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中的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急性颅脑外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解除痉挛、意识与生命体征改善和脑细胞保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4d、7d、11d、14d的意识与生命体征正常患者多于对照组,此组意识与生命体征改善效果显著。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7.4±0.8)d,短于对照组(P<0.05),本组死亡率、重度残疾率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率分别为25.0%、5.0%、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外伤可显著改善意识与生命体征控制效果及重残、肢体语言功能障碍等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综合疗效确切,值得在颅脑外伤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纳洛酮 急性颅脑外伤 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9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71-01
  纳洛酮为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阿片受体竞争拮抗剂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可对机体内分泌功能产生调节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循环功能,促进脑部神经修复并改善颅脑外伤预后效果[1]。本次研究为分析纳洛酮在急性颅脑外伤临床的应用价值,将纳洛酮应用于急性颅脑外伤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行系统脑部检查,未见多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全体患者无肝肾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40例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4.18±5.11)岁;入院GCS评分3~8分,平均评分为(5.17±0.7)分;弥漫性损伤1例、颅内血肿5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3例、单纯性脑挫裂伤11例;受伤到入院时间1h~12h,平均时间为(4.9±0.7)h。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34.43±2.78)岁;入院GCS评分3~8分,平均评分为(5.74±0.4)分;弥漫性损伤1例、颅内血肿4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4例、单纯性脑挫裂伤11例;受伤到入院时间1h~12h,平均时间为(4.6±0.4)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GCS评分、外伤情况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对症予以常规止血、消炎、供氧、营养支持、神经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纠正治疗,警惕治疗过程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若病情危急,安排手术治疗[2]
  治疗组:在对照组对症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纳洛酮强化治疗。纳洛酮用量根据患者体重确定,一般为0.01~0.02mg/kg,将纳洛酮与20ml生理盐水静推或肌注,每日2~3次。对于病情危重或昏迷较深的患者,可酌情增加纳洛酮用量。病情危急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麻醉效果减退时立即根据病情变化肌注或静推纳洛酮,剂量依然保持在0.01~0.02mg/kg范围内。一般连用10d减量或停止用药[3]
  1.3 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意识恢复情况,监测意识与生命体征变化,评价两组重残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情况,记录两组死亡例数[4]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意识与生命体征控制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4d、7d、11d、14d的意识与生命体征正常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此组意识与生命体征改善效果显著。见表1。
  注:*表示治疗组该阶段意识与生命体征范围患者占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预后效果。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7.4±0.8)d,短于对照组(P<0.05),本组死亡率、重度残疾率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率分别为25.0%、5.0%、10.0%,均明顯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预后对比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本次研究成果及意义。本次研究为寻求有效的消炎、止血等基础颅脑外伤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方案,在对治疗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予以对症止血、消炎、供氧、营养支持、神经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纠正治疗和治疗期间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防控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生理盐水静推或肌注,通过对单纯基础对症治疗与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的对比,发现治疗4d、7d、11d、14d的意识与生命体征基本正常例数分别为4例、9例、14例、15例,即意识与生命体征正常患者多于对照组;治疗组综合治疗后短于对照组,且死亡率、重度残疾率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率分别为25.0%、5.0%、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联合纳洛酮治疗的综合疗效满意。笔者认为,在对症开展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纳洛酮肌注或静推可加快患者意识恢复、有效意识与生命体征改善和防控并发症。
  3.2 相关研究分析和对比。关于纳洛酮成分、结构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最早为上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合成纳洛酮,认为其结构组成与吗啡相似,但与吗啡不同的是,此种药物连续使用不会产生依赖,且药物成分可无障碍通过机体血脑屏障,结合内源性阿片受体,从而发挥作用[5]
  国外关于急性颅脑损伤的研究表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液、脑脊液中所含β-内啡肽及强啡肽水平会不同程度上升,损伤情况直接影响治疗难度和预后效果,上述两种物质可能与颅脑损伤所致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有关,纳洛酮可对此两种物质诱发继发性病理损伤作用产生抑制,从而利于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恢复及重度残疾、语言肢体障碍预防及控制。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外伤,可在快速稳定意识与生命体征同时,缓解和消除血管源性水肿、减轻脑组织压力,调整脑组织供氧及血液循环、细胞代谢功能,防控细胞毒性水肿,从而对抗内源性阿片肽引发的颅脑继发损伤,保护脑组织及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功能[6]。另外,有研究提出,纳洛酮肌注和静推可对下丘脑-垂体分泌内源性阿片肽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将β-EP的脑脊液、血液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避免上述过程产生的内源性阿片类成分损伤呼吸功能及心血管功能,有效调节动脉血氧分压及呼吸功能,避免β-内啡肽过分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儿茶酚胺循环作用,促进动脉压及心输出量的提升,从而整体改善生理功能,强化疗效、改善预后[7]
