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后记是进行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源泉。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及时记录各个方面,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争取发挥出教后记最大的作用,这对于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利。
关键词:教后记;内容;途径;作用
叶澜教授所主张的“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后记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记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加深对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为什么要记教后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教后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完善教案、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是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写好教后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反思和总结的过程。
教后记之所以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因为教师在写教后记的过程中,常常要通过反思来体察自己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和言谈举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总结教学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教学失败或失误的教训。这不仅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成长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因此,可以说,教后记是促使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
二、教后记记什么
教后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涵盖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记录的应该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对此的看法,是教师切身的感受,如果运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或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关理论,就一定能加深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后记”的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一般说来,写“教后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记教学中的成功。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精彩之处。如:有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教师信手拈来,成功地运用了某种十分称心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师灵机一动,有了解决问题的妙想;有时教学效果超越了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了学生异乎寻常的共鸣;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2.记教学中的失误。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但不一定事前什么都能想到,什么都能备好。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所讲知识有疏漏之处,应及时补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正确了解和掌握。如:有时教材内容处理得不妥;有时教学方法选用不佳;有时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不够协调;有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3.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困惑。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兴奋的说话者转变为积极的倾听者,“在倾听中教育”,倾听学生的想法、需求、情感、思想、心理、差异、与人的关系,有意识地记录下来后,加以鼓励,并在合适的时候开展完全开放的自定主题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后,经过潜心思考和反复推敲,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有助于教学相长;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
4.记录作业中的普遍问题,下次教学时有的放矢,减少失误,让学生多多体会“优”的喜悦,起到正反馈作用。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
这些方面的得来也不是凭借自己的空想,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得来的,笔者认为,首先,独立思考,回顾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回顾自己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反映,剖析你的讲解和提问的优劣长短。讲解过程中,内容偏深或太浅都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对学生接受知识形成障碍。其次、主动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课上得不错。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执教者应主动请听课老师批评指正,我们应虚心听取,取其所长,补己所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怎么记教后记
写好教后记教师必须做到“三有”,那就是“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要有一种自觉的行为,要有一种反思的习惯”,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如何写好教后记,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记。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情境化特点。教后记是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得失情况作出的回顾、审视、反思、分析和总结,所以,写教后记必须在教学之后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况,而不能教后即撂,将课堂教学情况搁置起来,待以后有时间时再通过追忆来检索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是要恒久记。教后记是教师将平时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教学得失汇集起来的。写教后记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养成坚持不懈地写教后记的习惯,才能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良好的催化或促进作用。因此,写教后记最好能做到课课记,天天记,周周记,月月记,年年记,并从所记的大量材料中,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找到经验与教训,摸索出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就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三是要有自己深入的思考。教后记不是教学工作日记,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学观念的重新认识。因此,写教后记不能仅仅记下教学中发生的情况或问题,而要对这些情况或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要有感而记,有记必思。
四是要上升到教学科学理论的高度。在写教后记的过程中,要始终用教学科学理论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要把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感性体会上升到教学科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分析和总结。这样把课堂实践与教学科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帮助教师把关于教学活动的零散之珠串成一条完整而精美的教学之链,才能使教学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四、教后记的作用
1.有助于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青年教师初登讲台,教学经验还相当缺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在教学过程的把握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以至于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不能在课堂上顺利实施,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教师如果不及时记下这些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删除、调整、等补救措施,就有可能自陷泥淖,而“教后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促使教师主动走向教学反思,锐意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和“增效”的双重目的。
2.有助于钻研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科学的研究,便不可能有教育工作”。实践证明,任何有效的教育手段都有赖于一个教师对具体教育情境的分析研究。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还应搞点教学研究。通过研究,把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都不尽相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异,教后记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正是这千变万化、新鲜活泼的东西,为我们搞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资料。只要我们自觉养成写教后记的习惯,就会得到一份实用的宝贵资料,稍加整理,那一篇篇教后记或许就是一篇篇教学小论文呢。
3.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思维质量。“教后记”有助于实施创新教育。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充满智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常常会在课堂上迸射出意想不到的睿智火花。教师若能及时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会使师生间情感、思维的交融更加和谐。另一方面,写“教后记”会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一篇篇“教后记”,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珠子”,它们一旦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链”,就能折射出教师教学实践从幼稚到成熟、教学理论从肤浅到深刻的光彩。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抓好“教学后记”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教学,而且为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打下基础。教后记也被人们形象地说成为“有钱难买回头望”。[4]记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以记促思,日积月累,它应是放置教师思想的家园,它应该更深地存在于教师的思想深处,它应当是教师真正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外化形式,篇幅上可长可短。文体上可以是应用文式的总结,也可以是散文式的感想,甚或是戏剧式的“精彩回放”。同时,教后记的写作可以放在一节课之后,也可以放在一个教学单元之后。教学管理者应当对“教后记”进行“质”的评判,允许教师表达个性的声音。长此以往,一定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为今后教学、教研提供充足的“能量”,并给教案一个精彩的结尾。
累累的粮食,源于自然的拾穗;成功的反思,源于真正的教后记。
参考文献
[1]冯善斌:教后记: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师博览》,2006年第11期。
[2]王秀芹:也谈“教后记”,http//www.byjy.org,2006-8-15。
[3]段进余:“教后记”教学研究的起点,http//www.blog.edu.cn,2007-4-18。
[4]介明立:语文教师要写好“教后记”,中国教育创新-期刊导读,2006年第8期。
