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仙逝,享年94岁。他给这世间留下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用一己之力为我们重现了古代中国的诗意生活,从此宝剑入鞘,空留后人嗟叹,“先生已随桃花去,世间再无侠客行。”
书剑恩仇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兴盛于明清时代的查氏家族,在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在书香环境的熏陶下,查良镛度过了安逸的童年时光。
1931年,八岁的查良镛读到他人生中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大开眼界,此后他又读到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和《侠义英雄传》。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这些侠客故事寄托着民众振兴华夏的愿望,也在他心中埋下侠义精神的种子。
1937年,查良镛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首次离乡。1939年,还在读初三的他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查良镛于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后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向校方投诉,遭到退学。退学后的他到中央图书馆挂职,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中外书籍,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1946年,查良镛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就此移居香港。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查良镛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
1955年的一天,副刊《新晚报》时任主编罗孚找到查良镛,说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还没有想好下一部写什么,“小查,只有你顶上了。”作为梁羽生的粉丝,每期小说查良镛都看,可自己从未写过。发稿的日子到了,编辑派一个老工友上门,到他家里等稿子,并催他当夜九点无论如何要写出一千字,否则第二天报上就有一块空白。他看着老工友,来了灵感,就从塞外古道上一个老者写起:“年近六十,须眉皆白,可是神光内蕴,精神充沛。”
这就是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开头,也是金庸武侠神话的开始。故事里,故乡的海宁潮如万马奔腾滚滚而来,署名时,他把名字最后的一个“镛”字一分为二,写上:金庸。
自此,金庸横空出世。
自《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金庸共创作了15部长、中、短篇小说,也才有了那一句以他作品首字拼成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成为几代人青春的共同记忆,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
素材运用方向:“天下无双,不朽若梦,金庸笑傲,武侠巅峰。”这段故事适用“伟大的人物”“创作与灵感”“厚积薄发”等作文。
侠之大者
金庸一直记得爷爷查文清的侠义之举。查文清任江苏知县次年发生“丹阳教案”,百姓发现西洋教会埋了数十具儿童尸首,其状残忍,他们怒烧天主教堂,引起一系列反洋教运动。当局迫于列强压力只能抓捕,查文清虽为知县,立场却非常鲜明:放走肇事百姓,扛下“纵逸”罪名。
金庸少年时代目睹日寇侵华,亲见山河破碎,心中早早埋下了家国情怀。他曾说过:“我家庭本来是相当富裕的,但住宅给日军烧光。母亲和我最亲爱的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家仇国恨化为文字,在他的故事中,我们看清什么是侠之大者,国之栋梁。
在浙江联高读书时,金庸写了一篇文章讽刺不近人情的训育主任,结果被“退学”了。进入中央政治学校后,当时学生之间有派系斗争,“守旧派”经常殴打“开明派”,金庸觉得思想不合也不应殴打,因此就找训导主任辩理去了,结果,又被“退学”了。
《大公报》在晚清创办时,就以敢言立世,1926年被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接办后,提出了“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这样的精神传统在报界独树一帜,吸引着青年金庸。1947年秋,金庸打败了一百多名竞选者进入了《大公报》,后南下香港版《大公报》。但骨气如《大公报》,也有质变的一天。十年后,“大跃进”运动开始,虚、假、大、空的信息充斥着香港版《大公报》的头条。
道不同,不相为谋。1957年冬,金庸离开《大公报》,创立《明报》,确定了鲜明的立场:“不左不右,绝对中立。”同时,编辑方针要中立客观、公正真实。金庸说:“报纸不应该歪曲事实,应该讲真话,不好讲的可以不讲。”
金庸说过:“写小说是副业,办报纸是主业。”金庸之所以是金庸,固然因为他塑造了一个美丽的武侠世界,但更多的,也是因为他为时代发出的声音。金庸从1985年起,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中,为保证“一国两制”顺利实施,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大公报》到《明报》,金庸用一篇篇新闻作品,向世人展示知识分子的良心和媒体人的良知。
素材运用方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为國为民”“知识分子的使命”“立言立德”等文章中可运用金庸先生的经历。
财富江湖
作家倪匡说,金庸是中国5000年来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
