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教养手册”
教养总是在生活之中,但因为过于日常化的“外貌”,很容易就被我们忽视。作为一个有学前教育学背景的妈妈,管倚把教育学的理论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贯彻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很愿意和妈妈们一起分享生活中就能轻松实践的育儿法则……
在孩子面前要“真情流露”
文/管倚 编辑/俞燕
理论上,孩子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察言观色了。
著名的“视觉悬崖”实验中,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并让这样的图案用不同的构造形成落差,一部分图案是“浅滩”,一部分图案形成“深渊”,两者交界处就能形成“悬崖”的错觉,最后在图案的上方覆上玻璃板。把婴儿放在玻璃板上,孩子就能看到“悬崖”,研究者试图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愿意爬过这个“悬崖”,来判定孩子是不是具有深度知觉。本来这是一个研究小宝宝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实验,却不料在实验中体现了另外的“副作用”。6~14个月的宝宝在这个实验中,遇到“悬崖”时大都犹豫不决、迟疑不前,然后所有孩子的反应都一样,他们抬起头寻找妈妈的脸!他们试图从母亲的脸上搜寻能够确定当前情境的信息,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父母权威”,孩子都是根据父母的表现来推断自己的行为走向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对这一点很注意:如果孩子犯了大错误,我对她除了语言上的批评之外,脸部表情也必然是凶巴巴的,和她犯了小错误的时候,情况大不相同。
最近,女儿犯的大错误,就是语言暴力。第一次听到她说别人“真讨厌”的时候,我冷处理一下,假装什么也没有听到,让孩子自己觉得无趣,那么下次她就不会再这么说了。
没有想到,第二天的时候,她又来了。她嫌弃我给她热的牛奶太烫了,顺嘴又来了一句:“为什么把牛奶弄这么烫!真讨厌!”我为你服务,你还嫌弃我的“服务水准”?!我开始和她讨论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问题……
第三次遭遇“真讨厌”,是我和她约定的看电视时间结束了,我就把电视机关了。她竟然又来了一句“真讨厌”。事不过三!这马上就要养成臭毛病了!我正想着怎么来教训她的时候,却看到她的两只眼睛正忽闪忽闪地看着我。我猛然一个惊醒:不能光用语言,要用表情,表情!
孩子很“狡猾”,会不断犯错,来试探你的底线。同样的错误,他们会一犯再犯,目的就在于侦查你对哪种错误可以容忍,对哪种错误不会姑息。
女儿完全明白“真讨厌”不是什么礼貌用语,接连几次我的反应可能也让她很困惑:为什么妈妈的反应是这样的?第一次完全无视?第二次避而不谈?难道“真讨厌”是礼貌用语?
看着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我决定这次和她好好说一说“讨厌”的问题。
我竖起眉毛,双眼一瞪,开始“巴拉巴拉”地训起她来,一直把她训到泪珠滚滚而下。
之后的两三天里,大家相安无事。不过坏毛病不是那么容易改的,“真讨厌”偶尔还是会从她的嘴里冒出来。一旦听到她说这样的话,我会立刻调整自己的表情,从笑嘻嘻变成凶巴巴,作好训人的准备,不料小人精的女儿立刻就会讨好地拉着我的胳膊,解释说:“妈妈,我说的不是你讨厌,是这个事情很讨厌……”不仅如此,她还会掩饰地再说一次:“妈妈,你觉得这个事情讨厌吗?”
孩子是我们的情绪解读器
孩子们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解读成人的表情了。费尔德等人的实验表明,出生才2天的孩子,就能根据妈妈做出的高兴或悲伤的表情,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即便这个时候他还不能理解表情背后所代表的情绪是什么,但是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成人的表情十分敏感。这也是一种本能需要,他们时时刻刻需要成人的照顾,成人是否喜爱他们,看着他们的时候表情是否愉悦,就意味着他们生存的更大可能性。孩子更大一些,在出生3周左右,不仅能看懂成人的高兴和伤心的表情,还能进行模仿!
