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诗歌的考查,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中考中屡见不鲜,分析各地中考试卷,会发现诗词阅读鉴赏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三点:一是景物描写,二是作品的思想感情,三是艺术手法。下面就这三点作一阐述。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画面;或者立足诗歌意象(景物)描写,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广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让静态诗意转化成动态图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闪过。
描绘画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切忌直接引用。
比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特点的理解,诗的第五、六两句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不仅写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解答这种题目应该从句式、修辞的角度加以评析。表述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了“……” 修辞手法,接着讲清它的表达效果。如:“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二、关于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两点,一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心聆听老师的介绍,同时自己也要主动查阅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二是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欣喜,欢快,激动,悲愤,哀伤,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抑郁不得志,等等。
还以上面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为例,问: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別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此题参考答案:“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三、关于艺术手法
明确诗词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诗词鉴赏题涉及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静互衬法。如:“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2)虚实结合技巧。如:谈谈“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艺术效果。(3)情景交融运用。如:陶渊明的《饮酒》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点作简要的分析。(4)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空白技巧)。如:谈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效果。(5)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想象。如: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象征、衬托、对比等,它们也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交叉、有融合的,在复习备考时,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种题型的诗词赏析都可以应付自如了。
另外,解答时使用一些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境幽远、耐人寻味等;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清新隽永、委婉含蓄、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雄浑豪放等。
如道潜的《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问题: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当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下面就用赵健峰诗作《用心感悟》的最后几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用心感悟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让美丽的眼睛伴着发现;
就会有来自天堂的暖风吹过耳边,
激起心灵的每一个振颤。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画面;或者立足诗歌意象(景物)描写,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广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让静态诗意转化成动态图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闪过。
描绘画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切忌直接引用。
比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特点的理解,诗的第五、六两句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不仅写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解答这种题目应该从句式、修辞的角度加以评析。表述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了“……” 修辞手法,接着讲清它的表达效果。如:“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二、关于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两点,一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心聆听老师的介绍,同时自己也要主动查阅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二是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欣喜,欢快,激动,悲愤,哀伤,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抑郁不得志,等等。
还以上面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为例,问: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別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此题参考答案:“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三、关于艺术手法
明确诗词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诗词鉴赏题涉及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静互衬法。如:“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2)虚实结合技巧。如:谈谈“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艺术效果。(3)情景交融运用。如:陶渊明的《饮酒》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点作简要的分析。(4)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空白技巧)。如:谈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效果。(5)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想象。如: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象征、衬托、对比等,它们也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交叉、有融合的,在复习备考时,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种题型的诗词赏析都可以应付自如了。
另外,解答时使用一些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境幽远、耐人寻味等;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清新隽永、委婉含蓄、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雄浑豪放等。
如道潜的《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问题: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当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下面就用赵健峰诗作《用心感悟》的最后几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用心感悟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让美丽的眼睛伴着发现;
就会有来自天堂的暖风吹过耳边,
激起心灵的每一个振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