1955年2月8日,金庸创作的《书剑恩仇录》正式在《新晚报》连载。此后,从大漠黄沙到江南杏雨,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金庸以人物故事为线索,通过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维度,构造了庞大仿真的武侠世界。金庸小说成为最热门的IP,其衍生的产业链令人惊叹。据不完全统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超过3亿册,相关影视作品超过100部。2016年,金庸版税收入为850万元,在作家排行榜上排名第17。此时距离金庸封笔已整整44年,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1957年,金庸从《大公报》离职。两年后,他投入8万港元的积蓄,找到昔日同学沈宝新凑齐10万港元,共同创办了《明报》。香港业内专家指出,金庸治理《明报》的方式与理念,印证了他小说中流露的儒家、民族主义信仰,是“文人办报”的典范与极致。 彼时踌躇满志的金庸满怀新闻理想,“办报是真正拼了性命来办的,写小说是玩玩。”《明报》刚出版的时候,年销量只有6000份,报社也经常发不出工资,这是金庸最艰苦的三年。一位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和查太(太)两个人喝。”离开编辑部时,通常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从中环到尖沙咀的“天星小轮”渡船早已停航,只好乘另一种“电船仔”,要等齐六个人才能开船。如果即到即开,包租费要三元。“他们夫妇宁愿挨着深夜凉飕飕的风等待,也不愿包船过海。”每天晚上约十点到十一点,排字房副领班翁荣芝来敲门,大喊“你的‘肠粉’搞掂未?”这时,金庸才开始下笔写社评,稿件到排字房被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就像剪肠粉。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力,20余年间,金庸除了每天的小说创作外,还要兼顾社论和时事新闻,“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成为业界美谈。
上世纪80年代,《明报》在全港报业低迷的环境下销量持续上扬,并被视为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的知识分子报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91年,《明报》在香港上市,市值达8.7亿港元,持有六成股份的金庸,以12亿港元的资产在《资本杂志》的“20世纪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中位列第64位。两年后,金庸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
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
素材运用方向:功成身退,方为大智慧。先生的故事可用于“激流勇退”“奋斗的人生”“理想照进现实”等文章。
金庸语录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笑傲江湖》
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侠客行》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倚天屠龙记》
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倚天屠龙记》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书剑恩仇录》
是非只因强出口,烦恼只为强出头。
——《笑傲江湖》
书到用时方恨少,肉到肥时方恨多。
——《鹿鼎记》
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神雕侠侣》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一个人千辛万苦地去寻求一件物事,等得到了手,也不过如此,而本来拿在手中的物事,却反而抛掉了。
——《笑傲江湖》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归来兮,哀我何悲。
——《天龙八部》
认错悔过,生自本人内心,方有意义,旁人强求,全无益处。
——《天龙八部》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神雕侠侣》
【素材演练】
即使现在重拾金庸小说,仍可依照“初始平平,渐入佳境,直至深不可测”的旧时评价,渐渐陷入其中。这样的魅力,确已超越时代。虽然金庸离开了我们,但其人其作品其品德依旧令人怀念。在读了上面这些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此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佳作示例】
侠之大者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杨佳玟
跌跌宕宕地在人世间走上一回,只求无怨无悔。
——题记
为国趁年华
一次考场的失意让我觉得生活不那么如意,我迫切地想远离这个浮华的世界,前往祖父的“世外竹林”。正值春日,竹子褪去了充满岁月斑驳痕迹的薄衣,更上了素衣,茂密的竹林,棵棵竹子青翠欲滴。
一缕缕光从密密的竹林中透出来,我的心似乎通透了许多。目光流转的刹那,对上了他的眸,我的祖父。他未开口,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轻缓地向我走来,示意着我往深处走。他微微张开口,用着一口不太流利却柔和的话语对我说:“你正值少年,趁着大好的年华为国多读些书吧。”我快步往前,认为祖父只是帮家里人劝说我的,可不一会儿,我竟然在林中小屋的石凳上看见了一本竹册,上面用刻刀刻着略微稚拙的一行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明白了。祖父身处的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读书近乎是一种奢求,而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亦是他年少时的目标。而我,却把读书看作压力,心里根本没有装着大爱。想到这,一阵惭愧涌上心头,我应该像祖父一样不忘初心,好好读书,为国趁年华。
