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完成。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思考问题时先从什么地方入手?选准问题的突破口之后,接下来又应先想什么,再想什么;先做哪步,再做哪步,这之间就有个顺序问题。注意思考的顺序,会使你的思路清晰、准确,有条有理;解题的步骤正确、简捷。从而顺利解决较难问题。
【关键词】思维顺序;数学教学;阅读题目;课堂教学
一、探究思维顺序的由来
有一节课,我在讲解完“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2x-3,求f(-2)”后,一位学生举手说没有听懂,于是我将题目的条件又逐一分析,但这名学生就是觉得听得懂但自己做类似问题时思考到一半会卡壳。下了课我将学生找到办公室,请他给我分析题目的条件。这名学生能将条件一一列出并推导出相应的结论,但是在将所得结论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思维却不那么顺畅,需要在我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整个解题过程。我就纳闷既然该有的基础也有,每个条件他也能清楚的分析,为什么对于整个解法怎么会不明白呢?于是一番思考后,我将解题步骤中的两步的顺序颠倒了一下,讲给学生听,他顿时显示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为何一个简单的步骤顺序调换会让学生有这么大差异的感受呢?
“思维要合逻辑,必须条分理析,不能杂乱无章,要讲顺序。”对于这话,所有逻辑工作者都不会反对,都会认可“顺序”属于逻辑。但是,现有的所有逻辑著作 ,都没有关于 “顺序”的章节。
二、教学中对思维顺序的一些小探究
(1)思维顺序化对教学条理清晰有帮助
教学需要遵循心理学规律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的理解就是数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式,也必然要遵循思维过程的顺序性。皮亚杰关于认识结构的理论是通过以下几个概念来阐述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同化和顺应在认识发展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不能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调整结构,那么他就不能获得新知识,也不能继续发展。然而没有旧图式,同化、顺应就都不会存在。
例如,求函数f(x)=x2-2x+3,x∈[-1,5)的值域
学生常见错误解法有:
(1)由f(x)=x2-2x+3=(x-1)2+2=2≥2,故y∈[2,+∞)
(2)当x=-1时,y=6,当x=5时,y=8。故y∈[6,+18)
显然,在求解函数最值问题上,学生常犯的错误为:没有考虑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没有考虑函数在所给区间上的单调性等。
在函数内容的教学中,通常的先后顺序是:(1)函数概念;(2)相关的表示方法,如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等;(3)特殊化,如分类;(4)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5)图象;(6)运算;(7)融会贯通的应用。在教学时重视强化上述的顺序非常有必要,而且在解题指导时更应强化上述的顺序,可以减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思维顺序化对学生阅读题目有帮助
大部分数学老师都会遇上同一个问题:学生听得懂却不会做题。为什么这样呢?在我看来,首要因素是题目阅读问题。题目没读懂,或是阅读不全面都会对学生解题都是很大的障碍。在读题时,思维的顺序化能帮助学生全面快速建立起旧图式与新知的联系,是帮助学生全面清晰的分析条件的一个好方法。
已知函数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若f(2x+1) 分析:由所求问题可知,该题为去“f”的问题
条件分析:
(1)x∈[0,+∞)----------自变量取值范围
(2)函数f(x)单调递减-----------函数性质之一
(3)f(2x+1) 再由这些条件得到相应的结论,有这些思考问题的顺序,总结出步骤。
学生再做这类题时,就按这样的3点分析条件已经比较得心应手。
(3)思维顺序化对章节知识体系的归纳有帮助
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知识容量大,概念多,思维抽象,习题种类纷繁多变,解题方法新颖别致,思维抽象。学生普遍感到学数学如落入题海,无边无际,难得要领。复习课的作用就是在课堂上由老师帮助学生熟知知识点,归纳题目类型,总结解题方式方法。
于是,我的复习课往往都会从画知识点的树形结构图开始,在不断丰富完善结构图过程中,完成概念、公式的回忆,题型的归纳和解题方法的小结。我认为这样做就能检测学生对概念、定理的掌握程度且又能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但大部分这样的时刻都是我在唱独角戏。这是因为这种总结的方法没有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人类的认识规律,也可概括为“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且三个阶段不可逆。
基于以上认识,在复习课中,我将内容讲解地顺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开场法,改成例题分析开场法。就是我直接给出例题,让学生列条件,讲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对解题的重要性,从而完成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的回忆。在例题讲解完之后,再请学生总结具体步骤,已完成题型归纳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工作。经检验,此种复习课的教学顺序更能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
三、运用反思
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完成。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思考问题时先从什么地方入手?选准问题的突破口之后,接下来又应先想什么,再想什么;先做哪步,再做哪步,这之间就有个顺序问题。注意思考的顺序,会使你的思路清晰、准确,有条有理;解题的步骤正确、简捷。从而顺利解决较难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枢中学)
【关键词】思维顺序;数学教学;阅读题目;课堂教学
一、探究思维顺序的由来
有一节课,我在讲解完“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2x-3,求f(-2)”后,一位学生举手说没有听懂,于是我将题目的条件又逐一分析,但这名学生就是觉得听得懂但自己做类似问题时思考到一半会卡壳。下了课我将学生找到办公室,请他给我分析题目的条件。这名学生能将条件一一列出并推导出相应的结论,但是在将所得结论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思维却不那么顺畅,需要在我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整个解题过程。我就纳闷既然该有的基础也有,每个条件他也能清楚的分析,为什么对于整个解法怎么会不明白呢?于是一番思考后,我将解题步骤中的两步的顺序颠倒了一下,讲给学生听,他顿时显示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为何一个简单的步骤顺序调换会让学生有这么大差异的感受呢?
