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二会考,初三暂息;阔别一年,再修地理”是当前我国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这种课程设置无疑造成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断层和学生学习的遗忘,极易导致高中学生对地理的厌学甚至放弃,这对高一学生学习地理是很不利的。这也就决定了高一地理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生信心,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分层定级,分级定向,并注意提高学习且标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变被动学习为需要学习,激发学生的期望心理,使其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不断给学生带来新信息,组织新颖的地理兴趣活动:如“冥王星‘被开除出’太阳系”、“海南文昌新建卫星发射中心”等信息,如“猜地理谜语”、“办地理小抄报”等活动。“新”是为学生所想,并能为学生所悟,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是“网文并茂,文理兼收”,特别在学习高一必修一《地球》等有关章节中,不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是难以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攻克学习难关的。因此,能够让学生“看、昕、闻、说、触、想、做”协同、人体感官全方位参与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地理实验、天文观测、实地考察等参与形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端正学习态度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动机作用”的观察模仿学习中改变和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如:教师要求学生经常画图,自己在上课或者辅导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画图,一是帮助学生理解,二是给学生做好示范,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创造条件。利用强化学习,改变学习态度。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态度行为的肯定、赞许、表扬或奖励等正强化手段形成正确态度;其次,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检验、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等内部强化手段改变过去消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通过外部强化引起学生的自我强化;再者,利用替代强化手段,即榜样来替代强化,别人的成功会使学生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受惩罚的行为会使学生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奖惩必须客观、公正、机智。多用正强化,而不能“杀鸡骇猴”,否则就会强化学生错误的行为,那就适得其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越高,师生关系越融洽,学习要求越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手段越灵活多变,对改变学生的态度就越有效。
三、注重学法指导
“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快马”,善于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发现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所以更应强调“授人以渔”。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学习思路,既巩固复习初中所学知识,又注意过渡到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回忆、比较、分析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就会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如:初中教材涉及判定方位的方法主要有“指向法”和“默认法”,高中更深入地讲解了“经纬法”。实施个体素质教育有“六大层次”:想学一持学一会学一学会一学持一学想。如今,我们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过渡“初高地理衔接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会”很多知识、技能,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进一步启发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思维,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能力,就能够实现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四、运用投影媒体,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时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韫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罔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白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分层定级,分级定向,并注意提高学习且标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变被动学习为需要学习,激发学生的期望心理,使其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不断给学生带来新信息,组织新颖的地理兴趣活动:如“冥王星‘被开除出’太阳系”、“海南文昌新建卫星发射中心”等信息,如“猜地理谜语”、“办地理小抄报”等活动。“新”是为学生所想,并能为学生所悟,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是“网文并茂,文理兼收”,特别在学习高一必修一《地球》等有关章节中,不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是难以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攻克学习难关的。因此,能够让学生“看、昕、闻、说、触、想、做”协同、人体感官全方位参与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地理实验、天文观测、实地考察等参与形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端正学习态度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动机作用”的观察模仿学习中改变和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如:教师要求学生经常画图,自己在上课或者辅导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画图,一是帮助学生理解,二是给学生做好示范,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创造条件。利用强化学习,改变学习态度。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态度行为的肯定、赞许、表扬或奖励等正强化手段形成正确态度;其次,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检验、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等内部强化手段改变过去消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通过外部强化引起学生的自我强化;再者,利用替代强化手段,即榜样来替代强化,别人的成功会使学生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受惩罚的行为会使学生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奖惩必须客观、公正、机智。多用正强化,而不能“杀鸡骇猴”,否则就会强化学生错误的行为,那就适得其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越高,师生关系越融洽,学习要求越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手段越灵活多变,对改变学生的态度就越有效。
三、注重学法指导
“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快马”,善于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发现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所以更应强调“授人以渔”。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学习思路,既巩固复习初中所学知识,又注意过渡到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回忆、比较、分析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就会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如:初中教材涉及判定方位的方法主要有“指向法”和“默认法”,高中更深入地讲解了“经纬法”。实施个体素质教育有“六大层次”:想学一持学一会学一学会一学持一学想。如今,我们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过渡“初高地理衔接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会”很多知识、技能,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进一步启发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思维,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能力,就能够实现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四、运用投影媒体,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时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韫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罔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白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