郎骑竹马来
幼时,我曾在祖父的竹林里度过了整个童年。一次放学归来,路途中遇到一个眼巴巴地望着树上破损风筝的小男孩,我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可对于这棵高大的竹子,我也无能为力。突然,祖父的竹林像刮起了一阵大风,将高低不平的竹子汇聚成一匹马,祖父一路小跑,就像是驾着这匹控制自如的竹马朝我奔来。祖父抬头,再转头瞥向小男孩,露出了鲜有的笑。我还未回过神来,祖父就一只脚蹬上枝干,另一只脚迅速地踩上树枝,轻身一跃,一个流利的转身,安全到达地面,把风筝送到小男孩的手里面。离别之际,祖父从口袋中拿出一小袋糖果送给了他,然后就带着我走了,只留下一个善良的背影。
以前,我觉得住在竹林里的祖父就像一位电视剧里的侠客,没想到,侠客亦有他的柔情。取下风筝,说走就走,没有丝毫的流连。
静听竹风寒
这片竹林是祖父所栽,听祖母说起过,年轻时祖父也做着各种为国为民的英雄梦,只是,迫于各种压力,他终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归乡后,祖父栽了一大片竹子,他兢兢业业地为了全家老小的生计忙碌着,有时候,生活不顺,他就会走进竹林里,让自己清静清静。等他再次从竹林里出来时,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祖父的神情总是平淡安详的,好像没有见他大喜大悲过。而我就比较浮躁,总是坐不住。每当我淘气的时候,祖父便会找到我,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多说话,拉我到竹林中央的小凳上,让我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大自然。祖父说,如果一个人真的静下心来,就会感受到真切的生命,就知道自己的眼前不是一片黑,而是充满着五彩缤纷的色彩。每每我都坐不住,祖父让我学着用耳朵去倾听,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竹子也是有声音的。每当风起时,竹林里面就会响起大自然深情的呼唤。等我睁开眼,我便觉得眼前的路开阔了许多。竹林没有尽头,但侠客仍在其中游,祖父起身,他的眸中似乎多了一份坚定。祖父说,不知前方道路如何不要紧,关键是珍惜眼前,只要静下心来,一步步走下去,终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呢,侠客,不就是这般淡泊归隐吗?侠客,不就是这样静听竹风寒吗?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这是金庸先生度过的一生。而我的祖父亦是如此,他的心里也曾有过快意恩仇、剑指天下的侠客梦,但在现实的世界中,即便他生活得那么落寞,那么孤独,他依旧满腔热血,一身正气。金庸先生,可谓侠之大者也,我的祖父,亦谓侠之大者也。
继续往前,侠客在竹林遨游……
【教师点评】
文章巧妙选取三个小标题,分别从三个视角来诠释“侠之大者”的丰富内涵,呈现出三个精彩的画面镜头:质朴的话语连同稚拙的刻字,为孩童取下挂在树上的风筝,静听自然的喃喃细语。这些,都紧紧围绕着主题“侠之大者”,凸显了“侠”的真谛:心有国,心有善,心有静,才能自由肆意地生活于天地,演繹出“侠之大者”的本色。(指导教师/夏年凤)
书剑恩仇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兴盛于明清时代的查氏家族,在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在书香环境的熏陶下,查良镛度过了安逸的童年时光。
1931年,八岁的查良镛读到他人生中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大开眼界,此后他又读到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和《侠义英雄传》。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这些侠客故事寄托着民众振兴华夏的愿望,也在他心中埋下侠义精神的种子。
1937年,查良镛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首次离乡。1939年,还在读初三的他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查良镛于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后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向校方投诉,遭到退学。退学后的他到中央图书馆挂职,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中外书籍,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1946年,查良镛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就此移居香港。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查良镛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
1955年的一天,副刊《新晚报》时任主编罗孚找到查良镛,说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还没有想好下一部写什么,“小查,只有你顶上了。”作为梁羽生的粉丝,每期小说查良镛都看,可自己从未写过。发稿的日子到了,编辑派一个老工友上门,到他家里等稿子,并催他当夜九点无论如何要写出一千字,否则第二天报上就有一块空白。他看着老工友,来了灵感,就从塞外古道上一个老者写起:“年近六十,须眉皆白,可是神光内蕴,精神充沛。”
这就是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开头,也是金庸武侠神话的开始。故事里,故乡的海宁潮如万马奔腾滚滚而来,署名时,他把名字最后的一个“镛”字一分为二,写上:金庸。
自此,金庸横空出世。
