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之美既显于外,也藏其中,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之美无处不在,也因此爱上了语文教学。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的内容美,又有精妙的形式美。上语文课是一个和学生共同享受美的过程。我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体验中觉得语文具有形式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假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好了这三美,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的目标之一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是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得在语文教学中慢慢渗透,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水到渠成,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得到提高。
一、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声、形)及其组合规律(如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凑韵律和多样统一等)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特性,在语文教学中,形式美无处不在。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汉字的字形是最美的,和图画一样,有着线条和构图的美。汉字蕴含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等独特的审美价值,虽然它们只是由简单的笔画组成,却富有神韵,点的圆润,横的平直,挑的飘逸,一笔一画洋洋洒洒,更有那相互的穿插的严谨,都呈现出形态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用眼睛“看”,仔细观察,去感知汉字的结构美。教师要求学生写字时写好各种笔画,搭好字架,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字端正,美观,这就创造了美。
同时,由声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因为有阴、阳、上、去四种声调,非常悦耳动听,让学生听觉感受到美。而词的变化更多,尤其是各种格式的词语,结构整齐、匀称,是词的形式美的典型。
句子是由詞组成的。“花园里开着花”和“花园里盛开着鲜花”意思一样,但后者比前者更生动、形象。给人美感,因此,在句子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但要求学生把句子写完整,而且要求他们写具体。在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理清层次,从而了解各种段式。这也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的形式结构更具有美感。当一个语段中有比喻、拟人句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其中的美。至于排比句,它更具有一种匀称的反复美。这些修辞手法都深获学生的喜爱。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以它对仗的工整、音韵的整齐,句法的精炼,想象的丰富,意境的优美,让学生获得美感。
倘若教师自己领悟到了美,并能坚持潜移默化的训练,就能够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他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二、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所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这里所讲的主要是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特征(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客观世界的自然物,如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虫鱼、园林四野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在教学中,自然美主要体现在写景的文章中。人教版小学语文几乎每一册都有一组课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创作者们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自然界美景。如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李先生把山中的一切当做老朋友去探望,去交流,“露珠和我交换眼神”这一句把露珠写得出神入化;老舍先生的《猫》,通过老舍先生的妙笔,那只精灵古怪的大猫和淘气的小猫栩栩如生;郭枫先生的《草虫的村落》更是别有一番趣味——郭先生大概是趴在地上观察和感受的吧——描述了草虫世界有趣的生活。这些入情入境描写,读后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这些文本为桥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所描绘的自然美,并展开联想。自然美具有联想性,联想越丰富,越奇妙,美感就越强烈。另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感受,并要求学生练读练说,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的水平。
三、社会美
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所呈现的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的地位。
社会美突出表现在那些作为革命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例如那些在阶级斗争中为了争取人类的进步和解放而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在生产斗争、科学实践中体现出智慧、力量和献身精神的人物形象,都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社会美还表现为实践活动的美,包括人物、事件、场景等生活形象,为实现先进的社会理想所进行的阶级斗争、革命战争、群众运动、现代化建设,为认识宇宙和生命的奥秘所进行的科学实验,以及人类日常生活,友谊,爱情,各种交流活动中的美,都是社会美,都是直接对人的创造的积极肯定。此外社会美还表现为实践成果的美,这主要指劳动产品的美,如长江大桥、密云水库、各种工业品的美。人类的实践成果不仅直接体现了人的需要,而且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
人格美在教学中是要重点渗透的。如果说形式美是外表美的话,那人格美是内在美,这是人的灵魂。心灵美和行为美是很多文本要体现的中心,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美渗透的媒介。人教版几乎每一册都有一课文颂扬人格美的。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渔夫夫妇在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也要抱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体现了人性美;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通过对闰土外貌及闰土所讲的五件事情的描写,一个机智勇敢,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少年跃然纸上,这是形象美;《千年梦圆在今朝》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体现了精神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琢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这样就能了解人物的高尚人格,人格美也就显现出来了。
