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转型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以学生事务为中心,重科学管理;二是以学生为中心,重人文关怀。通过对民办高校合法设置以来学生管理模式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两种学生管理模式的特点,阐述了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模式 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80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endency about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student in private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first is based on Student affairs as the center,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second is based on students as the center,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ca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types of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which is based on carding the literature of students management mode since the private colleges independent legal Settings. And it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nova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Key words Private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 management pattern of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自我国《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独立学院向民办高校转型就成为必然。民办高校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转型的产物。社会转型,使部分高校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机制从公办国有性质的形式向民办私有性质的形式转变,同时,其价值理念和组织行为方式出现了变化。近年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突出,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为民办高校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1 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重点表现为对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依据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解释,模式与范式存在关联性,是特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指导并协调着某种模式内人们从事“解决难题”的活动。①模式通常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模式通过揭示事物之间隐藏的内在关系,从而为解决某类问题提供了方法论。②一般而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是指民办高校通过规范、引导、协调、服务学生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组织管理活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一套科学管理学生的方法、标准和框架,其主要存在两种管理倾向:一是以学生事务为中心,重科学管理;二是以学生为中心,重人文关怀。
第一种学生管理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管理,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蔡国春指出,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来看,“学生管理”包含“管理学生”和“管理学生工作”的两层含义。学生管理的实践从无到有,历经“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等多种模式。这些不同的表述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典型特征。③李国华通过反思我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封闭式管理的弊端,结合西方学生事务管理相关理论,对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策略。④
第二种学生管理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封闭式学生管理存在诸多弊端,照搬公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脱离实际,不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进行创新。如孔颖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学生管理模式应随社会、家长、学生、学校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⑤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传统的封闭式学生管理模式,薛俊义、顾爱萍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三级网络式”学生管理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既注重学生管理目标导向又重视学生管理主体职责。⑥
上述两种学生管理模式倾向,各有利弊,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学生管理实践的运用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实践的相关研究,重点表现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团学、学生党组织建设、学籍办理、学生资助等。
第一种管理倾向以学生事务为中心,追求科学管理。为了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有学者从管理的合法性、管理要素、管理环境及管理理念等视角进行了研究。赵宁从管理合法性的维度,阐述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提出了推进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对策。⑦李艳从管理策略的维度指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科学把握“五个坚持”的管理策略。⑧陈荣华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验,从工作理念、队伍建设、工作环境、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基于SLI理论的创新思路。⑨齐文从社团组织管理角度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团总支和学生会作为高等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做好团学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管理。⑩方韵诗从诚信教育角度指出,德学思想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资助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豘这些不同视角的研究,为如何做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第二种管理立足学生的实际,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学生工作管理对象是学生,做好学生工作,需要把握学生的特征和思想动态。多数研究者在论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特征,提出准确有效的管理策略。姚玮、李冰峰等人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维度,探讨了学生管理的模式。姜佐军指出,民办高校应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关键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豙姚玮、杨茂盛指出,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心理素质不强、自控性较差、缺乏学习动力等特点,提出了加强学生理念、心理教育,健全学生管理运行机制。豛李冰峰特别指出,依据民办高校学生存在对国家时事政治不够关心、缺少脚踏实地的实施计划、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等特点,提出运用“多重法则”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豜可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 3 学生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学生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往往遵循学生管理的“合法、合理、合情”原则,三原则分别强调依法管理学生、科学管理学生、人性化管理学生。事实上,现实中学生管理是难以实现三原则的高度统一,而是从“满意度原则”和需求导向进行管理。到目前为止,民办高校主要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事务为中心的两种学生管理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征与背景,其特征、背景背后则反映了特定条件下的社会需求与时代要求。
3.1 现实性与必要性
社会转型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促使我们对新形势下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现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政策目标导向性
民办高校组织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定范围内,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方针、政策正常运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重人”与“重事”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出现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都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方向,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王希俊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应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科学地、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内部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各种要素,并进行有效地预测、监督、反馈等,从而达到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的动态过程。豝
3.3 依附性与主动性并存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依附性主要体现在继承公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即“重人”和“重事”的两种学生管理理念。如公办高校管理学生的部门为学生工作部(处),下设学生管理中心或者学生事务管理中心。民办高校基本上延用了这些管理框架。孔颖指出,目前封闭式学生管理成为民办院校学生管理的普遍方式,在从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到较为开放式管理之间的动态连续链上,全国89%的民办高校采用较为封闭的学生管理模式。豞由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突出民办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即主动地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操作化的管理和教育。