(作者简介:杜召荣,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任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教师,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教后记;内容;途径;作用
叶澜教授所主张的“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后记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记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加深对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为什么要记教后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教后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完善教案、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是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写好教后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反思和总结的过程。
教后记之所以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因为教师在写教后记的过程中,常常要通过反思来体察自己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和言谈举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总结教学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教学失败或失误的教训。这不仅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成长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因此,可以说,教后记是促使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
二、教后记记什么
教后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涵盖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记录的应该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对此的看法,是教师切身的感受,如果运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或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关理论,就一定能加深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后记”的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一般说来,写“教后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记教学中的成功。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精彩之处。如:有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教师信手拈来,成功地运用了某种十分称心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师灵机一动,有了解决问题的妙想;有时教学效果超越了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了学生异乎寻常的共鸣;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2.记教学中的失误。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但不一定事前什么都能想到,什么都能备好。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所讲知识有疏漏之处,应及时补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正确了解和掌握。如:有时教材内容处理得不妥;有时教学方法选用不佳;有时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不够协调;有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3.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困惑。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兴奋的说话者转变为积极的倾听者,“在倾听中教育”,倾听学生的想法、需求、情感、思想、心理、差异、与人的关系,有意识地记录下来后,加以鼓励,并在合适的时候开展完全开放的自定主题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后,经过潜心思考和反复推敲,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有助于教学相长;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
4.记录作业中的普遍问题,下次教学时有的放矢,减少失误,让学生多多体会“优”的喜悦,起到正反馈作用。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
这些方面的得来也不是凭借自己的空想,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得来的,笔者认为,首先,独立思考,回顾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回顾自己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反映,剖析你的讲解和提问的优劣长短。讲解过程中,内容偏深或太浅都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对学生接受知识形成障碍。其次、主动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课上得不错。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执教者应主动请听课老师批评指正,我们应虚心听取,取其所长,补己所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怎么记教后记
写好教后记教师必须做到“三有”,那就是“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要有一种自觉的行为,要有一种反思的习惯”,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如何写好教后记,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记。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情境化特点。教后记是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得失情况作出的回顾、审视、反思、分析和总结,所以,写教后记必须在教学之后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况,而不能教后即撂,将课堂教学情况搁置起来,待以后有时间时再通过追忆来检索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是要恒久记。教后记是教师将平时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教学得失汇集起来的。写教后记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养成坚持不懈地写教后记的习惯,才能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良好的催化或促进作用。因此,写教后记最好能做到课课记,天天记,周周记,月月记,年年记,并从所记的大量材料中,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找到经验与教训,摸索出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就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三是要有自己深入的思考。教后记不是教学工作日记,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学观念的重新认识。因此,写教后记不能仅仅记下教学中发生的情况或问题,而要对这些情况或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要有感而记,有记必思。
四是要上升到教学科学理论的高度。在写教后记的过程中,要始终用教学科学理论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要把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感性体会上升到教学科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分析和总结。这样把课堂实践与教学科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帮助教师把关于教学活动的零散之珠串成一条完整而精美的教学之链,才能使教学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四、教后记的作用
1.有助于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青年教师初登讲台,教学经验还相当缺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在教学过程的把握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以至于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不能在课堂上顺利实施,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教师如果不及时记下这些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删除、调整、等补救措施,就有可能自陷泥淖,而“教后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促使教师主动走向教学反思,锐意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和“增效”的双重目的。
2.有助于钻研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科学的研究,便不可能有教育工作”。实践证明,任何有效的教育手段都有赖于一个教师对具体教育情境的分析研究。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还应搞点教学研究。通过研究,把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都不尽相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异,教后记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正是这千变万化、新鲜活泼的东西,为我们搞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资料。只要我们自觉养成写教后记的习惯,就会得到一份实用的宝贵资料,稍加整理,那一篇篇教后记或许就是一篇篇教学小论文呢。
3.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思维质量。“教后记”有助于实施创新教育。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充满智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常常会在课堂上迸射出意想不到的睿智火花。教师若能及时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会使师生间情感、思维的交融更加和谐。另一方面,写“教后记”会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一篇篇“教后记”,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珠子”,它们一旦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链”,就能折射出教师教学实践从幼稚到成熟、教学理论从肤浅到深刻的光彩。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抓好“教学后记”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教学,而且为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打下基础。教后记也被人们形象地说成为“有钱难买回头望”。[4]记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以记促思,日积月累,它应是放置教师思想的家园,它应该更深地存在于教师的思想深处,它应当是教师真正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外化形式,篇幅上可长可短。文体上可以是应用文式的总结,也可以是散文式的感想,甚或是戏剧式的“精彩回放”。同时,教后记的写作可以放在一节课之后,也可以放在一个教学单元之后。教学管理者应当对“教后记”进行“质”的评判,允许教师表达个性的声音。长此以往,一定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为今后教学、教研提供充足的“能量”,并给教案一个精彩的结尾。
累累的粮食,源于自然的拾穗;成功的反思,源于真正的教后记。
参考文献
[1]冯善斌:教后记: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师博览》,2006年第11期。
[2]王秀芹:也谈“教后记”,http//www.byjy.org,2006-8-15。
[3]段进余:“教后记”教学研究的起点,http//www.blog.edu.cn,2007-4-18。
[4]介明立:语文教师要写好“教后记”,中国教育创新-期刊导读,2006年第8期。
(作者简介:杜召荣,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任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教师,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