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份量”。体育课是国家升学考试科目。自从初中毕业生体育会考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之后,中考体育就牵动着千家万户,每年4—5月份的考试季节,体育中考就成为无数考生家庭和学校期待关注的焦点。因为,体育中考成绩关系着广大学生的升学问题,对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一件大事,总分一分之差就会影响学生的升学道路,改变千万学生的人生轨迹。体育中考是对学生初中阶段体育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一次考核,学生体质状况的优劣,折射出来素质教育的效果和后备人才质量。
一、体育中考的价值
1.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尤其是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其坚韧的性格,促进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把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提高了一个更高地层次。提高了社会、家长和考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转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了社会、学校和家长关心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体育中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达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又强化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体育中考工作的持续发展。
2.体育教师价值的体现
体育中考了,体育教师有地位了。体育教师发现体育人才,培养运动员体现价值;体育中考体现体育教师价值;这是体现体育教师价值的一种形式,往往太注重体育中考,而忽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演变成了训练场,体育教师在为名利搏杀。其实,体育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立足体育课堂教学,用自己特有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通过体育知识、技能和身体练习的教学,使学生想体育课、盼体育课、爱体育课,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体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体现体育教师的价值。因此,体育教师要正确对待体育中考的价值指向,潜心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课堂教学为舞台,在平凡中见伟大,是体育教师根本所在。
3.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现行“体育中考”难度系数较低,体育成绩对“中考成绩”影响不大,加上体育考试项目设置单一,体育课已成为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的训练课;初一、初二玩一玩,初三狠狠练一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体育中考很容易达到满分。以体育中考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在现有的大环境下,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出发,结合教材和校本教材开展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锻炼目的,积极主动参与运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体育健身观念的养成
中考体育测试对初中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中考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观念,转变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加强体育常规管理,促进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的养成。首先,加强体育法规和政策宣传,改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其次,抓体育课堂常态课,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过程评价。第三,加强监管力度,实行不定期的检查,如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等。第四,进行抽测、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效果。这样,抓学校管理,抓教师教学,使学生走出教室,走上操场,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健身观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推进体育中考的策略
1.体育中考模式在探索中改进
考试模式的科学性既能有效的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评估学生能力,又能激励学习热情。高台县2006年和2007年采用了“定考”模式(50米、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考试项目虽然能检测学生的跑、跳、投的能力,但“定考”模式也存在弊端,“定考”促使“定教”,迫使“定学”,最终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约束了学生体育思维、体育个性的培养以及体育项目的开发,到头来为了考试而练习。
2008年采用了“必考+抽考”的考试模式,必考项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为50米跑、立定跳远;抽考项目根据学校的测试成绩有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能够反映自己特长的项目。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家体育总局“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有关精神,表明我县在必考项目的设置上不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根本,而且有一定的预见性。“必考+抽考”模式扩大了学生学习面,比较全面的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必考+抽考”模式与“定考”模式相比能克服“定教”和“定学”的弊端,体现我县体育中考模式改革的进步性,在去除功利性方面,促进了体育考试的原生态回归。
2.增加分值比重
教育部体卫艺司在有关文件中强调说“在中考成绩中逐步增加体育考试成绩的比重是一个方向,现在全国各地方都在按照这个方向往前走”。所以分值的突破将是我国体育中考的走势,也是我县体育中考的重要突破。如何让体育课堂学习、课外体育活动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也将是我县体育中考健康推进又一个重要突破。《关于做好2011年高台县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项目做了适当调整。体育科目分值由平时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水平及运动技能素质等三项内容组成,共30分。其根本目的在于真实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更好地制定适合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的体育测试方案。
3.采用“过程性+结果性”的评价模式
体育中考是把双刃剑,如果借助“指挥棒”的作用,导向注重学习过程,会提高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近年来我们采用结果性评价和学习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注重学习、生活的过程。结果性评价是指把体育中考分数记入中考总分,使学校、家长、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过程性评价是指把学生体育学习、体育生活过程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分A、B、C、D四等级,由个人自评、同学互评、班级(教师)评价这三个方面,都分别评出六个项目(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以及审美与表现)的等级评价。主要流程: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班级评价——各项目总评等级的确定——综合素质总评等级的确定——综合性评语撰写——学校意见——学生本人签名。 4.优化考试监管机制,促进体育中考健康发展
