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重点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一年内收治的40例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后患者的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回复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后吞咽障碍;护理体会
  脑梗后患者的吞咽障碍是复杂的神经调节、控制、呼吸功能、认知功能及全身情况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脑梗后遗症之一[1]。患者一旦发生吞咽障碍,如不能得到及时干预则后续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脑梗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的损伤有很高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是改善患者生存状态,提高脑梗后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本文笔者就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与体会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一年内收治的40例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且相关症状均符合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标准,患者实验前均经过才腾氏吞咽功能七级评分法进行评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40-77)y,平均为(57.9±7.5)y,其中有1-3级患者4例,4-6级患者16例,对照组中有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在(43-76)y,平均为(57.7±7.7)y,其中有其中有1-3级患者3例,4-6级患者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后患者的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分布,病情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脑梗后吞咽障碍症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此项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脑梗后同时患有语言理解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不愿意参与此项研究的患者。
  1.3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后患者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均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1.31轻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训练及护理
  饮食护理:在患者开始饮食之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佳体位。对于可以左立的患者应选择坐位,进食时头部前倾45°左右,可有效防止误咽;对于不能坐立的患者尽量选择半卧位,以垫枕置于患者侧肩部维持患者体位,头部仍需保持45°前倾,患者进食后半小时仍需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预防食物反流或误吸[3]。患者恢复进食之初,应给予患者粘性好,不易松散的形态的食物,如蒸蛋等,食物要能量充足,同时避免油腻,根据患者的状态判断,若无呛咳等情况出现,可逐步改变食物形态,由浓稠米粥至碎块状食物,至正常饮食,在患者进食过程中可适当辅助给予清汤或温开水,便于患者下咽,每次都需患者将食物咀嚼完全并全部下咽后再喂下一口食物,进食后清水漱口,避免残渣呛咳,预防感染[4]。
  1.32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训练及护理
  对于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需应用鼻饲,在确认鼻饲管插入胃里后注入流食,根据患者情况逐步加量,但应保持少量多次,每次进食在150ml左右,间隔2小时以上。进食时患者应保持半卧位,躯干抬高30°左右,并在进食后保持半小时。
  1.4判断标准
  实验前及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才腾氏吞咽功能七级评分,达到7级为痊愈,6级为有效,总有效率=(7级患者数量+6级患者数量)/20×100%,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状态,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做出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SSP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前实验组的2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痊愈,才腾氏吞咽功能七级评分达到7级水平,有8例患者达6级水平,另外4例患者在原基础上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0%,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痊愈,才腾氏吞咽功能七级评分达到7级水平,有6例患者达6级水平,另外12例患者在原基础上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给予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回复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l]黄海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復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3.11(1):240-241.
  [2]王艳红,赵连玲出血.分析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5(7):244-245.
  [3]秦奎仙.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98.
  [4]陈露.时间护理结合酸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8):995.
其他文献
目的:对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收治的40名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患者,患者中入院时最高血压为200/110mmHg,平均血压为180/100mm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进行探析.方法:以2015年9月到2016年3月期间在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位老年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及其应用效果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80例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分配每组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中的安全护理方法.方法 整群选取本地区近几年阴道分娩产妇10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配的原则分作两组,其中参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摘要:基层县级医院病人的病种多,少数民族病人多,少数民族在理解交流方面欠缺,基层医院护士配备较少,对基层住院病人跌倒分析跌倒原因,少数民族病人对跌倒认知状况及家属照护能力等。对少数民族住院病人采取预防跌倒措施落实不到位,病区护士加强跌倒预防宣传宣教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防跌倒积极配合。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到位年龄大的有家人陪护,住院期间配合护士穿防滑拖鞋,病区护士做到跌倒高危重点病人重点关注提示标识清楚
目的:探讨和体会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 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法对患者进行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以1例接受无肝素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作为研究内容.透析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预防凝血,严密
目的:研究肺癌实施化疗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观察以及临床体会.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诊治的150例肺癌患者,对其化疗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