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底8月初,河南省新县宾馆对面的打印店老板张娟帮政府工作人员打印材料时发现,看似平常的县城正在悄然举办一场大活动——“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嘉宾有100多人,都来自大城市,大多都是规划、建筑、装修方面的设计师。
“可是‘新县梦’是什么?”张娟不解。
“新县梦”
活动组委会将“新县梦”写得很宏大:“让新县红色更红,绿色更绿,推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将城镇建设得更有品位,力争在全国老区县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新县县政府希望依靠发展旅游来实现“新县梦”。“这次活动简单来说,新县就好比一个普通的农民,现在家里要来客人,要做饭招待贵客,但是新县对自己能不能做好这顿饭没有信心。于是从全国各地请来一批顶级的厨师,把原材料交给你们,由你们来打造给贵客的难忘一餐。”
县政府文化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文改办)主任杨大怀所说的“难忘一餐”,指的是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这个县城期盼旅游产业的滋润,已经很久了。
隶属信阳市的新县位于河南省南端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许多人知道新县,是因为其革命老区、将军县的身份。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新县先后诞生过三支主力红军和43位共和国将军,也留下过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但是多年来,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新县的红色旅游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2012年3月,新县还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新县并非没有机会。2009年,新县被列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省里给新县的定位是“以红色文化为龙头,加上生态绿色文化、民俗文化发展旅游。”2012年,新县为此成立文改办,杨大怀担任文改办主任。
事实上,2009年成为实验区之后,新县政府曾多次请国内知名规划专家给新县做旅游规划,每一份规划的出炉花费动辄上百万,政府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做出的规划无一例外都存在造价过高、特点缺乏、不切实际等问题,因此统统被束之高阁,不曾落地。
被评上试验区却整整三年没有落地措施,好不容易盼来的机会用不上,杨大怀焦虑万分。他开始查询关于国内乡村旅游建设的资料,北京民间组织绿十字(以下简称“绿十字”)进入了他的视野。
自2003年,“绿十字”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探索。最初在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收效显著,获得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大力倡导,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五山模式》系列丛书。
“绿十字”的口号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旨在让农村恢复古朴干净,村民能够在村里致富。“五山模式”的实质是动员村民实施垃圾分类,使他们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中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收入。经过6年改造,2010年有8万多人赴堰河旅游,创收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050元,是项目实施前的近3倍。
杨大怀决定见“绿十字”的创始人孙君一面。
和杨大怀见面后,孙君有他的顾虑:以前“绿十字”做的项目,最大只覆盖一个镇,而这次的邀约,来自一个县政府,对一整个县进行新农村建设,“绿十字”能承担吗?
“从我的角度,是不敢把这个事情接下来做的,因为项目太多,很可能搞砸。”孙君以前做新农村建设时,也需要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但通常一个项目只与一两位设计师合作。这次的改造涉及全县,孙君感到力不从心。
犹豫之际,他联系了一位老朋友,在汶川灾区重建中曾经合作过的设计师梁军。作为亚太酒店设计协会的执行委员,梁军在设计界人缘很好,他提出邀请全国多名不同专长的顶尖设计师参与此项目,分担新县的各项任务。
如果按照平时的价格标准,每一个村的改造规划、各类设计费用至少上百万。考虑到新县是贫困县,孙君与梁军通过与新县县政府长时间沟通,最终决定将此次活动无偿承接下来,作为一项公益活动推进。县政府只支付“绿十字”工作人员和设计师们差旅费用等杂费,不承担专业规划设计费用。
