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佛、道。其中道家文化体系的基本色彩是虚、静、退,藏锋守拙,韬光养晦,其柔是肯定的;而儒家文化体系的基本色彩是中道、恕道、谦道,同时又推崇礼治,重德轻刑,自然也有柔的一面。于是,柔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底色。
柔而有序,顺应自然
我们先人高度重视“天人感应”。人类以自己柔弱的身躯面对威力无穷的大自然,可谓“顺者昌,逆者亡”,主观想象的“人定胜天”还为时过早。自然界的变化,让我们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春夏秋冬的不断更替,以及寒热温凉对人体的直接影响。若要趋利避害,就必须顺应自然。“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老子为我们指出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天之道。《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恒》:“刚上而柔下”,唐代孔颖达解释为:“震则刚尊在上,巽则柔卑在下,得其顺序,所以为恒也”,也就是顺理而有序,和谐而不紊乱。《后汉书·爰延传》:“动静以礼,则星辰顺序;意有邪僻,则晷度错违。”宋代曾巩在《亳州谢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顺序;雨旸寒燠,罔或违时。”
《论语》:“仁者,先难而后获”,把事情想得复杂一点、艰难一点,不可投机取巧,看似是“怂”,实则顺应了事物难易的规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事由己及人,从自己做起,将自己置于主体地位,看似是“让”,实则提出了修身先修自己(心),即“恕”的规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人处事要“温、良、恭、俭、让”,看似是“弱”在先,实则揭示了做人的“底线”规律。
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就是阳与阴的关系:“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皆为其上阴”。文化上的所谓“刚”“柔”,其实有不少就是大自然的排列规律,无所谓理念上特别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贵贱,只是客观规律的顺序而已,古人认为这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需要。
以柔退守,张扬生命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老子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性”,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又都有其客观性,是自然而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人们遇事要顺应那些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不要“人为”地去改变它。人为改变,就是对自然的破坏。老子的“无为”,本质上是对自然的保护。
老子说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他的“大巧若拙”,实则是无为思想的精髓。“大巧若拙”,也就是“大巧”看起来倒是“不巧”了。这里的“大巧”变成了“拙”,也就是“拙”将“大巧”给隐藏起来了,这时的“拙”便是“大巧”了。“大巧”为什么要用“拙”给隐藏起来呢?
“大巧”是君子的智慧,它自然而然,不因人而改变,它是“法”自然之“道”,这个“道”并不是那些刻意“人为”的小人能够做到的。因而,它就容易被人“忌妒”而影响其运行,造成对“大巧”的破坏。庄子曾讲过一个“散木”的故事:有个木匠到齐国去,看见一棵栎树生长在社庙旁边,被奉为社神,那棵树很大,有很多人在围观,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走了。他的徒弟觉得奇怪,就追上去問道,这么好的树,您怎么看不上呢?木匠说,那是一棵没有用的散木,正因为没用,所以它才能长得这么好。但是对“散木”来说,“无用”之“用”,方得生存,这个悖论,就是“散木”的智慧,它用其“拙”而保全了旺盛的生命。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以“水”作比喻,强调“不与人争”的思想。这与恶意争斗的丛林法则形成鲜明对比。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认为,人受欲望驱动,好高而恶下,而水却永远往下流。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水的贡献巨大。但它却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始终处在最低、最平、最静的地方,选择了一条和利欲熏心的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意思是说,知道了对方的刚强,自己要立足于柔顺。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失败的人,但是他认为,要想使自己变得强盛,不是要恃强凌弱,而是要从弱处做起,像水那样,流到最低处汇聚力量。它告诉我们,放弃逞强好胜的欲望,是获得强盛的根本途径。在老子看来,守住“柔弱”不仅是获得强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还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牙齿掉光了,舌头还在。
孔子主张“无欲”,与道家“尚柔”的规则一致。正如鲁迅指出的,儒道两家都“尚柔”,不同的是,“道以柔退守”,道家的特点是阴柔;“儒以柔进取”,儒家的特点是阳柔;庄子及以后的道家代表人物更主张要以“心斋”、“坐忘”,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相信可以凭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达到“天地之平而道德至”。这类似于人遇熊攻击时装死是一样的,现实中有“弯腰的扁担不容易断”等。
柔弱是生命盾牌,坚守柔弱之道,是避免争斗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保全生命最佳选择。
