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有关高考改革的各种论调层出不穷,高考到底该怎样改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已然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第五届“素质教育与逻辑思维”论坛日前在京举行,论坛上,来自不同方面的教育界人士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高考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核。
“逻辑体系和科学方法奠定了西方科技的发展。”论坛上,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杜国平向参会者介绍了思维能力培养在西方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欧洲,中世纪时,西班牙人彼得所著的《逻辑大全》就已再版了150次,是再版次数仅次于《圣经》的书籍;在美国,从孩子5岁到上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逻辑教育目标,美国当前的三大考试,GRE、SAT和GMAT,都有相当比例直接测试考生逻辑能力的试题。
受此影响,杜国平观察到,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开始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国内的公务员考试也早就开始考查应考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受益,他由此呼吁,亟须在高考中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考查。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思维广度窄、深度浅的问题。”海淀实验中学的高三班主任窦雪松老师,对当下高中生逻辑能力的缺乏忧心忡忡。他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尽管非常强调且重视阅读,但阅读耗费的时间和期望通过阅读达到的效果往往不成正比,进一步探寻,窦老师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和整合能力,无法将阅读到的东西重新进行逻辑梳理。
语文高考试题在这方面的引领作用显然缺位。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教授语文的翟暾老师分析了2013年全国的17套语文高考命题(自主和全国命题),他发现,无一例外,从标点符号的运用,到错别字、多音字,洋洋洒洒,包罗万象,所有基础的知识点全都考核了一遍。翟老师认为,这恰恰暴露了当前语文高考命题严重的恐慌症和不自信症,也显露出当前教育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严重缺失。
在这位教学一线的老教师看来,很多知识性的东西从孩子上一年级就开始学了,反反复复学了12年,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下面自行完善,教育的重点,更应该落在教会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上。而作为教学风向标的高考,也应该在出题上向这个方向倾斜。
翟老师认为,这一点上,我们实在应该向先辈学习。他列举了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学的题目,只有两道题,是陈寅恪先生出的。第一道是对一个对子,第二道是以“梦游清华园记”为题写一篇作文。谈到为何考对子,陈寅恪先生给出了四个理由: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区分实词虚词,是否懂得平仄,读书的多少与语藏的丰富与否,思想是否具有条理性。相较而言,翟老师认为当下的语文高考颇有些“抓目不抓纲、治标不治本”之嫌。
北京35中高中部的黄校长非常认同上述观点。他说,当前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交流方式夹裹着巨大的信息量扑面而来,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知识极度碎片化,严重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而中国自古在思想文化方面比较窄化,导致我们从来不缺谋略家,却很难产生伟大的思想家。为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近处讲,非常有助于学生整个认知体系的构建,从长远看,有助于整个国家思想文化的建设。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洁言∕文)
“留学生回国补英语”事出有因
已经在英美等地留学的一些留学生,却趁暑假机会回国找培训机构补习英语——近日有媒体报道此现象并分析认为,留学生回国学英语,是因为他们在国外仍过的是“中国式生活”:朋友都是华人,说普通话,上中文网站……
话题似乎很轻易就朝着一个方向进发:这些留学生太懒惰!不肯跳出中文圈子这个“舒适范围”,当然学不好英语了!
