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结合剥脱法切除耳廓血管瘤1例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4岁,因发现右耳廓肿物4年,明显增大半年入院.专科查体:右侧耳廓上方耳轮和耳阔背侧可见一约4.0 cm×2.5 cm×2.0 cm大小广基的红色肿物样隆起,质软,可触及血管搏动,表面皮肤可见皮下扩张隆起且走形不规则的血管,无破溃(图1A),外耳道干洁,鼓膜完整.体表包块超声提示:右耳廓皮下软组织内不均质低回声团(血流丰富).诊断为右侧耳廓血管瘤.术前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superselective intra-arterial emboligation,SIAE),确认瘤体的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供血分支后,分别行各分支超选择性明胶海绵粒栓塞.栓塞后血管瘤较前有所缩小,搏动感明显减弱(图1B、图1C).栓塞后第2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耳廓血管瘤切除术.术中首先连续缝扎右耳后方和上方肿物外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暂时阻断颈外动脉耳后动脉及其分支,并皮下缝扎暂时阻断耳轮角前颞浅动脉.取耳后和耳上大弧形切口,深达耳后乳突骨膜和颞肌筋膜表面,沿此层面向耳廓背面方向将肿物和皮瓣锐性分离,暴露耳廓背面软骨.沿软骨膜表面将肿物及耳后皮瓣向前分离,直至耳廓耳轮角游离缘软骨,完整暴露肿物四周后再从耳廓后皮瓣切除肿物.术后病理示:(右耳廓肿物)符合血管瘤,以毛细血管瘤为主.术后第64天复查,患者耳廓形态完整,未见复发(图1D).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腺样体肥大儿童的鼻咽部细菌学特点.方法 选取住院手术的34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术中留取腺样体表面分泌物及腺样体实体组织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条件致病菌检出情况,比较患儿在性别、年龄、孕周、喂养方式等多个相关因素间的差异,并分析其药敏特点.结果 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9.86%(103/345),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伴鼻窦炎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高于不伴鼻窦炎患儿(x2=5.729,P=0.022);伴扁桃体肥大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