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刚、柔之说,其理论源于“阴阳”“五行”。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向背,“阴者见云不见日,阳者云开而见日”。那时,思想家们往往借用这一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物质或其属性,并且已经意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对于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与阴阳学说同样致力于宇宙探索的,还有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上古思想家以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试图说明自然界的多样性统一。春秋战国时,又产生了五行相生相克,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进的辩证思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阴阳五行的消长流变,是自然、社会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方式,这是阴阳家思想的核心,它以变动不止,又有规律可循的“流转”为其特色。“阴阳”(阴阳消长,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一生一灭)与“五德终始”(五体循环运转: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往复无穷),是融天、地、人于一体的宏观思维方式。
阴阳这两大势力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阴气的作用,光凭阳气是无法化生万物的,反之亦然。正因为它们二者的相互作用,宇宙间才有了无与伦比的活力。
道家哲学思想的刚柔并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现在很多人都追求刚柔并济,在“阳刚”的同时也不落下“阴柔”,性格的偏向中性化让人们具备勇敢、刚毅、强悍的同时又保持文采、柔和、温柔。
《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上善若水”和“刚柔并济”是天地之道。從对水的特性的研究延伸出的为人之道,就是要像水那样刚柔相济。人太柔了就会萎靡不振,太刚了又容易折断。柔不是说要卑弱,而是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要有刚有柔,能屈能伸。一个人能否摆脱厄运,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关键在于人谋。人在走下坡路时,必须学会退让和妥协,给强者以某种程度的满足,这时候是不能过分认真的,有理无理只能“待乌云散去后”再说,这就是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坚持真理,耐心等待,见机而动。柔,也不是说要低三下四,卑劣低下,而是顾全大局,谦让而已。有刚有柔,刚柔并济,才是天地之大道也。
以柔克刚,追求和谐
老子从“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出发,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这与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殊途同归。
现实生活中“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水因为不争,所以才能无往而不胜。流到最低处汇聚到一定力量的水,便将势不可挡。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更弱的了,恰恰是它的柔弱所以天下又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它,摧毁它。它将液态、气态、固态“三态”融于一身,自然界有谁能离了它?它不仅是生命之源,还是生命之泉,孕育生命,养育生命,它忍辱负重却始终保持低调,以柔弱自处,包容一切,危难不避,还敢于担当。但是,别以为它柔弱就可过分的欺辱,它不怒则已,一怒则不可收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柔克刚”,必须有“包容”心态,要做到“和而不同”。《国语》说“周其弊”在于“去和而取同”。从哲学上讲,“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所以五声和,然后可听;五色和,然后成文;五味和,然后可食。推广到政治上,就是综合不同意见,防止偏于一端,专横独断是不行的。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对“和”“同”关系的认识,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在学术辩论中,君子往往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其错误意见,力求结论公允,绝不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则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
齐宣王曾问孟子:“交邻国有道乎?”孟子说:“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这里孟子提出了两个原则:“以大事小”和“以小事大”。“包容”别人也要有这两个原则,做到“让他三尺又何妨”。
“包容”别人就要多看别人的好处,南怀瑾先生要求我们要用“种苹果而不是买苹果”的心态看人。
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既关乎个人的身心和谐,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观察世界,以平和之心思考问题,多一点包容,多一些与人为善,遇事换位思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偏执,以德报怨,相逢一笑泯恩仇,社会便能做到和谐发展,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柔”的文化底色,造就了中国人坚忍、宽容,做事有节制,乐天顺命,甘居人后,遇事善于迂回前进的基本性格。中国当下社会中是否存在“阴盛阳衰”,尚缺乏大数据的理论支撑,不必细究。就文化底色而言,我们不能忽视其“柔”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不注重提倡和保护个性鲜明的气质,实际上是不尊重普通的生命个体。比如凡事强调中庸,唯恐“过犹不及”,生活中遇到矛盾时,一味地压抑、掩盖,保持一团和气,久而久之,养成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不思进取的习气。比如,含蓄和谦逊原本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修养和境界,但它一旦变成形式主义的教条,就有了虚伪之嫌。比如,“柔”的心态,久而久之消磨掉的可能正是那雷霆万钧的雄伟气概,等等。
