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类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清词类有助于能更好地认识现代汉语的规律。本文以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胡裕树的《现代汉语》,邢福义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等五本教材中的词类部分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现代汉语 教材 词类
学术界在上个世纪曾经就汉语词类问题进行过三次大的讨论,一次是在30年代,一次是在50年代,还有一次在80年代。通过讨论,大家基本上都逐步统一到这样一个观点上: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按词所具有的不同的语法功能所划分出来的类别。
一、汉语的词类系统
前人提出过三种依据:词的形态、词的语法意义、词的语法功能。但就划分汉语词类来说,最佳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
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胡裕树的《现代汉语》,邢福义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这五本教材,对词的分类各有不同
邵敬敏本将词类系统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十类;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张斌本将汉语词类系统分为实词、虚词和拟音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副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拟音词包括象声词和叹词。
胡裕树本认为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邢福义本认为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拟音词。
黄伯荣本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叹词、拟声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可以看出,这五本教材对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归为实词,连词、介词、助词归为虚词,看法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分歧。
二、对副词的归类看法不一,对副词的划分有分歧
自从《马氏文通》以来,副词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比较多的一类词,早期的语法著作如《新著国语文法》《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语法修辞讲话》都将意义作为划分虚实的主要标准,所以都把副词划归到虚词一类中。有的则归为实词,如马建忠从意义出发,把副词(状字)划为实词。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划归到虚词和实词中,如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认为:“副词可说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他们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也不算纯实,因为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实情、实事。”对于副词,这五本教材也存在不同的观点,邵敬敏本、张斌本、胡裕树本、黄伯荣本认为应该归为实词,因为副词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而邢福义本将其归到虚词一类中,因为副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三、对形容词的划分有不同的认识
胡裕树本、黄伯荣本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形容词,普通形容词具备充当谓语的功能,大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另一类是非谓形容词,非谓形容词不能直接充当谓语,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小型、慢性、初级、大号”等。邵敬敏本、张斌本、黄伯荣本则将形容词中的非谓形容词单独列为一类,称为区别词,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列,认为区别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属性的,具有分类作用,它跟形容词有区别: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不能前加“不”。将区别词单列为一类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可以将形容词中的非谓形容词与普通形容词区别开来。考虑到不同方面的用途,特别是对于语法教学,分为并列的两类形容词和区别词,认为形容词包括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是比较好的。
四、对代词的不同认识
对代词的分类曾存在归为实词或虚词两种不同的观点,马建忠和黎锦熙将代词归到实词中。上世纪40年代,王力、吕叔湘将代词看作是非实词,但不同于虚词,高名凯则将其划归到虚词一列中。直到50年代的大讨论才明确提出应根据语法功能来判断词的虚实,代词自然而然地被归到实词中。这五本教材都将代词看作实词,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一般情况下,词的语法分类,包括进一步分子类,应该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张斌本认为代词不是根据句法功能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篇章结构功能,即是否具有替代或指称功能划分出来的一种特殊词类,认为代词分子类也应该从表达和篇章的角度着眼,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分类更加实用,即分为代体词、代谓词、代加词,这与其他版本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有区别。
关于代词“人家”[1],黄伯荣本认为代词中的“人家”是跟“自己”相对的,泛指对话双方以外的人,与“别人”指称相同,如:你这种态度,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人家”这个词的用法也不断扩大,除了跟“自己”相对外,还可以用来称代自己,略有些不满意、不高兴的口气,较多地用于恋爱中的女性一方,带有撒娇的感觉,如:“你怎么现在才来,人家都急死了!”这里的“人家”指的就是说话者本人。在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也曾提到过“人家”这个词,认为“人家”有时候也可以指“我”,如“别闹了,你把大衣给我吧,人家是来拿大衣,想找地方睡一睡,黑夜好值班。”[2]
五、对叹词、拟声词划分的不同认识
邵敬敏本、黄伯荣本把模拟自然界声音的拟声词(也叫象声词)和用来表示强烈感情和招呼、应答的叹词归到实词一类中,因为拟声词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但却能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的一个表现。
胡裕树本将叹词跟象声词归到虚词当中,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比较虚化。邢福义本将叹词和象声词合称拟音词,划到虚词中。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将拟音词独立于实词、虚词之外,认为拟音词是以模拟声音为主的特殊词类,象声词和叹词的表达功能和句法功能都比较特殊,简单的虚实两分并不恰当。
六、对语气词划分的不同认识
现代汉语中“吧、吗、呀、呢、啊”等一类词,《马氏文通》中称为“助字”,杨树达称为“语末助词”,《新著国语文法》中称为“助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称为“语助词”。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曾说:“在大多数情形之下,每一句话总带着多少情绪。这种情绪,有时候是由语调表示的。但是语调所能表示的情绪毕竟有限,于是中国语里还有些虚词帮着语调,使各种情绪更加明显。凡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示方式叫语气;表示语气的虚词叫做语气词。”[3]对于语气词,一般都单列一类放入虚词中,邢福义本把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的词归为助词一类,称为语气助词。其余几本教材都把表语气的助词(“吗、呢、吧、啦、啊、呀”等)从助词里面分出来单独成为一类,称为“语气词”。
七、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词类系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法问题,大到汉语可以分几个词类,词类的虚实划分,小到每一个词的归属。这五本常用现代汉语教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词类在语法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划分词类不论是对于语法研究,揭示语言结构的客观存在,还是对于词类划分以及语言的应用,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注 释: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9.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49.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张先亮.理论语法研究与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尹静静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