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如何解读各种情绪的信号。过了3岁,他们已经能正确领会他们的情绪信号,特别是人的表情所表达的内在情绪。他们在接受和理解了这些信号后,能产生相应的行为调整。
在日本心理学家今井和庄严的研究中,他们让一些6岁的孩子完成写字的作业,并在其中安排了一些让孩子受挫的实验条件。同时让孩子的母亲也参与实验,在实验现场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研究发现,当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无法完成任务而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时,孩子也表现出更多的愤怒情绪;当母亲表现出悲哀的情绪时,孩子也更多表现出悲哀的情绪。
与之相对的,是“视觉悬崖”实验的后续发展:在实验中,如果妈妈面无表情地坐在“悬崖”边,孩子们的表现大都是无所适从;而当妈妈坐在那里微笑着,孩子们则大多能越过“悬崖”。当然这个实验的条件是否规范和严格,在这里也无法下定论,但是从理论上说,这个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孩子就是看成人的“眼色”行事的。
爸爸妈妈怎么做
其实,说了这么多,爸爸妈妈要做的却很简单,那就是“言行一致”。如果有什么不想孩子做的,那就尽可能板起脸;如果有什么事想孩子去做,那就笑眯眯地鼓励他。
有的妈妈一边在口头语言上制止孩子——“这个太危险了,是不可以的”,一边却是温柔无比的身体语言——轻声慢语,眼神温柔。这种“语言上的制止,表情上的鼓励”,孩子就会糊涂:我到底应该选哪个标准?怎么做才是对的?
所以,在孩子面前只需要真情流露。
高兴就是高兴的样子,生气就要有生气的样子。孩子表现得好,那就高高兴兴地笑,如果有亲吻和拥抱那就更好了;孩子的表现不怎么样,那就表现出你不高兴的样子,别歇斯底里就好;孩子做了什么危险动作,那就是着急上火的模样,孩子一定会明白你的焦急。
教养总是在生活之中,但因为过于日常化的“外貌”,很容易就被我们忽视。作为一个有学前教育学背景的妈妈,管倚把教育学的理论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贯彻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很愿意和妈妈们一起分享生活中就能轻松实践的育儿法则……
在孩子面前要“真情流露”
文/管倚 编辑/俞燕
理论上,孩子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察言观色了。
著名的“视觉悬崖”实验中,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并让这样的图案用不同的构造形成落差,一部分图案是“浅滩”,一部分图案形成“深渊”,两者交界处就能形成“悬崖”的错觉,最后在图案的上方覆上玻璃板。把婴儿放在玻璃板上,孩子就能看到“悬崖”,研究者试图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愿意爬过这个“悬崖”,来判定孩子是不是具有深度知觉。本来这是一个研究小宝宝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实验,却不料在实验中体现了另外的“副作用”。6~14个月的宝宝在这个实验中,遇到“悬崖”时大都犹豫不决、迟疑不前,然后所有孩子的反应都一样,他们抬起头寻找妈妈的脸!他们试图从母亲的脸上搜寻能够确定当前情境的信息,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父母权威”,孩子都是根据父母的表现来推断自己的行为走向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对这一点很注意:如果孩子犯了大错误,我对她除了语言上的批评之外,脸部表情也必然是凶巴巴的,和她犯了小错误的时候,情况大不相同。
最近,女儿犯的大错误,就是语言暴力。第一次听到她说别人“真讨厌”的时候,我冷处理一下,假装什么也没有听到,让孩子自己觉得无趣,那么下次她就不会再这么说了。
没有想到,第二天的时候,她又来了。她嫌弃我给她热的牛奶太烫了,顺嘴又来了一句:“为什么把牛奶弄这么烫!真讨厌!”我为你服务,你还嫌弃我的“服务水准”?!我开始和她讨论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问题……
第三次遭遇“真讨厌”,是我和她约定的看电视时间结束了,我就把电视机关了。她竟然又来了一句“真讨厌”。事不过三!这马上就要养成臭毛病了!我正想着怎么来教训她的时候,却看到她的两只眼睛正忽闪忽闪地看着我。我猛然一个惊醒:不能光用语言,要用表情,表情!