  参考文献
  [1] 王献明,赵军波,魏洁等.静脉滴注纳洛酮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7):449-450
  [2] 顾幼丽.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3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3,22(11):56-57
  [3] 康亭.纳洛酮对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86-87
  [4] 陈宗跃,焦丽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52
  [5] 詹剑.纳洛酮联合清开灵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1):105-106
  [6] 葛岭,黄晓伟,陈洁波等.重症颅脑外伤应用纳洛酮的临床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9):65-66
  [7] 黄涛.醒脑汤联合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47-48,56
其他文献
摘要:P13K/Art又叫做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作为一种信号传导通道,其对细胞的调节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临床上与肿瘤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针对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妇科肿瘤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PI3K/Akt信号 传导通路 妇科肿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8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预防和控制医院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而消毒供应室在预防与控制医院内部感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均要回收至消毒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过程才能再次使用。这些医疗器械的清洗及灭菌不仅能延长使用寿命,更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本文对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技术情況进行探讨。  关键词:器械清洗技术 进展 消毒供应室  Doi:10.3
期刊
摘要:目的:对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7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I组、对照II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25例。对照I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II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csp)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意义。  方法:对于2012年以前来我院计划生育门诊及产科门诊就诊,产前检查所发现的7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回顾。  结果:均有剖宫产史,停经史,3例无痛性阴道出血史,尿妊娩试验均阳性。愈后:其中4例因早期发现保全子宫,其中2例妊娠中期及晚期发现大出血切除子宫。  结论: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csp)是剖宫产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我科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28例采用“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切口选择,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28例患者内固定后肋骨骨折X线片示对位良好,塌陷胸壁支撑良好,形态恢复,术后疼痛缓解明显,平均住院时间17日,全部随访3~12个月。全组无死
期刊
摘要:急性阑尾炎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围术期护理措施是保障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随着急性阑尾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特殊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如妊娠期阑尾炎、艾滋病阑尾炎、老年阑尾炎等,因此应总结此类特殊阑尾炎患者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可靠
期刊
摘要:目的:对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且对于治疗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对于本院所收治的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比,采用相应的分析与统计的方法,将患者TCD治疗应用后患者的SAH程度与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应用TCD治疗可以有效的促使患者的颅内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并且住院时间更短。  结论: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痉挛中的应用可以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5例临床确诊为胎盘植入的患者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对全部所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全部25例患者中3例患者于产前获得确诊,16例患者于产后获得确诊,子宫肌壁层次中断或者消失、胎盘后间隙消失,有漩涡形成于患者胎盘内以及胎盘增厚为产前超声诊断影像特征,胎盘下子宫肌层变薄或者不完整、胎盘后间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重度糜烂及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三年来诊治的宫颈重度糜烂及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宫颈LEEP治疗,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并随访,评价LEEP临床与病理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LEEP手术时间6-20分钟,出血量5-50毫升;手术前后病理诊断比较术后平级197例,病理升级6例,病理降级13例(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随机划分成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实施治疗的实验组和应用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6%,说明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肛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