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悟来自天堂的暖风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h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诗歌的考查,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中考中屡见不鲜,分析各地中考试卷,会发现诗词阅读鉴赏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三点:一是景物描写,二是作品的思想感情,三是艺术手法。下面就这三点作一阐述。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画面;或者立足诗歌意象(景物)描写,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广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让静态诗意转化成动态图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闪过。
  描绘画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切忌直接引用。
  比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特点的理解,诗的第五、六两句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不仅写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解答这种题目应该从句式、修辞的角度加以评析。表述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了“……” 修辞手法,接着讲清它的表达效果。如:“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二、关于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两点,一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心聆听老师的介绍,同时自己也要主动查阅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二是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欣喜,欢快,激动,悲愤,哀伤,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抑郁不得志,等等。
  还以上面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为例,问: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別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此题参考答案:“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三、关于艺术手法
  明确诗词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诗词鉴赏题涉及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静互衬法。如:“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2)虚实结合技巧。如:谈谈“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艺术效果。(3)情景交融运用。如:陶渊明的《饮酒》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点作简要的分析。(4)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空白技巧)。如:谈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效果。(5)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想象。如: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象征、衬托、对比等,它们也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交叉、有融合的,在复习备考时,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种题型的诗词赏析都可以应付自如了。
  另外,解答时使用一些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境幽远、耐人寻味等;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清新隽永、委婉含蓄、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雄浑豪放等。
  如道潜的《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问题: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当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下面就用赵健峰诗作《用心感悟》的最后几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用心感悟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让美丽的眼睛伴着发现;
  就会有来自天堂的暖风吹过耳边,
  激起心灵的每一个振颤。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意识越强的人创造力越强,那么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我们教师责无旁贷。  一、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在教学时特别重视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喜悦、自信,从而激起學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其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
期刊
摘要: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我院100例患者(男80例,女20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100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
期刊
摘要:工程设计中会涉及到保护接地线截面的选择,截面选择大了既浪费材料又增加成本,截面选择小了就保证不了安全。正确选择保护接地线截面是工程设计人员必需知道的知识。  關键词:保护接地线;PE线;截面选择
期刊
摘要:从美学理论出发,浅析大家熟知和喜爱的唐宋婉约词潜在的美,从中获得美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婉约词;音乐美;意境美;构思美;绘画美  语文美育不是把语文课变成美学理论课,也不是把语文课变成各类艺术的鉴赏课。我认为,语文美育是把美学理论用于语文教学实践,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问题的教学活动。它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且通过具有审美氛围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期刊
目的:钼是动植物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伴随钼业迅速发展带来的是钼污染致大量经济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问题,而生殖健康关乎动物生长和传代则受到了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深入研究钼对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的损伤机制,本试验通过研究钼对小鼠精子质量、睾丸组织结构、睾丸氧化损伤、性腺轴激素分泌及睾丸组织PI3K/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钼中毒致生殖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试验选取4周龄清洁级雄性健康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00、200、400 m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采取“引趣”之法,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林业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全球范围看,生态恶化、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林业具有缓解这些问题的多种功能。以福泉市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植树造林、木材生产、果园建设,城镇绿化、森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给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笔者就此谈谈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和笔者亲身经历,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  一、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分析  (一)家庭教育空白,学生缺失家庭辅导,教师工作负担重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不是很高,加上农村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学生在家里得不到巩固学习。同时,家长为生活所迫大多数
期刊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发展不平衡,总是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型企业必须从自身弱点出发,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此才能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竞争力;研究学习力;创新能力;品牌意识;营销能力  俗语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一再应验“富不过三代”的宿命,“富不过三代”难道是中国中小型企业的永恒诅咒吗?我国现在的中小型企业
期刊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是当前地理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由于当前地理课是非统考科目,地理课在部分人心目中就成了所谓的“豆芽课”,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