人工髋关节假体,标志着我国3D打印植入物已迈进产品化阶段。
【本刊点评】3D打印技术已经涉及医疗科技创新,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3D打印人工髋关节臼产品注册成功,为同类产品获批开辟了先河。
据了解,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而在医学应用方面,“十三五”期间,在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修复替代、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等重点专项中都包括了3D打印医用产品研发的课题,这意味着未来3D打印医用产品将会有更大发展。
9.P4实验室补上传染病防控关键一环。
2015年1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院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即武汉P4实验室)竣工仪式。这是我国首个即将运行的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研究和利用埃博拉等烈性病原体的硬件条件,也标志着我国在新发传染病研究领域和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据介绍,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公开的仅有9个国家拥有P4实验室。
【本刊点评】武汉P4实验室的建成,对中国和全球都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填补了国内生物安全领域的空白,为开展埃博拉病毒研究提供了条件,也有助于中国在帮助非洲防控疫情的同时,建立起国内防控埃博拉的有效屏障。
美国医学9大里程碑事件
1.新型流感三价疫苗开始投放。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2014-2015年美国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大幅下降。原因在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2015年,美国开始投放新型流感三价疫苗,可有效预防3种常见病毒引起的流感。
【点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认为,疫苗有效率降低也是我国亟需攻克的难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希望能研发出不受病毒变化影响的通用型流感疫苗,提高有效性。
2.加强常见止痛药安全警告:会伤害心血管。
非甾体抗炎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们有退热、镇痛、消炎等作用,可缓解感冒症状,以及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疼痛和炎症表现。然而,这类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发挥作用来止痛的,而前列腺素能促进心脑血管健康。
201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加强了对非甾体抗炎药的警告,这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提高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布洛芬和萘普生。
【点评】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刘治军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风险已是业内共识,只不过美国加强了警告。使用这类药时,医生一定要询问患者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会削弱其药性;患者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切忌乱吃。
3.膳食指南不再限制胆固醇摄入量。
美国最新发布的2015膳食指南去除了胆固醇摄入限制。与2010版指南相比,新指南的重点是: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少吃饱和脂肪酸、盐和糖。
【点评】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认为:一直以来,限制膳食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被认为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即使人们对膳食胆固醇的吸收,以及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但根据我国国情,依然不能放松对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要求,即每天300~500毫克。
4.快速抢救脑卒中的新型救护车。
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栓阻塞大脑动脉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另一种是出血性卒中。两者抢救方法截然不同,前者需尽快注射溶栓药,而这一方法如应用于后者,则会让病情变得更糟。因此,及时判断脑卒中类型是抢救的关键。目前,一种配备CT和传输功能的新型救护车在美国开始测试,能给患者做CT扫描,还能将扫描结果第一时间传给专科医生,以便即刻判断并确定治疗方案。
【点评】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表示,目前,我国在脑卒中抢救中,普遍存在救治滞后问题,表现为转院过程中缺乏明确诊断。如能使用这种新型救护车,就可及时了解病因,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溶栓或为后续院内抢救做好准备,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5.预防艾滋病有了新突破。
不断有证据表明,暴露前预防法利于预防艾滋病感染。暴露前预防法是指在服用“特鲁瓦达”这种美国批准的暴露前预防药物的同时,结合安全性行为,可使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大大降低。2015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针对657例受试者进行超过两年半的调查发现,使用暴露前预防法,可有效预防高危人群新发艾滋病感染,这项研究第一次验证了暴露前预防法的效果。 【点评】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彦春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预防艾滋病的药物,如有相关药物问世,将是艾滋病领域一大奇迹。
6.2型糖尿病有了特定基因标记。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在分析超过1.1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基因数据后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的特定基因标记,可分为3个不同的亚组:第一个亚组的患者更肥胖,易发肾脏、眼部并发症;第二个亚组易发某些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第三个亚组与过敏、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研究结果可能推动2型糖尿病的靶向诊断和治疗,但仍需更多研究。另外,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发现,葡萄球菌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症状。