做一个语文教师是幸福的,在语文教学中能时刻体会到美并能传递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的目标之一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是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得在语文教学中慢慢渗透,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水到渠成,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得到提高。
一、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声、形)及其组合规律(如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凑韵律和多样统一等)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特性,在语文教学中,形式美无处不在。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汉字的字形是最美的,和图画一样,有着线条和构图的美。汉字蕴含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等独特的审美价值,虽然它们只是由简单的笔画组成,却富有神韵,点的圆润,横的平直,挑的飘逸,一笔一画洋洋洒洒,更有那相互的穿插的严谨,都呈现出形态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用眼睛“看”,仔细观察,去感知汉字的结构美。教师要求学生写字时写好各种笔画,搭好字架,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字端正,美观,这就创造了美。
同时,由声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因为有阴、阳、上、去四种声调,非常悦耳动听,让学生听觉感受到美。而词的变化更多,尤其是各种格式的词语,结构整齐、匀称,是词的形式美的典型。
句子是由詞组成的。“花园里开着花”和“花园里盛开着鲜花”意思一样,但后者比前者更生动、形象。给人美感,因此,在句子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但要求学生把句子写完整,而且要求他们写具体。在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理清层次,从而了解各种段式。这也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的形式结构更具有美感。当一个语段中有比喻、拟人句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其中的美。至于排比句,它更具有一种匀称的反复美。这些修辞手法都深获学生的喜爱。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以它对仗的工整、音韵的整齐,句法的精炼,想象的丰富,意境的优美,让学生获得美感。
倘若教师自己领悟到了美,并能坚持潜移默化的训练,就能够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他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二、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所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这里所讲的主要是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特征(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客观世界的自然物,如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虫鱼、园林四野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在教学中,自然美主要体现在写景的文章中。人教版小学语文几乎每一册都有一组课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创作者们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自然界美景。如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李先生把山中的一切当做老朋友去探望,去交流,“露珠和我交换眼神”这一句把露珠写得出神入化;老舍先生的《猫》,通过老舍先生的妙笔,那只精灵古怪的大猫和淘气的小猫栩栩如生;郭枫先生的《草虫的村落》更是别有一番趣味——郭先生大概是趴在地上观察和感受的吧——描述了草虫世界有趣的生活。这些入情入境描写,读后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这些文本为桥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所描绘的自然美,并展开联想。自然美具有联想性,联想越丰富,越奇妙,美感就越强烈。另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感受,并要求学生练读练说,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的水平。
三、社会美
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所呈现的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的地位。
社会美突出表现在那些作为革命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例如那些在阶级斗争中为了争取人类的进步和解放而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在生产斗争、科学实践中体现出智慧、力量和献身精神的人物形象,都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社会美还表现为实践活动的美,包括人物、事件、场景等生活形象,为实现先进的社会理想所进行的阶级斗争、革命战争、群众运动、现代化建设,为认识宇宙和生命的奥秘所进行的科学实验,以及人类日常生活,友谊,爱情,各种交流活动中的美,都是社会美,都是直接对人的创造的积极肯定。此外社会美还表现为实践成果的美,这主要指劳动产品的美,如长江大桥、密云水库、各种工业品的美。人类的实践成果不仅直接体现了人的需要,而且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
人格美在教学中是要重点渗透的。如果说形式美是外表美的话,那人格美是内在美,这是人的灵魂。心灵美和行为美是很多文本要体现的中心,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美渗透的媒介。人教版几乎每一册都有一课文颂扬人格美的。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渔夫夫妇在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也要抱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体现了人性美;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通过对闰土外貌及闰土所讲的五件事情的描写,一个机智勇敢,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少年跃然纸上,这是形象美;《千年梦圆在今朝》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体现了精神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琢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这样就能了解人物的高尚人格,人格美也就显现出来了。
做一个语文教师是幸福的,在语文教学中能时刻体会到美并能传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