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明显和重要,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越来越多,这也间接地提高了在高中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对此,本文从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必要性着手,详细分析环境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融合
一、 引言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空间和场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开采自然资源,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出现区域性的破坏,同时还出现大规模性的生态灭绝、温室效应等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存提出了一定的警示。对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合理的融入环境教育,不仅是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同时还是提升学生综合性素质的一种体现。对此,探讨环境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结合具备显著意义。
二、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必要性
国外生态学家指出,可以将全球环境的变化当做是没有火药参与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这一次大战,自然环境快速衰退,如果任由战争继续,自然界必然会失去大量的供给能力,最终导致无法供养人类以及其他各种生命的生存。这一言论并不是信口开河,在现实的验证之下,在2011年年底,联合国的环境规划署指出,当前世界的温室气体增长效率非常显著,全球平均温度提升了0.4℃,当前南北地等各地的冰川都处于不断消融状态,不仅导致海平面每年上升3毫米,还导致世界上约有10亿人会因为全球变暖失去生存机会。世界人口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推动了食品、能源、矿产、土地以及水资源等资源的使用量,自然资源也处于快速开发和快速消费的阶段。这些环境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便是对青少年给予适当的环境教育,这也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在高中教育当中,与环境保护关联性最大的便是地理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合理的融入环境教育,及时的捕捉教学契机,完善并渗透环境教育,促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与对待环境的委托,从而形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关心环境的习惯和意识。
在地理教学当中,合理的渗透环境教育并不是一个课程的延伸,而是地理教育本身就应当具备的条件和需求。在高中教育课程标准当中,开篇就指出了教育标准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可以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情况下,认识到环境、资源、人口、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建立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构建一个文明生活、生态生产的社会”。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可以从终身学习、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展现现代化教育的理念、体现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问题,并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弘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社会当中的责任感,从而提高资源、人口、环境、社会之间的发展协调性。环境教育是为学生传授关于环境的知识,帮助人们构建一个环境的保护意识,进而实现对环境的自我保护责任感,其教育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关注环境问题。由此可见,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质上就是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在高中教育当中合理的渗透环境教育,才能够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体现地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 环境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结合
1.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仅仅依靠课本和教师的讲述是很难掌握和理解的,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引入案例,能将知识的难度降低,学生便于学习掌握,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水循环和洋流》这一章的学习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地方,很难理解,这时候便可以借助一些视频素材的讲解,学生通过动态变化的图像,很容易理解水循环和洋流的动态变换,而且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记忆深刻。这种办法很巧妙的将难点的知识进行了降解,学生学习时也会很轻松。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该章节内容的认识,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温室效应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视频,并且引导学生意识到,如果温室效应不断加重,海平面会不断提高,同时陆地面积会不断下降,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对此,便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破坏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2. 案例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创造力
地理教学案例选择,需要注意案例要和知识紧密的结合,不能脱离教学,案例功能之一是用来论证和检验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案例是地理知识的一种载体,在融入环境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所以问题设置上需要巧妙,要向着培养学生能力和学习的方向进行,一般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思维性较强的,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在实际的环境教育过程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分析讨论,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气氛,教师做好组织,成功的环境教育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学会应用,不仅是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结合实践进行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必需将案例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学习《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以学生所在这个城市在近几年,或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的变化增长来说明问题,并且还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伴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会带来哪一些环境影响因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人口不断增多而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这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案例分析时融合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能根据这个案例的学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比如针对城市的人口增长而导致的环境变化的问题,依靠网络,实际调查走访等,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到一些结论,这对學生的发展有着极大帮助的。 3. 运用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
地理学科学习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有很多,有重点有难点,很多还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引入一些经典例题,比如说选择题,虽然说只有四个选项,但是涉及的知识范围确实很广泛的。对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需要有效的融入环境教育,并且注重例题的掌握和整理,这样为学生分析知识点,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一道题解决很多问题,对很多内容都有了巩固理解。
例如,在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的教学当中,首先可以进行能源的含义、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性质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在基本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便可以借助一些具备代表性的例题引出环境教育,如“在能源开发领域较为成熟的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情况会是怎样,导致环境遭受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处理这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环境教育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开发所形成的环境影响,同时让学生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认同度以及重视度,促使学生在潜意识当中形成对环境的保护习惯。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促进学生学习和地理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实践解决和理解掌握知识都是有巨大帮助的。教师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升华所学的内容,在学习中丰富实践,这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培养环境保护的理念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商静.从教学流程的两个阶段浅析士官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Z1):144-145.
[2]陈进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J].人间,2015,185(27):166-166.
[3]周健.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5,23(29):20-20.
[4]王梅芳.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J].新课程·下旬,2016,31(10):51-52.
[5]黄应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浅谈高中地理教学对环保教育的渗透[J].才智,2016,23(2):44-44.