【点评】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学焱表示,这些研究将给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借鉴意义。
7.类风湿关节炎预防疫苗问世。
美国昆士兰大学研发出一种疫苗和免疫疗法,疫苗专为携带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和特定抗体的人群设计,可起到预防作用;免疫疗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个性化治疗每位患者。早期临床试验发现,两种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过于昂贵和耗时,因此还不适合广泛使用。
【点评】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认为,这一研究思路值得探讨,但目前并不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此治疗还应“本土化”:一方面,通过药物缓解病情;一方面,依靠生物仪器辅助治疗。
8.精准医学改变癌症治疗。
乔安妮是一名战胜乳腺癌的患者,为防止癌症复发,研究人员将她的乳腺癌细胞在老鼠背上培育,老鼠作为她的“模型”接受各种治疗,以便研究人员筛选出对乔安妮最有效的药物。这种根据患者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做法,被称为精准医疗。
【点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表示,我国也正在做相关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动物研究阶段。
9.干细胞治疗延缓“渐冻人”病情。
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使健康细胞替代损伤细胞,治疗疾病。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损伤大脑和脊髓神经细胞,目前尚无治愈方法。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减缓甚至阻止渐冻人病情恶化,为该病患者第一次带来真正突破性的希望。
【点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耿同超表示,十几年前,国内就已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渐冻人的研究,但并未推广起来。干细胞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一般为半年左右),减少患者吞咽困难、没有力气等症状,但却无法根治,一旦复发,治疗效果等同于传统治疗,因此,不可奉为神话。
中国医学9大突破
1.中国研发出安全且长期有效的戊肝疫苗。
2015年3月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夏宁邵带队研发的戊型肝炎疫苗能够提供至少4.5年的持久保护。该疫苗是国际上第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戊肝疫苗,是世界上第三个基因工程病毒疫苗,也是我国唯一一项原创性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和世界首例获得批准的戊肝疫苗。
【本刊点评】戊肝一般具有自限性,但可能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戊肝病毒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所以戊肝虽然在全世界都有发现,但流行率最高的地区主要包括东亚和南亚(卫生条件不良的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300多万急性戊肝病例,5.66万例与戊肝有关的死亡。2011年中国生产和批准了全球第一个预防戊肝的疫苗,厦门大学研究人员从2011年疫苗批准后,便开始对接种疫苗的人员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疫苗的效果,最终证实该疫苗安全有效。
2.葛均波院士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
2015年11月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这标志着国内心血管器械创新取得又一重大进步,有望为众多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刊点评】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系统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专门用于肾动脉冷冻消融的导管系统。该系统以-68℃以下低温可造成细胞不可逆损伤为理论基础,以液氮为制冷剂,通过冷冻球囊对肾交感神经进行消融,具有神经损伤完全,消融位置精确,血管内皮损伤小,不易导致血栓形成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介入医学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成果涌现,并逐步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彰显出我国心血管介入医生创新实力不断提升。比如,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陈绍良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明了“双对吻挤压支架技术(简称DKCrush技术)”,解决了临床困扰分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如今这项技术已代表中国成为心血管领域的标志性研究。2015年5月23日,陈绍良教授等人成功为两名重症冠心病患者实施手术,手术过程通过卫星向参加法国巴黎“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学会年会”的12000名医生现场直播。
3.我国研究表明,叶酸补充剂可减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
在201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秘书长霍勇发布了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重大研究成果——在无心肌梗死及卒中病史的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中,以依娜普利叶酸片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显著降低了21%的首次脑卒中风险,“即使是单纯补充叶酸,也有利于减少脑卒中乃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本刊点评】脑卒中这种病在我国非常普遍,从2005年至今一直都是我国第一位死因,而且患病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借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的话,现在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用依那普利治疗时,增补叶酸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这将为我国更加经济、安全、有效地开展脑卒中预防提供了关键的科学证据”。可以说,这是我国科学家为脑卒中开出的“中国处方”。
4.柳叶刀首页头条刊发我国Hp(幽门螺杆菌)疫苗重要研究成果。
