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广校要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的理念,以‘爱岗敬业,服务人民’为宗旨,充分发挥农广人‘特别讲团结、能吃苦,讲奉献、能战斗’的精神,改革创新,创新发展,努力开创农广校各项工作新局面。”2013年3月,王桂军在调任长清区农广校党组书记、校长的见面会上如是说。
5年来,王桂军带领一班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农广校办学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为长清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贡献。中共长清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勤光对农广校工作评价为“小单位,大作为”。
长清区农广校多次被省、市农广校评为“先进集体”,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第一书记包村工作先进单位”“四德工程先进单位”“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并荣获“济南市文明单位”称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连续4年荣获“全区优秀创新工作成果一等奖”。
对应新农民,构建新模式
为尽快摸清新形势下农民的培训需求,王桂军带领一班人认真研究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特点,深入农村、企业和园区,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长清区现状,制定了“长清区农广校三年和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长清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的奋斗目标,创新构建“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模式”。
2013年,长清区被确定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5年来,开展“万名农民大培训”工作,开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600余期,累计培训农民群众5万余人次,其中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82人,认定五批并颁证895人。
2017年11月27-29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和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在长清区召开。“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平台”的培训模式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
打铁先要自身硬。王桂军充分认识到扎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急需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近年来,长清区农广校切实抓好“空中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和“固定课堂”四大课堂建设,保证学习有场所、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实习有基地;强化共建、共享、共用的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借力发力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构建固定课堂,强化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支撑。挂牌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基地1个、学员考察实训基地、田间课堂教学基地30余家。
构建流动课堂,丰富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手段。2015年,争取的原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直通车正式投入使用,把培训课堂搬到农家院落、搬到田间地头。
构建空中课堂,拓宽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面。通过在区电视台、电台开办农民教育培训栏目和建设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起空中课堂。同时投资50余万元建立“两微一网一终端”,即农广校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群,农广校网站、农广校农民培训远程教育终端,进一步拓宽了空中课堂覆盖面。
构建田间课堂,延长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链。理论为基,实践为本。“农民培训离不开传授先进农业技术理论,更在于手把手教会农民运用先进技术。”王桂军如是说。农广校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极构建田间课堂,在全区10个街镇共建设106处科教兴农联系点,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延长农民教育培训服务链。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在王桂军的带领下,长清区农广校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
2014年5月1日,由该校供稿、济南市委报送的《济南市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实效》一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每日汇报》下午版采用,并分送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各位领导同志。
2018年3月23日,济南政务信息专报(第23期)刊登《长清区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新模式,打造三农服务工作队全国样板》,济南市副市长王京文、中共长清区委书记王勤光相继给予了批示。
5年来,相继有北京、河南、湖北、江苏、西藏等省、市、自治区领导及山东聊城、泰安、烟台等市级、县区级农广校100余批5000余人次来长清交流学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验。《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财经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来长清进行了采访报道,向社会推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好经验、涌现出的优秀学员。
在王桂军的带领下,长清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收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带动效果。他们中有全国劳模刘继杰、省劳模张道山、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安亮、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薛莉莉、王娟、刘庆军、石英先等一批先进典型。
促进了长清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配合长清区农业产业调整,开展“万人大培训”,提高了农业生产从业者的科技素质、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农作物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清区农广校创新金融服务,相继与中国邮储银行长清支行、齊鲁银行槐荫支行,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共同为职业农民提供贷款服务。对取得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提供信用贷款服务,10万元以下,免担保、免抵押,提供生产贷、亲情贷等服务。信贷服务让职业农民最多只跑一次,剩下工作交给农广校和银行来做。1年多来,共为几十名职业农民发放贷款150余笔、金额2600余万元,解决了职业农民的燃眉之急。
加快了农民收入提高的步伐。5年来共帮助新建家庭农场、合作社50多家,创建电商平台16家,专家重点指导130多家。积极向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推介当地产品,帮助学员开办自己的农产品电商、微商平台。如,帮助万德镇职业农民王怀水借助微信营销大棚樱桃,两天点击量达到10.4万人次,每亩实现销售收入26万元。协助农民进行农产品“农超”“农校”“农商”和“农社”对接。近年来共为30多个职业农民推介销售产品3000万元,受到职业农民的好评。
志在田野写丰收,默默耕耘做贡献。王桂军凭着对农科教育培育特有的爱心和情怀,全力推广和普及农村实用新技术,被农广校教职工和农民朋友们称为农民科技培训的“实干家”和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长清区农民教育培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绩。★
