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问题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柔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问题。文章在分析了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的基础上,探讨了引发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柔道运动训练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柔道 运动损伤 损伤部位 致伤原因 预防对策
  一、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
  (一)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是柔道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几率非常高的一个部位,损伤主要是以半月板损伤为主。而之所以膝关节部位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比较高,据分析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做屈伸运动,在半蹲90°时做轻微的旋转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由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内外侧的副韧带、前后师资韧带和外侧的半月板组织来共同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的。但是由于膝关节在体下的位置比较浅,而关节面又比较大,因此,保护结构相对来说就比较小,也就很容易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再加上在柔道运动中,很多动作都需要膝关节的参与,例如:抱腿、背负头以及跪腿等等,均需要通过膝关节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柔道运动训练或者比赛的过程中,一旦所膝关节所承受的外力作用,超出其局部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就极易引发运动损伤。除此之外,柔道运动员在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时经常处于半蹲的位置,因此,膝关节周围的韧带会比较松,相应的其保护关节的能力也就会有所下降,从而也导致膝关节部位成为了柔道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
  (二)腰部损伤
  腰部也是柔道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较为常见的一个部位,例如:腰部扭伤、腰肌劳损以及腰脱等等,均是柔道运动员的多发病。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是因为,腰部是连接人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重要部位,柔道运动中的很多动作都需要通过腰部的力量来带动,例如:背负头、大腰、扫腰以及内股等等,从而使得在柔道运动中腰部参与运动的频率非常高,再加上柔道运动中激烈的对抗,常常就会导致腰部损伤的出现。
  (三)足踝损伤
  足踝部位的损伤在柔道运动中也同样较为多见,而且主要是踝和拇指关节韧带的急性损伤较多。之所以会出现足踝损伤,主要是因为,在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运动员要具有灵活、稳重的步法,同时还需要运动员根据时机及时的用脚钩住对方发起进攻,但是由于踝、足部位的关节结构比较复杂,韧带又比较薄弱,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常会由于遭受到间接的暴力而出现损伤。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几种情况之外,手腕和手指损伤、肩部损伤等在柔道运动中也常有出现,而这些运动损伤主要是与跆拳道运动激烈程度高、对抗性强的特点有关。
  二、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致伤原因
  (一)安全意识薄弱
  很多柔道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知识了解比较少,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至于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一些片面性的认识,并没有将运动损伤重视起来。再加上教练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注意安全教育,在运动损伤的问题出现之后,也很少及时的分析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使得柔道运动员的整体安全意识薄弱,损伤事故出现率高。
  (二)身体素质差
  柔道运动竞争激烈,对抗性强,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不间断的、积极的抢把,连续发动进攻。因此,柔道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实际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却存在片面性的问题,如:对耐力训练的关注不够等,从而使得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较差,易出现运动损伤。
  (三)技术动作不准确
  错误或者不标准的技术动作,常常会因为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特点和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规律或是人体在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从而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在柔道运动中,技术动作的不准确也是非常常见的一个致伤原因。
  (四)准备活动不科学
  准备活动不科学,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做准备活动;二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训练内容结合的不好,以至于准备活动不到位;三是,准备活动的量过大,以至于运动疲劳问题提前出现;四是,准备活动与正式的柔道运动训练或比赛之间的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准备活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均会造成准备活动不科学的问题,进而引发运动损伤。
  三、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要注意提升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练员在开展日常柔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就应注意讲解运动损伤相关的知识,引导运动员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和必要性。而且教练员还应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其身体易出现损伤的部位给予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运动员能够及时的做出对自己最积极的保护。
  (二)要注意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要加强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不但要重视身体素质训练的全面性,而且还要注意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规范的训练动作,来确保运动员技术的准确性和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从而以此来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抵抗力,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
  (三)要注意准备活动的科学性。要确保准备活动的科学性,在针对柔道运动员开展准备活动时,不但要包括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应注意增加一些与柔道专项素质相关的内容,并且通过对准备活动的时间和量的科学把握,来让运动员的身体各组织和各器官处于最佳的状态,降低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娄海波.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及其力量特点分析[J].运动.2012.03.0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运动心理疲劳会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引起其心理疲劳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心理疲劳现象的研究极为重要。同时,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日常训练、活动时,教练员和老师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有选择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的目的,增进体育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国内学者对排球运动的相关心理研究做了一个总结,结果发现:1.心理方面研究理论性的阐释较多,实证性的研究较少。2.竞赛焦虑特征对比赛有着重要的影响。3.不同的场上位置有着不同的情绪性格、气质类型特征,抑郁质的人不适合排球运动。  关键词 排球 心理 训练 气质类型 情绪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结合力学原理理解篮球技术技巧,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篮球运动的最为主要的方式。无论是从篮球的技术动作方面还是持球技术方面,篮球运动都要涉及到力学。运动员通过力来控制篮球速度、力量以及方向等,达到篮球技术动作要领。  关键词 篮球技术 力学 传导  篮球基本技术作为构成篮球战术配合的基本要素,更是篮球
随着高中教学改革和方针调整的不断深入,当下社会对高中阶段教学的期待也逐渐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不再以简单的知识背诵为核心,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理解和深度掌握这种变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脑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就要切实做好理论教学联系社会的实际,联系学校的实际,联系学生的实际,真正的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道德与法治课
期刊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展阶段,语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在开展语篇教学阶段,应该意识到语篇教学的基本需求和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存在非常重要的联系,通过更加充分的实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人们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会经常遇到运动性疲劳的问题。运动性疲劳产生后轻者影响训练效果,重者将给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运动疲劳后运用合理科学的恢复方法和手段,及时的消除运动性疲劳,可以有效的加快运动爱好者身体的恢复进程,缩短运动爱好者的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从而帮助运动爱好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身体恢复
初中体育教学对于改善初中生体质,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还存在不足,普遍存在“体育就是玩”“体育有什么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