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他啶类药物在儿童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他啶类药物在儿童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应措施。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头孢他啶类药物治疗的细菌感染患儿112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患儿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
  结果:1120例患儿中头孢他啶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140例,不良反应率为12.5%,头孢他啶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140例,不良反应率为12.5%,其中神经系统反应45例(32.14%):全身发热15例(10.71%),头晕14例(10.00%),头痛11例(7.86%),面色苍白5例(3.57%)。呼吸系统反应48例(12.86%):胸闷25例(17.86%)、呼吸急促23例(16.43%),消化系统反应47例(33.57%):恶心21例(15.00%),呕吐15例(10.71%),食欲下降10例(7.14%)。所有患儿经及时的治疗及护理后不良反应症状均消失。
  结论:头孢他啶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通过对患儿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可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耐受性及治愈率。
  关键词:头孢他啶类药物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73-02
  头孢他啶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于抗菌治疗的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头孢他啶类药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DNA螺旋酶结构,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导致细菌不能正常分裂生长,从而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1]。本药物由于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硬性,因此能杀灭多种致病菌。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及抗菌活性,因此近年相继被广泛用在临床抗菌治疗中。随着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得其耐药性增加,增加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其临床安全性也随之受到患儿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2]。为此本文将对头孢他啶类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行性建议。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120例由于细菌性感染前来本院就诊患儿的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520例,女性患儿600例,患儿年龄为8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42.4±5.8)个月。感染类型包括:外科感染280例,五官感染325例,泌尿感染245例,妇科感染142例,呼吸道感染128例。本研究患儿均为单一感染,并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及对头孢他啶类存在禁忌症的患儿。
  1.2 方法。观察患儿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于不良反应患儿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患儿均于治疗前后对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大便常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项目检查,对于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前后配合胸片检查。患儿每次治疗中严密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对不良反应做好相应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不良反应率用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头孢他啶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140例,不良反应率为12.5%,其中神经系统反应45例(32.14%):全身发热15例(10.71%),头晕14例(10.00%),头痛11例(7.86%),面色苍白5例(3.57%)。呼吸系统反应48例(12.86%):胸闷25例(17.86%)、呼吸急促23例(16.43%),消化系统反应47例(33.57%):恶心21例(15.00%),呕吐15例(10.71%),食欲下降10例(7.14%)。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患儿使用某种药物后导致患儿身体及心理出现毒副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预期出现的毒副反应,同时也可以是无法预期的特异性或者过敏性反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不愉快的躯体及心理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每年世界将有20万的患儿由于注射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导致死亡,在住院患儿中约有10%~20%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1120例患儿中头孢他啶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有140例,不良反应率为12.5%,这与相关文献[3]的报告相接近。张健[4]等研究中指出静脉注射头孢他啶类能引起患儿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冷汗等神经系统性疾病,或导致患儿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性疾病,或会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以及会导致患儿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反应症状。本研究中头孢他啶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45例(32.14%),呼吸系统反应48例(12.86%),消化系统反应47例(33.57%),结果与文献[5]报道相符。
  导致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因素以及近年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导致的[6]。因此减少头孢他啶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如下:①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在对患儿进行药物注射过程中,由于部分医护人员缺乏经验,推注速度不能掌握好或对药品本身的性质不了解,因此可增加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率的发生[7]。在我国一些基础医院中普遍采用葡萄酸钙作为抗敏药物,但当护理人员改为使用硫代硫酸钠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由于对药品本身的性质缺乏了解,因此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较高。②抗生素应用:对患儿改变对抗生素的经验应用或对特殊抗生素的应用进行限制能有效将致病菌的耐药性降低,在应用抗生素时改变抗生素的选择方式能有效及减低致病菌对抗生素的选择压力,通过不断地交替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致病菌的发生概率。相关研究表明[8],交替性用药能有效地改变致病菌的独立生存的条件,从而导致致病菌的耐药压力下降,但交替用药依然存在致病菌地耐药性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永青.氟头孢他啶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6(5):145-146
  [2] 罗晓清.头孢他啶类药物与其它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J].海峡药学,2005,5(4):198-199
  [3] 王睿,薛俊峰,王效合.头孢他啶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5(2):447-448
  [4] 张健,王虹.氟头孢他啶类药28例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与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3,5(2):754-756
  [5] 孙桂月.麝香保心丸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5(2):663-665
  [6] 张凯,朱永士,马楠,等.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8(6):274-278
  [7] 朱慧楠,毕可东,刘焕奇,等.氨苄西林混悬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6):127-1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静脉曲张胃内出血的内镜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非静脉曲张胃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在内镜下实施钛夹、微波及局部止血合剂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0例非静脉曲张胃内出血患者,9例采用钛夹进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10例采用微波进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40例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的结果和微生物快速培养进行检测,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  结果:本组240例患者均行血清特异性MP-IgM检查,其中阳性196例,痰培养支原体阳性44例,细菌阳性16例,其中肺炎链球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4例,阴沟肠杆菌2例,
期刊
摘要:目的:对运用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并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的1月份到2012年的1月份收治的180名主要症状为痔脱出的混合痔患者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简称PPH,以及PPH+合并部分外痔的切除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167名患者运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的创面平均的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探讨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产科42例出血性休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观察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的效果。  结果: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因素包括胎盘早剥、胎盘滞留、血凝机能障碍、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其中以宫缩乏力为最常见因素。经强心、利尿、止血、补充血容量、吸氧、保温、纠正酸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医学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及进步,但重症感染如败血症和脓毒血症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医学、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由此付出的医疗费用十分惊人,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这里将对败血症和脓毒血症临床特点、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及目前血液净化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败血症 脓毒血症 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方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科于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植皮或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各类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47例,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6~74岁,平均39.8岁。创伤部位都为四肢:前臂12例,手腕部8例,大腿9例,小腿14例,足踝部4例。一期清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的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全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径路根治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2年以上存活率的组间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  结论:全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技术可行且安全,还能缩
期刊
摘要:小儿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显微镜下可见局部黏膜组织充血,水肿,变厚,细胞膜被损伤;阿奇霉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株所引起感染。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等优点,患儿住院时间短,临床症状缓解快,副作用少,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肩难产高危因素、产程特点、病发症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80例肩难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不同分组,研究影响肩难产并发症母婴并发率的主要因素。  结果:肩难产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巨大儿(52例)、子宫收缩乏力(11例)、妊娠期糖尿病(8例)、助产手法不当(4例)、其他(5例)。肩难产母婴主要的并发症有新生儿窒息(51例)、母体会阴部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