转载自《走向世界·天下泉城》杂志
5年来,王桂军带领一班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农广校办学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为长清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贡献。中共长清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勤光对农广校工作评价为“小单位,大作为”。
长清区农广校多次被省、市农广校评为“先进集体”,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第一书记包村工作先进单位”“四德工程先进单位”“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并荣获“济南市文明单位”称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连续4年荣获“全区优秀创新工作成果一等奖”。
对应新农民,构建新模式
为尽快摸清新形势下农民的培训需求,王桂军带领一班人认真研究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特点,深入农村、企业和园区,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长清区现状,制定了“长清区农广校三年和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长清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的奋斗目标,创新构建“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模式”。
2013年,长清区被确定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5年来,开展“万名农民大培训”工作,开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600余期,累计培训农民群众5万余人次,其中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82人,认定五批并颁证895人。
2017年11月27-29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和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在长清区召开。“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平台”的培训模式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
打铁先要自身硬。王桂军充分认识到扎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急需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近年来,长清区农广校切实抓好“空中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和“固定课堂”四大课堂建设,保证学习有场所、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实习有基地;强化共建、共享、共用的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借力发力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构建固定课堂,强化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支撑。挂牌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基地1个、学员考察实训基地、田间课堂教学基地30余家。
构建流动课堂,丰富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手段。2015年,争取的原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直通车正式投入使用,把培训课堂搬到农家院落、搬到田间地头。
构建空中课堂,拓宽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面。通过在区电视台、电台开办农民教育培训栏目和建设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起空中课堂。同时投资50余万元建立“两微一网一终端”,即农广校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群,农广校网站、农广校农民培训远程教育终端,进一步拓宽了空中课堂覆盖面。
构建田间课堂,延长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链。理论为基,实践为本。“农民培训离不开传授先进农业技术理论,更在于手把手教会农民运用先进技术。”王桂军如是说。农广校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极构建田间课堂,在全区10个街镇共建设106处科教兴农联系点,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延长农民教育培训服务链。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在王桂军的带领下,长清区农广校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
2014年5月1日,由该校供稿、济南市委报送的《济南市长清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实效》一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每日汇报》下午版采用,并分送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各位领导同志。
2018年3月23日,济南政务信息专报(第23期)刊登《长清区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新模式,打造三农服务工作队全国样板》,济南市副市长王京文、中共长清区委书记王勤光相继给予了批示。
5年来,相继有北京、河南、湖北、江苏、西藏等省、市、自治区领导及山东聊城、泰安、烟台等市级、县区级农广校100余批5000余人次来长清交流学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验。《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财经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来长清进行了采访报道,向社会推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好经验、涌现出的优秀学员。
在王桂军的带领下,长清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收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带动效果。他们中有全国劳模刘继杰、省劳模张道山、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安亮、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薛莉莉、王娟、刘庆军、石英先等一批先进典型。
促进了长清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配合长清区农业产业调整,开展“万人大培训”,提高了农业生产从业者的科技素质、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农作物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清区农广校创新金融服务,相继与中国邮储银行长清支行、齊鲁银行槐荫支行,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共同为职业农民提供贷款服务。对取得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提供信用贷款服务,10万元以下,免担保、免抵押,提供生产贷、亲情贷等服务。信贷服务让职业农民最多只跑一次,剩下工作交给农广校和银行来做。1年多来,共为几十名职业农民发放贷款150余笔、金额2600余万元,解决了职业农民的燃眉之急。
加快了农民收入提高的步伐。5年来共帮助新建家庭农场、合作社50多家,创建电商平台16家,专家重点指导130多家。积极向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推介当地产品,帮助学员开办自己的农产品电商、微商平台。如,帮助万德镇职业农民王怀水借助微信营销大棚樱桃,两天点击量达到10.4万人次,每亩实现销售收入26万元。协助农民进行农产品“农超”“农校”“农商”和“农社”对接。近年来共为30多个职业农民推介销售产品3000万元,受到职业农民的好评。
志在田野写丰收,默默耕耘做贡献。王桂军凭着对农科教育培育特有的爱心和情怀,全力推广和普及农村实用新技术,被农广校教职工和农民朋友们称为农民科技培训的“实干家”和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长清区农民教育培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绩。★
转载自《走向世界·天下泉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