“我听说这些设计师平时承接项目条件很高,要价高得吓人,平常人要见他们一面都很难。但是我们这个公益项目,一下子有这么多设计师报名参加,最后不得不进行筛选,真的很意外。”杨大怀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陌生与熟悉的乡村
在许多参加此次活动的设计师眼中,新县显得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来到新县,无论是到达离新县最近的武汉天河机场,还是到达离新县最近的高铁站信阳东站,都需要再乘车150公里才能到达新县县城。“新县要发展旅游,交通肯定是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一位设计师在路上感叹。
作为此次活动的核心人物之一,梁军从7月中旬开始驻扎新县,每天走访新县大大小小的旅游资源,和孙君、新县政府探讨旅游线路的设计、规划。最终,他提出了在新县建设“一城三线”的设想,也就是将新县的旅游分为三条线路:红色旅游线、民俗旅游线和生态旅游线,每条线路串联十个左右景点,一线一天。
为了吸引旅客,新县领导还一致通过,未来两年新县所有景点将全部免收门票。如果旅客按照“一城三线”线路旅游,至少会在新县停留三天两夜。“即使没有门票收入,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也将有大幅度增长,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新县文改办工作人员肖万新表示。
设计师们此次被请来,工作重点在于古村落的修复与建设。然而,他们中除了三五位设计师的专业方向为乡村建筑之外,其他人清一色以设计高档酒店、会所、写字楼和市政建筑为专长。
他们是否了解农村?是否了解古村落的建筑设计逻辑和精髓?能不能从都市回到乡村,从钢筋水泥回到土木青砖,成了摆在设计师们面前的第一道坎。
在古村落参观时,有的设计师明显表现出了对农村的陌生,他们一路带着许多疑惑,会时不时问问同行或当地人。而有的设计师则像回到了故里一般,对乡村的一切都感到熟悉而亲切,积极地向周围人介绍他所了解的乡村逻辑:之所以村民要不惜成本地每家每户建设独立厕所,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所以古民居大多有天井,是为了让大门口的空气通过气压差流向天井之上,从而在无风的日子里在屋内形成天然的穿堂风…… 两天的参观结束后,设计师们在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地坐下,来自珠海的设计师刘星村问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规划和设计,到底是为了让村民生活得更好,还是为新县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
原本有些嘈杂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人们沉默许久,但没有人回答她的问题。
谁的梦?
“这些设计师们平时的设计大都走豪华路线,他们完全可以将村民的房子设计成5000元/每平米(装修价格)的样子,但是这在新县行不通。”杨大怀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抢救古建筑,该用多少钱,县里绝不手软。但是农民民居如果要改造成农家乐、民宿、饭店或商店,室内装修的费用应该尽量节俭。在沟通时,他向孙君报的预算是每平方米500元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000元。孙君担心预算这么紧,设计师们可能没法接受。但对此,县领导很是坚持:“别忘了,我们的对象是农民。”
杨大怀透露,古建筑抢救的费用,统一由政府承担。但是民居改造成商业性场所,费用主要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改造是自愿的,政府只能提供一小部分政策性补贴、帮助协调贷款事宜,还可以补贴部分利息。“相当于政府和村民共同筹款进行改造,但以村民自筹款为主。”按照县政府提供的预算范围,改造一座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左右的民居,需要5-10万元。目前县政府能给出的政策性补贴,最多仅为1.1万元。
对这座贫困县的农民来说,这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在走访几座古村落的过程中,《民生周刊》记者随机采访了5户农民,他们的家庭积蓄平均为2万元左右,而他们的房屋面积都大于70平方米。如果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商业场所,意味着要借一大笔钱。如果将来生意不好,这笔钱怎么还?要不要冒这个风险?这是村民最大的忧虑。
在参观有300年历史的周河乡西河村时,设计师们听到了乡党委书记张德伟用高音喇叭喊出的村民四点需求:“首先,我们村有300多年历史,很多古建筑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请专家们帮我们进行抢救性保护;第二,希望专家给我们设计村民生活的配套设施;第三,我们村想发展生态旅游,但不知道该种什么作物,如何规划才能使农民真正受益?最后,希望专家今后帮忙宣传我们县的旅游!”
