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知识生成过程,促进数学课堂内涵发展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可让学生亲历以下反思过程:
  首先,教师通过与本节教学板书内容的结合,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什么物体在形态不同、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均可统一用1/4进行表示?”此时,学生可对之前操作过程进行反思,探寻其中关键点:主体为4份,选择其中1份进行表示,即可实现对分数意义的抽象理解——平均分成4份,以1/4表示1份。其次,围绕1/4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样以抽象化形式实现对分数意义的二次认识。接着,教师可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能用一句话把规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吗?”在经过反思后,学生可轻易总结出: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对其中1份或几份进行表示。最后,教师引发学生质疑:“物体大小和形状等都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通过1/4进行表示呢?”该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注意力重新回到起点,尝试对分数意义、单位“1”的含义等新鲜事物进行理解。学生通过进一步探寻与思考后发现,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所分对象的差异性。而教师可利用当前时机,对单位“1”的概念进行全面阐释,必要时引入相关实践及应用案例,以举例的手段使学生快速且准确地理解单位“1”的概念,并顺势完成对分数意义的具体描述。
  通过亲历不同循序渐进过程,教师可将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有效化解,向学生展现知识的真实面貌,且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与规律。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使得自身数学学习范围不断拓宽,知识内涵更加有深度。
  数学技能的形成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过程,具有渐进性等特点,严格按照“懂—用—熟—巧”等流程依次开展。在具体学习数学技能的过程中,技能的核心为数学心智活动等,笔者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为例,对学生亲历数学技能形成过程进行全面分析:
  第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向学生展示水彩笔图,让学生对水彩笔数量进行初步猜测与判断,并对其判断依据进行详细说明。第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围绕“24×12=?”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以小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详细报告。从中可发现,学生解题思路较为多样化,且形式新颖独特,报告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方法归类,探寻最佳方法。学生可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与分析,然后教师出示“23×12=?”学生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计算后,将所得结果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系统交流,对其中计算准确率高、便捷性强的计算方法进行有效筛选。
  通过对以上教学设计内容的观察研究,笔者发現,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过程中,学生亲历了知识探索过程中的惊喜与曲折,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且通过实际数学技能的实践以及应用,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数学技能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目前,数学思维在形式上的种类较为多样化,包括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再现性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等等。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应对思维过程进行充分展示,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身发散性思维,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学会分析及掌握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
  在数学教学板块中,“图形与几何”板块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相对较多,例如折叠、搭积木以及剪贴等各种实际操作方式,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比如,平面图形对称性等内容的教学,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对称”一词的理解较为抽象,为对其进行更加生动、形象、准确的解释,教师通过提前准备好的对称性花边、五角星等剪纸,使学生感受剪纸的奇特性,并引导学生猜测对称形状的制作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图形的探索兴趣,并积极参与至动手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制作,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和失败,为其提供反复试验及操作机会,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学过“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后,教师创设了“小鬼当家”的购物情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和它们之间换算的关系,下面进行“学当小小营业员”的游戏。1. 如果小红带了10元钱,买一支6元的钢笔,你该找她多少钱呢?可以怎样找钱?2. 如果小明带了5元钱,要买3本练习本,共付1元5角,你该找他多少钱呢?有多少种不同的找钱方法?3. 如果小刚带了20元钱去买书,一本《故事大王》要4元,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要6元,一本《趣味折纸》要2元4角,你该找他多少钱呢?又有多少种不同的找钱方法?
  ……
  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生活练习内容,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若要实现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需积极加快传统单一、乏味的数学教学课堂向生活情境的积极转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及内容的极大兴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统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编制结构,将“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统整为一个个内外勾连、纵横牵连的教学单元,以此把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小的“微型课程”,便于教师从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版块的融合性、教学活动的循环性三个方面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一、 基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七上第四单元一共有四篇文章: 《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人文主题”可以确立
期刊
怎样让孩子愿写、会写读后感呢?  第一步: 选对书  认真读过的书肯定是真心喜欢的,能边读边思考的;读着读着进入情境,感同身受的;不时回头想想,再翻过来品品的;读完后,欲罢不能,再回过去阅读,甚至摘录的……这样的阅读才是真阅读。读完后,让我们受到很深刻的启迪,引发共鸣,对认知和成长有帮助。这样的书,值得写读后感。  第二步: 能表达  确定主题。在提笔写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读后感的主题。主题怎么定?
期刊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史料对教科书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进行佐证。如在学习《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时,可以引用《南京条约》的原文来印证教科书中《南京条约》的内容。如《南京条约》第3条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用这段史料与教科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进行比较,
期刊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深入阅读名著,释放出更多的阅读潜能,从而提高名著教与学的效益。  拿《水浒传》来说,该书情节长达一百回或一百二十回。对待这样的大部头名著,必须限定每周甚至每天的课前阅读量,而宝贵的课堂时间则用于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高。这需要师生课前做好以下四项工作:归纳、批注、命题、作文,简称“四步法”。其目的分别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培养敢于质疑的品格;巩固记忆,深化理
期刊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数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需要精神付出与持续努力的高层次认知水平的复杂思维。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指向了高阶思维的发展,是运算技能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整合。初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并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 明晰算理算法,發展问题求解能力  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其运算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深刻理解算理,将有
期刊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运算能力相对较弱,常会出现运算或理解失误。究其原因,一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呆板,课堂生成不够,缺少该有的操作实践和算理演绎,学生被动接受,感悟不深,计算不得法;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分数,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三是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内容枯燥,练习繁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采取哪
期刊
“蘑菇行动”第一步:发现。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对蘑菇的认识基本止于餐桌上一道菜。我们的活动从发现开始:让大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网络搜索,发现自己认为最奇特的一种蘑菇,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整理。  “蘑菇行动”第二步:新闻发布。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评选,每组评选出“最奇特”蘑菇,进行班级新闻发布。小组评选前,教师给予讨论交流技巧的指导:1. 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述,讲述时尽量做到流畅而完整;2. 耐
期刊
在幼儿园课程中,幼儿应该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幼儿园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由儿童参与课程的建构。  一、 幼儿园课程应贴合儿童的自然生长  大自然的元素非常丰富,是任何图像、视频、音频无法比拟的。孩子浸润在大自然中,五感被充分调动,形成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即使将来面对高度竞争的压力,与自然相处的早期经验也可以成为孩子内心深处的坚实基础,让他们可以抗衡未来的风雨。幼儿园课程应该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让儿童成为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年来,央视推出了不少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将相关的节目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执教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讲到家乡的特产肉松的制作工艺时,我播放了一段《舌尖上的中国》,为学生讲述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特色美食和小吃。孩子们热情高涨,整堂课学习氛围浓烈,学生在热情
期刊
要想培养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加强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鲜艳灵动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悠扬动听的音响以及神秘莫测的魔术,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在透明的鱼缸里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小金鱼,在金鱼缸里再加入形态各异的鹅卵石和铜钱草,让学生们亲眼看到“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用“猜猜我是谁”这样的动物谜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海底世界有美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