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产业是2008年旬阳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后续主导产业,同时列入政府财政增收“农业30亿工程”,规划到2012年发展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设施蔬菜发展达到5000亩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栽培模式以春提早和秋延迟栽培为主,品种以辣椒、黄瓜、茄子、洋芋、白菜等大路菜为主,并引进种植部分稀有品种,如菜花、水果黄瓜等。栽培设施不断改进,向着标准化、长寿命化方向发展。
一、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旬阳县的设施蔬菜在“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
1.设施规模不足
设施蔬菜面积还相对较小,早春和秋后市场供应不足。
2.市场淡旺季依然明显,蔬菜价格波动大
淡季蔬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价格偏高,特别是冬季本地茄果类菜基本断档。旺季时期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供大于求,价格低,农民卖菜难。
3.蔬菜品种比较单一
设施蔬菜栽培品种主要以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为主,精细菜、特色菜如西兰花、菜花、娃娃菜、水果黄瓜、彩椒等品种主要依靠外调补充。
4.配套设施不到位
据在甘溪、庙坪、神河调查,除农业部门投入部分基础设施外,设施蔬菜基地水、电、路配套不到位,限制产业效益的发挥。
5.市场销售不畅
目前旬阳县没有一个固定的蔬菜销售批发市场,周边菜农买菜难,甘溪镇袁湾村菜农李学胜说:“我们袁湾的菜是很有名的,也很受消费者青睐,但我们的菜进不了市场,来的早了菜贩子堵住不让进,来的晚了根本进不去,大街上销售城管赶的没处去。”
6.缺技术
如我县设施蔬菜生产目前最大的投资户、县政协委员、旬阳县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修龙说:“我认定的事,投资再大我不怕,但我没种过菜缺技术却是目前蔬菜生产的最大障碍”。
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按照板块推进、区域化布局、示范园区的建设思路和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建设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使蔬菜生产由传统生产自食向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迈进。
1.设施蔬菜发展规划设想
基地(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集成设施蔬菜新技术,提升科技含量,增加示范效益。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人员素质。重点规划在水资源丰富、土壤质地疏松沿河流域川道地带,重点建设3个“畜、沼、菜”生态循环示范园区,9个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涉及12个乡镇25个自然村(社区)。。
2.加强设施蔬菜建设工作的管理
2.1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责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及规划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的规划落实,实施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组织验收,确保建设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规划建设任务。
2.2 做好土地流转
各项目乡镇、村组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及“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宣传做好土地调整,支持大户发展,促进土地合理流转。鼓励农户以地易地、土地入股、大户承包等流转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化,设施蔬菜规模化建设。
2.3 整合农业项目
按照“畜—沼—菜”循环农业建设思路,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与沼气建设、畜牧养殖、土地整理、农业开发、流域治理、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项目捆绑实施,将其作为我县实施的“121”循环农业“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发挥项目作用,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2.4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
通过招商引资、小额信贷、贴息贷款等手段,积极争取农田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蔬菜营销商建立蔬菜基地,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发展设施蔬菜生产,解决产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2.5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将技术宣传培训做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作的突破口。一是加强对县、乡从事蔬菜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使之能精通技术,指导生产;二是对规划区域的村组干部进行培训,使之能懂技术,能够组织生产;三是利用各种形式对规划区农民特别是转行的大户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通过培训,使每村能有一个农民技术员,每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2.6 明确建设责任
县农业部门负责全县设施蔬菜建设的组织管理、措施落实、项目检查、技术培训、督促指导及考核评比等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设施蔬菜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督促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县扶贫、水利、公路、农电部门负责建设过程中水、电、路资金的配套完善;各项目乡镇、村负责本辖区建设任务的实施工作,具体抓好任务落实及土地调整,做到依法、自愿、合理流转,确保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一、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旬阳县的设施蔬菜在“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
1.设施规模不足
设施蔬菜面积还相对较小,早春和秋后市场供应不足。
2.市场淡旺季依然明显,蔬菜价格波动大
淡季蔬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价格偏高,特别是冬季本地茄果类菜基本断档。旺季时期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供大于求,价格低,农民卖菜难。
3.蔬菜品种比较单一
设施蔬菜栽培品种主要以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为主,精细菜、特色菜如西兰花、菜花、娃娃菜、水果黄瓜、彩椒等品种主要依靠外调补充。
4.配套设施不到位
据在甘溪、庙坪、神河调查,除农业部门投入部分基础设施外,设施蔬菜基地水、电、路配套不到位,限制产业效益的发挥。
5.市场销售不畅
目前旬阳县没有一个固定的蔬菜销售批发市场,周边菜农买菜难,甘溪镇袁湾村菜农李学胜说:“我们袁湾的菜是很有名的,也很受消费者青睐,但我们的菜进不了市场,来的早了菜贩子堵住不让进,来的晚了根本进不去,大街上销售城管赶的没处去。”
6.缺技术
如我县设施蔬菜生产目前最大的投资户、县政协委员、旬阳县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修龙说:“我认定的事,投资再大我不怕,但我没种过菜缺技术却是目前蔬菜生产的最大障碍”。
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按照板块推进、区域化布局、示范园区的建设思路和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建设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使蔬菜生产由传统生产自食向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迈进。
1.设施蔬菜发展规划设想
基地(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集成设施蔬菜新技术,提升科技含量,增加示范效益。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人员素质。重点规划在水资源丰富、土壤质地疏松沿河流域川道地带,重点建设3个“畜、沼、菜”生态循环示范园区,9个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涉及12个乡镇25个自然村(社区)。。
2.加强设施蔬菜建设工作的管理
2.1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责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及规划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的规划落实,实施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组织验收,确保建设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规划建设任务。
2.2 做好土地流转
各项目乡镇、村组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及“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宣传做好土地调整,支持大户发展,促进土地合理流转。鼓励农户以地易地、土地入股、大户承包等流转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化,设施蔬菜规模化建设。
2.3 整合农业项目
按照“畜—沼—菜”循环农业建设思路,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与沼气建设、畜牧养殖、土地整理、农业开发、流域治理、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项目捆绑实施,将其作为我县实施的“121”循环农业“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发挥项目作用,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2.4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
通过招商引资、小额信贷、贴息贷款等手段,积极争取农田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蔬菜营销商建立蔬菜基地,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发展设施蔬菜生产,解决产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2.5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将技术宣传培训做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作的突破口。一是加强对县、乡从事蔬菜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使之能精通技术,指导生产;二是对规划区域的村组干部进行培训,使之能懂技术,能够组织生产;三是利用各种形式对规划区农民特别是转行的大户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通过培训,使每村能有一个农民技术员,每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2.6 明确建设责任
县农业部门负责全县设施蔬菜建设的组织管理、措施落实、项目检查、技术培训、督促指导及考核评比等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设施蔬菜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督促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县扶贫、水利、公路、农电部门负责建设过程中水、电、路资金的配套完善;各项目乡镇、村负责本辖区建设任务的实施工作,具体抓好任务落实及土地调整,做到依法、自愿、合理流转,确保集中连片,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