自《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金庸共创作了15部长、中、短篇小说,也才有了那一句以他作品首字拼成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成为几代人青春的共同记忆,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
素材运用方向:“天下无双,不朽若梦,金庸笑傲,武侠巅峰。”这段故事适用“伟大的人物”“创作与灵感”“厚积薄发”等作文。
侠之大者
金庸一直记得爷爷查文清的侠义之举。查文清任江苏知县次年发生“丹阳教案”,百姓发现西洋教会埋了数十具儿童尸首,其状残忍,他们怒烧天主教堂,引起一系列反洋教运动。当局迫于列强压力只能抓捕,查文清虽为知县,立场却非常鲜明:放走肇事百姓,扛下“纵逸”罪名。
金庸少年时代目睹日寇侵华,亲见山河破碎,心中早早埋下了家国情怀。他曾说过:“我家庭本来是相当富裕的,但住宅给日军烧光。母亲和我最亲爱的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家仇国恨化为文字,在他的故事中,我们看清什么是侠之大者,国之栋梁。
在浙江联高读书时,金庸写了一篇文章讽刺不近人情的训育主任,结果被“退学”了。进入中央政治学校后,当时学生之间有派系斗争,“守旧派”经常殴打“开明派”,金庸觉得思想不合也不应殴打,因此就找训导主任辩理去了,结果,又被“退学”了。
《大公报》在晚清创办时,就以敢言立世,1926年被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接办后,提出了“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这样的精神传统在报界独树一帜,吸引着青年金庸。1947年秋,金庸打败了一百多名竞选者进入了《大公报》,后南下香港版《大公报》。但骨气如《大公报》,也有质变的一天。十年后,“大跃进”运动开始,虚、假、大、空的信息充斥着香港版《大公报》的头条。
道不同,不相为谋。1957年冬,金庸离开《大公报》,创立《明报》,确定了鲜明的立场:“不左不右,绝对中立。”同时,编辑方针要中立客观、公正真实。金庸说:“报纸不应该歪曲事实,应该讲真话,不好讲的可以不讲。”
金庸说过:“写小说是副业,办报纸是主业。”金庸之所以是金庸,固然因为他塑造了一个美丽的武侠世界,但更多的,也是因为他为时代发出的声音。金庸从1985年起,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中,为保证“一国两制”顺利实施,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大公报》到《明报》,金庸用一篇篇新闻作品,向世人展示知识分子的良心和媒体人的良知。
素材运用方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为國为民”“知识分子的使命”“立言立德”等文章中可运用金庸先生的经历。
财富江湖
作家倪匡说,金庸是中国5000年来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
1955年2月8日,金庸创作的《书剑恩仇录》正式在《新晚报》连载。此后,从大漠黄沙到江南杏雨,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金庸以人物故事为线索,通过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维度,构造了庞大仿真的武侠世界。金庸小说成为最热门的IP,其衍生的产业链令人惊叹。据不完全统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超过3亿册,相关影视作品超过100部。2016年,金庸版税收入为850万元,在作家排行榜上排名第17。此时距离金庸封笔已整整44年,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1957年,金庸从《大公报》离职。两年后,他投入8万港元的积蓄,找到昔日同学沈宝新凑齐10万港元,共同创办了《明报》。香港业内专家指出,金庸治理《明报》的方式与理念,印证了他小说中流露的儒家、民族主义信仰,是“文人办报”的典范与极致。 彼时踌躇满志的金庸满怀新闻理想,“办报是真正拼了性命来办的,写小说是玩玩。”《明报》刚出版的时候,年销量只有6000份,报社也经常发不出工资,这是金庸最艰苦的三年。一位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和查太(太)两个人喝。”离开编辑部时,通常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从中环到尖沙咀的“天星小轮”渡船早已停航,只好乘另一种“电船仔”,要等齐六个人才能开船。如果即到即开,包租费要三元。“他们夫妇宁愿挨着深夜凉飕飕的风等待,也不愿包船过海。”每天晚上约十点到十一点,排字房副领班翁荣芝来敲门,大喊“你的‘肠粉’搞掂未?”这时,金庸才开始下笔写社评,稿件到排字房被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就像剪肠粉。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力,20余年间,金庸除了每天的小说创作外,还要兼顾社论和时事新闻,“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成为业界美谈。
上世纪80年代,《明报》在全港报业低迷的环境下销量持续上扬,并被视为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的知识分子报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91年,《明报》在香港上市,市值达8.7亿港元,持有六成股份的金庸,以12亿港元的资产在《资本杂志》的“20世纪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中位列第64位。两年后,金庸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
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
素材运用方向:功成身退,方为大智慧。先生的故事可用于“激流勇退”“奋斗的人生”“理想照进现实”等文章。
金庸语录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笑傲江湖》
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侠客行》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倚天屠龙记》