责任编辑 鹿 政
柔而有序,顺应自然
我们先人高度重视“天人感应”。人类以自己柔弱的身躯面对威力无穷的大自然,可谓“顺者昌,逆者亡”,主观想象的“人定胜天”还为时过早。自然界的变化,让我们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春夏秋冬的不断更替,以及寒热温凉对人体的直接影响。若要趋利避害,就必须顺应自然。“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老子为我们指出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天之道。《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恒》:“刚上而柔下”,唐代孔颖达解释为:“震则刚尊在上,巽则柔卑在下,得其顺序,所以为恒也”,也就是顺理而有序,和谐而不紊乱。《后汉书·爰延传》:“动静以礼,则星辰顺序;意有邪僻,则晷度错违。”宋代曾巩在《亳州谢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顺序;雨旸寒燠,罔或违时。”
《论语》:“仁者,先难而后获”,把事情想得复杂一点、艰难一点,不可投机取巧,看似是“怂”,实则顺应了事物难易的规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事由己及人,从自己做起,将自己置于主体地位,看似是“让”,实则提出了修身先修自己(心),即“恕”的规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人处事要“温、良、恭、俭、让”,看似是“弱”在先,实则揭示了做人的“底线”规律。
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就是阳与阴的关系:“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皆为其上阴”。文化上的所谓“刚”“柔”,其实有不少就是大自然的排列规律,无所谓理念上特别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贵贱,只是客观规律的顺序而已,古人认为这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需要。
以柔退守,张扬生命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老子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性”,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又都有其客观性,是自然而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人们遇事要顺应那些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不要“人为”地去改变它。人为改变,就是对自然的破坏。老子的“无为”,本质上是对自然的保护。
老子说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他的“大巧若拙”,实则是无为思想的精髓。“大巧若拙”,也就是“大巧”看起来倒是“不巧”了。这里的“大巧”变成了“拙”,也就是“拙”将“大巧”给隐藏起来了,这时的“拙”便是“大巧”了。“大巧”为什么要用“拙”给隐藏起来呢?
“大巧”是君子的智慧,它自然而然,不因人而改变,它是“法”自然之“道”,这个“道”并不是那些刻意“人为”的小人能够做到的。因而,它就容易被人“忌妒”而影响其运行,造成对“大巧”的破坏。庄子曾讲过一个“散木”的故事:有个木匠到齐国去,看见一棵栎树生长在社庙旁边,被奉为社神,那棵树很大,有很多人在围观,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走了。他的徒弟觉得奇怪,就追上去問道,这么好的树,您怎么看不上呢?木匠说,那是一棵没有用的散木,正因为没用,所以它才能长得这么好。但是对“散木”来说,“无用”之“用”,方得生存,这个悖论,就是“散木”的智慧,它用其“拙”而保全了旺盛的生命。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以“水”作比喻,强调“不与人争”的思想。这与恶意争斗的丛林法则形成鲜明对比。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认为,人受欲望驱动,好高而恶下,而水却永远往下流。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水的贡献巨大。但它却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始终处在最低、最平、最静的地方,选择了一条和利欲熏心的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意思是说,知道了对方的刚强,自己要立足于柔顺。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失败的人,但是他认为,要想使自己变得强盛,不是要恃强凌弱,而是要从弱处做起,像水那样,流到最低处汇聚力量。它告诉我们,放弃逞强好胜的欲望,是获得强盛的根本途径。在老子看来,守住“柔弱”不仅是获得强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还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牙齿掉光了,舌头还在。
孔子主张“无欲”,与道家“尚柔”的规则一致。正如鲁迅指出的,儒道两家都“尚柔”,不同的是,“道以柔退守”,道家的特点是阴柔;“儒以柔进取”,儒家的特点是阳柔;庄子及以后的道家代表人物更主张要以“心斋”、“坐忘”,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相信可以凭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达到“天地之平而道德至”。这类似于人遇熊攻击时装死是一样的,现实中有“弯腰的扁担不容易断”等。
柔弱是生命盾牌,坚守柔弱之道,是避免争斗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保全生命最佳选择。