孩子很“狡猾”,会不断犯错,来试探你的底线。同样的错误,他们会一犯再犯,目的就在于侦查你对哪种错误可以容忍,对哪种错误不会姑息。
女儿完全明白“真讨厌”不是什么礼貌用语,接连几次我的反应可能也让她很困惑:为什么妈妈的反应是这样的?第一次完全无视?第二次避而不谈?难道“真讨厌”是礼貌用语?
看着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我决定这次和她好好说一说“讨厌”的问题。
我竖起眉毛,双眼一瞪,开始“巴拉巴拉”地训起她来,一直把她训到泪珠滚滚而下。
之后的两三天里,大家相安无事。不过坏毛病不是那么容易改的,“真讨厌”偶尔还是会从她的嘴里冒出来。一旦听到她说这样的话,我会立刻调整自己的表情,从笑嘻嘻变成凶巴巴,作好训人的准备,不料小人精的女儿立刻就会讨好地拉着我的胳膊,解释说:“妈妈,我说的不是你讨厌,是这个事情很讨厌……”不仅如此,她还会掩饰地再说一次:“妈妈,你觉得这个事情讨厌吗?”
孩子是我们的情绪解读器
孩子们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解读成人的表情了。费尔德等人的实验表明,出生才2天的孩子,就能根据妈妈做出的高兴或悲伤的表情,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即便这个时候他还不能理解表情背后所代表的情绪是什么,但是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成人的表情十分敏感。这也是一种本能需要,他们时时刻刻需要成人的照顾,成人是否喜爱他们,看着他们的时候表情是否愉悦,就意味着他们生存的更大可能性。孩子更大一些,在出生3周左右,不仅能看懂成人的高兴和伤心的表情,还能进行模仿!
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如何解读各种情绪的信号。过了3岁,他们已经能正确领会他们的情绪信号,特别是人的表情所表达的内在情绪。他们在接受和理解了这些信号后,能产生相应的行为调整。
在日本心理学家今井和庄严的研究中,他们让一些6岁的孩子完成写字的作业,并在其中安排了一些让孩子受挫的实验条件。同时让孩子的母亲也参与实验,在实验现场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研究发现,当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无法完成任务而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时,孩子也表现出更多的愤怒情绪;当母亲表现出悲哀的情绪时,孩子也更多表现出悲哀的情绪。
与之相对的,是“视觉悬崖”实验的后续发展:在实验中,如果妈妈面无表情地坐在“悬崖”边,孩子们的表现大都是无所适从;而当妈妈坐在那里微笑着,孩子们则大多能越过“悬崖”。当然这个实验的条件是否规范和严格,在这里也无法下定论,但是从理论上说,这个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孩子就是看成人的“眼色”行事的。
爸爸妈妈怎么做
其实,说了这么多,爸爸妈妈要做的却很简单,那就是“言行一致”。如果有什么不想孩子做的,那就尽可能板起脸;如果有什么事想孩子去做,那就笑眯眯地鼓励他。
有的妈妈一边在口头语言上制止孩子——“这个太危险了,是不可以的”,一边却是温柔无比的身体语言——轻声慢语,眼神温柔。这种“语言上的制止,表情上的鼓励”,孩子就会糊涂:我到底应该选哪个标准?怎么做才是对的?
所以,在孩子面前只需要真情流露。
高兴就是高兴的样子,生气就要有生气的样子。孩子表现得好,那就高高兴兴地笑,如果有亲吻和拥抱那就更好了;孩子的表现不怎么样,那就表现出你不高兴的样子,别歇斯底里就好;孩子做了什么危险动作,那就是着急上火的模样,孩子一定会明白你的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