3.4 组织功能分化
高校是社会育人的公益性组织,功能单一,简而言之,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育人树人。独立学院由国有性质转为民营性质,其功能虽以育人为主导,但有营利性。民办高校功能的多向化,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和“以学生事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共性。换言之,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两种模式都要坚持“育人”与“营利”的功能,即以最低的学生管理成本来实现最大的育人效益。
3.5 管理决策导向
周雪光教授认为,根据理性选择的观点,组织决策在较大程度上是由“满意原则”的机制调节的。决策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决策导向有两种:一种是问题导向决策方式,即由问题找解决的方式;另一种是答案导向决策方式,即由已有的答案来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达到一种有序状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通常运用上述两种方式化解学生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重人文关怀,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需求或者学生问题为导向,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和人员,提供服务。这种模式立足学生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符合问题导向决策方式的逻辑。以学生事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立足学生事务,重科学管理,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和人员,旨在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突出学生事务,符合答案导向决策方式的逻辑。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客观需求,均体现了“满意原则”。
綜上所述,学术界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展开了有益的研究,并形成重人和重事的两种管理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教育、重视服务达到育人目标,同时运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管理成本,为民办高校营利创造条件。第二种模式是以学生事务为中心,重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管理来降低学生管理成本,增大办校营利的机会。对转型期民办高校而言,既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特征,又要重视学生管理的科学性,运用科学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还要在实践管理中突破,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代同步。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有助于推动民办高校顺利转型,有助于深化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为化解转型期民办高校学生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注释
① 孔德新.环境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
② 陈铺华.中国模式与中国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1.
③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中美两国高校学生工作术语之比较[J].扬州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
④ 李国华.从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看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J].云南电大学报,2007(3).
⑤豞孔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调查和分析[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4).
⑥ 薛俊义,顾爱萍.“三级网络式”学生管理的逻辑诉求与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⑦ 赵宁.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对策讨论[J].新西部,2015(30).
⑧ 李艳.科学把握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策略[J].现代交际,2014(03).
⑨ 陈荣华.基于SLI的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
⑩ 齐文.关于民办院校团学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
豘 方韵诗,德学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诚信缺失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豙 姜佐军.民办高等院校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豛 姚玮,杨茂盛.当前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1).
豜 李冰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多重法则”[J].亚太教育,2015(20).
豝 王希俊.新时期大学生管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豟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00-302.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模式 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80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endency about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student in private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first is based on Student affairs as the center,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second is based on students as the center,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ca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types of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which is based on carding the literature of students management mode since the private colleges independent legal Settings. And it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nova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Key words Private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 management pattern of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自我国《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独立学院向民办高校转型就成为必然。民办高校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转型的产物。社会转型,使部分高校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机制从公办国有性质的形式向民办私有性质的形式转变,同时,其价值理念和组织行为方式出现了变化。近年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突出,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为民办高校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1 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重点表现为对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依据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解释,模式与范式存在关联性,是特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指导并协调着某种模式内人们从事“解决难题”的活动。①模式通常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模式通过揭示事物之间隐藏的内在关系,从而为解决某类问题提供了方法论。②一般而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是指民办高校通过规范、引导、协调、服务学生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组织管理活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一套科学管理学生的方法、标准和框架,其主要存在两种管理倾向:一是以学生事务为中心,重科学管理;二是以学生为中心,重人文关怀。
第一种学生管理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管理,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蔡国春指出,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来看,“学生管理”包含“管理学生”和“管理学生工作”的两层含义。学生管理的实践从无到有,历经“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等多种模式。这些不同的表述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典型特征。③李国华通过反思我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封闭式管理的弊端,结合西方学生事务管理相关理论,对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策略。④
第二种学生管理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封闭式学生管理存在诸多弊端,照搬公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脱离实际,不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进行创新。如孔颖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学生管理模式应随社会、家长、学生、学校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⑤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传统的封闭式学生管理模式,薛俊义、顾爱萍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三级网络式”学生管理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既注重学生管理目标导向又重视学生管理主体职责。⑥
上述两种学生管理模式倾向,各有利弊,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学生管理实践的运用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实践的相关研究,重点表现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团学、学生党组织建设、学籍办理、学生资助等。