2015年7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刊发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邹全明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曾明研究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Ⅲ期临床研究成果。认为该疫苗的成功研制向预防幽门螺杆菌所致胃癌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刊点评】胃炎、胃溃疡、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幽门螺杆菌(Hp)是胃病的最主要致病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确定为胃癌第1级致癌因子。邹全明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Hp疫苗,该疫苗能有效降低由Hp感染引起的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率,既能从源头上控制其传播与感染,又能大幅减少防治费用。
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及来自爱尔兰的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大村敏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本刊点评】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研究获得的诺贝尔科学类奖,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评价称,这一奖项不仅在于青蒿素伟大的科学价值,还在于它更加伟大的生命价值。她提出“要学习屠呦呦先生这种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致力于科技创新、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
6.我国首例人子宫移植手术成功。
2015年11月20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世界第12例人类子宫移植手术。医生将一位母亲的子宫移入女儿体内,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新移植子宫已经成活。
【本刊点评】子宫移植在国内一直是个空白,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众多先天性无子宫,或后天因肿瘤、产后出血等而被迫切除子宫而无法怀孕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7.原创抗癌药西达本胺获准全球上市。
2015年1月,微芯生物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准全球上市。这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原创的抗癌新药,中国药物研发已从仿制、高仿,逐步走入与发达国家同水平甚至超前的独立创新阶段。
作为西达本胺临床试验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西达本胺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我国第一个批准上市的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也是我国第一个以罕见病种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
【本刊点评】中国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制药企业,达7000多家。中国药企的制剂生产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药生产能力全球第二,但是盈利水平非常低。究其原因,就在于更多的是模仿,缺乏创新。如今,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成功上市,打破了抗癌药物被外国药企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与另两种美国产同类药物相比,两种美国产药物每月治疗费用分别为28万元人民币和14万元人民币。而相比之下,西达本胺每月费用仅为2万多元人民币。
8.3D打印髋关节进入“量产时代”
2015年9月,据媒体报道,我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髋关节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批准。该产品也是国际上首个通过临床验证后获得注册的3D打印人工髋关节假体,标志着我国3D打印植入物已迈进产品化阶段。
【本刊点评】3D打印技术已经涉及医疗科技创新,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3D打印人工髋关节臼产品注册成功,为同类产品获批开辟了先河。
据了解,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而在医学应用方面,“十三五”期间,在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修复替代、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等重点专项中都包括了3D打印医用产品研发的课题,这意味着未来3D打印医用产品将会有更大发展。
9.P4实验室补上传染病防控关键一环。
2015年1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院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即武汉P4实验室)竣工仪式。这是我国首个即将运行的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研究和利用埃博拉等烈性病原体的硬件条件,也标志着我国在新发传染病研究领域和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据介绍,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公开的仅有9个国家拥有P4实验室。
【本刊点评】武汉P4实验室的建成,对中国和全球都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填补了国内生物安全领域的空白,为开展埃博拉病毒研究提供了条件,也有助于中国在帮助非洲防控疫情的同时,建立起国内防控埃博拉的有效屏障。
美国医学9大里程碑事件
1.新型流感三价疫苗开始投放。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2014-2015年美国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大幅下降。原因在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2015年,美国开始投放新型流感三价疫苗,可有效预防3种常见病毒引起的流感。
【点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认为,疫苗有效率降低也是我国亟需攻克的难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希望能研发出不受病毒变化影响的通用型流感疫苗,提高有效性。
2.加强常见止痛药安全警告:会伤害心血管。
非甾体抗炎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们有退热、镇痛、消炎等作用,可缓解感冒症状,以及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疼痛和炎症表现。然而,这类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发挥作用来止痛的,而前列腺素能促进心脑血管健康。
