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4,5-二氮杂芴-9-酮与苯肼/对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2个未见报道的新型席夫碱4,5-二氮杂芴-9-苯腙(DAFPD)和4,5-二氮杂芴-9-对硝基苯腙(DAFND)并得到其晶体
【机 构】
:
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二氮杂芴-9-酮与苯肼/对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2个未见报道的新型席夫碱4,5-二氮杂芴-9-苯腙(DAFPD)和4,5-二氮杂芴-9-对硝基苯腙(DAFND)并得到其晶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两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DAFND具有而DAFPD不具有热致变色和溶致变色性质。采用电子吸收光谱法,通过与常见过渡金属离子作用,发现DAFPD对Co2+和Fe3+有识别作用,而DAFND能够特异性识别Fe3+和Cd2+。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而大量的阅读正是语言输入转为输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名从事一线工作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经过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实
影片梗概 1942年,因为一场旱灾,中国的河南省,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老东家叫范殿元在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之时,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与大家一起加入往陕西逃荒的大军。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继续活着,为什么到了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