村民的要求很朴实,同时对这批专家的期望也很高。“以前来过好几批专家,但都是参观一下就没声没息了。听说这次的专家不一样,他们已经答应政府一定会在2年之内把我们村改造好,一定会让我们的收入提高。”
“绿十字”和县政府决定将新县的改造分为两期,一期工程涵括12个项目,二期工程将涵括24个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8月1日竣工,二期工程将于2015年5月1日竣工。
也就是说,新县“一城三线”的建设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全部完成。这无论对设计师、“绿十字”,还是村民、政府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一城三线”的设计者,梁军现在最大的担忧是这些工程是否会过于商业化,反而将新县村落里最有旅游价值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冲淡。“大家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旅游,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全程打造旅游项目,人大量涌入,那就不是理想的旅游项目了。新县的古村落比较多,人大量涌入会造成破坏;县城的接纳能力也不足,这次举办活动才来100人就吃力得很,游客都来了怎么办?所以,现在应该先把基础打好,再谈旅游,不能急功近利。”
“说句实话,县政府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如果项目进行一半,支持的官员调走了,这件事就绝对做不成了。所以我们必须先火速做出一两个样板出来,让这个活动的亮点迸发。”梁军说。
“可是‘新县梦’是什么?”张娟不解。
“新县梦”
活动组委会将“新县梦”写得很宏大:“让新县红色更红,绿色更绿,推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将城镇建设得更有品位,力争在全国老区县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新县县政府希望依靠发展旅游来实现“新县梦”。“这次活动简单来说,新县就好比一个普通的农民,现在家里要来客人,要做饭招待贵客,但是新县对自己能不能做好这顿饭没有信心。于是从全国各地请来一批顶级的厨师,把原材料交给你们,由你们来打造给贵客的难忘一餐。”
县政府文化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文改办)主任杨大怀所说的“难忘一餐”,指的是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这个县城期盼旅游产业的滋润,已经很久了。
隶属信阳市的新县位于河南省南端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许多人知道新县,是因为其革命老区、将军县的身份。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新县先后诞生过三支主力红军和43位共和国将军,也留下过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但是多年来,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新县的红色旅游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2012年3月,新县还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新县并非没有机会。2009年,新县被列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省里给新县的定位是“以红色文化为龙头,加上生态绿色文化、民俗文化发展旅游。”2012年,新县为此成立文改办,杨大怀担任文改办主任。
事实上,2009年成为实验区之后,新县政府曾多次请国内知名规划专家给新县做旅游规划,每一份规划的出炉花费动辄上百万,政府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做出的规划无一例外都存在造价过高、特点缺乏、不切实际等问题,因此统统被束之高阁,不曾落地。
被评上试验区却整整三年没有落地措施,好不容易盼来的机会用不上,杨大怀焦虑万分。他开始查询关于国内乡村旅游建设的资料,北京民间组织绿十字(以下简称“绿十字”)进入了他的视野。
自2003年,“绿十字”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探索。最初在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收效显著,获得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大力倡导,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五山模式》系列丛书。
“绿十字”的口号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旨在让农村恢复古朴干净,村民能够在村里致富。“五山模式”的实质是动员村民实施垃圾分类,使他们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中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收入。经过6年改造,2010年有8万多人赴堰河旅游,创收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050元,是项目实施前的近3倍。
杨大怀决定见“绿十字”的创始人孙君一面。
和杨大怀见面后,孙君有他的顾虑:以前“绿十字”做的项目,最大只覆盖一个镇,而这次的邀约,来自一个县政府,对一整个县进行新农村建设,“绿十字”能承担吗?
“从我的角度,是不敢把这个事情接下来做的,因为项目太多,很可能搞砸。”孙君以前做新农村建设时,也需要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但通常一个项目只与一两位设计师合作。这次的改造涉及全县,孙君感到力不从心。
犹豫之际,他联系了一位老朋友,在汶川灾区重建中曾经合作过的设计师梁军。作为亚太酒店设计协会的执行委员,梁军在设计界人缘很好,他提出邀请全国多名不同专长的顶尖设计师参与此项目,分担新县的各项任务。
如果按照平时的价格标准,每一个村的改造规划、各类设计费用至少上百万。考虑到新县是贫困县,孙君与梁军通过与新县县政府长时间沟通,最终决定将此次活动无偿承接下来,作为一项公益活动推进。县政府只支付“绿十字”工作人员和设计师们差旅费用等杂费,不承担专业规划设计费用。
