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5岁的小夏,前几日坐动车时,忽感耳朵刺痛,回家后,症状越发严重,不仅摇头时连带着头痛,而且说话时感觉有回声。小夏急忙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追问病史及检查后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小夏的一个坏习惯:掏耳朵。
小夏每次洗澡后都用棉签清理外耳道的水,而且比较用力。她还购买过一个“掏耳神器”,采用吸尘器原理,并有可视金属耳勺,探头更细,看得更清晰,掏起来更过瘾。小夏时不时就拿出“掏耳神器”来掏掏耳朵。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发现,小夏的外耳道发炎、红肿。
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因此,耳屎具有保护耳道,防止异物进入,抑制细菌滋生,防止耳内感染的作用。
洗澡或游泳时,由于耳郭的保护,水一般只停留在外耳道口,所以不需要特殊的处理,水会很快挥发。如果用棉签清理,可能将外耳道口的耳屎推到耳道深处,日积月累,会形成耳屎堆积,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甚至眩晕的症状。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导致细菌生长。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掏耳朵,实在奇痒难忍时,可用柔软的棉签轻轻地在外耳道内掏耳即可。当耳道里存有又大又硬的耵聍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请耳鼻喉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切勿随意掏耳朵,以免造成耳道或鼓膜损伤等问题。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
小夏每次洗澡后都用棉签清理外耳道的水,而且比较用力。她还购买过一个“掏耳神器”,采用吸尘器原理,并有可视金属耳勺,探头更细,看得更清晰,掏起来更过瘾。小夏时不时就拿出“掏耳神器”来掏掏耳朵。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发现,小夏的外耳道发炎、红肿。
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因此,耳屎具有保护耳道,防止异物进入,抑制细菌滋生,防止耳内感染的作用。
洗澡或游泳时,由于耳郭的保护,水一般只停留在外耳道口,所以不需要特殊的处理,水会很快挥发。如果用棉签清理,可能将外耳道口的耳屎推到耳道深处,日积月累,会形成耳屎堆积,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甚至眩晕的症状。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导致细菌生长。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掏耳朵,实在奇痒难忍时,可用柔软的棉签轻轻地在外耳道内掏耳即可。当耳道里存有又大又硬的耵聍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请耳鼻喉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切勿随意掏耳朵,以免造成耳道或鼓膜损伤等问题。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