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刚、柔之说,其理论源于“阴阳”“五行”。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向背,“阴者见云不见日,阳者云开而见日”。那时,思想家们往往借用这一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物质或其属性,并且已经意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对于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与阴阳学说同样致力于宇宙探索的,还有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上古思想家以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试图说明自然界的多样性统一。春秋战国时,又产生了五行相生相克,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进的辩证思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阴阳五行的消长流变,是自然、社会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方式,这是阴阳家思想的核心,它以变动不止,又有规律可循的“流转”为其特色。“阴阳”(阴阳消长,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一生一灭)与“五德终始”(五体循环运转: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往复无穷),是融天、地、人于一体的宏观思维方式。
阴阳这两大势力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阴气的作用,光凭阳气是无法化生万物的,反之亦然。正因为它们二者的相互作用,宇宙间才有了无与伦比的活力。
道家哲学思想的刚柔并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现在很多人都追求刚柔并济,在“阳刚”的同时也不落下“阴柔”,性格的偏向中性化让人们具备勇敢、刚毅、强悍的同时又保持文采、柔和、温柔。
《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上善若水”和“刚柔并济”是天地之道。從对水的特性的研究延伸出的为人之道,就是要像水那样刚柔相济。人太柔了就会萎靡不振,太刚了又容易折断。柔不是说要卑弱,而是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要有刚有柔,能屈能伸。一个人能否摆脱厄运,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关键在于人谋。人在走下坡路时,必须学会退让和妥协,给强者以某种程度的满足,这时候是不能过分认真的,有理无理只能“待乌云散去后”再说,这就是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坚持真理,耐心等待,见机而动。柔,也不是说要低三下四,卑劣低下,而是顾全大局,谦让而已。有刚有柔,刚柔并济,才是天地之大道也。
以柔克刚,追求和谐
老子从“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出发,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这与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殊途同归。
现实生活中“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水因为不争,所以才能无往而不胜。流到最低处汇聚到一定力量的水,便将势不可挡。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更弱的了,恰恰是它的柔弱所以天下又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它,摧毁它。它将液态、气态、固态“三态”融于一身,自然界有谁能离了它?它不仅是生命之源,还是生命之泉,孕育生命,养育生命,它忍辱负重却始终保持低调,以柔弱自处,包容一切,危难不避,还敢于担当。但是,别以为它柔弱就可过分的欺辱,它不怒则已,一怒则不可收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柔克刚”,必须有“包容”心态,要做到“和而不同”。《国语》说“周其弊”在于“去和而取同”。从哲学上讲,“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所以五声和,然后可听;五色和,然后成文;五味和,然后可食。推广到政治上,就是综合不同意见,防止偏于一端,专横独断是不行的。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对“和”“同”关系的认识,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在学术辩论中,君子往往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其错误意见,力求结论公允,绝不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则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
齐宣王曾问孟子:“交邻国有道乎?”孟子说:“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这里孟子提出了两个原则:“以大事小”和“以小事大”。“包容”别人也要有这两个原则,做到“让他三尺又何妨”。
“包容”别人就要多看别人的好处,南怀瑾先生要求我们要用“种苹果而不是买苹果”的心态看人。
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既关乎个人的身心和谐,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观察世界,以平和之心思考问题,多一点包容,多一些与人为善,遇事换位思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偏执,以德报怨,相逢一笑泯恩仇,社会便能做到和谐发展,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柔”的文化底色,造就了中国人坚忍、宽容,做事有节制,乐天顺命,甘居人后,遇事善于迂回前进的基本性格。中国当下社会中是否存在“阴盛阳衰”,尚缺乏大数据的理论支撑,不必细究。就文化底色而言,我们不能忽视其“柔”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不注重提倡和保护个性鲜明的气质,实际上是不尊重普通的生命个体。比如凡事强调中庸,唯恐“过犹不及”,生活中遇到矛盾时,一味地压抑、掩盖,保持一团和气,久而久之,养成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不思进取的习气。比如,含蓄和谦逊原本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修养和境界,但它一旦变成形式主义的教条,就有了虚伪之嫌。比如,“柔”的心态,久而久之消磨掉的可能正是那雷霆万钧的雄伟气概,等等。
责任编辑 鹿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