“我听说这些设计师平时承接项目条件很高,要价高得吓人,平常人要见他们一面都很难。但是我们这个公益项目,一下子有这么多设计师报名参加,最后不得不进行筛选,真的很意外。”杨大怀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陌生与熟悉的乡村
在许多参加此次活动的设计师眼中,新县显得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来到新县,无论是到达离新县最近的武汉天河机场,还是到达离新县最近的高铁站信阳东站,都需要再乘车150公里才能到达新县县城。“新县要发展旅游,交通肯定是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一位设计师在路上感叹。
作为此次活动的核心人物之一,梁军从7月中旬开始驻扎新县,每天走访新县大大小小的旅游资源,和孙君、新县政府探讨旅游线路的设计、规划。最终,他提出了在新县建设“一城三线”的设想,也就是将新县的旅游分为三条线路:红色旅游线、民俗旅游线和生态旅游线,每条线路串联十个左右景点,一线一天。
为了吸引旅客,新县领导还一致通过,未来两年新县所有景点将全部免收门票。如果旅客按照“一城三线”线路旅游,至少会在新县停留三天两夜。“即使没有门票收入,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也将有大幅度增长,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新县文改办工作人员肖万新表示。
设计师们此次被请来,工作重点在于古村落的修复与建设。然而,他们中除了三五位设计师的专业方向为乡村建筑之外,其他人清一色以设计高档酒店、会所、写字楼和市政建筑为专长。
他们是否了解农村?是否了解古村落的建筑设计逻辑和精髓?能不能从都市回到乡村,从钢筋水泥回到土木青砖,成了摆在设计师们面前的第一道坎。
在古村落参观时,有的设计师明显表现出了对农村的陌生,他们一路带着许多疑惑,会时不时问问同行或当地人。而有的设计师则像回到了故里一般,对乡村的一切都感到熟悉而亲切,积极地向周围人介绍他所了解的乡村逻辑:之所以村民要不惜成本地每家每户建设独立厕所,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所以古民居大多有天井,是为了让大门口的空气通过气压差流向天井之上,从而在无风的日子里在屋内形成天然的穿堂风…… 两天的参观结束后,设计师们在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地坐下,来自珠海的设计师刘星村问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规划和设计,到底是为了让村民生活得更好,还是为新县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
原本有些嘈杂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人们沉默许久,但没有人回答她的问题。
谁的梦?
“这些设计师们平时的设计大都走豪华路线,他们完全可以将村民的房子设计成5000元/每平米(装修价格)的样子,但是这在新县行不通。”杨大怀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抢救古建筑,该用多少钱,县里绝不手软。但是农民民居如果要改造成农家乐、民宿、饭店或商店,室内装修的费用应该尽量节俭。在沟通时,他向孙君报的预算是每平方米500元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000元。孙君担心预算这么紧,设计师们可能没法接受。但对此,县领导很是坚持:“别忘了,我们的对象是农民。”
杨大怀透露,古建筑抢救的费用,统一由政府承担。但是民居改造成商业性场所,费用主要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改造是自愿的,政府只能提供一小部分政策性补贴、帮助协调贷款事宜,还可以补贴部分利息。“相当于政府和村民共同筹款进行改造,但以村民自筹款为主。”按照县政府提供的预算范围,改造一座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左右的民居,需要5-10万元。目前县政府能给出的政策性补贴,最多仅为1.1万元。
对这座贫困县的农民来说,这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在走访几座古村落的过程中,《民生周刊》记者随机采访了5户农民,他们的家庭积蓄平均为2万元左右,而他们的房屋面积都大于70平方米。如果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商业场所,意味着要借一大笔钱。如果将来生意不好,这笔钱怎么还?要不要冒这个风险?这是村民最大的忧虑。
在参观有300年历史的周河乡西河村时,设计师们听到了乡党委书记张德伟用高音喇叭喊出的村民四点需求:“首先,我们村有300多年历史,很多古建筑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请专家们帮我们进行抢救性保护;第二,希望专家给我们设计村民生活的配套设施;第三,我们村想发展生态旅游,但不知道该种什么作物,如何规划才能使农民真正受益?最后,希望专家今后帮忙宣传我们县的旅游!”
村民的要求很朴实,同时对这批专家的期望也很高。“以前来过好几批专家,但都是参观一下就没声没息了。听说这次的专家不一样,他们已经答应政府一定会在2年之内把我们村改造好,一定会让我们的收入提高。”
“绿十字”和县政府决定将新县的改造分为两期,一期工程涵括12个项目,二期工程将涵括24个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8月1日竣工,二期工程将于2015年5月1日竣工。
也就是说,新县“一城三线”的建设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全部完成。这无论对设计师、“绿十字”,还是村民、政府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一城三线”的设计者,梁军现在最大的担忧是这些工程是否会过于商业化,反而将新县村落里最有旅游价值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冲淡。“大家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旅游,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全程打造旅游项目,人大量涌入,那就不是理想的旅游项目了。新县的古村落比较多,人大量涌入会造成破坏;县城的接纳能力也不足,这次举办活动才来100人就吃力得很,游客都来了怎么办?所以,现在应该先把基础打好,再谈旅游,不能急功近利。”
“说句实话,县政府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如果项目进行一半,支持的官员调走了,这件事就绝对做不成了。所以我们必须先火速做出一两个样板出来,让这个活动的亮点迸发。”梁军说。