作者简介:
林建,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三中學。
关键词: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融合
一、 引言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空间和场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开采自然资源,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出现区域性的破坏,同时还出现大规模性的生态灭绝、温室效应等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存提出了一定的警示。对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合理的融入环境教育,不仅是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同时还是提升学生综合性素质的一种体现。对此,探讨环境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结合具备显著意义。
二、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必要性
国外生态学家指出,可以将全球环境的变化当做是没有火药参与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这一次大战,自然环境快速衰退,如果任由战争继续,自然界必然会失去大量的供给能力,最终导致无法供养人类以及其他各种生命的生存。这一言论并不是信口开河,在现实的验证之下,在2011年年底,联合国的环境规划署指出,当前世界的温室气体增长效率非常显著,全球平均温度提升了0.4℃,当前南北地等各地的冰川都处于不断消融状态,不仅导致海平面每年上升3毫米,还导致世界上约有10亿人会因为全球变暖失去生存机会。世界人口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推动了食品、能源、矿产、土地以及水资源等资源的使用量,自然资源也处于快速开发和快速消费的阶段。这些环境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便是对青少年给予适当的环境教育,这也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在高中教育当中,与环境保护关联性最大的便是地理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合理的融入环境教育,及时的捕捉教学契机,完善并渗透环境教育,促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与对待环境的委托,从而形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关心环境的习惯和意识。
在地理教学当中,合理的渗透环境教育并不是一个课程的延伸,而是地理教育本身就应当具备的条件和需求。在高中教育课程标准当中,开篇就指出了教育标准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可以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情况下,认识到环境、资源、人口、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建立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构建一个文明生活、生态生产的社会”。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可以从终身学习、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展现现代化教育的理念、体现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问题,并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弘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社会当中的责任感,从而提高资源、人口、环境、社会之间的发展协调性。环境教育是为学生传授关于环境的知识,帮助人们构建一个环境的保护意识,进而实现对环境的自我保护责任感,其教育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关注环境问题。由此可见,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质上就是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在高中教育当中合理的渗透环境教育,才能够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体现地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 环境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结合
1.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仅仅依靠课本和教师的讲述是很难掌握和理解的,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引入案例,能将知识的难度降低,学生便于学习掌握,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水循环和洋流》这一章的学习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地方,很难理解,这时候便可以借助一些视频素材的讲解,学生通过动态变化的图像,很容易理解水循环和洋流的动态变换,而且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记忆深刻。这种办法很巧妙的将难点的知识进行了降解,学生学习时也会很轻松。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该章节内容的认识,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温室效应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视频,并且引导学生意识到,如果温室效应不断加重,海平面会不断提高,同时陆地面积会不断下降,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对此,便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破坏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2. 案例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创造力
地理教学案例选择,需要注意案例要和知识紧密的结合,不能脱离教学,案例功能之一是用来论证和检验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案例是地理知识的一种载体,在融入环境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所以问题设置上需要巧妙,要向着培养学生能力和学习的方向进行,一般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思维性较强的,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在实际的环境教育过程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分析讨论,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气氛,教师做好组织,成功的环境教育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学会应用,不仅是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结合实践进行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必需将案例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学习《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以学生所在这个城市在近几年,或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的变化增长来说明问题,并且还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伴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会带来哪一些环境影响因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人口不断增多而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这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案例分析时融合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能根据这个案例的学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比如针对城市的人口增长而导致的环境变化的问题,依靠网络,实际调查走访等,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到一些结论,这对學生的发展有着极大帮助的。 3. 运用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
地理学科学习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有很多,有重点有难点,很多还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引入一些经典例题,比如说选择题,虽然说只有四个选项,但是涉及的知识范围确实很广泛的。对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需要有效的融入环境教育,并且注重例题的掌握和整理,这样为学生分析知识点,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一道题解决很多问题,对很多内容都有了巩固理解。
例如,在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的教学当中,首先可以进行能源的含义、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性质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在基本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便可以借助一些具备代表性的例题引出环境教育,如“在能源开发领域较为成熟的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情况会是怎样,导致环境遭受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处理这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环境教育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开发所形成的环境影响,同时让学生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认同度以及重视度,促使学生在潜意识当中形成对环境的保护习惯。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促进学生学习和地理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实践解决和理解掌握知识都是有巨大帮助的。教师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升华所学的内容,在学习中丰富实践,这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培养环境保护的理念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商静.从教学流程的两个阶段浅析士官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Z1):144-145.
[2]陈进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J].人间,2015,185(27):166-166.
[3]周健.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5,23(29):20-20.
[4]王梅芳.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J].新课程·下旬,2016,31(10):51-52.
[5]黄应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浅谈高中地理教学对环保教育的渗透[J].才智,2016,23(2):44-44.
作者简介:
林建,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