“思维要合逻辑,必须条分理析,不能杂乱无章,要讲顺序。”对于这话,所有逻辑工作者都不会反对,都会认可“顺序”属于逻辑。但是,现有的所有逻辑著作 ,都没有关于 “顺序”的章节。
二、教学中对思维顺序的一些小探究
(1)思维顺序化对教学条理清晰有帮助
教学需要遵循心理学规律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的理解就是数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式,也必然要遵循思维过程的顺序性。皮亚杰关于认识结构的理论是通过以下几个概念来阐述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同化和顺应在认识发展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不能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调整结构,那么他就不能获得新知识,也不能继续发展。然而没有旧图式,同化、顺应就都不会存在。
例如,求函数f(x)=x2-2x+3,x∈[-1,5)的值域
学生常见错误解法有:
(1)由f(x)=x2-2x+3=(x-1)2+2=2≥2,故y∈[2,+∞)
(2)当x=-1时,y=6,当x=5时,y=8。故y∈[6,+18)
显然,在求解函数最值问题上,学生常犯的错误为:没有考虑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没有考虑函数在所给区间上的单调性等。
在函数内容的教学中,通常的先后顺序是:(1)函数概念;(2)相关的表示方法,如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等;(3)特殊化,如分类;(4)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5)图象;(6)运算;(7)融会贯通的应用。在教学时重视强化上述的顺序非常有必要,而且在解题指导时更应强化上述的顺序,可以减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思维顺序化对学生阅读题目有帮助
大部分数学老师都会遇上同一个问题:学生听得懂却不会做题。为什么这样呢?在我看来,首要因素是题目阅读问题。题目没读懂,或是阅读不全面都会对学生解题都是很大的障碍。在读题时,思维的顺序化能帮助学生全面快速建立起旧图式与新知的联系,是帮助学生全面清晰的分析条件的一个好方法。
已知函数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若f(2x+1)
条件分析:
(1)x∈[0,+∞)----------自变量取值范围
(2)函数f(x)单调递减-----------函数性质之一
(3)f(2x+1)
学生再做这类题时,就按这样的3点分析条件已经比较得心应手。
(3)思维顺序化对章节知识体系的归纳有帮助
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知识容量大,概念多,思维抽象,习题种类纷繁多变,解题方法新颖别致,思维抽象。学生普遍感到学数学如落入题海,无边无际,难得要领。复习课的作用就是在课堂上由老师帮助学生熟知知识点,归纳题目类型,总结解题方式方法。
于是,我的复习课往往都会从画知识点的树形结构图开始,在不断丰富完善结构图过程中,完成概念、公式的回忆,题型的归纳和解题方法的小结。我认为这样做就能检测学生对概念、定理的掌握程度且又能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但大部分这样的时刻都是我在唱独角戏。这是因为这种总结的方法没有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人类的认识规律,也可概括为“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且三个阶段不可逆。
基于以上认识,在复习课中,我将内容讲解地顺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开场法,改成例题分析开场法。就是我直接给出例题,让学生列条件,讲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对解题的重要性,从而完成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的回忆。在例题讲解完之后,再请学生总结具体步骤,已完成题型归纳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工作。经检验,此种复习课的教学顺序更能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
三、运用反思
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完成。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思考问题时先从什么地方入手?选准问题的突破口之后,接下来又应先想什么,再想什么;先做哪步,再做哪步,这之间就有个顺序问题。注意思考的顺序,会使你的思路清晰、准确,有条有理;解题的步骤正确、简捷。从而顺利解决较难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