考试场地由分散到集中。我们采用由教育体育局统一安排到学校集中统一考试的办法,中学为一个单位,学区(辖区内的所有小学)为一个单位。中学在本校进行考试,学区在中心小学进行考试。当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公平现象,由于各校的考试场地、器材有所不同,外在环境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心理乃至技术水平发挥,还有分散考试的考点在管理上也会带来一定的难度。由教育体育局直接负责领导,体育中考的客观条件因素也慢慢趋于公平。
打造一批有素的监考队伍。为更好地检查学生的体质水平、运动技能,进一步促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我们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考队伍。首先,由各校推荐,再由教育体育局统一选拔;其次,统一培训(包括理论和现场模拟);再次,在考试中挂牌上岗,接受教师、学生的监督。
5.重视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评分标准
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素质教育,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分管领导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体育与“教体结合”工作,关心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和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考试项目的评分标准会影响能力检测、区分选拔以及学习态度。因此,要从学生的积极性的角度制定评分标准,过高会打击,过低,会失去竞争性,难以区分选拔,所以为使各考试项目的评分更加科学,在体育中考前都会做大量的调研。
(1)大面积的样本抽查,即在县城中小学和周边不同的区域的普通中小学、民办小学中随机抽样。
(2)分析往年数据(分数段人数、难度系数、项目差值等),结合抽样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善。
(3)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构架形式,划分等级,制定评分标准。
(4)数据的验证与调整。
(5)制成评分表。从而使评价机制科学、合理,便于操作。
6.重视政策导向
根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体育中考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育局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制度,把体育成绩和阳光体育活动的表现,记录在案,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优惠政策,建立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和体育竞赛升学加分政策,对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并获得好名次的运动员学生,在录取高一级学校时,给予加分录取的优待,同时允许有关学校自定政策,按招生计划的4%招收体育特长生。
7.重视基础保障
一是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与保障。目前各校的体育器材配置,均达到了国家二类配备标准,启动“阳光体育学校操场建设工程”,进行田径场地塑胶化改造和塑胶田径场普及,逐步改善学校体育运动设施。
二是重视校外体育资源的建设与保障。(1)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传统项目学校、重点训练小学、训练点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资源,带动学生课内外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2)建好月牙湖体育公园、湿地广场、大湖湾风景区等青少年户外运动基地,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课余、寒暑假在家门口就能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需要。
8.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搭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阶梯式培养激励机制,鼓励激励教师成长发展。举行不同层次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体育教师大练兵活动;加强教育科研,依托承担的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促使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持续提高,以此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体育中考的价值
1.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尤其是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其坚韧的性格,促进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把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提高了一个更高地层次。提高了社会、家长和考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转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了社会、学校和家长关心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体育中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达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又强化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体育中考工作的持续发展。
2.体育教师价值的体现
体育中考了,体育教师有地位了。体育教师发现体育人才,培养运动员体现价值;体育中考体现体育教师价值;这是体现体育教师价值的一种形式,往往太注重体育中考,而忽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演变成了训练场,体育教师在为名利搏杀。其实,体育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立足体育课堂教学,用自己特有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通过体育知识、技能和身体练习的教学,使学生想体育课、盼体育课、爱体育课,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体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体现体育教师的价值。因此,体育教师要正确对待体育中考的价值指向,潜心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课堂教学为舞台,在平凡中见伟大,是体育教师根本所在。
3.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现行“体育中考”难度系数较低,体育成绩对“中考成绩”影响不大,加上体育考试项目设置单一,体育课已成为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的训练课;初一、初二玩一玩,初三狠狠练一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体育中考很容易达到满分。以体育中考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在现有的大环境下,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出发,结合教材和校本教材开展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锻炼目的,积极主动参与运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体育健身观念的养成
中考体育测试对初中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中考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观念,转变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加强体育常规管理,促进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的养成。首先,加强体育法规和政策宣传,改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其次,抓体育课堂常态课,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过程评价。第三,加强监管力度,实行不定期的检查,如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等。第四,进行抽测、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效果。这样,抓学校管理,抓教师教学,使学生走出教室,走上操场,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健身观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推进体育中考的策略