这一“怪象”,近两年时有报道。平心而论,现在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轻易就能找到中文圈子,没有“不说英语寸步难行”的需求倒逼,日常交流层次上的英语也不像课堂英语那么专业,有些留学生在国外听课感到吃力是正常的,无论自学还是回国找机构补习英语,都是他们的一种努力方式,无须苛责。
出现留学生回国补英语的“怪现象”,其实事出有因,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部分国人特别是留学生家长的某种心态,过于相信“水土”的“奇效”:一来总以为把孩子送到国外,自然而然就有了能熟练掌握外语的环境,这种观念显然已经需要更新;二来认为孩子经过留学将会具备相对较高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有不少媒体报道,称许多海归回国后工资水平“不理想”,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出国留学确实能增长见识,并可能因此开阔思路、提高素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哪怕对于有“环境优势”的留学生,也是如此。需要回国找培训机构进修英语,就说明他们在出国之前所做的准备还远远不够,低估了留学的难度,高估了“外国水土养人”的能力。这一现象,正好给一些学生和 家长提了个醒:对留学一事及其前景不能盲目乐观,还得考虑清楚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才是。 (来源:《南京日报》 吴云青∕文)
“逻辑体系和科学方法奠定了西方科技的发展。”论坛上,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杜国平向参会者介绍了思维能力培养在西方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欧洲,中世纪时,西班牙人彼得所著的《逻辑大全》就已再版了150次,是再版次数仅次于《圣经》的书籍;在美国,从孩子5岁到上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逻辑教育目标,美国当前的三大考试,GRE、SAT和GMAT,都有相当比例直接测试考生逻辑能力的试题。
受此影响,杜国平观察到,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开始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国内的公务员考试也早就开始考查应考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受益,他由此呼吁,亟须在高考中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考查。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思维广度窄、深度浅的问题。”海淀实验中学的高三班主任窦雪松老师,对当下高中生逻辑能力的缺乏忧心忡忡。他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尽管非常强调且重视阅读,但阅读耗费的时间和期望通过阅读达到的效果往往不成正比,进一步探寻,窦老师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和整合能力,无法将阅读到的东西重新进行逻辑梳理。
语文高考试题在这方面的引领作用显然缺位。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教授语文的翟暾老师分析了2013年全国的17套语文高考命题(自主和全国命题),他发现,无一例外,从标点符号的运用,到错别字、多音字,洋洋洒洒,包罗万象,所有基础的知识点全都考核了一遍。翟老师认为,这恰恰暴露了当前语文高考命题严重的恐慌症和不自信症,也显露出当前教育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严重缺失。
在这位教学一线的老教师看来,很多知识性的东西从孩子上一年级就开始学了,反反复复学了12年,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下面自行完善,教育的重点,更应该落在教会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上。而作为教学风向标的高考,也应该在出题上向这个方向倾斜。
翟老师认为,这一点上,我们实在应该向先辈学习。他列举了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学的题目,只有两道题,是陈寅恪先生出的。第一道是对一个对子,第二道是以“梦游清华园记”为题写一篇作文。谈到为何考对子,陈寅恪先生给出了四个理由: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区分实词虚词,是否懂得平仄,读书的多少与语藏的丰富与否,思想是否具有条理性。相较而言,翟老师认为当下的语文高考颇有些“抓目不抓纲、治标不治本”之嫌。
北京35中高中部的黄校长非常认同上述观点。他说,当前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交流方式夹裹着巨大的信息量扑面而来,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知识极度碎片化,严重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而中国自古在思想文化方面比较窄化,导致我们从来不缺谋略家,却很难产生伟大的思想家。为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近处讲,非常有助于学生整个认知体系的构建,从长远看,有助于整个国家思想文化的建设。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洁言∕文)
“留学生回国补英语”事出有因
已经在英美等地留学的一些留学生,却趁暑假机会回国找培训机构补习英语——近日有媒体报道此现象并分析认为,留学生回国学英语,是因为他们在国外仍过的是“中国式生活”:朋友都是华人,说普通话,上中文网站……
话题似乎很轻易就朝着一个方向进发:这些留学生太懒惰!不肯跳出中文圈子这个“舒适范围”,当然学不好英语了!
这一“怪象”,近两年时有报道。平心而论,现在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轻易就能找到中文圈子,没有“不说英语寸步难行”的需求倒逼,日常交流层次上的英语也不像课堂英语那么专业,有些留学生在国外听课感到吃力是正常的,无论自学还是回国找机构补习英语,都是他们的一种努力方式,无须苛责。
出现留学生回国补英语的“怪现象”,其实事出有因,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部分国人特别是留学生家长的某种心态,过于相信“水土”的“奇效”:一来总以为把孩子送到国外,自然而然就有了能熟练掌握外语的环境,这种观念显然已经需要更新;二来认为孩子经过留学将会具备相对较高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有不少媒体报道,称许多海归回国后工资水平“不理想”,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出国留学确实能增长见识,并可能因此开阔思路、提高素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哪怕对于有“环境优势”的留学生,也是如此。需要回国找培训机构进修英语,就说明他们在出国之前所做的准备还远远不够,低估了留学的难度,高估了“外国水土养人”的能力。这一现象,正好给一些学生和 家长提了个醒:对留学一事及其前景不能盲目乐观,还得考虑清楚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才是。 (来源:《南京日报》 吴云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