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倚天屠龙记》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书剑恩仇录》
是非只因强出口,烦恼只为强出头。
——《笑傲江湖》
书到用时方恨少,肉到肥时方恨多。
——《鹿鼎记》
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神雕侠侣》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一个人千辛万苦地去寻求一件物事,等得到了手,也不过如此,而本来拿在手中的物事,却反而抛掉了。
——《笑傲江湖》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归来兮,哀我何悲。
——《天龙八部》
认错悔过,生自本人内心,方有意义,旁人强求,全无益处。
——《天龙八部》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神雕侠侣》
【素材演练】
即使现在重拾金庸小说,仍可依照“初始平平,渐入佳境,直至深不可测”的旧时评价,渐渐陷入其中。这样的魅力,确已超越时代。虽然金庸离开了我们,但其人其作品其品德依旧令人怀念。在读了上面这些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此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佳作示例】
侠之大者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杨佳玟
跌跌宕宕地在人世间走上一回,只求无怨无悔。
——题记
为国趁年华
一次考场的失意让我觉得生活不那么如意,我迫切地想远离这个浮华的世界,前往祖父的“世外竹林”。正值春日,竹子褪去了充满岁月斑驳痕迹的薄衣,更上了素衣,茂密的竹林,棵棵竹子青翠欲滴。
一缕缕光从密密的竹林中透出来,我的心似乎通透了许多。目光流转的刹那,对上了他的眸,我的祖父。他未开口,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轻缓地向我走来,示意着我往深处走。他微微张开口,用着一口不太流利却柔和的话语对我说:“你正值少年,趁着大好的年华为国多读些书吧。”我快步往前,认为祖父只是帮家里人劝说我的,可不一会儿,我竟然在林中小屋的石凳上看见了一本竹册,上面用刻刀刻着略微稚拙的一行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明白了。祖父身处的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读书近乎是一种奢求,而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亦是他年少时的目标。而我,却把读书看作压力,心里根本没有装着大爱。想到这,一阵惭愧涌上心头,我应该像祖父一样不忘初心,好好读书,为国趁年华。
郎骑竹马来
幼时,我曾在祖父的竹林里度过了整个童年。一次放学归来,路途中遇到一个眼巴巴地望着树上破损风筝的小男孩,我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可对于这棵高大的竹子,我也无能为力。突然,祖父的竹林像刮起了一阵大风,将高低不平的竹子汇聚成一匹马,祖父一路小跑,就像是驾着这匹控制自如的竹马朝我奔来。祖父抬头,再转头瞥向小男孩,露出了鲜有的笑。我还未回过神来,祖父就一只脚蹬上枝干,另一只脚迅速地踩上树枝,轻身一跃,一个流利的转身,安全到达地面,把风筝送到小男孩的手里面。离别之际,祖父从口袋中拿出一小袋糖果送给了他,然后就带着我走了,只留下一个善良的背影。
以前,我觉得住在竹林里的祖父就像一位电视剧里的侠客,没想到,侠客亦有他的柔情。取下风筝,说走就走,没有丝毫的流连。
静听竹风寒
这片竹林是祖父所栽,听祖母说起过,年轻时祖父也做着各种为国为民的英雄梦,只是,迫于各种压力,他终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归乡后,祖父栽了一大片竹子,他兢兢业业地为了全家老小的生计忙碌着,有时候,生活不顺,他就会走进竹林里,让自己清静清静。等他再次从竹林里出来时,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祖父的神情总是平淡安详的,好像没有见他大喜大悲过。而我就比较浮躁,总是坐不住。每当我淘气的时候,祖父便会找到我,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多说话,拉我到竹林中央的小凳上,让我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大自然。祖父说,如果一个人真的静下心来,就会感受到真切的生命,就知道自己的眼前不是一片黑,而是充满着五彩缤纷的色彩。每每我都坐不住,祖父让我学着用耳朵去倾听,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竹子也是有声音的。每当风起时,竹林里面就会响起大自然深情的呼唤。等我睁开眼,我便觉得眼前的路开阔了许多。竹林没有尽头,但侠客仍在其中游,祖父起身,他的眸中似乎多了一份坚定。祖父说,不知前方道路如何不要紧,关键是珍惜眼前,只要静下心来,一步步走下去,终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呢,侠客,不就是这般淡泊归隐吗?侠客,不就是这样静听竹风寒吗?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这是金庸先生度过的一生。而我的祖父亦是如此,他的心里也曾有过快意恩仇、剑指天下的侠客梦,但在现实的世界中,即便他生活得那么落寞,那么孤独,他依旧满腔热血,一身正气。金庸先生,可谓侠之大者也,我的祖父,亦谓侠之大者也。
继续往前,侠客在竹林遨游……
【教师点评】
文章巧妙选取三个小标题,分别从三个视角来诠释“侠之大者”的丰富内涵,呈现出三个精彩的画面镜头:质朴的话语连同稚拙的刻字,为孩童取下挂在树上的风筝,静听自然的喃喃细语。这些,都紧紧围绕着主题“侠之大者”,凸显了“侠”的真谛:心有国,心有善,心有静,才能自由肆意地生活于天地,演繹出“侠之大者”的本色。(指导教师/夏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