1.体育中考模式在探索中改进
考试模式的科学性既能有效的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评估学生能力,又能激励学习热情。高台县2006年和2007年采用了“定考”模式(50米、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考试项目虽然能检测学生的跑、跳、投的能力,但“定考”模式也存在弊端,“定考”促使“定教”,迫使“定学”,最终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约束了学生体育思维、体育个性的培养以及体育项目的开发,到头来为了考试而练习。
2008年采用了“必考+抽考”的考试模式,必考项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为50米跑、立定跳远;抽考项目根据学校的测试成绩有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能够反映自己特长的项目。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家体育总局“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有关精神,表明我县在必考项目的设置上不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根本,而且有一定的预见性。“必考+抽考”模式扩大了学生学习面,比较全面的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必考+抽考”模式与“定考”模式相比能克服“定教”和“定学”的弊端,体现我县体育中考模式改革的进步性,在去除功利性方面,促进了体育考试的原生态回归。
2.增加分值比重
教育部体卫艺司在有关文件中强调说“在中考成绩中逐步增加体育考试成绩的比重是一个方向,现在全国各地方都在按照这个方向往前走”。所以分值的突破将是我国体育中考的走势,也是我县体育中考的重要突破。如何让体育课堂学习、课外体育活动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也将是我县体育中考健康推进又一个重要突破。《关于做好2011年高台县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项目做了适当调整。体育科目分值由平时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水平及运动技能素质等三项内容组成,共30分。其根本目的在于真实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更好地制定适合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的体育测试方案。
3.采用“过程性+结果性”的评价模式
体育中考是把双刃剑,如果借助“指挥棒”的作用,导向注重学习过程,会提高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近年来我们采用结果性评价和学习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注重学习、生活的过程。结果性评价是指把体育中考分数记入中考总分,使学校、家长、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过程性评价是指把学生体育学习、体育生活过程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分A、B、C、D四等级,由个人自评、同学互评、班级(教师)评价这三个方面,都分别评出六个项目(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以及审美与表现)的等级评价。主要流程: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班级评价——各项目总评等级的确定——综合素质总评等级的确定——综合性评语撰写——学校意见——学生本人签名。 4.优化考试监管机制,促进体育中考健康发展
考试场地由分散到集中。我们采用由教育体育局统一安排到学校集中统一考试的办法,中学为一个单位,学区(辖区内的所有小学)为一个单位。中学在本校进行考试,学区在中心小学进行考试。当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公平现象,由于各校的考试场地、器材有所不同,外在环境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心理乃至技术水平发挥,还有分散考试的考点在管理上也会带来一定的难度。由教育体育局直接负责领导,体育中考的客观条件因素也慢慢趋于公平。
打造一批有素的监考队伍。为更好地检查学生的体质水平、运动技能,进一步促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我们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考队伍。首先,由各校推荐,再由教育体育局统一选拔;其次,统一培训(包括理论和现场模拟);再次,在考试中挂牌上岗,接受教师、学生的监督。
5.重视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评分标准
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素质教育,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分管领导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体育与“教体结合”工作,关心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和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考试项目的评分标准会影响能力检测、区分选拔以及学习态度。因此,要从学生的积极性的角度制定评分标准,过高会打击,过低,会失去竞争性,难以区分选拔,所以为使各考试项目的评分更加科学,在体育中考前都会做大量的调研。
(1)大面积的样本抽查,即在县城中小学和周边不同的区域的普通中小学、民办小学中随机抽样。
(2)分析往年数据(分数段人数、难度系数、项目差值等),结合抽样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善。
(3)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构架形式,划分等级,制定评分标准。
(4)数据的验证与调整。
(5)制成评分表。从而使评价机制科学、合理,便于操作。
6.重视政策导向
根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体育中考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育局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制度,把体育成绩和阳光体育活动的表现,记录在案,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优惠政策,建立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和体育竞赛升学加分政策,对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并获得好名次的运动员学生,在录取高一级学校时,给予加分录取的优待,同时允许有关学校自定政策,按招生计划的4%招收体育特长生。
7.重视基础保障
一是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与保障。目前各校的体育器材配置,均达到了国家二类配备标准,启动“阳光体育学校操场建设工程”,进行田径场地塑胶化改造和塑胶田径场普及,逐步改善学校体育运动设施。
二是重视校外体育资源的建设与保障。(1)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传统项目学校、重点训练小学、训练点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资源,带动学生课内外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2)建好月牙湖体育公园、湿地广场、大湖湾风景区等青少年户外运动基地,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课余、寒暑假在家门口就能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需要。
8.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搭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阶梯式培养激励机制,鼓励激励教师成长发展。举行不同层次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体育教师大练兵活动;加强教育科研,依托承担的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促使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持续提高,以此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