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关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的转变,也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实际上这一课程的课堂教学却依旧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教学问题,没能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发展要求,甚至将其作为副科来进行教学,导致教学质量没有达到预期。因此,本文主要引入探究式教学法,以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61-02
如今国内的基础教育改革让小学课堂教学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得到了改进,不管是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已经被打破传统的状态,朝着新的发展方向进行转变。而探究式教学是适应这样的课堂变化的重要教学方式,将其与当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起到推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优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所谓探究,实际上就是深入探讨与反复研究的意思,而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围绕着某一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或者课题来展开深入学习的重要教学方法。小学阶段设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其理论内涵具有一定的深意,是值得学生去深入探究和学习的重要知识[1]。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到自己的课堂上,是具有重要教学意义的。
1.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展开探究,让学生学会亲自动手,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搜索信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因此,站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探究式教学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2.可推进合作探究学习。
探究式教学法除了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还具有较强的合作性的特点,一般体现在合作探究方式在课堂上的渗透与运用。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迎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这一新时期的重要教学要求,在保证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情况下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发挥彼此合作的精神,主动参与到共同探究、学习某一课题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共同的任务学习目标。
3.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围绕着某一问题或者课题展开探究活动时,自身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品德的内涵在不断发展,社会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发展同样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
4.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以往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弊端,新时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注重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构建
1.整合课程资源,展开探究教学。
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这一问题,是教师要注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对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2]。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丰富的课程资源还能让学生产生更浓的探索与研究兴趣,灵活地展开探究式学习活动。
比如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资源进行整合,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交通规则、社会规则、环保规则、交往规则、体育规则、比赛规则、游戏规则等等。教师可让学生自选一种规则来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究竟什么是规则?遵守规则的意义体现在哪?”在学生的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阐述自己眼中的规则,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并且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推进探究教学。
合作探究是比较重要的探究式教学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素养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可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以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比如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展示集体的智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着“制作网页标识”这一学习任务来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在设计网页标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鉴徽章或者旗帜的制作方法来进行探究学习。
小组内成员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探讨如何借鉴徽章或者旗帜的制作方法,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对网页标识的制作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感悟集体智慧在合作探究学习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3.贴近实际生活,强化探究教学。
贴近实际生活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引入探究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可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生活化的原则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以及筛选,并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之下,总结探究学习的结论[3]。
比如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诚信是金》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生活中的诚信相关案例,将学生引入探究性学习的生活化情境之中:“有一个国外留学青年,想要凭着自己的才学来找到好工作,但是应聘的几家公司都拒聘了他,当他问起原因时,公司的回复都是:‘你有三次逃票记录,我们不会录用一个不诚实的人。’”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一案例来进行思考:“为什么现在社会的公司对一个人的诚实看得如此重要?”案例中的人因自己的不诚实而失去了良好的工作机遇,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其中,展开探究性学习,主动地抒发个人的感受,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帮助其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教学价值,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走进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参考文献
[1]周双梅.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205.
[2]杭涛.小学“品德与社会”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14):91-93.
[3]胡德海,徐召会.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72.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61-02
如今国内的基础教育改革让小学课堂教学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得到了改进,不管是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已经被打破传统的状态,朝着新的发展方向进行转变。而探究式教学是适应这样的课堂变化的重要教学方式,将其与当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起到推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优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所谓探究,实际上就是深入探讨与反复研究的意思,而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围绕着某一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或者课题来展开深入学习的重要教学方法。小学阶段设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其理论内涵具有一定的深意,是值得学生去深入探究和学习的重要知识[1]。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到自己的课堂上,是具有重要教学意义的。
1.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展开探究,让学生学会亲自动手,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搜索信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因此,站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探究式教学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2.可推进合作探究学习。
探究式教学法除了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还具有较强的合作性的特点,一般体现在合作探究方式在课堂上的渗透与运用。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迎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这一新时期的重要教学要求,在保证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情况下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发挥彼此合作的精神,主动参与到共同探究、学习某一课题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共同的任务学习目标。
3.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围绕着某一问题或者课题展开探究活动时,自身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品德的内涵在不断发展,社会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发展同样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
4.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以往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弊端,新时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注重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构建
1.整合课程资源,展开探究教学。
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这一问题,是教师要注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对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2]。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丰富的课程资源还能让学生产生更浓的探索与研究兴趣,灵活地展开探究式学习活动。
比如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资源进行整合,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交通规则、社会规则、环保规则、交往规则、体育规则、比赛规则、游戏规则等等。教师可让学生自选一种规则来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究竟什么是规则?遵守规则的意义体现在哪?”在学生的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阐述自己眼中的规则,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并且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推进探究教学。
合作探究是比较重要的探究式教学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素养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可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以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比如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展示集体的智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着“制作网页标识”这一学习任务来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在设计网页标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鉴徽章或者旗帜的制作方法来进行探究学习。
小组内成员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探讨如何借鉴徽章或者旗帜的制作方法,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对网页标识的制作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感悟集体智慧在合作探究学习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3.贴近实际生活,强化探究教学。
贴近实际生活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引入探究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可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生活化的原则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以及筛选,并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之下,总结探究学习的结论[3]。
比如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诚信是金》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生活中的诚信相关案例,将学生引入探究性学习的生活化情境之中:“有一个国外留学青年,想要凭着自己的才学来找到好工作,但是应聘的几家公司都拒聘了他,当他问起原因时,公司的回复都是:‘你有三次逃票记录,我们不会录用一个不诚实的人。’”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一案例来进行思考:“为什么现在社会的公司对一个人的诚实看得如此重要?”案例中的人因自己的不诚实而失去了良好的工作机遇,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其中,展开探究性学习,主动地抒发个人的感受,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帮助其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教学价值,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走进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参考文献
[1]周双梅.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205.
[2]杭涛.小学“品德与社会”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14):91-93.
[3]胡德海,徐召会.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