201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加强了对非甾体抗炎药的警告,这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提高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布洛芬和萘普生。
【点评】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刘治军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风险已是业内共识,只不过美国加强了警告。使用这类药时,医生一定要询问患者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会削弱其药性;患者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切忌乱吃。
3.膳食指南不再限制胆固醇摄入量。
美国最新发布的2015膳食指南去除了胆固醇摄入限制。与2010版指南相比,新指南的重点是: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少吃饱和脂肪酸、盐和糖。
【点评】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认为:一直以来,限制膳食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被认为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即使人们对膳食胆固醇的吸收,以及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但根据我国国情,依然不能放松对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要求,即每天300~500毫克。
4.快速抢救脑卒中的新型救护车。
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栓阻塞大脑动脉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另一种是出血性卒中。两者抢救方法截然不同,前者需尽快注射溶栓药,而这一方法如应用于后者,则会让病情变得更糟。因此,及时判断脑卒中类型是抢救的关键。目前,一种配备CT和传输功能的新型救护车在美国开始测试,能给患者做CT扫描,还能将扫描结果第一时间传给专科医生,以便即刻判断并确定治疗方案。
【点评】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表示,目前,我国在脑卒中抢救中,普遍存在救治滞后问题,表现为转院过程中缺乏明确诊断。如能使用这种新型救护车,就可及时了解病因,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溶栓或为后续院内抢救做好准备,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5.预防艾滋病有了新突破。
不断有证据表明,暴露前预防法利于预防艾滋病感染。暴露前预防法是指在服用“特鲁瓦达”这种美国批准的暴露前预防药物的同时,结合安全性行为,可使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大大降低。2015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针对657例受试者进行超过两年半的调查发现,使用暴露前预防法,可有效预防高危人群新发艾滋病感染,这项研究第一次验证了暴露前预防法的效果。 【点评】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彦春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预防艾滋病的药物,如有相关药物问世,将是艾滋病领域一大奇迹。
6.2型糖尿病有了特定基因标记。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在分析超过1.1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基因数据后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的特定基因标记,可分为3个不同的亚组:第一个亚组的患者更肥胖,易发肾脏、眼部并发症;第二个亚组易发某些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第三个亚组与过敏、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研究结果可能推动2型糖尿病的靶向诊断和治疗,但仍需更多研究。另外,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发现,葡萄球菌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症状。
【点评】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学焱表示,这些研究将给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借鉴意义。
7.类风湿关节炎预防疫苗问世。
美国昆士兰大学研发出一种疫苗和免疫疗法,疫苗专为携带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和特定抗体的人群设计,可起到预防作用;免疫疗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个性化治疗每位患者。早期临床试验发现,两种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过于昂贵和耗时,因此还不适合广泛使用。
【点评】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认为,这一研究思路值得探讨,但目前并不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此治疗还应“本土化”:一方面,通过药物缓解病情;一方面,依靠生物仪器辅助治疗。
8.精准医学改变癌症治疗。
乔安妮是一名战胜乳腺癌的患者,为防止癌症复发,研究人员将她的乳腺癌细胞在老鼠背上培育,老鼠作为她的“模型”接受各种治疗,以便研究人员筛选出对乔安妮最有效的药物。这种根据患者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做法,被称为精准医疗。
【点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表示,我国也正在做相关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动物研究阶段。
9.干细胞治疗延缓“渐冻人”病情。
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使健康细胞替代损伤细胞,治疗疾病。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损伤大脑和脊髓神经细胞,目前尚无治愈方法。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减缓甚至阻止渐冻人病情恶化,为该病患者第一次带来真正突破性的希望。
【点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耿同超表示,十几年前,国内就已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渐冻人的研究,但并未推广起来。干细胞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一般为半年左右),减少患者吞咽困难、没有力气等症状,但却无法根治,一旦复发,治疗效果等同于传统治疗,因此,不可奉为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