第一种管理倾向以学生事务为中心,追求科学管理。为了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有学者从管理的合法性、管理要素、管理环境及管理理念等视角进行了研究。赵宁从管理合法性的维度,阐述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提出了推进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对策。⑦李艳从管理策略的维度指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科学把握“五个坚持”的管理策略。⑧陈荣华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验,从工作理念、队伍建设、工作环境、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基于SLI理论的创新思路。⑨齐文从社团组织管理角度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团总支和学生会作为高等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做好团学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管理。⑩方韵诗从诚信教育角度指出,德学思想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资助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豘这些不同视角的研究,为如何做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第二种管理立足学生的实际,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学生工作管理对象是学生,做好学生工作,需要把握学生的特征和思想动态。多数研究者在论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特征,提出准确有效的管理策略。姚玮、李冰峰等人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维度,探讨了学生管理的模式。姜佐军指出,民办高校应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关键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豙姚玮、杨茂盛指出,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心理素质不强、自控性较差、缺乏学习动力等特点,提出了加强学生理念、心理教育,健全学生管理运行机制。豛李冰峰特别指出,依据民办高校学生存在对国家时事政治不够关心、缺少脚踏实地的实施计划、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等特点,提出运用“多重法则”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豜可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 3 学生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学生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往往遵循学生管理的“合法、合理、合情”原则,三原则分别强调依法管理学生、科学管理学生、人性化管理学生。事实上,现实中学生管理是难以实现三原则的高度统一,而是从“满意度原则”和需求导向进行管理。到目前为止,民办高校主要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事务为中心的两种学生管理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征与背景,其特征、背景背后则反映了特定条件下的社会需求与时代要求。
3.1 现实性与必要性
社会转型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促使我们对新形势下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现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政策目标导向性
民办高校组织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定范围内,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方针、政策正常运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重人”与“重事”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出现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都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方向,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王希俊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应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科学地、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内部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各种要素,并进行有效地预测、监督、反馈等,从而达到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的动态过程。豝
3.3 依附性与主动性并存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依附性主要体现在继承公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即“重人”和“重事”的两种学生管理理念。如公办高校管理学生的部门为学生工作部(处),下设学生管理中心或者学生事务管理中心。民办高校基本上延用了这些管理框架。孔颖指出,目前封闭式学生管理成为民办院校学生管理的普遍方式,在从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到较为开放式管理之间的动态连续链上,全国89%的民办高校采用较为封闭的学生管理模式。豞由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突出民办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即主动地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操作化的管理和教育。
3.4 组织功能分化
高校是社会育人的公益性组织,功能单一,简而言之,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育人树人。独立学院由国有性质转为民营性质,其功能虽以育人为主导,但有营利性。民办高校功能的多向化,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和“以学生事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共性。换言之,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两种模式都要坚持“育人”与“营利”的功能,即以最低的学生管理成本来实现最大的育人效益。
3.5 管理决策导向
周雪光教授认为,根据理性选择的观点,组织决策在较大程度上是由“满意原则”的机制调节的。决策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决策导向有两种:一种是问题导向决策方式,即由问题找解决的方式;另一种是答案导向决策方式,即由已有的答案来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达到一种有序状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通常运用上述两种方式化解学生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重人文关怀,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需求或者学生问题为导向,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和人员,提供服务。这种模式立足学生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符合问题导向决策方式的逻辑。以学生事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立足学生事务,重科学管理,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和人员,旨在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突出学生事务,符合答案导向决策方式的逻辑。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客观需求,均体现了“满意原则”。
綜上所述,学术界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展开了有益的研究,并形成重人和重事的两种管理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教育、重视服务达到育人目标,同时运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管理成本,为民办高校营利创造条件。第二种模式是以学生事务为中心,重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管理来降低学生管理成本,增大办校营利的机会。对转型期民办高校而言,既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特征,又要重视学生管理的科学性,运用科学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还要在实践管理中突破,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代同步。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有助于推动民办高校顺利转型,有助于深化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为化解转型期民办高校学生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注释
① 孔德新.环境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
② 陈铺华.中国模式与中国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1.
③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中美两国高校学生工作术语之比较[J].扬州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
④ 李国华.从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看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J].云南电大学报,2007(3).
⑤豞孔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调查和分析[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4).
⑥ 薛俊义,顾爱萍.“三级网络式”学生管理的逻辑诉求与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⑦ 赵宁.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对策讨论[J].新西部,2015(30).
⑧ 李艳.科学把握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策略[J].现代交际,2014(03).
⑨ 陈荣华.基于SLI的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
⑩ 齐文.关于民办院校团学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
豘 方韵诗,德学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诚信缺失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豙 姜佐军.民办高等院校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豛 姚玮,杨茂盛.当前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1).
豜 李冰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多重法则”[J].亚太教育,2015(20).
豝 王希俊.新时期大学生管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豟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