关键词:现代汉语 教材 词类
学术界在上个世纪曾经就汉语词类问题进行过三次大的讨论,一次是在30年代,一次是在50年代,还有一次在80年代。通过讨论,大家基本上都逐步统一到这样一个观点上: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按词所具有的不同的语法功能所划分出来的类别。
一、汉语的词类系统
前人提出过三种依据:词的形态、词的语法意义、词的语法功能。但就划分汉语词类来说,最佳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
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胡裕树的《现代汉语》,邢福义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这五本教材,对词的分类各有不同
邵敬敏本将词类系统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十类;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张斌本将汉语词类系统分为实词、虚词和拟音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副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拟音词包括象声词和叹词。
胡裕树本认为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邢福义本认为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拟音词。
黄伯荣本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叹词、拟声词;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可以看出,这五本教材对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归为实词,连词、介词、助词归为虚词,看法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分歧。
二、对副词的归类看法不一,对副词的划分有分歧
自从《马氏文通》以来,副词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比较多的一类词,早期的语法著作如《新著国语文法》《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语法修辞讲话》都将意义作为划分虚实的主要标准,所以都把副词划归到虚词一类中。有的则归为实词,如马建忠从意义出发,把副词(状字)划为实词。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划归到虚词和实词中,如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认为:“副词可说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他们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也不算纯实,因为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实情、实事。”对于副词,这五本教材也存在不同的观点,邵敬敏本、张斌本、胡裕树本、黄伯荣本认为应该归为实词,因为副词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而邢福义本将其归到虚词一类中,因为副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三、对形容词的划分有不同的认识
胡裕树本、黄伯荣本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形容词,普通形容词具备充当谓语的功能,大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另一类是非谓形容词,非谓形容词不能直接充当谓语,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小型、慢性、初级、大号”等。邵敬敏本、张斌本、黄伯荣本则将形容词中的非谓形容词单独列为一类,称为区别词,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列,认为区别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属性的,具有分类作用,它跟形容词有区别: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不能前加“不”。将区别词单列为一类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可以将形容词中的非谓形容词与普通形容词区别开来。考虑到不同方面的用途,特别是对于语法教学,分为并列的两类形容词和区别词,认为形容词包括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是比较好的。
四、对代词的不同认识
对代词的分类曾存在归为实词或虚词两种不同的观点,马建忠和黎锦熙将代词归到实词中。上世纪40年代,王力、吕叔湘将代词看作是非实词,但不同于虚词,高名凯则将其划归到虚词一列中。直到50年代的大讨论才明确提出应根据语法功能来判断词的虚实,代词自然而然地被归到实词中。这五本教材都将代词看作实词,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一般情况下,词的语法分类,包括进一步分子类,应该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张斌本认为代词不是根据句法功能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篇章结构功能,即是否具有替代或指称功能划分出来的一种特殊词类,认为代词分子类也应该从表达和篇章的角度着眼,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分类更加实用,即分为代体词、代谓词、代加词,这与其他版本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有区别。
关于代词“人家”[1],黄伯荣本认为代词中的“人家”是跟“自己”相对的,泛指对话双方以外的人,与“别人”指称相同,如:你这种态度,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人家”这个词的用法也不断扩大,除了跟“自己”相对外,还可以用来称代自己,略有些不满意、不高兴的口气,较多地用于恋爱中的女性一方,带有撒娇的感觉,如:“你怎么现在才来,人家都急死了!”这里的“人家”指的就是说话者本人。在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也曾提到过“人家”这个词,认为“人家”有时候也可以指“我”,如“别闹了,你把大衣给我吧,人家是来拿大衣,想找地方睡一睡,黑夜好值班。”[2]
五、对叹词、拟声词划分的不同认识
邵敬敏本、黄伯荣本把模拟自然界声音的拟声词(也叫象声词)和用来表示强烈感情和招呼、应答的叹词归到实词一类中,因为拟声词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但却能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的一个表现。
胡裕树本将叹词跟象声词归到虚词当中,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比较虚化。邢福义本将叹词和象声词合称拟音词,划到虚词中。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将拟音词独立于实词、虚词之外,认为拟音词是以模拟声音为主的特殊词类,象声词和叹词的表达功能和句法功能都比较特殊,简单的虚实两分并不恰当。
六、对语气词划分的不同认识
现代汉语中“吧、吗、呀、呢、啊”等一类词,《马氏文通》中称为“助字”,杨树达称为“语末助词”,《新著国语文法》中称为“助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称为“语助词”。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曾说:“在大多数情形之下,每一句话总带着多少情绪。这种情绪,有时候是由语调表示的。但是语调所能表示的情绪毕竟有限,于是中国语里还有些虚词帮着语调,使各种情绪更加明显。凡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示方式叫语气;表示语气的虚词叫做语气词。”[3]对于语气词,一般都单列一类放入虚词中,邢福义本把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的词归为助词一类,称为语气助词。其余几本教材都把表语气的助词(“吗、呢、吧、啦、啊、呀”等)从助词里面分出来单独成为一类,称为“语气词”。
七、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词类系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法问题,大到汉语可以分几个词类,词类的虚实划分,小到每一个词的归属。这五本常用现代汉语教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词类在语法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划分词类不论是对于语法研究,揭示语言结构的客观存在,还是对于词类划分以及语言的应用,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注 释: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9.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49.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张先亮.理论语法研究与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尹静静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