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建议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产业是2008年旬阳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后续主导产业,同时列入政府财政增收“农业30亿工程”,规划到2012年发展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设施蔬菜发展达到5000亩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栽培模式以春提早和秋延迟栽培为主,品种以辣椒、黄瓜、茄子、洋芋、白菜等大路菜为主,并引进种植部分稀有品种,如菜花、水果黄瓜等。栽培设施不断改进,向着标准化、长寿命化方向发展。
  一、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旬阳县的设施蔬菜在“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
  1.设施规模不足
  设施蔬菜面积还相对较小,早春和秋后市场供应不足。
  2.市场淡旺季依然明显,蔬菜价格波动大
  淡季蔬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价格偏高,特别是冬季本地茄果类菜基本断档。旺季时期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供大于求,价格低,农民卖菜难。
  3.蔬菜品种比较单一
  设施蔬菜栽培品种主要以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为主,精细菜、特色菜如西兰花、菜花、娃娃菜、水果黄瓜、彩椒等品种主要依靠外调补充。
  4.配套设施不到位
  据在甘溪、庙坪、神河调查,除农业部门投入部分基础设施外,设施蔬菜基地水、电、路配套不到位,限制产业效益的发挥。
  5.市场销售不畅
  目前旬阳县没有一个固定的蔬菜销售批发市场,周边菜农买菜难,甘溪镇袁湾村菜农李学胜说:“我们袁湾的菜是很有名的,也很受消费者青睐,但我们的菜进不了市场,来的早了菜贩子堵住不让进,来的晚了根本进不去,大街上销售城管赶的没处去。”
  6.缺技术
  如我县设施蔬菜生产目前最大的投资户、县政协委员、旬阳县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修龙说:“我认定的事,投资再大我不怕,但我没种过菜缺技术却是目前蔬菜生产的最大障碍”。
  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按照板块推进、区域化布局、示范园区的建设思路和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建设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使蔬菜生产由传统生产自食向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迈进。
  1.设施蔬菜发展规划设想
  基地(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集成设施蔬菜新技术,提升科技含量,增加示范效益。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人员素质。重点规划在水资源丰富、土壤质地疏松沿河流域川道地带,重点建设3个“畜、沼、菜”生态循环示范园区,9个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涉及12个乡镇25个自然村(社区)。。
  2.加强设施蔬菜建设工作的管理
  2.1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责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及规划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的规划落实,实施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组织验收,确保建设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规划建设任务。
  2.2 做好土地流转
  各项目乡镇、村组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及“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宣传做好土地调整,支持大户发展,促进土地合理流转。鼓励农户以地易地、土地入股、大户承包等流转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化,设施蔬菜规模化建设。
  2.3 整合农业项目
  按照“畜—沼—菜”循环农业建设思路,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与沼气建设、畜牧养殖、土地整理、农业开发、流域治理、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项目捆绑实施,将其作为我县实施的“121”循环农业“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发挥项目作用,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2.4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
  通过招商引资、小额信贷、贴息贷款等手段,积极争取农田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蔬菜营销商建立蔬菜基地,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发展设施蔬菜生产,解决产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2.5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将技术宣传培训做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作的突破口。一是加强对县、乡从事蔬菜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使之能精通技术,指导生产;二是对规划区域的村组干部进行培训,使之能懂技术,能够组织生产;三是利用各种形式对规划区农民特别是转行的大户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通过培训,使每村能有一个农民技术员,每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2.6 明确建设责任
  县农业部门负责全县设施蔬菜建设的组织管理、措施落实、项目检查、技术培训、督促指导及考核评比等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设施蔬菜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督促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县扶贫、水利、公路、农电部门负责建设过程中水、电、路资金的配套完善;各项目乡镇、村负责本辖区建设任务的实施工作,具体抓好任务落实及土地调整,做到依法、自愿、合理流转,确保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239-0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杭州市萧山区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努力把萧山农水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认真贯彻执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最近局党委按照区委统一部署的深化拓展“树创”主题实践活动,明确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033-0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04年至2014年连续11个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其中2007、2013、2014三个一号文件都是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农业现代化摆在工业化、信息
摘要:玉米是丘陵山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而山地坡度大,保水保肥能力差,塘、库、池年久失修,渠系设施完全不配套,用水无保障,连年春早接夏旱,夏旱连伏旱,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户投入年年增加,产量很不稳定,投入与产出比较效益低,形成一種生产恶性循环。本文主要对丘陵山区玉米早育早栽错夏旱躲伏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丘陵山区;玉米栽培;高产;技术  一、改制调型,分带轮作  
[摘 要] 在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兴起的背景下, 本文围绕农超对接的现状及对策、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问题,对舟山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城区大型超市以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 提出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与关键环节, 指出应重视发展生产组织、理顺流通中的利益分配、挖掘农超对接的商业价值以及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农产品物流 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议  [中图分类
今年我站,在九三气象台和农场的正确领导下,以农场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引,紧紧围绕农场的工作、农户的生产利益,搞好气象服务。  一、气象的服务工作成效  正确分析今年的天气形势,准确预报天气变化,为农场各项工作、农户的四季耕作提供气象信息。充分发挥现代化气象装备,严密监视可能出现的暴雨、冰雹、低温天气过程,多渠道、高密度的收集了准确的气象信息,通过分析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用短信形式发给农场领导、工作人员
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属于闭流区域,无自然河流。北部有引嫩干渠,东侧有人工安肇新河,境内多草原和自然沼泽,湖泊星罗密布,河网不甚发育,由于本区历史上是低洼湖区沉积而成,土壤盐碱度较高。从事绿化工作以来,深知土壤盐碱度影响园林树木的成活,在工作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并查阅各种资料寻找盐碱地改良的方案。总结了盐碱地绿化常见的改良模式有客土绿化施工、盐碱土原土改良施工和肥盐平衡改良。    一
[摘 要] 我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面积大,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7%,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条件均适宜种植小麦,是我国小麦的重要策源地。多年来,我省在小麦总产,面积和贡献上一直处于全国首位,其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小麦面积总播种面积的1/6,总产量约占1/5,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省来说,它是占首位的粮食作物。我省的粮食生产总量中,小麦占60%左右,所以小麦收成的丰歉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044-01  10月2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走进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格尼河农场。虽是浮光掠影的走访,走马观花的采访,但“好政策好作法好日子”的感受一路相伴。  过阿荣旗沿111国道一路前行,格尼河转弯的地方,便是格尼河农场场部所在地。毫无疑问,场名缘由这条美丽的河流。1960年,十万官兵开垦北大
[摘 要] 容器育苗是指应用特定的容器培育作物、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等,一般在育苗容器底部盛上富含营养成分的培养土。我国早在《农桑衣食撮要》中,就出现有关于容器育苗法的记载,科克和杰弗里斯、哈伯等人先后进行容器育苗法 的实验。之后,容器育苗法在美国、苏联等发达国家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  [关键词] 林业发展 容器育苗 东北地区 林业技术 气候特点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农用地膜良好的增温保墒效果已对临夏农业产生了重大的、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残留农用地膜也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量的残留地膜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进而影响到农业环境,通过在临夏州川塬灌区——临夏市南龙镇杨家村进行的地膜残留污染防治试验,对农用地膜的应用现状、残留地膜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及残留地膜的危害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